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782章 海装的也在就好了

不只是需要那些重量,还需要那些位置,这就说得通了。

“高总工,能透露一下你觉得那些位置需要拿来做什么吗?”空装局的同志对此的兴趣,永远是处于第一梯队的。

“那肯定没问题,本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嘛,呵呵呵。”高振东笑道。

“尾部这个空间,作为海上巡逻机,其实最适合安装的设备不是航炮,而是磁异探测器。”高振东道。

“磁异探测器?”在座的同志都是懵的,虽然后来他们自己也会提出在别-6上安装这东西,可是这时候对磁异探测器有概念的同志却是基本上没有的。

花旗佬的P-3反潜巡逻机现在还在测试中,老毛子也不可能主动提供这么先进的反潜装备的信息,甚至他自己有没有都还两说呢。

“磁场探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接触过?其实原理差不多,利用磁探设备,探测磁场梯度异常的地方。正常情况下,一片区域的磁梯度应该是基本均匀且连续的,当探测到一片区域磁梯度有剧烈变化的时候,就意味着这片区域有问题。这个问题也许是矿藏,也许是金属,放到海上,如果一片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海域,却出现了磁梯度变化,那最大的可能性是两种:金属沉船、潜水艇。”

高振东一边说,防工委那边的眼睛就一边亮。

作为自己就把“空潜快”作为当前主要海军建设方向的我们,对于潜艇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东西作为自己的装备,那是真的好,恨的是这东西如果到了敌人手上,却又的确难搞。

在高振东提出大型护卫艇的概念之前,海军建设的真正主力被选择为猎潜艇,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黄水战列舰”,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与会的技术人员对这方面有所了解:“这个想法倒是的确不错,这种方式不论是水下还是水面,都能发挥作用,不受海水的影响,也无需具备通视条件,还不像声呐一样必须接触水体,对于飞机来说,从理论上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不过对这方面有所了解的明显不止他一个人:“钢铁舰体的确是会出现这个情况,但是现在的舰艇已经开始采用铝合金,或者为了对抗磁性水雷,已经普遍开始对舰艇进行消磁,潜艇倒是不可能用铝合金,但是消磁这一步它们还是会做的,如此一来,先抛开技术上能否实现,从原理上说,也很难发现消磁后的潜艇了啊。”

高振东摇摇头:“对,消磁后的确会造成你说的这个情况,但是只要它的材料是导体,那运动起来就必然有磁场梯度变化产生。”

导体?运动?明白了!

“高总工说得有道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是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生电,电生磁嘛。这是高中物理,我刚才把这个道理都忘记了,忏愧忏愧。”

高振东笑道:“说实话,这也就是我的一个想法,能否落地还不知道,不过据我分析,花旗人已经在开始搞这个东西了。”

他分析的依据和情报来源是什么,他并没有说,因为完全没有,他完全是靠记忆,62年,P-3原型机已经出来了,这个时间段应该正在试飞,P-3上面就有这个装备。

别的同志也没有在意他没有透露依据的问题,一是可能不方便说,二来嘛,同样的材料放到不同的人手上,能分析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高总工这个级别的人,能从普通的论文、材料里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回头我委托海装局那边,做一些相关工作。”防工委总工对此非常有兴趣,不过在这个地方,这个鸡屁股留下来就行,到底怎么弄,磁异探测器本身的发展等等细节,那是后话。

甚至他都没有仔细的去问为什么这个鸡屁股最适合磁异探测器的安装,大家对磁异探测器长什么样子一无所知,只知道高振东都这么说了,想来是有道理的。

高振东也不可能在这个会上围绕这个东西展开长篇大论,严格说来,这东西是海军更感兴趣,而到现在为止,别-6可是属于空军的。

“尾巴上的事情,就先放一边,中部那个炮塔,其实拆掉之后节约出来的空间和重量,至少可以用于两种设备的安装。”高振东暂时没有把后世那一票“高新XX”给拉出来的想法,现在技术达不到,先用最实用、最可能的东西把大家勾引上路,其他的后面再说。

只要空装、海装的同志尝到甜头,不用高振东说,到时候他们的想法可能比高振东这个穿越者还要天马行空。

“哪两种?”

“一个是红外干扰弹,一个是声呐浮标。”高振东道。

红外干扰弹除了对抗红外空空弹之外,高振东主要考虑还能对付红外便携防空导弹。有的潜艇上是真的带有这东西的,而反潜巡逻机使用磁异探测器时,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正好在便携防空导弹的打击范围内。

“红外干扰弹?这个可以,能够进一步提升飞机的生存能力。”

“现在红外空空弹已经普及到这个程度了?”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自己是开始普及了。”

“声呐浮标是什么东西?”这才是大家有些懵逼的地方,这东西没听说过。

高振东只好在黑板上画个图解释一下,好在这东西虽然新奇,但是原理上却并不复杂,就是个无线声呐。

“这东西有意思,能够解决飞机上没法装拖曳声呐的难题。”

“而且机动性很强,一架飞机带上几十个,需要的时候就扔一个,很能解决问题啊。”

“这东西能做到这么小嘛?”

“技术上不知道,但是原理上没问题,很值得研究,人家能给你把应用的路子找出来就算不错了,还奢望一手给你包办了?”

“别人提的话,能不能实现我不敢打包票,但是这一位提出来的,基本上……嘿嘿,问题不大,问题不大。”

防工委总工有些后悔,这东西是海上巡逻机嘛,怎么一开始没想着把海军的同志也一起叫过来验一验?如果那样,就不用又跑一趟了,还要自己这边转述一次。

反正都说到这里了,高振东干脆把对挂架的想法也一起说了。

“我对挂架的改装没有什么意见,不过倒是有个建议,挂架再加两个,最少达到6个的数量。如果加挂架实在有困难,那建议相关厂所考虑研制复合挂架,用一个挂架达到挂载多枚武器的效果。”

“振东,现在4个挂架不够?”总工问道。

“原本是够的,可是要携带自卫用的红外空空导弹的话,4个挂架就不太够了,2枚红外空空弹就占据了两个,两枚红外空空弹不过几百公斤,还有3吨多的挂载余量,就剩2个挂架,怎么着都不太够的样子。”

原来都没考虑挂载红外空空弹自卫,现在加上这东西,好像的确是不太够,不过临时再加挂架好像来不及,刘所长他们对那个复合挂架倒是更感兴趣一些:“高总工,复合挂架是个什么情况,能够介绍一下吗?”

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到了高速时代,复合挂架的设计还是很讲究的,特别是用于导弹武器的复合挂架,比用于炸弹的要麻烦一些。

因为导弹的弹体升力特性一般来说是经过设计的,比普通炸弹之类要好,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高速飞行中,导弹是不太听话的,想靠重力自由落体分离不是那么容易,那玩意是真往上飞的,粘在挂架上就是不走的情况也不少见。

而复合挂架由于导弹距离极近,需要处理和考虑的事情也就更多。

高振东前世,我们用于制导武器的复合挂架直到21世纪才出现,除了没有太大需求之外,其实技术难度也有那么一点点原因。

如果能够早一点把这个东西提出来,引导相关单位往这个方向上先行一步,其实也不是坏事,有总比没有强。

高振东把复合挂架的事情,详详细细的给对方说了一遍,末了还专门强调:“刘所,这个复合挂架和挂炸弹的不太一样,要考虑的事情要略多一些,如果要搞的话,希望你们不但考虑别-6这种低速飞机,同时也考虑战斗机等高速作战飞机在使用导弹时对复合挂架的要求。”

空装局的那位同志,早就对高振东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兴趣十足:“对对对,这个事情一定要考虑到,刘所,你们是不知道,有时候我们飞机的载弹量是够的,可是挂不下了,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如果能通过复合挂架缓解我们的这个问题,那可解决我们大问题了。”

别的不说,就拿战-6现在的最新型号来举例,是用的2油箱 2导弹的典型挂载,如果能有这东西,2油4弹,简直不要太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