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4K4)

曲阜城内的战斗还在进行。

申枨衣铠甲,戴皮盔,带领菟裘甲士冲锋在前。

他一矛戳翻面前的敌人,双臂上沾满了湿滑的血液。

申枨大吼道:“主君有令,菟裘甲士,斩获一人,授田百亩。斩获五人,职晋一级,加授田宅、仆从。斩获十人,主君奉其为上宾,丹门高槛,尽免亲族徭役!”

菟裘甲士皆是齐声:“我等鄙人,敢不从君命?!”

语罢,申枨身先士卒,带领锐士高举盾牌于前方开路。

乱党一拥而上,试图冲开申枨的战阵,但奈何他们手中的装备与战斗意志都远不如菟裘甲士坚定。

在这个时期,除了手中的青铜戈等武器外,各国士卒所穿着的皮甲、装备的盾牌,大多都是需要由自己准备的。

而众所周知的是,人与人之间是存在贫富差距的。

家庭条件好的,自然可以凑出一身价格不菲的全身防具。

而大多数人,则是拿点兽皮缝制一下,就当自己也算是个甲士了。

而菟裘甲士作为职业化军队,武器装备全部都由菟裘财政供养,他们平时要操心的也就只有日常操练与耕作公田了。

而从战斗意志方面来说,阳虎虽然能够辖制上军,但他的权力却是来源于季氏。

虽然阳虎执掌国政期间偶有小恩小惠,也靠着利益收买了一部分人,但对于普通国人来说,阳虎的好处可轮不上他们。

明明他本人就是寒士出身,然而却看不起同样出身寒微的普通国人,还天天呜呜喳喳的喊些为富不仁的口号。

这样一来,曲阜国人对他的观感能好到哪里去?

再加上阳虎执掌国政才不过三年时间,就妄图与施恩国人百年的三桓对抗,甚至还驱使上军攻打公宫。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上军对于协助阳虎作乱才显得心灰意懒。

若不是他们畏惧阳虎的声名,恐怕现在都已经开始哗变了。

他们在与申枨率领的菟裘甲士初战不利后,很快便给他们让出了一条不算太宽的道路。

而由夫子率领的国人也趁势守住了这个上军防线里露出的缺口,孔子一边挥矛逼退想要上前的敌人,一边高声问道。

“予啊!国君为何迟迟不出?国君呢?!”

宰予站在高阶上抽箭射击,他远远地听见夫子的喝问,只能扯着嗓子回应道。

“我不知道啊!”

宰予也纳了闷了,从他们与阳虎接战开始,已经过去了不短的时间。

按理说,鲁侯这会儿早该出来了。

难道公宫里又出了什么变故?

眼看着申枨带领甲士们冲开的缺口被乱党挤压的越来越窄,宰予心急如焚。

他扭头看了眼身边不远处,发现孔门射科吊车尾子贡此时正大发神威,拉开弓弦胡射一通。

子贡一箭发出,落在人堆里,正好命中敌人的肩头。

子贡不由大喜,状若疯傻:“噫!好!我中了!”

宰予看见了,开口喊他。

然而,也不知是附近的声音太嘈杂,还是子贡陷入喜悦无法自拔,他竟迟迟没有回应。

事态紧急,宰予也顾不得许多礼数,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抡圆了胳膊,就要给他一巴掌。

“呼!役夫!你中了甚么!”

这回子贡可是听了个真切,他下意识的抬起手挡住宰予的巴掌。

随后扭过头来横眉竖目,一张俊脸上都写满了愤怒。

“子我!你小子,骂谁呢?!”

子贡正要发怒,宰予赶忙补充道:“你快回去看看,国君为何迟迟不出!”

子贡也知道这时候不是和宰予拌嘴的时候。

他随手点了几个人,开口道:“你,你,你,还有你,你们四个跟我来!”

子贡正打算带人回去察看公宫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知好巧不巧,他刚回头,就发现鲁侯的车驾在虎贲之士的护卫下,沿着宫道疾驰而来。

为鲁侯驾车的,正是戎仆公西舆如。

子贡恨得连声问道:“子上,国君为何现在才出来?是不是你偷懒了?”

公西舆如连连叫苦道:“这真不是我的过错啊!国君担心历代先君之灵怪罪,不肯抛弃国家的宝器,我们要收拾那么多东西,现在出来算是快的了!”

公西舆如这话刚说完,子贡才发现,今日鲁侯乘坐的车辆似乎与往日的不太一样。

他看了眼车驾上繁复的纹饰,以及悬挂于华盖下的琳琅五色玉串。

车辆行进之间,隔着老远都能听见珠玉碰撞发出的叮当脆响。

子贡惊呼道:“这难道是先君伯禽就藩时成王赐下的大辂吗?这都多少年了,车还没坏呢?”

颜回站在车上扶着车轼解释道:“大辂是天子才能乘坐的车驾,虽然成王感念于周公恩德,允许鲁国采用天子之礼。

但除非是在国家的重要场合,否则我国历代先君都不会乘坐这辆车。再加上每隔几年,国君便会下令翻新维护,所以大辂一直被保养的不错。”

宰予听到这里,气的冲着子贡骂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和子渊还有闲工夫聊车呢?这大辂到底是比一般的车驾加速更快,还是使用的草料更少,值得你们这么关心?”

子贡知道自己这是又犯了话痨的毛病,于是也不去与宰予争辩,而是催促公西舆如道。

“子上,再快一些。我们要顶不住了!”

鲁侯闻言,也赶忙命令道:“公若子何在?!”

一旁战车上的公若弃高声回命道:“公若弃在此!”

“速率公宫虎贲之士襄助菟裘大夫!”

“下臣领命!”

公若弃闻言毫不含糊,他挥舞长戈问道:“鲁有忠士否?”

虎贲之士齐声回命:“公若子岂能视我等如无物!”

“好!”公若弃大喝一声道:“君为国家腹心,国无腹心,手足何存,君等从我杀贼!”

“我等当为国君之从足!”

语罢,公若弃的战车便如同离弦之箭一头扎进叛党战阵,将原本正在缩小的道路再度冲开。

公宫虎贲紧随其后,犹如利剑斩于葛布之上,乱党战阵一挥而断。

鲁侯的车驾也趁机冲出宫门,鲁侯望着车下连发弓矢的宰予,连忙伸出手来。

“请宰子为车左,公西子为御者,端木子为车右,颜子为驷乘。”

宰予听到这话,立马明白了鲁侯的意思。

车左乃是车组的指挥者,而鲁侯的车左则是全军的指挥者。

鲁侯这是让他临危受命,统率全军。

宰予拱手道:“宰予,敢不遵君命?”

他拉着鲁侯的手与子贡一起登上大辂,还未等站稳身子,鲁侯便又手捧一把半人高的大弓奉上。

“此物乃夏后氏之重宝——繁弱之弓。昔日先君伯禽就藩,成王以此弓相赠,勉励伯禽不忘我周人武德。

先君伯禽持此物攻讨东夷,夷灭十数国,并土过百里。望宰子牢记先君教诲,挟夹宝弓以平国乱!”

宰予接过繁弱之弓,顿首再拜:“敬受君命!”

鲁侯的目光扫过全场,发现了那条申枨带领死士冲杀出的通往城南的道路,知道自己今天不论如何都得搏一把了。

他喊道:“寡人愿从上策。”

有了鲁侯的授权,宰予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他单臂举起宝弓,颜回见状,又打出了成王赐给鲁国的大旂(天子之旗,带铃铛的大旗)。

宰予高声唱道:“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周成王颁发命令给周公说:叔父啊!我要敕封你的长子,让他作诸侯,去执掌鲁国,到那里奋发有为,拓土开疆,做我大周王室的忠臣良将!)

子贡、颜回、公西舆如等孔门弟子闻声,也高声唱道。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成王于是就颁旨给鲁公伯禽,让他去做诸侯在都城之东。封赐给伯禽广袤的山川,封赐给他田地和属国边城)

虎贲之士齐声唱道:“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周公之孙,庄公之子,伟大的先君僖公啊!排开龙旗仪帐去祭祀先祖,驾车的六条辔绳柔顺从容。春祭秋尝从不敢丝毫懈怠,祭奉先祖从不敢丝毫糊弄)

歌声越唱越响,孔子听见歌声,也不禁带着那些跟从他的曲阜国人一同歌唱。

“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伟大的皇天后土,周人的先祖后稷啊!我们为您敬献上赤牛牺牲,请您降临享用合您的心情。谨请上天多多降福给我们,先祖周公,伟大的列祖列宗,祈求上苍降福你们在天庭!)

一时之间,数百人齐唱《鲁颂·閟宫》,歌声传遍曲阜四郊。

在众人的歌声中,仿佛周公旦的目光正穿透浓厚的云层凝视着这片大地,仿佛先君伯禽之灵就在曲阜的上空回荡,当年北击齐国、南伐楚国的一代名君僖公的身影仿佛就在他们的眼前浮现。

而在他们三人的背后站着的,是天下姬姓共同的祖先后稷!

在大辂、大旂以及神器繁弱之弓的加持下,歌颂了鲁国三代神君与先祖后稷的《閟宫》,对阶下的叛军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他们的心中原本就在动摇,此刻在歌声与先君之灵的威慑下,更是连一丝战斗的意志都提不起来。

甚至于握持着武器的手臂都在微微发颤,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抛弃兵甲,向鲁侯与宰予俯首臣服。

那些阳虎的死忠党羽虽然依旧还在作战,但他们的后背也禁不住爬满了虚汗。

他们可以不怕鲁侯,不怕三桓,但不管是出于对鬼神的畏惧,还是出于对先祖的崇敬。他们都不能不怕周公、伯禽与僖公,更别提那远在他们三人之上的鼻祖后稷了。

阳虎麾下的上军三旅出现动摇,对于公宫的攻势也骤然放缓。

那些原本打算阻截鲁侯的士卒,更有不少人默默为他让开了一条道路,哪怕身后的官长拿着刀兵强行逼令他们上前,他们也宁愿挨上一刀,而不是攻打有先君庇佑的鲁侯。

而那些原本躲在沿街房屋中观察着局势变化的曲阜国人,也被《閟宫》牵动了情绪,他们追思鲁国公室先代遗德,感念周公、伯禽昔年的功绩,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男子们不论老少,纷纷冲出家门,或持农具,或在树上折根木棍,穿着布衣便要出来与上军作战。

而妇人们也纷纷站出来支持父亲、丈夫与儿子,站在家门前冲着上军叛党指指点点,呵斥这些不肖子孙不念先祖的恩德,妄图跟随贼人颠覆国家,毁伤伯禽、僖公好不容易才创下的基业。

上军将士们也大多是曲阜的本地人,他们看着这些愤怒的想要与他们动刀动枪的街坊邻居,又看了眼那些掐腰骂街的妇人们。

他们只觉得自己干点什么不好,非得跟着阳虎造反。

阳虎见势不妙,赶忙高声喝令道:“不用怕!这不过是一帮要入土的老不死与不通道理的妇人罢了!

难道他们还能阻拦我的兵锋吗?各都邑的战车已经抵达曲阜郊外,等到他们入城,我们的大业马上就可以成就!”

阳虎命令上军攻击老弱妇孺,然而命令下达后,却没有一人敢于行动。

这倒不是上军打不过这些人,而是这些起来反对阳虎的国人中,有不少就是上军士卒的亲族长辈。

哪怕他们与对方没有血缘关系,按照周礼中的战争礼仪,与诸夏国家作战时,他们也不能击杀长着白发的长者,最多只能将他们击伤而已。

如果俘虏了老人,他们还得将其无条件释放。

对待敌国的老人尚且如此,对待本国的长者,上军士卒哪里下得去手?

但是阳虎的命令已经下达,如果抗命便又是违抗将命。

上军士卒立刻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处境。

面对这样的困境,站在队伍前方的一名上军甲士只是无奈的重重叹了口气。

他喊道:“违抗上命是不忠,杀戮长者是不义。既然如此,不如自己受伤来换取解脱!”

语罢,他挥剑划过自己的手臂,豁开一道口子。

随后,将手中的兵器扔在了地上,向阳虎拱手道。

“按照《礼》的准则,两方交战中如果有战士受伤,受伤的将士将不在继续参与作战,而是回营地疗养,旁边的战士也只能观战,不得参与替补。

现在我已经受伤,请阳子准我归家疗伤。”

他此话一出,站在他附近的甲士们眼前一亮,纷纷效仿。

“我等皆已受伤,请阳子准我归家疗伤。”

但阳虎此时怎么可能答应他们的请求?

如果他点头应允,要不了多久,他手下的上军三旅估计得有一半人要请求归家。

阳虎道:“战场之上,岂能全都按照《礼》来行事?诸位难道忘了当年宋襄公在泓水战败的事迹了吗?请各位再坚持一下,如果能够成功,我必将有所回报。”

阳虎画饼,但上军中的大部分士卒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吃了。

那些之前划伤自己的士卒重新捡起兵器,冲着阳虎倒戈相向。

“鲁国乃是礼仪之邦,背弃了礼的准则,就是远离了周公的教诲。背弃了先祖的遗训,还如何做鲁人?倘若阳子不允我等归家的话,那就不要怪我们不听您的号令了。”

------题外话------

消失的月票去哪了?化作虚无,或者说,化作万物。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