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542【应聘】

民国之文豪崛起 542【应聘】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北平陆军监狱。

狱卒来到一间女监,敲着铁栏杆说:“于佩琛,你可以走了,有人保释你。”

于佩琛缓缓的吐了口气,对同监的女犯人说:“同志,保重!”

“保重!”那女犯人点头道。

狱卒不耐烦地催促:“快点,快点,再不走就别走了!”

于佩琛这才加快脚步,随狱卒去领回自己的财物。她被收缴的钢笔和几块大洋,已经消失不见,可能是被某个狱卒拿走,只剩下刚进监狱时的一身衣服。

快速换上自己的衣物,女犯人再次变成女学生。于佩琛心情茫然地走出监狱大门,她已经被北师大开除,以后不知该何去何从。

监狱门口站着两个中年男人,其中一个关切地问:“小于,他们没有为难你吧?”

“还好,谢谢张叔叔,”于佩琛点头微笑,又扭头看向另一个中年男人,喊道,“爸爸。”

于父脸色阴沉道:“让你老老实实的读书,偏要整天跟乱党混在一起,现在知道好歹了吧!要不是你爹有几分薄面,你现在都还关在里面出不来!”

姓张的中年男子劝道:“好了,于兄,没出大事就好,你就少说两句吧。”

于佩琛低头不说话,她看不起自己的父亲,更不可能听父亲的劝告。

于佩琛的祖父叫于式枚,同治年间的科举榜眼,出任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广东学台,相当于广东教育厅长,力主废科举、办学校,属于晚清时的洋务派,还给李鸿章当了十多年幕僚,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于佩琛的外公也是个名人,叫岑春煊。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唯一带着2000人前来救驾的岑春煊,其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等职,当时和袁世凯并称为“南岑北袁”。

如此显赫的家世,已经被于佩琛的父亲败光了。

直到现在为止,于佩琛的父亲都没有正当职业,整天想着如何变卖家产。

就在前几年,于家的房产、古董、字画被变卖殆尽,居然连于佩琛四姐妹的学费都无法筹措。于佩琛只好在北师大对门的厂甸摆摊,给人代写书信和对联,以此来维持自己和三个妹妹的学费。

这两年家里的生活愈发困难,于佩琛的母亲,被迫带着几个弟弟妹妹搬去上海的外公家,而于佩琛自己则住在北师大的学生宿舍。

如此不着调的父亲,于佩琛怎么可能听他的话?

这不,于父没说几句,就潇洒地准备走人:“既然你没事,那为父就先走了,朋友还带着我打麻将呢。”

于佩琛翻了翻白眼,懒得说话。

等于父离开,姓张的中年掏出十几块大洋说:“小于,这些钱你拿着,先找个地方住下。被北师大开除了不要紧,明年重新考个好大学。”

“张叔叔,我不想读书了,我要工作。”于佩琛目光坚定道,她已经读了三年大学,实在不愿再重新来过。

中年人想了想,说道:“我跟《大公报》的胡政之有些交情,不如你去天津工作吧。”

于佩琛点头道:“谢谢张叔叔,我父亲那边,就拜托你了。”

中年人苦笑道:“老大人对我有恩,你就算不说,我也会帮忙的,总不可能看着你爸饿死。”

当天下午,于佩琛就买了前往天津的火车票,准备前往《大公报》做编辑。她虽然还没大学毕业,但自身能力非常优秀,甚至被选为学生代表出席太平洋学术会议。

火车之上,于佩琛精神恍惚地坐下,只听身边的几个乘客说道

“周先生的小说真是绝了,又是一本惊世大作!”

“可不是?才连载2万多字,就已经勾画出乱世百态。”

“上次《泰坦尼克号》出版的时候,还有人说周先生江郎才尽,只会写一些情情爱爱的消遣小说,这下他们该闭嘴了吧。”

“不止是小说,那本《非攻》杂志才编得好。若不是看了这本杂志,我都不知道东北还有那么多的无名抗日英雄。”

“是啊,你们看看这篇文章!2月8号,陈东山、张禹亭和刘万奎三位英雄,率领2100多名义勇军,接连攻克日寇占领的密山县城和平阳镇,并多次击退日伪军的进攻。还有3月1号,高玉山英雄率领3000救战事,攻克虎林县城。5月25号,高玉山又率部攻占饶河县城,把虎林、饶河、抚远三县连成一片。听说虎林县现在都被高玉山英雄占着,四个月内击退日伪军的十多次进攻,日本鬼子正在调集关东军主力。”

“高玉山真是好汉子!率领义军收复并坚守虎林县城4个多月,这得多艰难啊。现在关东军主力都被调去攻打他,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只要人人都站出来反抗,肯定能把鬼子赶出中国!”

“……”

于佩琛被他们的谈话内容所吸引,忍不住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杂志?”

“《非攻》啊,周先生亲自创办的抗日杂志!”一个乘客拿起手中的《非攻》说道。

于佩琛问道:“我可以借来看看吗?”

那乘客笑道:“拿去看吧,反正我已经看完了,不过下车之前记得还给我。”

“谢谢。”于佩琛连忙接过。

这本杂志的封面是深红色的,红得发黑,犹如渐渐凝固的鲜血。封面右上角是两个小篆字体的“非攻”,旁边写着两行小字:“和平无法靠施舍获得,和平应该由我们主动争取。”

于佩琛翻开扉页,等她读完周赫煊亲自写的卷首语,终于完全明白这本杂志的宗旨。

正文内容的第一部分是国际时政,详细描述了德国的法西斯政权,以及年初柏林的十万人反纳粹游行活动,还有震惊世界的德国国会纵火案。接着周赫煊亲自撰写评论,预测希特勒的国内国际政策,并指出希特勒的法西斯扩张野心。

第二部分是日本国情介绍,这些内容都是在日留学生提供的。详细描述了日本遭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出现大量的“无少女村”,而日本整个社会都在叫嚣侵略中国。

第三部分就是东北的情况,既描述了东北人民的惨状,也报道了东北抗日武装的英勇事迹,同时揭露关东军和伪满政府的残酷统治。比如29军大刀队给日军造成巨大伤亡后,日军立即在喜峰口附近制造大屠杀,肆意杀戮周边村镇的老百姓。

第四部分是理论时评,周赫煊详细介绍了法西斯、纳粹和军国主义等名词,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指出法西斯对全世界的威胁。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文学版块了,除了周赫煊的《黑土》以外,还有三个短篇故事,都是描写东北人民的现实惨状。

于佩琛还没来得及把杂志看完,火车便已经到了天津。她下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把《非攻》买来,蹲在路边上认认真真阅读全本杂志。

“这本杂志太好了!”于佩琛激动地想。

她本来对欧洲和日本的情况毫无所知,但看完杂志后,对世界局势的认知一下子清晰起来。特别是东北那边,原来一直有着无数的民间抗日英雄,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抵抗。

还有日本,这个所谓的远东列强,其国内人民的生活居然如此水深火热。他们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所以才迫不及待地侵略中国,想要吸中国人民的血来走出困境。

这是一本让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杂志!

于佩琛小心翼翼地把杂志收好,走着走着又拿出来翻开,一边走路一边重新阅读《黑土》。她特别喜欢这部小说,那种对现实和人性的刻画,让她感到不寒而栗,但同时又异常愤慨。

带着叔叔的亲笔信,于佩琛来到《大公报》的报馆总部。她走进报社大楼里面,突然看到两个门牌,一个门牌写着“《大众》副刊编辑部”,另一个门牌写着“《非攻》杂志编辑部”。

原本想要应聘《大公报》编辑的于佩琛,突然转身走进《非攻》杂志编辑部,问道:“你们这里还需要编辑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