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母 > 第28章 躲尿窝

重生农家母 第28章 躲尿窝

作者:麻辣香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晚上冯玉姜在煤油灯下数了数,今天她这凉粉,一共卖了三块六毛钱。比她以前卖油煎包和丸子汤每天的钱数要少的多,不过,这才头一天呢!再说,凉粉不同于油煎包,它成本少啊!

然而凉粉这东西,也就是卖个时令,一旦到秋后,就不能卖了。不过那时候就可以再卖油煎包。

或者,冯玉姜寻思,既然这凉粉利润大,她是不是可以卖煎粉?

夏天凉粉当然是好卖,当地立秋后天气也还要好一阵酷热,正所谓秋老虎,这往下还是能卖一阵子的。而冬天要想弄这个,不能卖凉的,就得弄成煎粉。

煎粉第一步是做凉粉,只是后来的加工要复杂些。做煎粉跟油煎包一样,要用到炉子和平底的铁锅,凉粉切得大方的块儿,铁锅里放上油盐姜葱蒜,用小火把凉粉块煎得两面金黄,香气四溢,果冻一样的晶莹透亮,味道好,热腾腾,还能当饭吃饱。

冯玉姜想,要做煎粉,油煎包的锅子炉子一起就能用,包子出了锅铲到盆里卖,腾锅煎粉,保准能行的。怕就怕她一个人忙不过来。

冯玉姜想要挣钱,想要创业,她不由自主就从这吃的喝的上头寻思了,上辈子除了下田种地,整天就围着锅台转,这吃吃喝喝的东西,才是她做得来的。

“妈,能挣到钱不?”

旁边正在写作业的二丫抬头问她。

冯玉姜住的这西堂屋,靠北墙放了一张小方桌,二丫跟刚子晚间都是在这张桌子上,就着油灯写作业。

“能,赔不了,管怎么也比什么不干强。”

“妈,我写完了。”刚子拿起本子,递给冯玉姜看。

冯玉姜没有检查孩子作业的习惯,一方面是她对自己的文化心里有自知,她那水平也不比二丫、刚子高,跟山子就更不能比了。另一方面,俩孩子就那么踏踏实实坐在油灯下,踏踏实实地写写算算,冯玉姜看着心里就没有不踏实的。

然而刚子喜欢把作业给她看,无非就是想表现一下自己,想讨句夸奖,冯玉姜便仔细看了看,说:

“好,写得比你妈强,你妈一共就会写几个字,翘腿拉胳膊的。”

刚子听了咕咕地笑,不自觉地拿手指去抠鼻子,一抠,扣得一手指头黑灰。

煤油灯,影影绰绰的,还冒着乌黑的烟气,俩孩子头凑到灯下写了一晚上,免不得吸一鼻孔的黑灰。

“赶紧去洗洗,也不嫌脏。”冯玉姜说。

刚子嬉笑着去倒水洗脸。二丫又写了一会子,看样写完了,自己主动去倒水洗手洗脸,还特意洗了鼻子。

“妈,听说镇上要拉电了,哪天能通到咱这儿呀?”

冯玉姜说:“听说要拉电了,我今天卖凉粉,看见路边放着电线杆子呢,不远一根,不远一根,有工人在埋电线杆。就怕一时半时拉不到咱家。”

小五这时哇哇哭了起来,这小五的哭声,不急不躁,慢慢吞吞,也不知是随了谁的性子。冯玉姜收好桌上的钱,抱起小五来喂奶。

钟继鹏推门进来,问了一句:

“咋啦,小五怎么又哭了?”

冯玉姜没答他的话,反问道:“你上哪去了?这老晚的不来家。”

钟继鹏就凑过去逗弄小五,一边说:“我能上哪儿?搁家里就听小孩叽歪了,我还不是跟一帮老爷们拉闲呱去了。”

冯玉姜看了他一眼,没再问。这阵子钟继鹏晚上经常见不着人,净往外头跑,兴许是嫌小孩闹吧,反正再问也白问。

******************

冯玉姜卖了大半个月凉粉,眼看着蛮能挣点零花钱,地里的花生却开始熟了,要准备秋收。

花生是秋收的头一样庄稼。花生这东西跟旁的庄稼不同,花生要熟了,叶子就开始往下落,要是等到花生叶落光,收晚了,就容易落果,落了果,散到泥土里不好收,要一个一个到土里耧出来,落下的花生果容易发黄、发芽,还会影响了产量。

这天她喂饱了小五,推着手推车打算上街卖凉粉。她打算再卖两天,过两天就不卖了。这一秋天,七亩多地庄稼要收进家,四亩半春茬地还要种上麦子。冯玉姜家里没有牲口,也没有互助组帮忙,想要忙完,可不是容易的。

刚走出她家门口的巷子,冯玉姜一眼看到一个人,便立刻笑模悠悠地停住了。是孙老二,牵着个黑骡子拉的车,正往她这边来。那黑骡子膘肥毛亮,十分精神,引来几个小孩跟着嘻嘻哈哈地看稀奇。

骡子、马都是大牲口,在当地农村还是很稀罕的,生产队原先也就是养牛养驴,马养过,少。

她略一站站,孙老二就赶着车来到她跟前了,冲她咧着嘴笑。冯玉姜也笑着打招呼。

“二哥,你怎么得闲来?”

“来叫你娘俩躲尿窝子。咱妈这两天唠叨,嫌我来晚了呢!”

满月躲尿窝,是当地生孩子的一个习俗。大概是说这小奶孩才生下来,屎尿多,在家里猫着到满月,自己家的屋里已经满是尿窝子了,要躲一躲。满了月,小鲜孩儿可以出门了,姥姥家会接过去住些日子,这就叫“躲尿窝子。”

躲尿窝的小娃娃到了姥姥家,先抱到锅门前把泡尿,然后姥姥、舅舅等会象征性地对小娃娃拍两下,骂两句,叫这小娃娃不可以乱拉乱尿,这就算躲了尿窝。躲尿窝子,娘家日子厚实,母子可多住几天,最长可以住一个月,娘家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吃顿饭就可以回来了。

另外还有一层说法,说这小娃娃满月不去躲尿窝,以后大点了就会认地方,去姥姥家会“赖姥姥”,到了姥姥家容易有个小病小灾啊什么的,趁着人小去一趟,适应了,往后不容易“赖姥姥”。

冯玉姜这出了月子都半个多月了,本来以为路远事多,这个可有可无的习俗就免了,没想到孙老太今天打发了人来接她去躲尿窝。冯玉姜看看手推车里的两盆凉粉,有些子为难,她这凉粉还没卖出去不说,家里还俩孩子也不说,眼下这马上秋收了,她没法子到孙家去啊!

“你这弄的什么?”孙老二问。

“闲着闲不出钱来,我寻思弄点凉粉卖,挣个油盐火耗。”冯玉姜说,“二哥,咱走家去坐。”

尽管也知道冯玉姜离不开,孙老二却很坚持要接她娘俩去住两天,并且还开展了感情攻势。

“咱妈这两天身上不大好,腿疼。你不想她,她都想你了。”孙老二说着,居然冲冯玉姜眨眨眼。

钟母一旁帮腔说:“那你就去吧,我也歇歇。反正地里那花生还得有两天才能收,耽误不了。”

钟母这话冯玉姜一听就明白了,那意思就是说:你看我这些天给你看孩子也累了,你赶紧的去住两天,让我喘口气。不过时间不能长了,顶多两三天,你给我老实地回来收花生。

这半个月来要带小五,钟母总觉得受了无限委屈似的,动辄就是“我伺候恁大人小孩”,冯玉姜也懒得跟她多言了,反正,要比嘴皮子,冯玉姜肯定不是钟母的对手。

冯玉姜如今渐渐摸准了钟母的脉,对付她,你就尽量别理会她,独角戏她就唱不起来了。就跟那不懂事的小孩似的,她要是哭闹讹人,你越哄,她越闹,你别理她给她冷一冷,她自己看着少了观众,拿捏不了谁,就不讹人了。

但是,她那手推车上还两盆凉粉呢,怎么弄?

“我这还两盆凉粉呢,自家吃又吃不了。要不我另天自己去?”

二丫抢着说:“你带点去给姥姥尝尝,剩下的我来卖。这车我推的可稳当了,我能卖。”

二丫已经开了学,今天轮到星期天了。那时候没有什么双休,每星期,这些上学的小孩只有星期天不上学,搁家里能帮不少忙。调料不复杂,二丫能调凉粉,也会算账,还真的能卖。

冯玉姜看看孙老二,总觉得他这番来像是还有别的事儿,想想反正二丫刚子都大了,不用她太担心,去一趟也行啊。

冯玉姜便去收拾准备。

小娃娃才满月,出个门没那么随便的。包被尿布,衣裳帽子,都要带够了,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就尿湿了?再有,老辈人说,小娃娃人小,找不准自己家,抱出门去容易丢魂儿,还容易招上稀奇古怪的灵异东西,所以出门一定要做足准备。

冯玉姜对这些说法,无所谓信与不信的,以她文化程度,在这些事上很容易随大溜儿,反正小娃娃多讲究一点,也不算什么坏事。

小衣裳穿好,包多点尿布,出门有风,尽管天不冷也要包厚实点,还要拿头巾或花布罩着小娃娃的头,省的外面阳光太亮刺了小眼睛,也省的风吹到小脸蛋。

帽子上要缝个顶针,最好再妥帖地缝上一根带白线的缝衣针,还要拿上两根桃树枝,这都是路上用来辟邪的。

当地的小婴儿要出门,这就是起码装备。

冯玉姜就这样手里拿着桃枝,怀里抱着个严严实实的包被卷儿,细细地嘱咐过了二丫跟刚子,才坐上黑骡子拉的马车,一路来到孙圩子。

孙二嫂倚在大门旁做针线,望见他们来了,脸上就笑开了。

“赶紧的,锅门口都给你扫得一点灰星儿没有,就等你来拉尿,给咱家送点财气来。”

孙二嫂这话的口气,是对小五说的。当地人说小小孩的屎┊尿能添财气,真不知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孙老太迎出来,还真当回事地抱着包被卷儿去了锅屋,蹲那儿把了半天,好歹把出了一泡尿来。

孙二嫂在一旁板着脸拍拍小五:“你呀你,按点睡觉,按点拉尿,不兴胡乱作货,听见没?不听话二妗子打你的腚。”

锅屋门口围着孙家的几个孩子,听了这话一阵哄笑。冯玉姜看孙二嫂那郑重其事的样子,也忍不住跟着笑。

“看你二妗子,真坏呀,这就打了,这小屁股蛋还搁不下巴掌呢!”孙老太把了尿,一路抱着小五,念念叨叨进了屋。

冯玉姜也跟着进了屋。孙老太住的东堂屋,进门是一个外间子,东墙上还有个小门,进了小门是一间耳屋子。

冯玉姜进了屋,耳屋的布帘子一掀,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几步跨到冯玉姜跟前,双膝一弯,就给她跪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煎粉,嗯,好像不弄点什么吃的对不住自己似的。

凉粉,不光可以直接吃调凉粉,还有煎粉,四川那边还有做成煮凉粉的。橙子家老妈做过凉粉汤,滑滑溜溜,像果冻一样,那味道,要拴着舌头吃的。

10分钟后还有一更,话说这两天明明放了假,收藏君却开始懒散了,正在反思,努力把文写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