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的因果模拟器 > 292 北宋的顶尖战力(下)

我的因果模拟器 292 北宋的顶尖战力(下)

作者:君莫令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鲁智深将公孙胜引入时,林书航正在炼丹,转头看去,只见此人竟有约莫两米高,与鲁智深平头,魁梧之极,一张国字脸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头戴两枚龙松双丫髻,八字眉杏子眼,四方口加一脸络腮胡,更像是一个土匪豪侠,与电视里那道士的八字胡形象可完全不搭边。

待迎入厅堂、奉上茶水,鲁智深给彼此介绍过了姓名,那公孙胜笑着拱手道:“八十万禁军教头之名,早已是如雷贯耳,如今已升任太保,更是名震天下,却一直不知林教头原来还是祖师爷之后,若是早知,公孙胜早已上门拜访,就不至等到今日了。”

“祖师爷?”林书航好奇的看着他。

“一清自幼便在茅山长大,得恩师罗真人传授,是为茅山弟子。”公孙胜笑着说:“令祖林特曾在茅山教授弟子研习六十四卦,仙逝前亦加入茅山,称茅山法清仙尊林真人,我茅山一脉奉之为师,自也是我的祖师爷。”

公孙胜居然是茅山弟子……林书航也是有些意外,但看一些野史记载中,公孙胜得罗真人传授五雷正法来看,这雷法倒正是茅山所长。

不过,但凡一提到茅山,以林家和茅山自唐末开始就已经纠葛了数百年的渊源,倒是让林书航多生了一分亲近之意。

两人聊了些闲话,不外乎是询问一些过往,当然,也免不了林书航对其实力的评判。

气血十分充足,这个时代的强者显然都特别注重肉身修行,前有鲁智深,现又有一个公孙胜,肉身都是已达搬血之境,武圣境界是妥妥的。

但与鲁智深的纯肉身修行不同,公孙胜此人,炼气亦是十分强大。

凭其呼吸长短快满、气息神韵等等来看,感觉已经是紫府境了……即便还未见其真正手段,但光凭其搬血境肉身和紫府境的炼气,就这本身的素质已然是达到了巅峰武圣的程度。

区区一个梁山贼寇,虽然在水浒传中也已经是顶尖一流的高手,但这实力还是让林书航有点意外了,这是妥妥的凡俗极限啊。

倘若自己恢复了实力,恐怕没个三五十招也很难拿得下公孙胜,毕竟自己受限于天地灵元的规模,碾压级的强大神兵攻伐手段无法施展,而论道术方面,天罡三十六变那种级别的法术也基本用不出来,一些小规模的仙术,却又不如这个世界道家对低级法术的专精,真要斗法,反而怕还要吃些亏。

唯独只是仗着金刚不坏之身,在防御和体力方面可以稳稳的凌驾于当世顶尖高手之上。

说白了,防强攻弱,若是似公孙胜这样的高手来上四五个,就足以靠车轮战来拖住自己的步伐了,当然,要想杀自己也不太可能,只是大家都难以奈何对方而已。

……有点郁闷,但事先毕竟就已经估计到了这样的情况,走的路倒是没有错,确实只能借助大宋举国之力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否则要想凭借一己之力将金兵打回去,那就算是说破了天,怕也是个不可能……

此时倒是相谈甚欢,只是待说到公孙胜缘何来汴京时,公孙胜却只是先微微一笑,问道:“一清有几个问题不明,想请太保赐教。”

“你说。”

“太保自军伍出身,又身在汴京城,天子脚下,浸淫官途十余载,如今又高升太保之位,想来对朝堂是颇为了解,未知太保如何评价童贯童太傅此人?”

林书航微微一笑。

这公孙胜……还没上梁山呢,倒是先有了这劝人落草的习惯,开口闭口就问时政看法。

见林书航只是笑,那公孙胜笑道:“太保可是不便言语?倘若如此,便当一清这话未曾说过。”

“没什么不便的。”林书航笑了起来:“童太傅用兵西夏,保大宋西北平安,功在当下。”

公孙胜的眉头微微一皱,可还不等他开口,林书航已转折道:“但……”

“正所谓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兵克西夏收复四州之后,童贯未曾反思取胜之道,反而因此骄逸,克扣军饷、拥兵自重,早已成了大宋的一大隐患,如今兵发北方,意图收复幽云十六州,本是天赐良机,理应谨慎用兵之时,可童贯却仍旧视北辽为西夏、视金人为蛮夷,轻敌率进,且兼这两年来军中克扣军饷严重,军队缺乏战力,此番北伐必败,甚或会因此为大宋遭来灭顶之灾,所以……”

“要说对童贯的评价,看似为收复西北四州的宋之功臣,实则为掏空宋腹之宋贼,若有机会,林某必除之。”

敢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如此说童贯,说这个如今已可算权倾天下、手握重兵的权臣,恐怕当今天下也就只有一个林书航了。

这可不止是胆大的问题,而是林书航了解公孙胜,知道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和开骰盅一样,骰盅里的几颗骰子早已作弊,六个面都是六点,无论你如何摇、无论你是什么赌神来摇,我只‘猜’大,那也是把把必胜。

此时娓娓道来,表情平静,似乎只是在说着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可旁边的公孙胜和鲁智深却是听得猛然一凛,随即胸口微微起伏起来,显是心情激荡。

好半晌,公孙胜才突然站起身,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然后恭恭敬敬的双手呈现到林书航面前。

“一清这两年皆在北地游历苦修,前些日子起念来汴京访友,途遇一送信军差,因快马撞死了个老人却扬长而去,被一清强行拦下,却因对方实力不俗,苦战之下未能留手,因此失手打死,也幸得如此,才在那人身上搜出一封公文,是当朝宰辅蔡京送与北军童贯的信,便是手中这封了。”

能被蔡京选中单独去给童贯送信的,必然是高手中的高手,公孙胜苦战之下才能拿下,甚至无法捉个活口,也是在情理之中。

林书航倒是来了兴趣,顺手接过。

一边拆阅,只听公孙胜继续说道:“此信我已看过,是蔡京通报童贯,说汴京变故,要让童贯班师回朝、以大军压境,制造兵变胁迫皇帝改立太子,一清知此事事关重大,带来汴京本是想寻机送入皇宫,恰逢在周侗前辈处识得鲁达,其介绍说林太保如今深受陛下信任,兼之太保林家与我茅山曾经的交情,因此才壮着胆子来走太保的门路。”

“由于不知太保心意,因此刚才先出言试探,却不想太保如此深明大义、见事之机,我等远不如也,方才死心塌地!因此冒犯之处,还请太保赎罪!”

此时看那信件,只见果然是蔡京的手书,盖的是私印,提及之事,也与公孙胜所说的一般无二。

只听公孙胜说道:“此信拦截于前日晚间,在离汴京三百里外的郓城处,若按信中时间,当是明日晚上才差不多可送达到西京城外的童贯手上,蔡京等人此时知道暂时不会有回信,必处于放松境地,太保可速送入皇宫中,等陛下见到此劝导逼宫的信件,无异于蔡京、童贯一党公然造反,当可趁他们还未反应过来时,将之速速拿下铲除,为我大宋除一大患!”

这还真是……天助我也。

看到这手书的瞬间,林书航倒是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

解决北宋六贼,即便对他而言也并不容易,毕竟要想抗金,必须让朝堂稳定,而要想让朝堂稳定,那杀蔡京等人就必须得要有名分。

而真正更难的则是杀童贯,此人手握重兵、拥兵在外,单靠皇帝的一道圣旨是万万难以让其伏诛的。

而要说阴谋暗杀,那纵然是自己恢复了实力,且不怕耽误时间,不远万里赶去西京出手,也未必就十拿九稳的成功,毕竟其麾下的二十万大军并不是吃素,何况这时代的高手也还是有的。

自己因灵元稀薄之故,地仙的无限战力发挥不出来,鸣鸿刀的威力也发挥不出来,除了金刚不坏之身比较抗揍外,真正战力未必就比那些顶尖的巅峰武圣强出多少,万一被七八个武圣围攻,且先不说自身有没有危险,再想在那样的情况下杀童贯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看你猛,人家会跑的。

所以要想正面杀童贯,难,可有了这封信……可就不一样了。

“此信暂时不能交给皇帝。”林书航笑了起来:“交出去,只能杀得蔡京等贼,却于童贯无损,反而因此激其兵变。”

公孙胜一怔,随即醒悟过来。

蔡京身在汴京,这信若交出去,皇帝要处死他蔡京自然不过只是一道圣旨而已,可童贯呢?人家大军在外,你把信交给皇帝有个屁用?反而因蔡京等人被杀,必然激起童贯的畏惧心里和反心,说不定就此率众降了北辽乃至金人,充当其反攻大宋的先锋军也未可知。

“那这……”公孙胜此前未曾想过这些细节,此时皱起眉头。

“我有一策,可替我大宋清君侧。”只听林书航微笑着缓缓说道:“只是需一些人手相助,未知公孙兄弟、鲁达兄弟愿否相助?”

公孙胜本是个有主意的人,但今日见林冲,却觉对方眼界思维乃至谈吐气度都远在他自己之上,更兼对方太保之位本就已是国之重臣,又心念国家社稷,此时自然是甘愿听命。

两人慌忙单膝跪地,抱拳道:“但求能为我大宋尽忠尽责、铲除奸佞、匡扶社稷,草民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林书航赶紧将两人扶起,却不打话,而是取出笔墨纸砚,以蔡京适才那封信的口吻写到【道夫敬启……】

既是模仿蔡京,那自是内容半真半假,将原本信件上一些述说如今汴京局势的句子照抄上去,再在关键地方稍作改动,比如将皇帝立太子的决心稍稍淡化,让事情看起来达不到必须要兵变劝谏的程度,然后则是最重要的计划改动。

【……前线军情虽急,却急不过国家立嗣之重,陛下如今左右难决,却独听道夫之言,请五日内务必赶回,如今唯有道夫,方能左右陛下心意,否则新皇上位,视吾等若贼寇,则悔之晚矣!为免引人耳目,亦为前线稳定,大军不可动,道夫见信后当轻装简行,吾将派人在郓城专候,秘密入京!国之重器、生死存亡,盼请速归!兄,元长。】

林书航信笔写来,倒是看得那公孙胜连连点头,心道好计。

只要童贯当真离开大军,轻装简行回来,且还听这假书信之言,往郓城而过,甚至是去等那所谓的‘碰头人’,那可不等于是自投罗网吗?只需提前在郓城设伏,有五百军士,有数位高手即可拿下这权倾天下、手握重兵的大宋毒瘤童太傅了。

而只要童贯伏诛,朝中一纸调令,命人掌控虎符前去西京接手北军指挥权,到时候蔡京等人自然则是树倒猢狲散,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了。

“好计!好计!”公孙胜看得喜不自胜,可等读完,却猛然回味过来:“等等,这口气是像了,可这字迹与私印……”

蔡京可是这天下间有名的书法家,所谓北宋‘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分别便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京了,连宋徽宗的瘦金体都还没能排上号,足见蔡京的术法造诣之深,那当真是艺术一般。

林书航虽已是地仙,也曾练过几天字,但毕竟不是专精,即便当真倾力模仿,怕也是模仿不像,何况是随手所写的书信?这字体与蔡京的原件比起来,可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哪怕是个外行,也能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鲁智深也在旁边皱起眉头:“我在汴京倒是听说有几个仿造书信的高手,但要说仿造蔡京的字,怕是有些难。”

林书航哈哈一笑,说道:“无妨。”

他随手一挥,但见山河图悬空而出,惊了公孙胜与鲁智深一大跳,随即将写好的书信投入其中。

为免太过惊世骇俗,林书航装模作样的念了几句‘咒语’,山河图也相当配合的闪耀出一阵淡淡光芒,随后纸面微微一荡,一封全新的信件已飘然而出。

再拿起看时,写的仍旧还是此前林书航所写的那些内容,可字体却已完全变成了蔡京的字体,即便是与其原件逐字对照,也根本分不出差别来。

不仅如此,连上面的私章都已经盖好了……与原件的一模一样,宛若印刷一般,那朱红的印沙颗粒分明,当真是毫无半点破绽。

说到造假书信?这世上还有谁能比得过山河图里画中仙的?连那印章上的一切细微细节,乃至连信纸原件上蔡京的淡淡指纹,都给他模了个一模一样。

看到这神奇的一幕,公孙胜眼睛都直了。

他自认为茅山的五雷正法不在北张的天师府之下,而其符箓、道术等等则更尽皆是独领风骚的天下无双。

似这等‘画中法宝’,他师尊罗真人便有一卷花鸟图,可御使图中神鸟行动鸣唱,宛若活物一般十分神奇,可要与此时林冲这画卷的神妙之处相比,可真又是远远不及了。

“林家的道术,果然是让人叹为观止。”公孙胜不禁赞叹。

可这显然还早了点。

“既要让童贯信任,需伪装为蔡京门客,应答需如流,且更需奇能异技、机警圆滑之人方能成事,公孙兄弟可当此任。”林书航将信件交到他手中:“不但要骗取童贯信任,更要将之引来郓城,这几日我会招揽勇士,届时在郓城相候,为我大宋诛此恶贼,还大宋朝野清明、百姓安康!”

鲁智深和公孙胜都被他说的热血沸腾,鲁智深说道:“洒家便追随太保,去郓城堵那童贯!”

公孙胜则是起身抱拳道:“太保放心,一清誓死亦不负所托!这便动身速行……”

林书航笑道:“这信件是前日写的,蔡京此人,其私章每日不同,适才那封信虽未署明日期,但恐怕其私章细节已然能让童贯知道信件是前天寄出的,你若现在骑马而去,纵然再快,也需两三日后才到西京,童贯一看信件,便知送信时间不合,必然露馅。”

公孙胜一怔,只见林书航从怀中又取出一物,却是一沓符箓,共百张。

“此乃神行符,每十张为一套,每套可持续一日十二个时辰,以公孙兄弟之能,贴于腿上可日行千里且不知疲累,还能翻山越岭、踏水无痕,远胜快马良驹!你使用此符,连马都不用,明日晚间定可赶到西京,到得距离西京一二十里外时,再去临时寻一匹马,拼命加鞭、累其体肤以作掩饰,如此时间正好对得上蔡京前日写信的时间,当可尽消童贯之疑。”

公孙胜不敢置信的接了过来,他茅山已算是符箓祖宗了,可却还没这等奇异的神行符,这林冲林太保……

牛逼!

除了这江湖俗语,公孙胜也实在是找不到别的形容词可以形容一下自己现在的感受了。

慎重接过,只见林冲微笑着轻轻拍了拍他肩膀:“郓城见。”

公孙胜满脸决然之色,仿佛一个抱着赴死之念的勇士:“倾尽所能、必不敢负!”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