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奔跑的高跟鞋 > 第一百零三章 番外-余多记

奔跑的高跟鞋 第一百零三章 番外-余多记

作者:水景明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7:3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家里出生的第五位女儿,余多有点多余。哦不,应该是很多余。

父亲确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但并非骨子里面的偏见,而是三代单传的压力,孝顺的他几乎被老头子一句“不能断了余家的香火”压垮。

同时跟着承受压力的还有余多的母亲,怀着她的时候到处躲藏,在油菜花地里过过夜,在远房亲戚家轮住,与村里计生委的干部打着游击战。

余多是个敏感的,她早早察觉到自己在家没什么地位,甚至遭人讨厌,所以一直很乖,特别是在父母长辈面前。

但家里被五个孩子压得不堪重负,余多再乖也没有新衣服,用母亲的话说:“有了你们这一群赔本的丫头片子,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余多理解母亲的怨愤,没有人愿意像母猪那样生孩子。那时候已经有计划生育了,跟余多母亲同龄的那些姐妹们,都是一个娃,顶多两个,过的日子也舒服得多。

在第五胎还是丫头的时候,余多父母甚至出现婚姻危机,还好村里领导摆出科学观,告诉余家老头子:“生男生女是由男子决定的,并非女子。”

余多那时候还小,不明白领导是怎么把这么深奥的生物知识,教给一个文盲老头儿的。庆幸的是,余多父母没有离婚,她的母亲甚至可以挺直腰杆,因为大人物说:她没有问题。

四年级以前,余多把聪明才智都放在如何骗取同学的零食上了,她的书包里经常有苹果的香味儿,偶尔还有吃剩的几粒糖,让她的姐姐们羡慕不已。

那时候的她以为,日子就这样了,能吃饱,还有零嘴,直到村里有了一位大学生。

为了庆祝,每家每户都收到份小吃,余多现在还记得,那是一包杂干果点心,有枇杷梗、小麻园、云片糕、猫耳朵等等,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心里回味良久。还有香喷喷的宴席,当然轮不上余多,但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

于是,余多励志,她也要上大学。

本来,小孩子没长性,但每次寒暑假,大学生回家,时髦漂亮的衣物、行礼箱、小吃,都一再刺激着余多,让她一次次励志:我要上大学。

聪明加上勤奋,让余多从一所普通小学考入重点初中,然后又在父母的失望中从重点初中考入重点高中。其实家里人都盼着她考入职校,然后毕业后在厂里找份工作啥的。

余多以为自己上不成学了,高中的学费,可不是一个苹果,她想不出办法。但她的分数太高了,甚至惊动了村里的领导,于是上门做家长工作,还给了不少的补贴。

多年后,余多庆幸,还好村委算是富裕,若只有精神支持,她的父母断是不会松口的。

有了这笔钱,除去一个学期的学费,还有剩余,余多的母亲便去镇上做起了小吃生意。村里也理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在城管那里帮忙打招呼。靠着不起眼的肉串儿买卖,一年后,母亲拍着胸脯儿告诉她:家里不仅能供她上高中,也能供她上大学。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余多,很轻松考入一所211学校,要是她愿意去远一点读书,甚至可以选择一个985。后来她总结:那时自己还是见识少,不知道985的含金量,导致后来多奋斗了两三年才补上。

可能是小时候穷怕了,虽然现在学费、住宿费家里能够承担,余多还是爱上打工,她喜欢拿到钱时的那种快乐。从家教到肯德基临时工,她都干得不亦乐乎。

因为课余太忙,她的成绩只有中等偏上,但好歹能拿个二、三等奖学金。余多算过一笔账:如果她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拿到一等甚至特等奖学金的可能性只能提高10%,因为现在不在自家小镇上,聪明的孩子太多了。同样的时间付出,打工能轻松赚回来,而且更有意思,自己还更喜欢,于是果断放弃更努力学习的念头。

大学四年,余多没有翘课,没有挂科,没有谈恋爱,除了上课,就是在外赚钱。大三时候,学校有了一个高大上的图书馆,她都没怎么在里面好好泡过,这一点,后来毕业了她后悔过。但看着自己储蓄*卡上的小小积蓄,这点后悔之意很快消散了。

家里突然支持她继续读书了,让她考研,以后做个老师之类的,工作轻松,最主要的是能嫁个好人家。那段时间,母亲实在为大女儿的婚姻操碎了心,觉得工人女婿实在不靠谱儿,文化人肯定不一样。

余多不想读书了,她想工作,挣更多的钱。

于是母亲又开始动脑子,七拐八拐找了关系,让她回来去一所职校任职。

余多记得那个上午,自己去职校面试,走进去第一感觉就是失望,巴掌大个地方,都不及大学里的宿舍区,教学楼也破破的,连那些学生看起来都傻傻的。总之,各种不满意。

哎,说来还是没见识,不知道事业编制的好处,等后来反应过来想进学校,人家已经开始只招研究生了,看着那趋势,若余多真去读研,等毕业时,学校应该已经开始只招博士了吧。后来她总结:自己跟政府事业单位之类的,实在无缘。

毕业的时候,余多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不大好,不过没关系,她有不少经验,可以弥补一些不足。

有家单位到学校做专场招聘,余多拿到第一张录用通知;参加了一场社会招聘会,得到第二张;网上投递,得到第三张。可能就是这些录用通知拿得太容易,她没有意识到找工作的难度,导致了她后来的一个不良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是有过程的,这个回头细说。

因为专业不好,余多对工作要求没那么高,这是她找工作容易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语,虽然六级通过分数不高,没有口语考试的机会,但她实际口语沟通还不错,因为打工经常碰上老外,有实战经验;第三个原因,余多自己没有意识到,就是外貌,其实她挺漂亮的。

余多一直认为自己难看,这是母亲从小到大传递给她的信号,无论吃饭、走路,还只是坐在那里,她经常被嫌弃“没样子”;再加上从没有男生主动追过她,余多的脑海里就有了这样的认知。

多年以后,遇上一个暗恋她的初中同学,人家老实交代:你漂亮,成绩又好,弄得我们都不敢追你。

“我们”?看来有这想法的不止一个。

对着三张录用通知,余多的钱瘾又犯了,她没有从所在城市、公司好坏、职位发展这些关键角度去考虑,只是算了薪水跟生活开支的性价比,选了一个最高的。当时的她以为,自己从一个三线城市去到二线城市,已经不错了。

锚定效应,后来,她一直没有选择一线城市的机会,也可以说一线城市的门没有对她打开。

第一份工作是个总监助理,做了一个礼拜,总经理回来了,不知什么原因,突然看中她,将她调为总经理助理。

其实这两个职位的职级是不同的,但余多不知道,她觉得做谁的助理都一样,总经理经常出差,应该会轻松点吧,于是就收拾收拾,搬了桌子。

这总经理有个习惯,喜欢喝胡萝卜汁,而且指定品牌,所以,他的公寓冰箱里,一定要有新鲜的胡萝卜汁。

每次总经理出差回来前,余多一定要去超市采购,按照一天一瓶的量,再多备份两瓶。

余多是个仔细谨慎的,她会检查保质期,放进冰箱前一定要把瓶子外面洗净擦干,摆放也整齐,连每一瓶侧的角度都一样。打开冰箱,齐刷刷的,有点视觉小震撼。

日常文件整理得也漂亮,其实是因为工作闲,有足够的时间磨洋工。

时间多了,她也看文件,看不懂的就问送文件过来的人,开始时有点忐忑,怕别人嫌弃她烦,后来发现,人家都很积极的解释,然后还拜托她:帮忙让老板签快一点。

做老板都挺寂寞的,除了开会时大家围着他,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看文件更是如此,只要总经理低头认真状,大家一般不去打扰,除非余多通知对方来现场答话。

一次,销售经理不在,老板皱着眉头看一份合同,时间急,等不了人家回来,便让余多帮忙拨电话。

第一趟没打通,老板放下合同,又拿起看了看,有点犹豫,嘀咕了一句:这个数字怎么这么大。

余多记得自己问过算法,她向来是个胆大的,再加上这老板从来没凶过她,于是就开了口。

老板看看她,似乎还是不确定,这时候销售经理的电话回过来了,说法跟余多一致。

打那以后,老板开始问余多问题,余多也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问那些经理问题了。

就靠着这些文件,余多硬生生明白了生产工艺、销售成本、危险源评估、满意度分析、机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等,虽然只是皮毛,但好歹能颇为专业的说上两句。

总经理很满意,证明自己眼光不错,慧眼识珠。适时人力资源部有个空缺,人力资源总监便来要余多,这让总经理更觉得脸上有光。

余多也挺骄傲,成熟后才体味到:不是自己是个人物,而是那人力资源总监是个人物,快速解决部门人员空缺,同时拍老板马屁于无形,实在是高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