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母 > 第52章 送大殡

重生农家母 第52章 送大殡

作者:麻辣香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二嫂子跟着孙老二来吊孝,进门见冯玉姜跪在地上,便一把抱住冯玉姜就势就把她拉了起来,抱着冯玉姜也站在灵棚跟前哭丧。

冯母眼角扫了扫,再看看仍旧跪在地上的钟老大家的,脸上便有了气。跟来的冯玉秋怕当着那老些人弄得不好看,伸手把钟老大家的也拉了起来。钟老大家的站起身,低头往边上站了站,忍不住要腹诽冯母几句。

冯母带着四个闺女,加上招赘来的大女婿,哭喊着进了灵堂棺屋,扶着钟母的棺材哭了半天,又拍拍棺木,察看了一番,见那棺木很是厚实,才稍稍放了脸。

冯母又去到院子里看扎彩的东西。当地老人过世,都要做一些纸扎,农村有专门的扎彩匠。死者为男,扎马;死者为女,扎牛。另外还有轿子、花圈、金银山、米面山啥的,样数很多的。

扎彩的这个钱,按规矩是闺女来出,钟母没有闺女,就只好儿子出了。钟继鹏三百块钱铺底子给他妈送殡,这点扎彩的钱自然有,凡是能扎的东西,基本上也都扎了,一样样摆在院子里。

冯母挨个看了看,问冯玉姜:“怎么没给你妈扎鸡?吉利吉利,一对金鸡不能少的。”

冯玉姜赶紧叫来大教理,问起金鸡的事情。大教理立刻就说:“金鸡扎了,那东西不是留着插在供桌上的吗?回头出了棺,入土前拜祭,拿去插在供桌上。现在就不用摆出来了吧?”

冯母好歹作罢了。

农村丧事规矩多。要是娘家人对死者装殓衣裳、棺木什么的不满意,是可以难为责骂孝子的。遇上那种并不穷却舍不得给他妈花钱的孝子,死者的娘家兄弟、侄子就是上去打几巴掌,也是占着理,风俗上来讲不算过分。

但是,那只是指的娘家人,冯母自己都已经嫁入冯家了,出了户,实在算不得娘家人。钟母娘家侄子也来吊孝了,倒还算得体,并没有冯母这番做派。

话说这冯母果然和钟母是亲姐妹啊!

冯玉姜寻思,今天冯母就是提出什么无理的要求,也不要硬驳着她,丧事最怕闹事,所谓死者为大、入土为安,闹起来不论谁是谁非,对主家的面子都影响不好。

可能是对钟母丧事办得还算满意,没挑出什么刺来,冯母进了灵堂就坐在棺材旁边哭丧,倒还算安生,没成想外头倒闹出了风波。

老婆婆死了,儿媳妇娘家算是顶门的至近亲戚,来吊孝关系到两头的面子。所以和睦的亲戚,儿媳妇们的娘家会互相商量,出多少礼钱,给什么丧仪,都事先商量好,弄得差不多,这样大家都好看。

孙老二是办事老道的,便主动去找钟老大家的小舅子和冯母的大女婿,意思要商量一下。他并不认识那两人,托了大教理介绍了说话。

大教理先介绍了三人的身份,无非就是说,这个是钟老大家的小孩舅,那个是冯玉姜的娘家人,介绍孙老二家说是冯玉姜认的干亲。

孙老二冲那两人笑笑打招呼,问道:“你两位看看,咱三个出多少礼钱合适?”

冯家大女婿抬眼瞟瞟他,问了一句:“你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已经介绍过了的,他这话说得就不好听了。

话说这冯家大女婿是外地人,远路的,快三十岁说不着媳妇,落得招赘到冯家,实在不是个精明利落的人,农村人讲话就是“少肝肺”。

钟老大的小孩舅掺和说:“别这样,都是娘家亲戚,咱商量商量也好。”

冯家大女婿兴许是觉着刚才在灵棚前头,孙家二嫂逆了冯母的意思吧,说话就挤兑孙老二,张口来了一句:

“干亲算哪门子娘家?他跟咱们能一样?”

孙老二当了这老些年的村干部,早已经是办事办老了的,寻思自己要是跟他争吵起来,关系冯玉姜不好看,当下也没多说,笑眯眯地就转身走了。

钟家老宅大门口设了个账桌子,专门收吊孝亲戚的火纸、礼钱。孙老二心里有气,便专门等着冯家大女婿跟钟老大小舅子先登帐出了礼钱,到账桌子一看,那两个人都是出了十五块钱。

孙老二掏出三十块钱,往账桌子上一搁,说:“登帐,孙圩子孙景盛家,奔老四。”

意思就是说自家是钟老四的亲戚。丧事登礼钱跟喜事不同,除了说清自己姓名身份,还要特别说明奔谁的。这份礼钱会照样记在账本上,办完了丧事儿子们分账,这钱要归给钟老四家。

反之,如果来客说“奔老大”,那就是老大家的亲戚,礼钱归老大;如果说“奔老家”,就是上一辈的亲戚,礼钱由儿子们平分。

孙老二登完了礼钱,也不急着走,就站在账桌子不远等着。没过多大会儿,冯家大女婿果然气哼哼地朝他来了。

“我听说你出了三十?”

孙老二点点头:“嗯哪。”

“你多出一半,你弄谁难看呢?”

孙老二一脸惊讶:“咱们有什么关系?我跟你们又不一样。”

忙事的人多少知道这里头的前情,一边暗笑,一边纷纷劝说:

“哎呀,都是亲戚,别吵吵起来。”

“就是,凡事讲个理,人家又不是没找你商量过。”

冯家大女婿一着急,嗓门就大了起来:“你成心的,成心压我一头弄我难看!我跟你没完!”说着就往孙老二跟前蹦跶。

大教理赶过来,拦住了冯家大女婿,冷着脸说:“别在这儿吵吵,亲戚道里的,伤了和气就不好了。谁要是非得闹事,惊扰了过世的人,钟家老四兄弟脾气可不好!

冯家大女婿听人这么一说,便软下来了。钟继鹏因为他妈的死,正找不着地方撒气呢,要真是在他门口闹起来,保不准钟老四拿刀出来砍人。

冯家大女婿吃了闷亏,丢了面子还短了理,在周围人的议论声中气哼哼地走了。这事情叫冯母知道了,心里来气又找不着理由发作,就拿头撞着棺材使劲地哭嚎,周围几个人只好拉着她,大热的天气,弄得浑身汗水。钟继鹏在一旁看着,脸都黑了。

“几个姨姐,你们抓紧把二姨给我弄走!她这个样子叫我妈怎么安心下地?”

就这样,冯母没等到钟母的棺材下地,就叫自家四个闺女连拉带拽地弄走了。

******************

过晌时分,在一阵乱哄哄的哭声中,钟母的棺材被抬出了灵堂,抬到村口又停下,摆了供桌,儿女子孙们磕头拜祭之后,终于由二十几个青壮年男人抬着去了钟家坟地,跟钟父合葬在一起。

女人是不用送棺下地的,冯玉姜跟钟老大家的叫几个本家女人拉着,回到了钟家老宅。东堂屋里空荡荡的,满地的麦草。五七之内,这里还算是钟母的灵堂,除了棺床的位置找“全福人”打扫了,旁的地方是不能动的,这些麦草就堆在屋里,留给儿子们守孝打地铺。

钟老大家的进了院门,便赶在冯玉姜前头几步跑进了灵堂,一屁股坐在麦草堆里放声大哭。这也是一个风俗,棺木下了地,哪个儿媳妇先跑进灵堂哭,保佑哪个儿子家发财。

冯玉姜如今不信这个,发财不发财,跟钟母保佑不保佑有关系吗?冯玉姜一直还在琢磨,这钟母,怎么突然就死了?上辈子她明明不是这个时候死的,明明能多活年把呢!不过她多活的年把,可是给儿女造足了罪,不能走不能动,睡着拉睡着尿,差点没把冯玉姜跟终老大家的折腾死。钟老大家的还好,惯会偷滑偷懒,冯玉姜在那一年多里白黑昼夜地伺候钟母,差点没累死。

这倒是钟母解脱了?还是她解脱了?上辈子她死了,也是这样吹吹打打、闹闹哄哄地送大殡的吧?冯玉姜出了屋门,围着乱糟糟的院子转了一圈,忽然就转过身来,恶狠狠地对二丫说:

“先对你几个说,等我老了死了,叫你哥他们赶紧把我埋了了事,你们要是敢这样吹吹打打地给我送大殡,我装进棺材里我也要爬出来骂你们!”

二丫愣愣地听她说完,噗嗤一声,笑得蹲到了地上,捂着肚子闷笑。

“哎哟……我说……妈,你脑子里净想些什么奇怪的东西?”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谁还能不死?别笑,你给我记住了!”冯玉姜认真地叮嘱二丫,看她一个劲儿闷笑,不放心地说道:

“你记住了没有?”

“行了行了,记住了。妈,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幽默?”

小五领着钟大王跑过来,拉着冯玉姜问:“妈妈,你真的会死吗?”

冯玉姜蹲下来,看着小五说:“人都会死的。”

“可是我不想叫妈妈死……”小五说着嘴巴一撇,小鼻子一皱,眼看就要哭开了。

其实,四五岁的小孩知道什么呀,无非就是这两天整天看着好多人哭,哭他奶死了,在小五心里死亡就成了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旁人怎么死都没关系,他小五的妈可不能死呀!

冯玉姜看着姐弟俩一个憋笑,一个眼泪开始酝酿,一下子就从那种莫名的情绪里回来了,赶紧安抚小五。

“好啦好啦,你妈才不会死呢,你妈能活一千岁,活成老妖怪,行了吧?”

小五瘪瘪嘴,还是不太放心似的,拉着冯玉姜的手居然好一会子没乱跑。冯玉姜忍不住又有点埋怨自己,好好的说这个给小孩听干什么,真是的!

二丫说:“妈,你没发现这两天四巧光想玩失踪吗?”

冯玉姜想想,还真是。

“我打赌,四巧肯定在我奶那屋翻我奶藏的钱。”二丫说,“哪里是我奶的钱?还不都是咱家给的?妈,我也去找找,不能白白便宜了大伯家。”

冯玉姜回头看看灵堂,钟老大家的还在唱小曲一样地哭妈妈呢!

“算了,你别多事。你也不想想,要是好找,你大娘、四巧她们早找到了,要是不好找,他家人看在眼皮底下都找不着,你哪里能找到!”

“你说我奶真是水平,她能把钱藏在什么地方?”二丫嘀咕。

冯玉姜脑子里一恍惚,想起了什么,忽然就说了句:“枕芯子里头。”

二丫咦了一声,说:“要是在枕头里,四巧早找到拿走了。”

“不是枕头里,是枕芯子。你奶喜欢睡厚点硬点的枕头,她那枕芯子,都是厚厚的棉花。你不把整个枕芯拆开,找不到东西。”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两间屋地方就那么大,我就不信找不着。”二丫跳起来就跑。

二丫跑进钟母住的屋子,四巧正好在屋里。二丫看看四巧,问:

“你这两天面都不怎么露头,你干嘛呢?”

“我收拾收拾。你来干什么?”

“我来看看,人家说咱奶用过的东西,最好都拿她坟上烧了,烧给那边她用着习惯。旁人再用不吉利。”二丫抿着嘴笑笑,“嗯,你说咱奶在这屋住了好几年了吧?她会不会想家了常回来看看?”

“你胡扯什么!”四巧搓搓胳膊,气呼呼地走了。二丫笑笑,眼睛就盯在了钟母的床上。整张床明显被细细翻过了,被褥松松地摊着,席子一角也卷着。二丫敢打赌,四巧肯定连老鼠洞、墙缝里头都掏过了。

床头的枕头又厚又大,外头套着蓝色小细格子的枕套,上头还搭了土黄色的枕巾,二丫拿起枕头,剥掉枕套,枕芯子是白布缝的,细密的针线,老沉,钟母肯定在里头塞了很多棉花。

二丫伸头瞅瞅,四巧叫她一吓,也不知去哪儿了,二丫小心地拆开枕芯,一层层棉花剥开,什么也没有啊?最后,在一团棉花里,二丫捏到一个硬实的小卷卷。

“妈,我奶真会藏,这一百五十块钱,你隔着棉花根本就捏不着。我猜大娘跟四巧肯定也仔细找过枕头了,就没寻思能卷在棉花里头一层层裹着。” 二丫一脸得意,说:“妈,你真聪明,这都能猜到。”

“你奶那个人,东西她就搁在头底下枕着她才放心。”冯玉姜其实想说,我不是猜的,我上辈子给她拆洗过枕头有经验啊。

二丫把钱往兜里一装说:“这钱,改名叫钟二丫了。”

“给你就给你,你带着在学校里好用。也别再说给你爸知道了。”

二丫点点头,说:“妈,我奶一个老太太,粮食青菜又不用买,这几年咱爸一个月给她二十,她应该不止攒了这个数。”

“你奶对自己舍得,该吃吃该穿穿,什么好的吃什么,她也攒不了太多。”

“嗯,也是。平时的钱她肯定带在身上,她一有病,肯定叫我大娘掏走了。老鼠不吃替猫攒了。”

冯玉姜给了二丫一个不赞成的眼神,说:“怎么说话的?人死为大,她到底是你奶,不兴说不敬的话。”

******************

钟母下地,至近亲朋就纷纷走了,最后走的是钟母招赘出去的三儿子,钟老三既然招赘了,这回来奔丧,也算是孝子,但不用跟钟继鹏、钟老大一样出钱,跟亲戚一样的。

钟老三跟钟继鹏关在东厢房里说了老半天话,也不知说了什么,出来的时候钟继鹏脸上淡淡的,招手送走了钟老三。

“他三叔跟你说什么?”冯玉姜问。

“他能说什么?无非说咱妈已经死了,叫我放过三壮。估计受了我大哥的托请。哼,我放过他,除非他永远别回老钟家来!”

按规矩,钟继鹏跟钟老大这两个孝子,还得敞着门,给钟母守七天的灵堂,在当地叫“趴棚”,血缘近的晚辈从死者过世开始趴棚,趴到死者下地。孝子不行,送棺下地以后孝子最少要再趴七天。听说过去老规矩是要趴到五七的。

这六月初的天,当然不冷,可就是蚊子太多啊!钟继鹏叫二丫去给他买蚊香,那时候蚊香还算高级东西呢!好像也不是太管用,大敞着门,头天晚上点了蚊香,到半夜就叫蚊子咬醒了。

蚊子在努力考验钟继鹏的孝心!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农村里丧葬习俗很多的,现在回老家时看到有办丧事的,总感觉气氛好奇怪,尤其是高寿的老人,说是喜殡,当喜事办的,好不热闹,请戏班子的都有,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哈......

感谢阿呆妹子的手榴弹,么一个吧?

今天码字总是慢,手速好渣,不过既然说了坚持日更,橙子就绝对不会偷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