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的因果模拟器 > 293 皓首老贼

我的因果模拟器 293 皓首老贼

作者:君莫令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送走了公孙胜,林书航给周侗写了一封信,一边让鲁智深联络周侗聚集豪侠,一边则是去找赵恒。

自了解到公孙胜的战力,林书航已彻底放弃了不切实际的一己之力对抗金国这条退路,转而坚定了以北宋为核心的抗金策略,因此这位未来的宋钦宗,在自己的任务环节中也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无论是获取各种情报、亦或是朝堂、军野中事,都少不了要靠赵恒的协助。

这次既是要安排童贯,准备工作自不能少做,其中的情报就乃是第一位的。

若按历史记载来看,童贯身边有十大猛将,除了御前飞龙大将酆美和飞虎大将毕胜以外,其他几位都是各地的兵马都监。

或许是因水浒传歌颂梁山之故,这十位的实力在水浒传中被大肆的贬低了,前两者败于卢俊义之手尚还情有可原,毕竟玉麒麟是林冲的师兄,无论在水浒还是现实中,都已是这时代最顶尖的战力之一,可那八位兵马都监,连最强的陈翥,都抵不过杨志三四十回合,就显得有些水分了。

而自赵恒处了解来的信息而言,这十大猛将中,酆美、毕胜应该都有着武圣战力,或许与鲁智深相当,另外八位虽不及想象中厉害,但也远非水浒中提及的那等二流水准,武王的实力是有的,而且还都比较高阶。

但这十位亲信显然还并不是童贯身边的战力天花板,而是另有三人。

其一为刘延庆,时任保信军节度使,被赵恒形容为有万夫不当之勇,武圣的实力是妥妥的,甚至有可能已达巅峰武圣之境,应该不在火力全开的公孙胜之下。

其二则是呼延飞龙,也即是水浒中双鞭将呼延灼的父亲,此人号称是北宋第一高手,便连与其同时代的周侗也曾公开自谦、自愧不如,如今虽已年过五旬,但修为却是已臻化境,绝对的武圣巅峰,且对童贯忠心耿耿,必当是铲除童贯时最大的阻力之一。

而这第三位,则是一个林书航从没听说过的名字:陆仙芝。

此人身份十分神秘,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师承何人,只是按赵恒的说法,此人非但武艺高强、从无败绩,且极其擅长道术,是童贯当年征西夏时最得力的帮手,曾召唤十万天兵助其克敌,也曾飞剑授首,夜取百里之外的敌将首级,被宋徽宗亲封为护国真人。

召唤十万天兵也好、飞剑百里之外也罢,林书航很清楚这只是以讹传讹、夸大之言罢了,毕竟即便强如地仙巅峰的自己,在这个灵元稀薄的时代也根本无法使用御剑术这一类手段。

但既有这样的传闻,其擅长道术这点应该是不会有假的,且其道术水必然不低,至少在公孙胜之上,没准儿能与南罗北张比肩,妥妥的当世顶尖之一。

这种在历史上查阅不到的人物,反倒是最大的变数所在,即便林书航也是感觉有些棘手起来。

但如今既然计划已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就是了。

斩杀童贯的行动必须要一举功成,否则一旦让其走脱、逃回北军之中,那就几乎再无暗杀的可能,且激起兵变,致使北军叛变,北面屏障失守,那对本就已经军力匮乏的北宋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乃至因此让国内那些本就已经蠢蠢欲动的势力,如方腊等农民军提前起义,那就真成内忧外患的烂摊子了。

帮手要找,但这方面就不是赵恒能提供的助力了,如今的北宋军方体系是肯定靠不住的,任何人都无法绝对信任,但凡一动,童贯必知,唯有靠自己聚集起来一帮人。

好在,这事倒是相当顺利。

周侗得了自己书信之后,便已开始替他广请江湖豪杰,用的是为庆新年,江湖聚义、新年演武的名头,便是所谓的武林大会。

以周侗在北宋江湖中的号召力,如今这汴京周边的豪杰好汉俱都是闻风而来。

林书航自然是不便露面的,休说露面,便连和周侗之间,也绝不往来,以免这般聚集江湖豪杰的动作引得蔡京一党的怀疑。

只是透过鲁智深这条中转线,得知一些前来聚义的名人姓名,而这其中便不乏有让林书航十分熟悉的一些名字。

比如王进、史进师徒,前者是大名鼎鼎的前任八十万禁军教头,名气实力只在此前的林冲之上,妥妥的当世顶尖武道高手之一,后者则是水浒中赫赫有名的九纹龙。

而除此之外,还让林书航比较熟悉的,便是柴进、武松了。

小旋风柴进本就住在汴京城中,与周侗这等江湖大佬自是交好,这次周侗的演武令一出,自是第一个响应。

他庄上的江湖好汉颇多,武艺不俗者自是不少,顷刻间便已给这武林大会拉起了百余人的声势。

而此时的武松在老家杀了人,怕吃官司,四处躲藏,刚投奔到柴进府上,还未因长年累月的生病而受到柴进冷落,陪之一同出席,自然也就成了周侗的座上宾。

当然,杀童贯什么的,自是不可能这么早就宣之于口,这些江湖人士心思颇杂,什么样的人都有,计划一旦说开,瞬间便等于天下皆知,只是商议之后,得林书航建议,以天子脚下不宜大肆聚集动刀动枪为由,将这武林大会的场地定在了数百里外的定陶县。

定陶距离郓城仅只数十里之遥,其县令张权则是柴进的小跟班,托着柴进的关系,在此举办一场武林人士的聚会,将这些武林人士都拉去定陶,于情于理都挑不出毛病来,也不至于引人生疑。

等到得第九日,林书航这太保也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上朝。

徽宗除了高俅下狱的第二天上过朝之外,已经是罢朝三日了,期间让杨戬去催过几次中书院,让其尽快定好立太子的章程,限时三日,如今三日已到,正是要验收成果的时候,可显然还是不会有什么结果。

紫宸殿中,群臣聚汇,章程是拿出来了,各种礼仪规范也都已经定制完毕,唯独只这太子登位的日期,将徽宗此前选定的三月初五直接给推翻掉。

理由也很简单,三月初五这日子选得不好,按黄历来看,虽是黄道吉日,宜开业、动土,但却忌祭祀、出行。

黄历这东西,自古流传,其解法其实是有很多的,似这等开业、动土、祭祀、出行等等全都适宜的日子,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或许要等一两个月,显然不符合徽宗的述求。

因此挑选吉日这类,但凡时间紧急的,都只是在黄历上看个大概即可,立太子算是‘开业’,因此是主看开业这一点,却被蔡京一党用‘祭祀’来作推脱之词,而要各方面都兼具吉日的日子,则要拖到三月二十一去了。

多拖这半个月,按蔡京等人的谋划,童贯该当已经领着先头部队班师回朝,只要有大军在城外,那时就容不得宋徽宗一意孤行了。

而要说明面上,立太子毕竟是国之大事,看个黄道吉日无可厚非,挑个完美的日子,这理由还当真是无懈可击。

徽宗在朝堂上才刚表示了几句不用如此忌讳,却就被群臣以各种理由给怼了回去,徽宗是个‘耙耳朵’类型,耳根子软,群臣你一言我一语,他便顿时没了主意,偷偷看向下方的林书航时,却也见其眼观鼻、鼻观心,并无反驳之意,也只能是暂时同意下来。

待得散朝,定王赵恒与林书航一起闲聊着步行而出,还未走远,便见蔡京领着群臣微笑着走了过来,先是冲定王略一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然后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林书航身上,笑着说道:“林太保真是个大忙人,自上任之日起,老夫几次渴求一见,却未能得偿所愿,今日借着上朝,才总算是有机会瞻仰到林太保的尊颜,果真是生得一表人才、非池中之物啊!”

林书航转头看向他,只见这蔡京虽已六十有七,可却仍旧面如冠玉、眼角无纹,身材并无发福,连荀白的眉毛都梳得一丝不苟、纤毫毕现,显然并不仅仅只是本身外貌条件,更兼有细致的打理和化妆,单看这外形,若是着一身道袍,怕还能有几分衣袂飘飘的出尘之致,可谓是从少年帅到老的典范了。

他脸上带着笑容,口中之言虽是双层意思,神色却显得颇为亲和,让人感觉与之对话都有种如沐春风之叹。

可林书航却很清楚,蔡京适才那话显然是并非是表面的和善招呼,而算是来兴师问罪的。

自前日获封太保之位的诏书传到,蔡京就已经派人去林府邀请过他,却都被林冲直接拒之门外,连个回话都没有。

一来是嫌麻烦,觉得没有必要。

毕竟在蔡、童一党中,真正让林书航觉得棘手的是手握重兵的童贯,而似蔡京、王黼之流,看似在如今的开封一手遮天,权倾天下,可实际上只要手握兵权的童贯倒下,他们的权势在皇权面前并没有什么挣扎抗拒的余地。

其次,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和蔡党的交流对林书航而言并没有意义。

自己毕竟是走赵恒的路子,如今在汴京已是人尽皆知的太子一党,而蔡党则是力荐扶持三皇子赵楷的,双方从根本利益而言已经站在两条绝不相交的线上,因此再怎么沟通交流也都是无用,谁都不会信任对方,也不可能相信对方会改换门庭,更难以忽悠到对方。

换做其他普通臣子,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与蔡京勾心斗角斗智斗勇,可林书航是什么人?是正准备要先灭了童贯的人,能动手的事,干嘛要和你动嘴哔哔?

反正蔡党也没几天好活了,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和这些将死之人的勾心斗角、维持表面功夫之上,倒还不如自己抽空多炼几颗丹药呢。

当然,也还有另一层深意,那便是激怒蔡京,有所动作最好,从而加速蔡党的灭亡。

虽然对方不太可能上当,但不理对方本就是不用花费自己半分力气的事,白捡的机会,干嘛不要呢?

林书航淡淡一笑,冲蔡京瞥了一眼,连回礼都不愿,只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皓首老贼,林某自然懒得搭理。”

蔡京微微一怔,四周也霎时间一片安静。

蔡党扶持三皇子赵楷,林冲则是赵恒的人,此事人人尽知,也知道两人之间必然将有一斗,但官场习俗,伸手不打笑脸人,你就算已经把刀架在了对方脖子上,人家笑呵呵的过来打招呼,你也总得礼敬回去,要动刀子大家也暗地里来,那才算不失为官之道、才算不失了彼此的体面。

可似林冲这等,人家蔡京主动过来打招呼,你却直接摆出张臭脸,说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甚至直接骂对方是老贼,这脸皮撕得……搞得好像两人已经是彼此斗了几十年的宿敌一样。

这要是童贯童太傅突然和蔡京翻脸,摆出这态度倒也罢了,毕竟人家童贯的地位摆在那里,是正儿八经能和蔡京平起平坐的,可你林冲是什么人?

不过是刚刚讨得皇帝欢心,刚封了个太保虚衔,手里一点实权都没有的新贵,纵然背后站着一个赵恒,可这赵恒现在还没当上太子呢,就算当上了,对蔡京这等元老也得客客气气,何况一个林冲,居然也敢跟蔡京摆这谱?

蔡京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不用他开口,身后早已有群臣七嘴八舌的说道:“呵呵,这林太保好大的官威呐,真是生平仅见。”

“这才只是刚封了个太保,倘若有天让这人手握实权,那不是连天家都不放在眼里了?”

“荒唐,低俗!连尊老都不知,此等粗俗莽夫,居然也能官封太保,陛下前日做此决定时,我等就该竭力反对才是。”

“听说他此前觐见陛下时做了一首描绘上元灯会的清玉案,自宫中传出,我此前读过,确是优美名句,还道是何等风流人物,却不成想……呵呵,那词,怕不是此人从何处抄来的吧?”

“此人封官之前本是京城一武夫,哪懂得什么锦绣文章,必是抄袭诓骗陛下的无疑了。”

“这等莽夫居然也能与我等同立于朝堂之上,陛下失察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阴阳怪气,极尽挖苦之能事。

却见林书航笑而不语,似是对这文章名声毫不在意。

蔡京微微一笑,冲身后微微压了压手,然后看着林书航,意味深长的说道:“年轻人,路走窄了,为官之道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简单,纵然……”

“老贼你说什么?”林书航装着没听清的样子,皱着眉头竖起耳朵凑过头去,却把那‘老贼’二字吐得无比清楚。

管你多少人,管你说什么,老子就俩字儿:‘老贼’。

这已是接连两次直呼老贼了,明显故意的。

无礼?这何止是无礼。

周围那些本是帮着蔡京说话的群臣都是有些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蔡京更是一时间被激住,本未说完的下半句话都卡在了嗓子眼儿上。

他、他蔡京,当今大宋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蔡相,竟然被人如此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给调戏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