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背叛江湖之北宋鏖战 > 第四十五章 风起皇陵 铭记之殇

阳春三月的皇陵,万千春色依旧挥不去静穆安然,石刻林立,碑碣参差,在晨光中目送着临安公主的马车远去,传伴随哒哒的马蹄声响。波光粼粼中九曲回旋的山水将皇陵环绕,风水保证了皇家龙气“遇水则聚,永固不失”的贵格,却隐含着莫名的躁动。皇权富贵依旧逃脱不了生死轮回,王权之争却提前注定了某些人的生死。

微寒薄凉的风从耳旁呼啸摇曳,像是在鸣咽,又像是在咏唱,惶恐惆怅的忧伤,在娓娓诉说着,北宋王朝的风起云涌,铭记难忘的殇。

思绪飘零,记忆跳跃,回到宋太祖赵匡胤暴毙之谜,这是故事迂回的时间节点。

“中允功名洗马才,旧僚陪送有谁哀?临湖殿里弯弓客,却向宜秋洒涕回。”此《咏史》诗写“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兄弟相残的史实,寓意王朝更迭、权力交替中的血腥无道。宋代赵氏江山也是暗流涌动,谍影重重。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柴家江山,这才有了大宋和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宋太祖辜负旧朝周世宗对他的信任,建立自己的江山霸业,而他之后却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孙,而被手足残杀弑兄篡位,也算报应。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终年五十岁,这距离他赐婚萧家不过两年。赵匡胤死后,皇位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却没有遗诏。为何继续的是胞弟,不是长子,千年来世人也争论不休,有人说赵光义“烛影斧声”弑兄篡位,有人说是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生母)在临终前与赵匡胤有金匮之盟。

无论事实如何,总之,太祖赵匡胤暴毙后,继位者是赵光义,宋太宗登基称帝后,在“烛光斧影”的迷雾与质疑声中成为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宋太宗。

赵光义登基称帝后,把年号改成太平兴国,寓意天下兴盛,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时年25岁,早已成家立业,被封为武功郡王,上朝之时,表面上位于宰相之前,地位崇高,权势显赫,依旧人前人后被恭维,赵璇被册封为长公主,刚满七岁,正值黄发垂髫之年,年幼的她还不懂得祖父的忽然暴毙对家族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是伤心疼爱自己的皇爷爷忽然走了,每日思念。

由于父亲在宫廷任职,萧正羽倒是时常与赵璇碰面。看见赵璇因为怀念着与皇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时常吞声忍泪,萧正羽就偷偷带她到皇宫后山坡上,找到一朵牵牛花,告诉她:皇爷爷是驾鹤西归了,在天上看着你。如果你想和他说话,可以守在牵牛花旁聆听。牵牛花是牛郎与织女的传音筒,也可以替你传话。

赵璇信以为真,有了心理的慰藉,随着时光流逝渐渐地忘却了伤痛,依旧过着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童年,只是父亲、母亲常常暗自神伤,讳莫如深,独自凭栏处,弹琴复长啸,使赵璇五颜六色的童年变着春意阑珊。

话说在位之时,赵光义急于求成,为展示自己的雄心大志,以及在朝野中矫正视听取得正统认可,他希望自己像秦始皇、唐太宗一样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做一个名垂青史的霸主。树立雄心壮志后,赵光义便确立目标收复失地统一中原,首先是进攻北汉,然后再击败辽国,最后夺取幽云十六州。

然而天不如人愿,太平兴国四年,即赵光义登机三年之后,宋太宗带兵亲征攻打幽州,赵德昭跟随。由于兵荒马乱,在一次征战中败北,赵光义于夜里只顾独自逃命与军队失去联系,一时间群龙无首,军中发生哗变,将领们无所适从。于是当时就有人提出,谋立赵德昭为皇帝。事后,宋太宗归来知道此事,顿时龙颜不悦,心生怒气。北伐失利,宋太宗心情烦闷,没心思对战争中立下功勋的将士封赏。

此次出战,宋军虽然在高梁河之战中失败,但之前的太原之战,宋军属于取得胜利。赵德昭仁慈宽厚,性格不喜于色,为将士们感到不平,便向宋太宗提了下此事,却未想到得到赵光义的严厉呵斥,勃然大怒道:“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原来军中谋立赵德昭这件事,刺激了赵光义敏感的神经,他发现赵德昭在军中拥有威信甚高,对自己终归是个威胁。如今赵德昭为将士们请命,更是说明彼此沆瀣一气,赵光义便冷言相对。这句话虽然简洁,却内涵丰富,暗含杀机。

赵德昭在退朝之后,非常害怕,回到自家王府,只见年幼的女儿正在池塘边从竹兜里放几只鱼虾回到水里。女儿转头看见父亲回来,蹦蹦跳跳地迎了上去,说道:“父亲,你累不累呀!我给你捏肩捶腿—今天萧哥哥教我了手法,可舒服了!”

赵德昭心疼女儿懂事,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低声说道:“父王不累,璇儿刚才在池塘边做什么呢?”

“我再放生,送小鱼虾儿回家。”赵璇解释道,她让侍卫从御膳房取了几条鱼虾回来,装进竹兜里,拿回来放生。

“为什么呢?”赵德昭疑问道。

“佛说,放生者,有求必应。我希望佛主能够帮我实现愿望,让父亲、母亲多开心地陪陪我,不要时不时地唉声叹气。”赵璇扑闪着大眼睛,一脸萌萌道,“自从皇爷爷驾鹤西归后,父亲和母亲就不怎么爱笑了,你们也是想爷爷了,所以不想我了吗?”

赵德昭顿时陷入沉沉的思考,皱着眉头,良久。他不愿意孩子多想,如同平常父母一样,抱起孩子,满目柔情,用胡茬故意刺了刺女儿白嫩的脸蛋,难有笑容地温声道:“父母想你,从未改变,只是你一天天地长大了,要慢慢学会照顾自己。”

说着,赵德昭让侍女过来,带小公主到庭院里捉迷藏。他毅然决然站起身,自言自语谈谈道,“是呀,真的有些累了。”便直径走向卧房。

赵德昭明白赵光义对自己冷言相向,说明不再信任自己,妻女和家里五十余人口随时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自古皇权争斗都是不择手段,父亲是太祖皇帝尚且死的不明不白,自己和家人势单力薄,必定难逃劫难。

于是,为了自证清白,不连累妻女及家人,武功郡王赵德昭沉思片刻,在如坐针毡中选择了割脉自尽,毫无征兆,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声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