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581章 过于针对的大学录取线,首遇儿科疑难杂症

1978年1月16号,也是腊月初八腊八节。

熬制腊八粥是腊八节最重要的习俗。

昨天一大早,方家就用小米,黄米,江米,糯米,红豆,绿豆,豇豆等豆类来加上红枣,栗子,核桃等干果,早早起床,用小火慢慢熬煮腊八粥。

用砂锅熬煮后那香气从厨房飘出来,弥漫在小院里。

大姐从厨房里端着,腊八粥来到了正厅。

方言将两份信件拿了出来展示在众人面前。

一个黄色信封,拆开后里面是一张a4大小的纸,纸上用钢笔填写着招收学生的省份、姓名、学校专业、报到时间。

落款是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

这两份通知书,一份是大姐方洁的北大法律系,另一份是小老弟的北大中文系。

虽然两人都知道自己大概率能够考入北大,但是在拿到通知书之前,心一直是悬着的。

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比如被人冒名顶替,比如被邮递员弄丢了。

反正各种场景他们都想象过。

直到这会儿将通知书拿到手中,清清楚楚的看到上面所写的内容,两个人这才放下心来。

大姐给家里每个人舀上了一碗热腾腾香糯软甜的腊八粥。

高高兴兴的欣赏起了那北大的通知书,感觉怎么看都看不够。

随后两人的通知书,就在家里的饭桌上传阅了起来。

老爹方振华看到两人的通知书过后,笑着对众人说道:

“该说不说,这北大不愧是北大,效率就是高啊!我们学校的通知书都还没开始发呢,他们都已经发下来了。”

方言回应道:

“首都中医药大学的通知书一样没有发。”

听到方言的话,一旁的老丈人说道:

“你那个就别担心了,满分的话我估计他们会直接给你送过来,反正也就是两公里左右。”

方言恍然,大学通知书主要通过邮政邮寄到考生报名时预留的地址上,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保送生,或者方言这种距离近,还是首都文科状元的人,是有可能由学校老师直接送到学生手里的。

另外后世的时候还有部分高校在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时,在已经确定了录取后,会邀请学生到校,现场颁发录取通知书,让学生提前感受校园氛围,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

说起来,目前在香江读大学的乐苗,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丈母娘也乐呵呵的说道:

“就是,现在你是最不用担心的。”

家里的女婿拿了个京城的高考状元,现在丈母娘在单位里经常都会被人问起,平日里方言到底是怎么样的学习状态?

就连丈母娘的领导都来问过这种事儿。

虽然被问的有些烦了,不过丈母娘还是非常开心的,现在谁不说他挑女婿的眼光好?

加上现在自家闺女还怀孕了,真是双喜临门。

方言说道:

“我不是担心,只是说一说。”

大姐他们担心的那些东西,方言一点都不担心,要真的谁这么大胆子敢来冒名顶替他这个文科状元,那还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

这时候方言看着小老弟和大姐一脸喜庆,嘴角都要压不住的样子,对着他们打趣道:

“真是羡慕你们,能够这么早就拿到通知书呀。”

听到方言的话,大姐对着他回应道:

“你要是报北京大学,这会儿也拿到了,说不定还是北大的校领导亲自来送通知书呢。”

这事儿还真是有可能,毕竟方言可是今年的文科满分。

方言笑了笑,他这个成绩现在学校当然可以随便选,只不过他依旧还是坚定的选择了中医大学。

这时候小老弟突然说道:

“唉,我想起一件事儿。”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转头看向他。

小老弟对着众人说:

“之前的时候新闻上不是说,要公布三哥这次的部分试卷内容吗?特别是文科语文试卷里的作文题目,怎么现在都好几天了还没动静?”

大姐稍微思考了一下回应道:

“我觉得……或许是要等到众多大学把通知书发的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公布出来吧,现在大家关注点都在自己身上,这会儿就算公布试卷内容也不太会引起关注。”

老爹点点头认同的说道:

“有道理,新闻虽然讲究个时效性,但是同样也讲究时机性,现在普通大众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拿到通知书,或者是大学直接公布招生的分数线。”

“只有在把这事儿给弄清楚过后,才有心情关心其他人。”

“就像你们一样,在拿到通知书之前,根本就不会想看老三的试卷内容。”

“在拿到通知书的第一时间心满意足后,马上就开始关心起其他人。”

说到这里,一旁的朱霖接过话茬:

“对了,说到这个,我记得朱娴和陈楷歌都是报考的北大,不知道,他们的通知书发下来没有?”

一旁忙着干饭的小姨子说道:

“不知道啊,如果要发的话,应该已经到北理那边了。”

方言说道:

“朱娴报考的是北大新闻系,她的分数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陈楷歌就悬了,他只有269分,也不知道今年的北大分数线是多少。”

老爹方振华说道:

“既然已经开始发通知书了,打电话去问问招生委员会就知道了。”

说着还拿出了一张报纸,上面有招生委员会的联系电话。

方言对着小老弟说道:

“那方晨打电话去问问吧,顺便也就知道朱娴的通知书下来了没。”

“行。”小老弟方晨点点头应了下来,拿着报纸就去隔壁书房打电话去了。

方言转过头来看向老爹,对着他询问道:

“哎,对了,二姐有没有发电报回来,说她考什么学校?”

老爹将最后一口粥扒了干净,然后回应道:

“前几天回了个电报,只说现在吃了你给她配的药,状态好多了,但没有说她考什么大学。”

他放下筷子摇摇头说:

“我看十有八九和你们猜的一样,应该是报去其他地方了。”

“害怕把我们说了,她就去不成了,所以在电报里就不讲出来,当做没看到。”

方言想了想,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对着老爹问道:

“妈那边还没到武威嘛?”

老爹擦了擦嘴摇摇头:

“没呢,他们现在还在其他地方估计见到你姐,得下周的样子。”

方言点点头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看了一眼手表,已经八点四十了,今天老爹他们不上班,他可还要去医院里接诊。

因为上次的外交事件再上报纸后,医院里陆陆续续又收到一些想要找方言看病的消息。

今天这腊八节,方言又有个忙碌的上午。

之所以还有人来找方言看病,其实也和上次那4位患者的疗效有关系,他们在方言这里看过病之后,疗效相当不错。

特别是那个到点就会睡觉,还有那个吃完饭就会习惯性呕吐的。

事情一传出去,方言本来自在民间流传的名声,顿时就进入了领导家属们的耳中。

后来一打听他还给军区里的人看过病,甚至档案上还有部队总后勤颁发的奖章,顿时他光环在众人眼里,那就是噌噌的往上涨。

就在方言准备出门的时候,小老弟那边的电话已经打完了。

他一出门就一脸诡异的表情。

他来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对众人说:

“嘿,你们说邪不邪门?今年北大的录取线,刚好就比陈楷哥考的总分高一分。”

“刚才我打电话在招生委员会那边问到,今年的北大录取线是270分整!”

听到这个消息后,众人都一脸难以置信。

你说差多点吧,心里还想得通,但是差一分,这算什么?

大姐说道:

“那他这运气也太倒霉了吧,就差一分就能上了。”

大家纷纷点头,都在为陈大导的命运感到悲哀。

方言却松了一口气,要是陈大导高了这一分,考上了北大中文系,说不定他的命运就完全改变了。

到时候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写烂诗的普通北大学生。

没有了后来的精彩人生。

方言笑着对众人说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觉得呀,没准这是一件好事情。”

“反正今年要不了多久又会开始高考,到时候他就能去考艺术院校了。”

听到方言这么说,小老弟第一个点头,说道:

“也对,反正他之前也是这么打算的,如果真的考上了,还真是把他计划给打乱了。”

这时候朱霖说道:

“对了,如果北大的录取线是270的话,那么朱娴的新闻系肯定是录取了。”

朱娴点点头:

“嗯,我待会儿就坐车回去拿。”

方言起身,说道:

“行了,我也吃好了,去上班去了。”

说完和家里人告别,方言就朝着协和而去。

今天腊八节还有人来看病,必然都是病的有些蹊跷的。

这些病症的难度和以前在同仁堂那边遇到的,不能同日而语。

方言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迎接今天的挑战。

一到这边协和中医办公室专门给他设立的诊室里。

他见到的第一个病人,就是他两辈子以来,都从来没有治疗过的儿科疑难杂症。

这是一个三岁的小姑娘,持续发烧不退一个月。

体温常保持在39~40度之间。

在送到这里之前,患儿每天输液,每周加输血浆,保持生命体征。

之前在其他医院住院治疗,经该医院各项检查均未发现任何阳性体征。

反复使用各种抗菌素激素输血对其治疗一个月,病情未见缓解身热不降。

家长的朋友在听说了方言的事情后,向他们家推荐了在协和的“神医”方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