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凉汉骑 > 第一百八十七章 窦涛相邀

大凉汉骑 第一百八十七章 窦涛相邀

作者:玉米粒皮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兴十年五月廿二日,征虏将军、广武郡守、都督外军诸军事、霸城侯兼平东将军,节制晋兴、金城二郡军事使张骏攻克狄道,彻底将陇西大部一分为二。

同年五月廿三日,晋兴郡守窦涛克枹罕,竟然还比张骏晚了一天。当然,这也是张骏自己的意思,既然临洮、狄道被攻了下来,枹罕无论怎样都不可能独存,与其让将士们蚁附丧命,不如围而不攻,待其请降。果然,张骏所料不差,当李腊扎的人头被挑在枪杆上立在枹罕城外时,枹罕守军就投降了。

这次东征,可以算是大获全胜,凉州诸军以极少的代价取得了大片土地,剩下的就是防备匈奴人反扑和经营地方了。不过这种事情并不需要张骏再去操心,在五月二十六日,也就是攻克狄道城的四天后,张骏下令班师。接手此处的,是后方源源不断赶来的府军。

东征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凉州军民,现在要求大军继续深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张骏却并没有头脑发热。他与韩璞、窦涛之间的书信往来不断,就是在推演接下来的陇西局势和国际关系。

首先,匈奴汉国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最晚在秋天就有可能反击。鉴于羯石赵国的北方威胁,窦涛和韩璞都认为刘曜的反击并不会很大,有可能只是重新打通狄道。至于洮水以西的土地,应该会放弃。

但张骏却不这么看,历史的真正发展轨迹证明,发起火来的刘曜根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可以率领二十余万马步大军亲征!所以就目前凉州的实力来看,继续东征实为不智,就算能把地盘打下来,最迟到冬天又会重新丢弃,得不偿失。还不如稳扎稳打,吃下多少就消化多少。

其次,洮水以西的土地需要军队驻守和官吏治理,这就又涉及到诸军的分赃问题,还有就是各家豪门子弟的安排差遣。张骏是不会把一万征虏军拆分到这里的,拳头握紧了大人才疼,所以洮水以西归谁来管他根本不在乎,只要别把刚打下的地方再给丢了就成。

一个广武郡的发展就已经让张俊感到吃力,他是再也没心思去考虑其他。反倒是另一件事情让张骏很感兴趣,那就是晋兴郡守窦涛遣人送来亲笔信,希望张骏归程时走一趟晋兴,他要和张骏讨论一下晋兴府军的改编问题。

张骏身为都督外军诸军事,相当于是他叔叔张茂将凉州所有的府军大权都交给了张骏掌控,但张骏既没有大刀阔斧的进行改编,也没有派人对各地府军指手画脚,而是只将自己辖地内的广武郡府军扩编成了征虏军。事实上,张骏不是想要放过其他地方的府军不管,也不是对掌控军权不感兴趣,而是要徐徐图之。

目前凉州共有十二个郡,其中大郡有九,驻扎府军六千人;小郡有三,驻扎府军三千人。再加上各郡将主的部曲,总人数起码在七万人左右。这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如果贸然接手,如何管理?

再者说,现在的地方郡守都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府军就是他们的心头肉。如果没有一番利益交换,就算你是少将军,人家为何平白把军权交给你?即便是迫于压力交了,那些个豪族子弟出身的军将,又会不会恭顺?

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没有好的办法解决之前,张骏只能让它保持现状。一方面是让各地郡守心安,另一方面也是在积蓄力量,争取彻底解决军权分散的问题。

现在晋兴郡守窦涛突然提出来要让张骏主持晋兴府军的改编,这倒是让他有些摸不到头脑,是试探还是真心,这需要仔细考量。

手下的谋士诸如宋沛、阎曾、索孚等都不在身边,张骏只好把陈珍叫了过来,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一番后,问计道:“陈参军,你觉得窦使君此举,所谓何故?”

陈珍思虑了半晌,答道:“主公,您是名正言顺的都督外军诸军事使,既然窦使君相邀,那就是去了又如何。无论真假,谁也说不出怪话来。即便是其他郡守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反倒是您如果拒绝,倒有可能让其他人不安。”

张骏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是本督想多了。”

陈珍又道:“大都督,这一次东征,可以说征虏军的功劳最大,也显示出了强劲战力。原本腐朽不堪的广武郡府军在您手中一年不到就有了如此天翻地覆之变化,其他人不可能不动心。即便是不想交出军权,但他们却也愿意提高本郡的战力。都是凉州的兵,于您无害······”

这话说得就很透彻了,张骏不得不深看了陈珍一眼,见他目光清澈并无其他意思,才道:“收拢兵权虽是当务之急,但本督也不会自毁长城。大将军春秋鼎盛,本督不急。”

“是······”陈珍点头应到。

实际上,两个人都明白张茂的身体一直不好,但陈珍不知张茂三年后会死,所以还要委婉的规劝张骏不要操之过急。目前天下各国的军政体制都是如此,若是急于削藩,一旦引起反弹,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骏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实在是等不得。外有强敌环伺、内有豪族倾轧,如果军队还不在自己的手里,那还玩个毛啊。他不知道历史上原本的张骏是如何掌控凉州的,隐秘的政治斗争一般不会被史家记述。所以他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处理。

“好吧,既然窦使君诚意相邀,那本督就走上一趟晋兴!”

就这样,建兴十年五月末,征虏军一路西返,总算在六月之前走到了大河之畔。经过一天的渡河后,受到了晋兴郡上下的热烈欢迎。

现在的征虏军早就扬名凉州,毕竟对外征讨不臣的胜利已经十年未有了,这次征虏军以极少的损伤为凉州夺取了洮水以西的土地,无论是豪族还是百姓,闻者无不欣喜。

·····································

是夜,晋兴郡守府的书房内,张骏与窦涛相对而坐,中间摆着茶案。早有侍女煮了色香味俱全的茶汤,窦涛想要亲自给张骏满上一杯,吓得张骏连连摆手,窦涛只得自斟自饮,神态怡然。

虽然穿越来的时间不算短了,但喝这种什么佐料都往里面加的茶汤,张骏还是有点反胃。

过了半晌,窦涛先开口道:“大都督,此次东征如此顺利,恐怕匈奴刘曜不会善罢甘休。”

张骏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某不惧他。”

“哈哈哈哈,大都督真乃少年英杰!”

“使君过奖,刘曜只不过是时势所造之英雄,一旦时过境迁,自然就如同没了爪牙的老虎,虚张声势而已。”张骏道。

“哦?”窦涛来了兴趣,先前探了探身子,说:“愿闻其详。”

张骏拱手道:“那骏就唐突一回,在使君面前班门弄斧了。”说罢,他清了清嗓子,斟酌了一下说道:“刘曜天资虓勇,运偶时艰。若看用兵,则王翦之伦;若观杀伐,亦董公之亚。而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自绝强籓,祸成劲敌。其人徒知屠掠,毫无英雄气象,不过因晋室无人,遂至横行海内,否则跳梁小丑,亦何能为?”

窦涛听张骏说完,沉吟片刻道:“用兵若秦之王翦,好杀似汉之董卓······”

“哈哈哈哈······实在精辟!”

张骏摆手道:“使君过奖了,匈奴之敌不在凉而在赵。若刘曜真的大举来攻,只会便宜了羯族。倘若再次兵败,那灭国不远矣。”

窦涛问:“大都督有信心败刘曜?”

张骏道:“败之不难,难在诸军不齐。”

窦涛闻言,知道张骏意有所指,没有搭话,而是专心喝茶。张骏也不急,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盯着滚沸的茶汤出神。

半晌,窦涛才长叹一声,说:“大都督,实不相瞒,征虏军能在短时间内就善战若斯,给我的触动很大。这些年来凉军的战力每况日下,本郡地处边境直面匈奴,也十分心焦。”

张骏道:“若论练兵,骏不敢与使君相论。骏只不过遵循《凉武步战令》行事而已。”

“呵······”窦涛苦笑一声,说:“若是人人都遵军法,何愁大凉不兴。只是道理简单,做起来却千难万难。”

“知易行难······”张骏总结道。

“知易行难?”窦涛把这四个字品味了一番,赞道:“大都督好学识,就是如此。”

张骏道:“骏有一言,不吐不快,使君勿怪。”

“但说无妨。”

“使君来信相邀,言说欲以府军相托,不知然否?”

窦涛转了转手中的茶杯,看向张骏:“然也!”

“不知使君有何要求?”

窦涛沉吟片刻,道:“大都督前途不可限量,某愿鞍前马后相随,但求都督知人善任而已。”

张骏笑道:“吾信使君。”

窦涛摇了摇头,说:“某非是为自身寻一个进身之阶,而是为了晋兴郡的数千将士。大都督英明神武,早晚要掌控大凉,某这么做,也算是向大将军有所交代。”

张骏本来也不信自己的人格魅力能虎躯一震就让别人纳头拜倒,实在是时势使然罢了。如今征虏军的战力有目共睹,他又有大义名分,与其死扛到底,不如早早投效,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这时候,窦涛又说:“大都督总览外军诸事,不要操之过急。今日之后,应还有他人来投,需好好安抚。”

这话,陈珍已经说过一遍了,是最稳妥的办法,张骏深以为然,只是在具体处理上要换种方法,既要强硬,又不失温和。于是便道:“使君所言在理,骏受教。”

“不知大都督何时整编?”

“不急,且待大将军的钧令,看看如何统筹洮水以西再说。”

窦涛点头,道:“依某推测,洮水以西当立三郡,分别以枹罕、临洮、狄道为治所。如此方可彻底将收复之地纳入大凉。”

张骏知道历史上就是如此,不得不佩服面前这人的军政才能。说道:“使君可以向大将军进言,尽快促成此事。”

窦涛笑道:“大都督自己不说,却是让某多言。”

张骏也笑道:“事务繁杂,实在顾不上了。”接着,他又说道:“晋兴郡府军的战力很强,这次佯攻吸引了秦州汉军的主力,功劳不小。本督也十分感念,必然不会让使君的将士吃亏。”

有张骏这句话,窦涛也算可以放心了,说道:“某也信得过大都督······”

二人四目相对,都开怀大笑起来。

凉州各郡府军的整编与其说是张茂在给自己的侄子军权,还不若说是他对地方军头们的一次试探。之所以让张骏站在前面,就是为了能够在事情不可收拾的时候还有回旋的余地。

窦涛从军多年,又主政一方,这点政治头脑还是有的。主动投靠少将军,其实就是向大将军表明忠心。千金买马骨的道理张茂不会不懂,所以窦涛并不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这次邀张骏面谈,只是希望少将军能对晋兴郡的府军多些倾斜,不要让将士们心寒。

张骏经过陈珍的提醒,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亲自前来。在他看来,大势所趋之下,真正敢于螳臂挡车的人不多,只是利益分割的是否满意而已。至于现在只有窦涛主动提出整编,是因为大家都在观望罢了。等晋兴郡府军的整编展开后,投效的人会更多。

正事谈完,二人从书房内出来,外面的庭院中正分两列站着一众军将。左边的是征虏军之王猛、周同、韩虎、胡硕和李弇,右边则是晋兴府军的各位将主。他们一言不发,大眼睁着小眼互相对视,大有只要书房里面谈不拢就开干的架势。

张骏和窦涛见状,均是一笑。张骏搀扶着窦涛的手臂,高声道:“诸军本为一家,本都督必当一视同仁!”

窦涛也对下面的府军将主道:“愣着作甚,还不参拜大都督!”

府军主将闻言,连忙单膝跪地以军礼参拜,齐声道:“末将拜见大都督!”

“哈哈哈哈!”张骏大笑道:“都起来,今日不醉不归!”

窦涛一招手,吩咐侍卫:“摆开宴席,某当与少将军痛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