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83本章 重口

重生农家乐 183本章 重口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周屠户让柳氏先摆了香案,他上了香,祭了猪魂,就在一旁霍霍地磨刀。他看那刀磨得锋利了,拿手指头轻轻刮了刮,感觉刺刺的,知道是时候了。

周屠户站起身,走到那猪旁边,让柳大喊一声:“抓住了”然后他左手揪住猪耳朵,右手一刀子就捅下去,快准狠,刀子□,猪血夹杂着气泡,哗啦啦地流出来,那猪哼唧哼唧地惨叫着,随后就没了动静。

猪血流在下面的大缸盆子里,秦业用力地搅拌着里面的面粉和盐等,被猪血一冲,就冲成了血豆腐。

等猪血放干,猪也死掉的时候,周屠户就让人帮忙把猪抬起来,放到一只大瓦盆里。旁边的灶间棚子里,水滚开着,水汽蒸腾,周屠户让人赶紧抬滚开的水过来,他先把猪爪在开水里一烫一浇,掌好火候,拿了专门的刨刀那么一刮,就把黑乎乎的猪毛刮下来,一下就是白白的一条。他又用水瓢舀了开水烫猪皮,然后拿出了各种剃猪毛的镊子和小刮子,让秦大福等人帮他一起剃猪毛。

等猪毛都刮净了,猪皮就白白净净的。秀瑶之前不敢看杀猪,现在秀容拉着她说要开始剥皮了,秀瑶寻思就好像课文里看到的庖丁解牛一样,就瞪着眼去看。

却见周屠户手里拿着一根挺杆,用刀在猪后腿上割了一个口子,然后挺杆伸进去一通戳,戳了几个地方之后他又抽出挺杆,开始对着猪后腿的口子吹气。

秀瑶睁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就见那猪慢慢地变成了一只气球,白白的,鼓鼓的。这时候周屠户又把猪后腿用绳子扎住,然后叫人把猪抬到香案上,对秦大福和柳氏道:“都来拜一拜吧。”

秦业就招呼秀瑶几个赶紧过去,上了香,跪下对着猪拜。秀瑶看那猪被摆得正正当当的,猪眼睛还瞪着呢,被吓了一跳,差点叫出来。秀容赶紧一拽她,让她跪下磕头,然后就跟着柳氏念那套话。

柳氏念叨着:“猪呀,猪呀,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今天走了,祝你投个好胎。”一连念叨了好几遍,然后大家跟着磕头,最后起来。

周屠户喊道:“成了,猪魂已经走了,这就是你家的菜了。”

然后他就开始开膛破肚,取猪内脏、清理大小肠、剥皮剔骨,还要切下一片片的礼刀。礼刀两斤半左右,长长一条,有肥有瘦有排骨,一般是给家里有喜事的人家准备的。秦业成亲摆酒的那天,家里就得准备个十几份这种礼刀,也是一种面子。

周屠户把猪给杀了,猪下水拿出来,收拾干净。那边柳氏已经烧开了水,先汆一下,然后就开始炖,加入菜园里白菜,足足顿一大锅。

秦大福就请周屠户帮忙切猪肉卖,价格便宜,好多人都上前来买。这个一斤那个五斤,还有人要半个猪头,那个要蹄髈的,很快半只猪就卖掉了。

而锅里炖着的也飘出来浓浓的香气,让大家垂涎欲滴,正犹豫的人也被鼓动着上去买肉。买不起猪肉的,愿意买点骨头回去炖,或者买块猪皮回去煮汤然后做冻吃,也是很美味的。

最后秦大福让周屠户给留下个十斤,自己家人吃,剩下的连皮带骨头的全卖掉了。

等卖完了猪肉,柳氏大锅里炖着的也基本好了,再闷一会儿,她就开锅让秦显等人帮忙,一小盆一小盆地给要好的乡邻去送。

三爷爷家、二爷爷家、秦有良家、周强家、秦德才家、周四奶奶家、梯子家、还有几个几家,送了大半锅出去,自己家还有半锅。

柳氏盛了四盆子,留着两盆子,另外两盆子就让大家吃。

老秦头一家子,这一次三婶和三叔也来了,二婶自然也不甘落后,老秦头几个陪着周屠户,吃得酒足饭饱了,柳氏又把那副肠子送给周屠户,另外谢了他三十个钱。

周屠户吃得醉醺醺的,背着他的家什儿就去了。

一顿杀猪菜,吃得大家红光满面,这么大场面秀瑶也是第一次见,她感慨道:“要是有粉条就更好了。”猪肉炖粉条,那才是绝配呀。

不过穿来这里之后,她没有发现粉条,所以觉得挺奇怪的。她一直以为古代是有粉条的,不过既然现在没有地瓜、土豆、玉米,那没有粉条也不奇怪了。

吃完饭,大家就在场里的棚子里聊天,秋意浓,深秋露重,傍晚的风凉。不过因为刚刚热热闹闹地吃了杀猪菜,一个个都红光满面,说得热火朝天的。

秦大福正跟老秦头、三爷爷等人商量盖房子的事儿,老秦头吃了杀猪菜心情也变好了许多,“明儿让大业去给他二姑夫送个信,他二姑夫有十几个人的泥瓦匠伙,干这个最拿手。”

秦大福犹豫着:“爹,这时候不是农忙,他二姑夫应该最忙,再说了,我们没打算请人,太贵了。就自己家打地基,等年后在上大梁和屋笆也行。”

老秦头哼道:“自己大哥家盖房子,他们还能不来帮忙?就让他过来好了。”

秦大福还是有点犹豫,老秦头喝道:“就这样,明儿老三你去叫。”

秦三顺有点不乐意,“我不去,爹,你也不是不知道二姐家那些人,我去叫不合适。还是让大业去吧。”

秦家二姑嫁给宋家村,离桃源村最近,不过三个闺女里,她回来的最少。她公公嗜酒如命,婆婆好挑剔,嫌弃秦家家穷,不许她随便回门,免得被人打秋风。二姑夫宋刚是个泥瓦匠,四处给人做瓦匠活盖房子之类的,手艺还行。不过秦大福知道妹妹家的情况,轻易不敢找他们帮忙,这么些年,秦二姑回来的次数都有限,何必去碰那个灰。

张氏吃得饱饱的,正在那里心疼柳氏不过日子,分了那么多杀猪菜给别人,教训她送东西要看人有没有用。那些没有用的,送给他也是白送,就好像秦德才家,下一辈子他们也不会报答秦家的。

秀瑶见她专拿秦德才说事,心里就不高兴,虽然秦德才现在家里穷,可他还救过她呢。张氏不顾念那层情意,就说明还是一点都不悔改,所有的和气不过是表面装的,被姥爷姥娘找上门挤兑着没办法的事儿。她冷哼一声,对秀容道:“三姐,我觉得最不该请那些吃了我们的还专门和我们作对的人来。”说着扭头就出去隔壁棚子听爹他们说话。

张氏气得追出来,恰好听见说二闺女和女婿,她道:“让大业去叫,现在咱们也不是当年了。你二妹妹她婆婆,也该正眼瞧瞧咱们,到时候咱们盖上几间铮明瓦亮的大瓦房,看看她眼馋不眼馋。他家里别看干泥瓦匠,也不过是和咱们一样土坯房子,得意个屁呀!”

说这些就把秀瑶那档子事给忘了。

第二日秦业去给二姑家送话,家里也确实来了人,就是四外村卖肉的。他们和周屠户不同,周屠户不过是自己零零散散地杀几个猪卖,这些人却是专门收猪杀猪,然后一起分了四下赶集下乡卖猪肉,同时也做批发猪肉的行当。像是周屠户这些人,不想杀猪就去他们家批发猪肉。

为首的叫刘岩,长得五大三粗,肥头大耳的,另外几个大汉也是非常魁梧。

不过大家正经做生意,秦大福等人也不怕他们,毕竟在集上也有打交道。而且除非是有明确的恩怨仇恨,就算再厉害,也不能到别的村生事,毕竟一个村子一个姓就是一家子,一有事大家都会互相帮衬。

刘岩和秦大福谈了一会儿,不爽,鼻子里哼着气,道:“找个你们管事的人说话。是不是大嫂子管事?”其他汉子就笑起来,似乎在笑秦大福怕老婆。

秦大福却也不害臊,他慢慢地道:“你大嫂子不管事,你大侄女倒是管。”他喊道:“瑶瑶,来买猪的了。”

秀瑶听见就从东间出去,在院子里和他们谈,她看他们一个个跟小塔似的,不禁验证了那句卖猪肉的饿不着的话来。

她跟他们见了礼,脆生生地道:“你们收猪,是一头头的买还是一批都买?”

刘岩正诧异怎么出来个小丫头呢,好奇地问道:“有什么不一样?”

秀瑶道:“那是自然。你要是都买,就便宜,你要是一头头的,就要贵。”

刘岩鼻子里哼了一声,“那我们跟你们买肉呢?俺们不杀猪了,你们杀好了,我们只管来找你们拿猪肉。”

秦大福听出他们有心找茬,立刻戒备起来。

秀瑶却也不怕,毕竟这事他家占理,而且这是在桃源村,她道:“四外村那么多杀猪的,你们不能都管吧。”

刘岩看她听出自己话里的意思,便道:“小妹妹,我不怕说实话,我不管人家,可咱们附近这十村八村的,可都得以我为首。”

秀瑶丝毫不惧他脸上的凶狠表情:“我们没有不以你为首呀,我们想把猪卖给你呢。”这一伙人控制着猪肉生意,压低生猪价格,抬高猪肉价格,也着实可恶的。

刘岩笑了笑,脸上的肉哆嗦一下,“生猪十文,我们都要了。”

秦大福脸色一变,“这也太便宜了。”

秀瑶示意爹不必着急,她道:“现在生猪的价格是十八文左右,猪肉价格是二十八文左右。我们这样,如果你都要,十六文,如果你只要一头那就十八文。”

刘岩挑了挑眉,一副痞子样,给自己几个兄弟吹了个口哨,“成,俺们都要了,赊账。”他的人都笑起来,开始起哄。

秀瑶摇头,非常镇定,“赊账俺们是二十文,不赊账是十六文,要是赊账就得县衙走一趟,大家请县衙作证。”

请县衙作证,不是那么容易的,双方都要交抽头给县衙,不划算。

刘岩冷笑:“你们是不相信俺杀刀刘!”

秀瑶笑着摇头:“不是不信,是俺家的原则,俺们从来不赊账。如果你不买也没关系,俺们可以送去县里。县里酒楼、猪肉铺子,他们也都要的,跟你们生意也不冲突。”

刘岩哼了一声:“俺们要定这批猪了,十三文。”

秀瑶一口咬定,“我们十五文最低的,而且不赊账,赊账就二十。”

几经争执,刘岩不肯涨价,而且一定要她家的猪,因为他那天也让人来看了,那猪肥得很,一头有两百斤重呢,哪里买那么肥的猪!

秀瑶就知道他想欺行霸市,低价买,高价卖,她正色地说:“刘老板,你们做得是赚钱的营生,俺们却是辛苦活。一家子好不容易养了这么几头猪,吃的可都是我们的粮食。要是连粮食钱也卖不出来,我们来年怎么过日子?你要是公道点,咱们可以长期合作,以后我家的猪一直卖给你。你有这么好的猪卖,还愁不赚钱?别说我们这十村八村的,只怕十八村二十八村,生意都是你们的。”

刘岩被她说乐呵了,“你小丫头还挺会说话,你说的是不错,所以我们要定你的猪了。”

“对不起,价钱不合适我们就不卖。你们还是回去想想吧。我们不想做零卖的生意,一是不想跟你们抢生意伤和气,而是我们也没有你们那个本事,所以只卖猪就好。你们也得体谅我们的辛苦,十三文的话我们不如不卖自己留着吃好了。”

说着她就对秦大福道:“爹,俺二姑夫他们不是要来了,咱们还是去场里帮忙吧。刘老板他们不诚心买,咱们还是算了。”

刘岩到底没买,气哼哼地带着人走了,离开秦家,他用拇指指了指自己,冷冷地道:“我就不信,谁家还敢要他的猪,你们去跟那些杀猪的打招呼,秦家这些猪,我杀刀刘要了。谁敢跟我们抢,就是跟咱们过不去。我们的价格是十三,他敢加一文,就是不想混了。”

他的人都答应着,一行人立刻去办。

宋刚跟着秦业来了,带了他的一套泥瓦匠家什儿,先在老秦头家里说说话,然后就一起去场里看地方。到了场里,宋刚和大家寒暄着,然后先看地,研究一下地形地势,看看怎么建房子好。

他除了会干活,还跟着老师傅学了一点风水,虽然不多,但是基本的他懂,所以他揽的活儿也多。

秀瑶看他年纪比实际大点,黑红的脸膛,眼睛习惯性的眯缝着,双手又黑又粗,看着像是树皮,一点不像三十来岁人的手。

宋刚看了看,对秦大福和老秦头道:“爹、大哥,房子最好建在这个位置,”他比划了一下,然后又道:“西北角那里要空一下,东南角盖门楼。”

又用步子量了量,笑道:“这片地可以盖好大一座宅子了。”又恭维大舅子家竟然买了这么多地,还要盖房子,看来生活是真好起来的。

秦大福却没那么贪心,思量着家里的材料,“不用那么大,现在先盖三间,然后慢慢地添。过两年再盖两间二房,东西厢,南屋。等过些年有钱了,就可以盖二进三进的。”

秦三顺皮笑肉不笑的,“大哥,你想得还怪好的,三进呢。”

秦二贵横了他一眼,“三进怎么啦,大哥家到时候盖座比周家还大的。”

秦三顺笑得有点轻浮,老秦头瞪了他一眼,他就不吱声了。

宋刚帮他看了,然后又拿石头和木棍做记号,勾画了一座三进院子,前后左右都还有很多富裕,到时候想做菜园子还是花园子都随意。

秦大福看他好多地方照着大院子说,就让他尽量小点,不用那么大,家里没有那么多钱。他知道泥瓦匠们给人干活的规矩,都是能多下料就多下,这样他们可以多赚钱。

宋刚劝他:“大哥,你行呀,才分家就盖大屋了,真是厉害。一次盖个大点,免得到时候还得拆。”他娘一直怕老秦家去家里打秋风,所以都不许他媳妇常回娘家,这么看是自己家人想太多了,现在人家老秦家好得很呢,倒是应该让媳妇多回来走动才好呢。

秦三顺就在一旁嘟囔,“大房子也不舍的给爹娘住。”

宋刚晌午看好了地形地势,下午就开始让人准备着起地基。秦大福、秦二贵、秦德才、秦有良、秦田等一共十来个人帮忙,秀娴帮忙和泥,跟着忙活。

一开工就忙个不停,挖地基的,夯土的,各种声音混杂一起,每日里忙忙碌碌的。柳氏嫌场里暴土扬尘的,只在那里烧热水,饭还是在家里做,每日送饭去。

那里忙活着,秀瑶这里就想着卖猪肉,秦业因为右手力道不足,就不能出大力,他负责跑腿沟通。秀瑶让他陪着去姥娘家看看,那边有没有卖猪的法子,顺便给姥爷家送些瓜子。

两人赶着驴车去了姥爷家,老柳头恰好在场里和人谈卖猪的事情。老柳头已经把四头猪卖给本村卖烧肉的,现在正谈将四头卖给荷塘村卖猪肉的。

因赊账,所以十八文一斤,平均二百斤一头,一共是二十八吊零八百文,先收回了一半,另外的年底付。因为都是熟人,所以老柳头也不怕的。

等买猪的将猪用船运走,老柳头就回来和秀瑶、秦业说话,他把收到的七吊钱推给秦业和秀瑶,道:“这个钱是给你们的。咱们说话好的,对半分。”

秦业看秀瑶,秀瑶忙道:“姥爷,咱们可没说对半分。地瓜是你家的地种的,猪大棚也在你家地里,也是你家人喂猪的,我们可没干什么。”

老柳头认真地数算:“瑶瑶,这可是你出的主意,带的头,地瓜是你带来的,猪大棚也是你出的主意规划的,你们还三天送一回猪草,一定要对半分。”

一老一小又开始争执,秀瑶要分四份,她拿一份,老柳头一定要对半分。他嚷嚷道:“磨坊当时你是入伙了七两五分银子吧,可你一个铜板也没分。你说磨坊是你大舅二舅两个人弄,你不掺和,那养猪可是咱爷俩的吧,跟别人没关系,你为什么又不要?”

秀瑶回击他:“姥爷,那你这么说,俺家的驴车,是你给的吧,俺家好多好多东西都是你给的,你还给了钱的。那怎么算?”

老柳头哼道:“我给我闺女家是应该的。”

秀瑶也笑:“我帮我姥爷出主意也是应该的。”

秦业苦笑,这俩人,人家都是争钱急赤白脸的,他们倒是好,推让得面红耳赤的。这时候柳飞进来,喊他们:“哎呀,你们别争了。爷爷,我看你们这样好了,分三份,一人一份,另外一份你就拿出来干别的。这猪圈得维护,还得抓猪仔,秧地瓜什么的。”

秀瑶喜道:“小飞哥,这样好,你真聪明。”

老柳头也同意,他就带秀瑶和秦业赶着驴车家去,让李氏关上门,把钱拿出来,两人分。这八头猪卖了二十八吊钱零着八百文,老柳头要算二十九吊,被秀瑶摸了零头,成了二十八吊。

分成三份,老柳头要差不多一份九吊五百钱,被秀瑶抹成了九吊钱。

老柳头也很是无奈,“你这个孩子。”这丫头就这样,哪怕是跟自己人,也算得很清楚,一点都不肯占人便宜。可她也倒不是怕人家占她的便宜,说起来倒是知恩图报的,自己家当年帮衬闺女那些,如今这丫头可着劲地回报回来。

李氏欢喜的很:“咱们可赚钱了,行了,孩子给你的就是孝敬你的,孩子还年轻,赚不完的钱呢。”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殷尛雨亲的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