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晏子之教

尊师孔仲尼 第二百六十八章 晏子之教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临淄西郊,牛山之上。

数辆战车并驾齐驱,追逐着一只受惊奔逃的小鹿。

齐侯立在车上稳如泰山,只见他手握檀弓,左眼紧闭,右眼瞄准,屏气凝神,忽的一箭撒出。

破空声随之而起,只听见一声哀痛的鹿鸣,小鹿腿部中箭一瘸一拐的逃入山林。

齐侯见了,赶忙冲着身边的扈从们大喊道:“全都合围上去,千万不要让它跑了!”

扈从们领了君命,驾着战车一拥而上窜入树林。

林间行车不易,有几个脚程快的干脆直接跳下马车,打算与鹿儿竞速。

齐侯惦着脚想要看看自己的猎物跑到哪里去了,可茂密的树林也遮蔽了他的视线。

正当齐侯打算命令御者跟进去时,后方突然有人来报。

“君上,上大夫晏婴正在寿宫等候。”

齐侯一听到晏子来了,眼角先是一抽,随后方才勉强挤出些笑容。

“晏夫子来的巧啊!寡人今天猎了不少山珍,一会儿可以请夫子与我共享。”

语罢,他又扭头冲着身边的扈从们吩咐道:“待会给我把东西都搬到寿宫去。晏夫子来了,寡人不能让他久等。”

临淄郊外的牛山附近,是齐国历代国君的专用狩猎场地。

而牛山山顶的寿宫,则是齐侯为了打猎方便,就近修建的一座离宫。

齐侯作为齐桓公的精神及物质双重继承者,自从继位以来,他一方面高举‘让齐国再次伟大’的伟大旗帜。

另一方面,在‘个人特长’上也没少发展,而且还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桓公‘兔子专吃窝边草’,而齐侯对‘草’不感兴趣,他只对兔子感兴趣。

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齐侯硬是做到了‘两手都要抓,两手还都挺硬’,可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他这一发展,可把晏子给发展毛了。

对于晏子来说,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齐侯还不如学桓公‘吃草’呢!

毕竟‘吃草’可没有打猎这么费钱。

齐侯在公宫建座高台,晏子都得给他讽谏两句,而牛山上的寿宫可比高台造价高多了,他又怎么可能赞成呢?

但晏子不赞成不代表齐侯就不能建,毕竟再怎么说,在齐国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是他齐侯杵臼说了算。

至于如何避免正面与晏子产生冲突,那就要讲究操作方法了。

对待这种情况,齐侯通常都选择把生米煮成熟饭。

先找个理由把晏子给支出去,例如派他去国外聘问。

只要晏子不在,国内剩下的那些大夫们,无论是国夏、高张,抑或是田乞、鲍国等人,都不会在这种事上和他过不去。

但相应的,国夏他们也不会坚定站在他这一边,毕竟在齐国,能让晏子客客气气说话的,只有两种人。

第一种,是齐国的国君,或者权势与国君差不多的人。

第二种,则是齐国的民众。

至于齐国的卿大夫们,那向来是晏子的重点打击对象。

而且晏子骂人还有个特点,那就是从不在背后说闲话。

晏子要骂,那一定是当面骂,不止当着你的面,最重要的是他还喜欢挑齐侯也在场的时候开团。

偏偏他骂的还条理清晰,逻辑俨然,再加上他又是道德楷模,全身上下找不出什么黑点。

所以大伙挨了骂,也只能硬受着,敢顶晏子一句,那就等着被国人戳脊梁骨吧。

最重要的是,齐侯对晏子的尊重程度堪比桓公尊重管仲。

情况摆在这里,其他大夫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开罪晏子?

齐侯人还没到寿宫,已经开始担心待会儿晏子会怎么评价他盖离宫的操作了。

常年伴在齐侯左右的裔款瞧破了他的心思,于是便开口询问道:“君上是在担心不知道一会儿如何面对晏子吗?”

齐侯一听这话,立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问道:“你有办法?”

裔款道:“君上的年纪大了,以后想要享乐,恐怕都拉不开手中的弓箭了。您贵为一国之君,盖一座简单的离宫,在狩猎时临时居住,这又怎么能算是铺张浪费呢?

晏子也老迈了,出行时必须要坐马车,走路时需要拄着拐杖。每次朝会的时间稍长一些,结束以后,如果没人搀扶晏夫子,他就无法起身。

只要您能把这个道理和他讲明白,想必他一定会理解您的。”

齐侯闻言,有些犹豫道:“话虽是这么说。但我恐怕晏子会拿晋国的师旷向我举例啊!

从前我刚继位时,曾经和晏子一同前往晋国朝拜。

晏子刚到晋国,便去与晋国的师旷商议两国国君会面时应该采用的礼仪,结果正巧撞上了晋平公与师旷在谈话。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那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夫子这是在戏弄寡人吗?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国君的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晏夫子为此很赞赏师旷的贤能和晋平公的恭谨。

当时寡人刚刚继承君位,惶恐于自己的德行与才能不足以领导齐国,所以晏夫子就把这件事讲给我听。

以此来鼓励、督促寡人不要懈怠,磨砺才能、修养德行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

晏夫子也是个与师旷一样从不懈怠的人,他恐怕不会因为寡人年纪大了,便觉得可以放低标准了啊!”

裔款闻言回道:“既然正面回复行不通,您何不换一种方法呢?”

齐侯好奇道:“此话怎讲呢?”

裔款四下看了一眼,压低嗓音凑上前来:“您听我的,待会儿见到晏夫子以后,您就……”

……

寿宫的台阶前,负责守卫宫门的甲士各个站的身姿挺立、笔直如箭。

然而,在这群八尺的汉子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位身高不足六尺、须发皆白的一身朝服穿戴整齐的老人。

晏子抬眼望着面前这座崭新的宫室,又看了眼正在来回搬运猎物的扈从们,只是悠悠一声长叹。

甲士们听见了,也有些不忍。

齐人都知道晏子为了国家四处奔走,然而一生简朴的他,一回国就瞅见了齐侯给他整的大活儿。

十个晏子,也省不出来一个齐侯啊!

甲士们纷纷开口道:“晏子,您年纪大了,要不还是去宫内等候吧?”

晏子听了,却只是摆了摆手,摇头道:“我只听说过君王在宫中接见臣子的道理,哪里有臣子在宫中等待国君的呢?这是不合于礼的。”

《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

甲士劝道:“可您是我国的贤人君子,再加上又是长者。而且仅仅是在宫内躲避阳光而已,国君肯定不会怪罪您的。”

晏子闻言,还是摇头:“从前天子想要用上卿的规格接待管仲,然而他却三次辞让,最终只接受了下卿的礼仪。

以管仲九合诸侯一匡霸业的贤能,尚且不能逾越礼仪。现在我的才能还不如管仲,又怎么能逾越了君臣之间的界限呢?

虽然我很不喜欢鲁国孔仲尼推崇的那些繁琐礼节,不过他当年面见国君时,说的那句话倒是没有错。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国君的要有做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做臣子的样子。

现在我国的国君已经不像是国君该有的样子了,如果我再不能在臣子中树立表率,齐国就真的危险了。”

甲士听到这里,知道劝不动晏子。

他正想开口让御者将马车上的开近些,用车上的华盖替晏子避避太阳,谁知还未开口,便看见前方滚滚而来的齐侯车驾。

他惊喜的喊道:“晏夫子,国君回来了。”

晏子转过身,正想要等车驾近了就俯身行礼拜见。

谁知他的腰刚刚弯下去,便听见了齐侯打着颤、带着些许哭腔的声线。

“晏夫子,快快请起吧。”

晏子抬头一看,齐侯的眼眶微微泛红,眼角还有些湿润,似乎刚刚流过泪。

他不由疑惑道:“您为什么哭泣呢?”

齐侯先是叹了口气,随后指向远处的山崖。

晏子顺着他的指向看去,远方的天际线上,是奔流不息的淄水,是丰饶的桑田,是人流不息的临淄。

齐侯流着眼泪,有感而发道:“齐国的山川,临淄的风貌,真是壮美啊!

如白龙翻滚的河水,草木浓密茂盛,寡人为什么要随着时光的流逝离开这个国家而死亡呢?

假使自古以来没有死亡,那该有多好啊!离开了此地,我又能去到哪里呢?”

裔款也跟着垂泪道:“我们这些人依靠国君的恩赐,得以吃到一些简易的饭菜和肉食,可以乘坐驽马拉的柴车,仅仅这样而已,我们尚且还不想死,又何况是国君您呢!”

晏子本来还搞不清楚齐侯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结果他俩这一开口,瞬间就把晏子给气笑了。

齐侯看到晏子发笑,这下子眼泪也挤不出来了,他假装揩干眼泪,开口问道:“夫子难道不觉得老之将至、面对死亡是一件很悲伤的事吗?为什么要发笑呢?”

晏子行礼道:“生老病死,是天道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为什么要为它感到悲伤呢?

每个人一生都要经历两件大事,一个是生,另一个就是死,这是值得庆贺的喜事,您应该为他感到高兴才对啊!”

齐侯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

人人都畏惧死亡,位高权重者尤甚。

齐侯平时最讨厌别人在他面前提老和死,今天如果不是为了蒙混过关,他才不会主动提这些。

可现在晏子居然说死亡值得庆贺,难道他是知道了关于死后世界的事吗?

齐侯被晏子激起了好奇心,于是追问道:“为什么死亡值得庆贺呢?您又为什么发笑呢?”

晏子不疾不徐的回道:“如果没有死亡,那么贤明的君主必定能够长久地拥有自己的国家。

这样一来,如今齐国的国君就一定是太公和桓公了。

假使勇武的君主能够长久地拥有自己的国家,那么现在的国君就会是庄公和灵公。

齐国虽大,但拥有这么多贤明勇武的君主,必然是不够他们治理的。

贤能如太、桓,勇武如庄、灵,尚且不能确保自己拥有国家。

您又怎么能得到国君的位置而成为国君呢?

得不到国君的位置,那么类似您这样的国君,现在就只能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站在田地中,一心忙碌于繁重的农活了,哪里有闲暇时间想到死呢?

您之所以可以成为统帅齐国的君王,就是因为先祖们一个个成为国君,又一个个相继死去,才轮到了您。

您因为死亡而得到了利益,不感谢它也便罢了,还偏要为此而流泪,这是不合仁义的。

我看到了不仁不义的君主,又看到了阿谀奉承的大臣。

看到了这两种人,所以我才一个人私下发笑啊!”

齐侯原本还以为晏子有什么鬼神之说,岂料居然是在借机批驳他吃饱了撑的,天天在这里矫情。

晏子语罢,又抬手指着前方不远处一个身穿粗麻衣衫背着柴薪路过的老人。

老人与齐侯差不多的年纪,但是身形却瘦小了不止一圈,瘦削的脸上颧骨高凸,身上背着的柴薪却比他的身高还高出半头。

晏子道:“如果没有死亡的话。您本应该像是他一样,为太公、桓公修筑着华美的宫室,扛着比自己体重还重的柴薪去为他们的烤肉添火。

而现在,您得以免于这样的苦役,舍去了这样的操劳,难道还不感到满足吗?”

齐侯本来想对晏子玩一手感同身受,岂料却被对方反将一军。

但看着眼前老人被柴火压弯的脊梁,他也实在没有去与对方争论的心情。

他落泪叹息道:“欸,寡人的国家里会有这样苦难的人存在,这都是寡人的过错啊!请您替寡人下旨,命令官吏们把他奉养起来,免除他的劳役吧!”

晏子听到这里,脸上终于多出了一丝笑意:“臣下听说,遇见贤人就高兴,遇见不肖的人就哀怜,乃是维系国家的根本。而您这样爱护老人,更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齐侯闻言也破涕为笑,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晏子看见了,于是又趁机进言道:“圣明的君主遇见一个贤人就会推及到对所有贤人都高兴,遇见一个不肖的人就会推及到对所有不肖的人都哀怜。因而请主上下令找出所有年老体弱而无所供养,鳏寡孤独而没有家产的人,考定实情后供给他们以吃穿用品。”

齐侯当即表示:“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