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330章 著书完成,恢复高考(月票加更)

第二天一早,朱霖就先起床把屋房收拾整理了一番,叠被子,打扫地面,擦拭家具。

把家里弄的整洁有序。

然后就去厨房里准备早饭。

方言则是开始准备今天回门的礼物。

系着红绳的糕点,水果罐头,还有两瓶白酒。

等到家里人都起来后,早饭也就做好了。

朱霖先端着茶,在正厅里给方言父母奉茶,叫了爸妈,然后方言爸妈给红包。

这仪式过后,接着招呼家里人吃早饭。

虽然朱家的亲戚在这里,但是朱教授两口子昨晚回了北理,等待着今天回门。

就在吃早饭的时候,邻居们还有来敲门的。

胡教授和他老婆吴老师,带着家里做的豆腐脑,糖三角上门,说是他们老家那边的规矩就是这样,早上街坊邻居得过来串串门,送点家里的小吃,表达一下对新人的祝福。

胡教授这一来,协和那边好几家也就跟着过来了。

然后一群人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吃完了早饭。

最后方言和朱霖两口子就带上回门礼物出门,骑上摩托往北理家属院儿而去。

回到娘家后,朱霖发现父母早就等候多时了。

热情的将两人迎进了家里,进家门后,大舅哥和小姨子端茶倒水,好不热情。

一直聊天聊到了中午,然后丈母娘和大嫂在厨房里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饭,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围了一大桌,一边吃一边分享婚礼上的趣事。

方言和朱霖和家里聊了一些婚后生活的想法。

最近方言在著书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接着马不停蹄的就要接手公安部的足迹恢复讲课,这事儿忙完基本上就没其他的事儿了。

也就该认认真真的准备高考了。

方言这时候已经明确,自己打算考首都中医药大学。

朱家这边的人倒是很支持他。

另外朱霖这边已经在协和转正,不过科学预备大会过后,全国都开始实施等级考试制度,他们这种上岗的医生,也要开始考试。

目前分级制度还没实施,但是想必也要不了多久,朱霖表示自己会认真看书,努力学习争取当个优秀的好医生。

不过老娘告诉她,这事儿也不着急,主要的事情是早点把孩子生了。

给朱霖羞了个大红脸,这种事情不用说也知道,拿到桌上来说就让人太害羞了。

在娘家里吃过了午饭后,方言和朱霖就该回家了。

走的时候,家里还给他们备好了带回去的礼物,其实也是一点点吃的,大嫂叶云做的腌菜,傅照君做的馒头。

老丈人本来还想拿叶云给的虎骨送给朱霖,不过被制止了。

人家大嫂回家拿回来的礼物,你还没放几天,就转头送给女儿女婿,那显得也太偏心了点。

带着腌菜和馒头,两口子出了门。

骑着摩托车回到了四合院那边。

刚到家的时候,朱老和徒弟就和他们告辞了,南通那边的事儿还挺多,方言那个方子他还得继续盯着,所以下午三点的飞机还得回去。

方言本打算送朱老去机场的,但这次他们回去是坐卫生部安排的飞机,顺带还得有几个专家到上海那边去,所以就没让方言送。

下午空闲的时候,方言就把大姐夫的资料填好,然后带着大姐夫赵援朝,去了市局那边一趟。

那边的学习班成员已经到位,国庆两天假期结束就开课(1949到1993年国庆只有两天假),方言这边因为还没结束著书,所以开课的先是其他痕迹学老师。

因为明天大姐夫就要去上课了。

所以为此,方言还专门去商店里给大姐夫买一支钢笔。

期待他好好学习,争取吃上这口饭。

……

另外小老弟那边的第二个故事也在《人民文学》发表了,连带着的还有他的作家专访。

上面还有一张他访问的照片,穿着白衬衣,带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白桦林》海潮的形象就具象化了。

小老弟以为自己走出去,就会被人认出来。

然后他发现一个很让他无语的事儿。

那些周围男青年们,都开始跟风起了他拍照的装扮,就算是没有近视的人,也开始带上了眼镜。

放眼望去满大街全是“海潮装扮”的男青年。

方晨大有一种“完了!我成替身了!”的感觉。

方言分析,主要是他这个造型难度小,一件白衬衫,一副眼镜,太容易被模仿了。

……

结完婚的第三天,大姐夫进入了市局痕迹学培训组。

方言和朱霖两口子也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中。

除了同人堂看病外,方言著书的进度也逐渐加快,十月八号的时候,方言团队里,文字上的工作就全部完成。

提交人民卫生出版社,进入了文字审核阶段。

孟济民的照片备注比较慢,不过也接近尾声。

方言这边则是马上转头,进入了市局的足迹恢复培训中。

在这里上了几天课的大姐夫赵援朝,遇到了他另外一个贵人……马玉林。

对于同样出生放羊人的赵援朝,马玉林可给他开了不少小灶。

主要是其他人开小灶听不懂,内秀的大姐夫这次算是找到痕迹学诀窍了,当即突然开挂了似的,理解力蹭蹭的往上涨。

方言讲了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发现能听懂的人不算太多,但是也有那么几个。

那些被秦农从林场弄回来的中医们,和之前研究过方言的痕迹学专家。

最后一个就是大姐夫赵援朝。

他能用自己放羊的知识,来理解方言的话,这是马玉林教的诀窍。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10月12日。

这天程老和玉川教授他们的出国团队,飞往上海准备出发,方言去了机场送行。

就在送走程老他们过后,当天中午新闻发布了一个震动全国的通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书》。

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生,符合条件的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

上级领导规定招生主要抓两条:

第一是本人表现好!

第二是择优录取!

消息在华夏大地飞快的传播,像火一样在高粱地,橡胶林,稻田,林场,草原,军营,车间里蔓延,带给无数在文化的黑暗里挣扎的青年们,尤其是身在农村的青年们一个巨大的希望。

当天全国几乎都能看到,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的青年。

恢复高考的正式通知,就像是一颗原子弹一样,震撼了整个华夏大地。

无数青年人的命运,都再次和试卷联系起来,一个能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一万一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哐哐码明天的去了嗷,有月票的哥哥砸过来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