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781章 拆!拆掉!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781章 拆!拆掉!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稿费不稿费的,高振东倒是不在意,他高兴的是这东西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那就是好事情。这些空战细节方面的东西,花旗佬是值得信任的,至少在2024年伟人诞辰之前的日子里,都可以这么说。

“好啊,那我可等着了,哈哈哈。”高振东笑了起来,这奖状拿得,不亏心。

两人说说笑笑,防工委的同志也时不时的凑凑热闹,总工也在,但他就没凑这个年轻人之间的热闹了。

某厂研究所里负责别-6和炸-5改装工作的刘所长,无疑是今天的主角,炸-5还没改完,但是别-6却是先一步完成。

刘所长正在带着同志们进行汇报的准备工作,他旁边,一位年轻人悄悄问他:“刘所,那个年轻人是谁啊?这么年轻,不会是专家吧?”

那个年轻人的年纪看着和自己差不多,怎么也不可能是专家吧,要说不是,他又和验收组的那些人一起坐在那儿,聊得火热。

刘所长看了看了高振东身前的水牌,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又没太大印象。

“应该是吧,别看人年轻,反正能坐到那儿的,就没有简单的。”

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很多问题是看屁股坐哪儿,别的都在其次。

年轻人吐吐舌头,继续准备汇报工作。

会议很快开始,刘所长介绍了别-6的改装内容。

一是将机鼻的23毫米炮改到了机鼻下方,并在原有机炮下方的观察/领航舱两侧增加了两个凸泡观测窗,将机鼻空间留了出来,同时也增加了23毫米机炮的俯角和射界。

二是适当下移了机头的观察/领航窗,加大了机鼻的空间,为未来加装大型雷达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是为机翼的4个挂架增加了标准电气/数据接口,用于导弹的挂载,载重能力倒是没怎么动,毕竟原来的几个挂架,勉强已经能算上重载挂架了,平均每个挂架的载重量有一吨。

主要的改进就是这三处。

其中前两处改动,大家要看的,就是结实程度,这东西飞得很慢,才400公里每小时出头,这点点改动对于飞机的气动特性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飞得慢也有飞得慢的好处。

刘所长他们分发了改装部分的静力测试结果,完全满足要求。

围绕着这两处改动,与会的人先展开了讨论,毕竟第三项光看数据是看不出什么端倪来的。

总的来说,都觉得这些改动很实际,充分考虑了别-6作为巡逻机的需要,主要的讨论,还是在于他们选择的测试要求是否满足实际需求上,也就是预设条件能否要求。

不过有部分同志对于航炮下移并增加俯角,可能丧失一些对空射角也表示了担心。

高振东看着这东西,心里在细想。

防工委的总工主持会议,见高振东在思考,并没有急着叫他,而是等所有人都说得差不多了,才问高振东:“振东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高振东放下了手中的笔,点了点头:“总体上,我觉得这两个改装方向是正确的,改装结果从测试数据来看,也满足了一开始的要求。”

他没有激进到一上来就想取消机头航炮,这是个巡逻机,不是主力作战飞机,两者之间的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

和主力作战飞机出手就要人命不同,巡逻机是要有多个层次的火力配置的,这个多个层次指的是火力级别。巡逻这个事情,面对的可能性是很多的,自身的能力也要尽可能的齐全一些才好。

举例来说,当巡逻过程中需要对目标进行火力警告,或者面对低威胁目标的时候,这门航炮是有大用处的,总不能警告都扔个大炸弹下去吧?那就属于是溢出。

高振东这个起手式,倒是让防工委总工有些意外,他是记得的,高振东对轰炸机上的各种航炮,一向都不怎么待见,除非是功能性的,比如带穿甲弹的反装甲火力之类。

“航炮下移,增加射界,同时加大机鼻空间,为雷达的安装留出余地,这个改进思路也很好,所以对于机头的改进,我没有什么意见。”高振东细细的解释道。

“至于可能丢失一些对空射角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可能会丢失,但是无所谓。这是一架巡逻机,这门炮就不是用来对付空中目标,也不是用来自卫的,它是用来完成巡逻中的功能性任务的,比如海上目标的警告、驱离、打击等等。至于空中目标或者自卫,这东西能力非常有限,不如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他东西。”

至于交给什么东西,他暂时没说。

“不过对于这个飞机的进一步改进,我倒是有些想法。”

防工委和空装局的同志马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首先一个,考虑在内部舱室加装软式油箱固定装置和输油接口,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内部舱室携带部分燃油,进一步提升其航程。”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直升机上用得多了,别-6内部是有空间的,还可以利用一下。

这个算是小技巧,不过也给刘所长他们开了个眼,原本还真没想到能这么用,虽然不一定现实,但无论如何这是一条路子,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考虑的方向,有句话说得好嘛,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第二个事情,取消背部、尾部的自卫用航炮,节省重量和空间,用于其他设备的安装,或者进一步提升载重。”

来了来了,他果然还是对航炮下手了,防工委和空装局的同志心想。

“高总工,这样一来,飞机的自卫火力被削弱到了极致,紧靠机头的一门炮,而且还是以俯射为主的,恐怕很难保卫自己啊。”

高振东笑了:“有了这几门炮,一样保卫不了自己,这种水上飞机的机动能力,就算炮再多,又有什么用?机头辐射的炮,对巡逻任务是有用的,但是有一门也就够了,这两门双联23炮,机背的只能打上方,机尾的只能打后半球,但是对敌机的威胁基本上等于没有。”

“机背能防御上方掠袭,机尾能防御咬尾,怎么没用呢?”有同志不太理解。

“同志,这是S2的设计,那时候大家都靠机枪机炮作战,的确是能达到这个效果,提升一定的安全性,但是现在,最大的威胁不是机炮,虽然还是需要咬尾,但是咬尾的距离,是尾炮根本够不到的,敌机不需要进入后半球或者上半球航炮射程范围,就能完成攻击。”高振东解释道。

“导弹?导弹万能论?”有同志皱了皱眉头。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导弹万能论,现阶段战斗机肯定是要保留机炮用于格斗的,现在导弹的性能虽然不够完美,但是对于水上飞机这种机动性的目标,杀伤概率极高,敌人不需要冒险进入我们的射程范围就能完成攻击,而且效果不会差。”

“我知道我们最近有很多次空空导弹对敌人的成功打击,击落敌机多架,但是仅凭这个就取消掉被证明已经行之有效的武器,是不是有些武断?你对当前空空导弹打击效果的评价,依据在哪里?”这个事情上,负责改装的同志,还有部分不认识高振东的其他专家还是很慎重,总不能凭你几句话就做出这么大的改动。

“依据啊?”高振东想了想,开口道:“就凭我是打下那几架敌机的空空导弹核心技术提供者,是我们更新一代红外空空导弹的副总师,同时也在指导相关单位进行雷达空空导弹的研究,这个可以不?”

该露峥嵘的时候,高振东也是不客气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客客气气还做不做事儿了?

空装局和防工委毫无波澜,这是事实,他们本来就是这些事情的亲历者。

但是其他同志听了却是瞠目结舌,失敬失敬,原来来了这么一位大佬。

虽然高振东说的事情很夸张,用词更是夸张,三种导弹,一种是有战果的——“核心技术”,一种是比有战果的还新的——“副总师”,一种甚至他们都没怎么听说过的——“指导”,看着他的年纪,怎么都不可能啊。

但是防工委的总工、空装局的同志可都在这儿坐着呢,他们都没意见,那说明这事情假不了。

“如果这样,那巡逻机的自卫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核心问题,和几十年后不同,这时候擦枪走火的概率大得很,像日后那种巡逻机完全不带自卫武器的情况,现在还是不合适。

高振东道:“我刚才说过,交给其他东西来完成。我们给巡逻机挂载最先进的红外空空弹,这种导弹发射后不需要载机干预,射程也有10公里左右,非常适合自卫。”

红外空空弹,我比较懂。

“而且我并不是为了拆机炮而拆,这些机炮拆下来之后,那些位置在未来,都是有用的,远远比保留这两门没什么意义的航炮来得重要。”高振东补充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