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81青年荆亮

重生农家乐 181青年荆亮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了几天,天气大好,阳光充足,趁着一连的晴天,秀瑶张罗着收地瓜、晒地瓜干。秀瑶照旧还是找了地蛋几个孩子帮忙,另外秦德才媳妇病好起来了,他也来给秀瑶家帮忙。

秀瑶跟爹娘商量,不让他白帮,给他一天二十文钱,连帮三天。虽然钱不多,可乡下赚钱的地方少,秦德才自然乐意来。除了他,还有好几个家里困难的人家也要来赚钱,只是秦家又不需要那么多人,柳氏就委婉地谢绝,说等以后活多了保管找大家帮忙的。

人多好办事,收地瓜的时候秀瑶几个也不用做重活累,只帮着摆摆地瓜干,连秦显都没要他请假回家帮忙,只专心读书。

一边收了地瓜一边晒生地瓜干,同时秀瑶和秀容还找了村里几个年轻媳妇直接在场里支了锅烀地瓜,每天不断地烀地瓜晒熟地瓜干。家里的草根本不够烧的,秦大福带着秦业秀娴就去凤凰山砍柴回来烧,不过砍柴也辛苦得很。

忙活了半个月多,地瓜已经收完,地里也晒了生地瓜干,场里还支着锅继续烀地瓜晒地瓜干。秦大福和秦业去买的十来个大釉子缸一字摆开,非常有气势。秀瑶几人晒了一千五百斤地瓜枣,都用釉子大缸收藏起来,回头要继续晒,她也让大舅妈今天还晒地瓜枣,用大缸装着。有了存货,到时候她发货也方便。除了刘安等人,最主要的是冯掌柜,他可是有多少要多少,然后再往外发货的。

福豆刚做出来,刘安就赶着驴车来提了货去,支付了所有货款,一共是七千两百文,他付了一只五两的小银锭子,另外两吊钱零着两百文。年前年后,秀瑶估计他们也就卖这些了。另外孙大成三百斤,她要六文一斤,一共是一千八百文。后来柳飞送来了一千斤,加上家里剩下的还新晒的,一共是一千五百斤,都发给了冯掌柜。六文一斤,一共是九吊钱。

秀瑶盘算着他们的出货量,年前年后这些估计也卖不完,剩下的地瓜,基本都可以磨粉等着喂猪。不过为了好调度,她还是让姥爷家留一部分鲜地瓜。她家秧了五六亩地瓜,姥爷家却有十来亩呢,都是为了养猪准备的。

这日大家正忙活着,柳氏让秀丽来叫秀瑶家去,秀瑶正在切烀熟的地瓜,只好把刀递给秀容,说家去看看。

路上她问秀丽什么事,秀丽道:“俺大娘说家里来了人,让你家去看看呢。”

秀瑶纳闷,家里来了人,不是得让爹家去招待么,怎么还找她,难道是来进货的?一路到了家,进了门发现院子里坐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见她回来,那小伙子连忙站起来,柳氏给秀瑶介绍,“这是荆老板的大小子,叫荆亮。”

秀瑶忙跟他问好,叫荆哥哥。

荆亮今年十七了,性子敦厚,模样算不上英俊却也不难看,尤其是鼻子挺拔,给他添了几分英气,只是个子不是特别高看起来显小。他看到秀瑶就长揖道谢,秀瑶忙跳开,连连摆手道:“荆哥哥你这是做什么。”

荆亮感激地道谢:“多谢秦姑娘和大婶子救命之恩,要不是你们借的那些钱,俺娘的病就没得治了。俺娘已经好了,我寻思着得过来报答。”

秀瑶笑着让他坐下,不用拘谨,“不用的,那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帮不了太多。”

荆亮却坚持:“可你们救了俺们一家子呢。俺做牛做马也要报答。那些钱俺是要还的,不能不还。”

秀瑶给他倒了碗水,放了一勺糖,“慢慢来,不急的。”

荆亮鼓起勇气,“俺是来说,能不能赊些福豆和瓜子去卖,慢慢地攒了钱,还债。”

秀瑶欢喜他肯干,“当然能,我上一次就说了的,要是你愿意,我们就赊给你。”

荆亮很高兴,又连连道谢,秀瑶就问他要多少,他道:“俺一样先来个五十斤,卖完再来。”

秀瑶说好,拿了本子给他记账,又让娘帮他装货。

荆亮自己带了口袋来的,他爹一直做这种生意,那些防潮防虫的手段还是有的。秀瑶的防潮防虫的油纸袋子,还是跟他们学的呢,买了桐油把布袋子浸透,晾干,然后再缝两层,既美观又防潮防虫防霉,很好用。

荆亮拿了货,也不多逗留,在秀瑶的记账本子上按了手印,然后就背着走了。他走后,柳氏又说了些这孩子懂事之类的话,“瑶瑶,咱能帮就帮帮,他还不上也无所谓的。”

虽然一千八百文不是小钱,他们家也不富裕,可还是想帮。而秀瑶要赚的是大钱,以后会有无数个一千八百文赚进来。而且她觉得在古代做生意,靠的是诚心,等她的生意大起来,还要靠好名声。在古代有个好名声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

这也是一种投资,既能帮助人发挥了自己善心,也能得到回报。

家里其他人得知秀瑶把福豆瓜子赊给荆图,都也没说什么,秦显如今是知道轻重,已经能读书,不能再说什么的。秀容倒是有点意见,觉得没必要那么帮一个不相干的人,不过现在她也很听秀瑶的,毕竟秀瑶带着大家赚钱,她也跟着存了零花钱,美着呢。

张氏知道了,在家里气得心疼了好久,上门又训了一顿,可秀瑶也不会听她的,她一来秀瑶就借故躲出去。张氏想说秀瑶败家柳氏不管之类的,柳氏也懒得跟她多说,一句那钱是秀瑶赚的,她想给谁就给谁把张氏噎得直翻白眼。

她气得喊了一句,“看来这辈子我是不指望那丫头给我一个钱花了。”

秀瑶自然不会主动给她一个钱花,养老的钱,家里该当出,另外的她才不管。或者说,爹娘给她不管,别想让她主动给一个钱出去。她不是什么大度人,给荆图是因为她和荆图有生意关系,两人合作愉快,她同情荆图而且也是一种慈善投资。对张氏她可懒得动任何脑子,懒得跟她吵,懒得敷衍,这才是彻底的无视。张氏干生气也没用,因为秀瑶根本不给她机会。

自己家的地瓜都收了,该晒的晒,藏的藏,几亩棉花也都拔了花柴,家里的农活基本都忙完了。不过家里的草也都烧光了,被秀瑶他们烀地瓜给烧完了,秦大福他们砍的柴火也都烧完了,要用还得去砍。

秀瑶跟秦大福商量,“爹,不要去砍柴了,怪累的。咱们家那些荆条可以割了烧火。”

秦大福心疼呢,“怎么能烧火呢,留着编筐子。”

秀瑶笑道:“爹,咱家的篓子、筐子都够用好几年了,反正明天条子还长,明天编也赶趟。”

秦大福还有点舍不得,他还想割蒲子、条子,编鞋、编筐子呢,可以卖钱、自用,还能送人。

秀瑶不想他累,就劝道:“爹,你编鞋,两天编一双,太费劲了,卖不了二十文钱,不如干别的呢。咱们养猪、羊、鸡、兔子,都是赚钱的,也要人手呢。”

秦大福还道:“我能忙得过来。”

秀瑶急了,“爹,你得把眼光放远,赚大钱,别只想着那几双草鞋。”累死累活,赚那么几文,不够费劲呢的。

秦大福憨憨地笑,“中,听闺女的。”

秀瑶乐了,“爹,咱们把条子割了烧,还得再买点花柴,谁家多的就去买,买上个一千斤,冬天使劲烧。”省得家里柴火不够,还得去搂草,炕上一点热气,冻死个人。

现在有钱了,可不得赶紧着改善自己家的生活?

秦大福笑道:“现在买亏,花柴沉,等轻快了再买。”

秀瑶扑哧一笑,“爹,咱们家要是还吃不起饭,别说沉了,轻快咱们也不买。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咱们何必再计较那点钱。人家卖草赚点钱无非是糊口的,咱们多给几文就多给几文吧。估计百八十文都够买一垛的。”

秦大福觉得也是,自己是目光太短浅,眼皮子浅,不如闺女目光长远,他笑道:“中,听闺女的。”

两个人就去村子周围的场里转悠了一圈,看中了几家,一共买了四垛花柴,堆在他们自己场里。三爷爷看见了,道:“大福,你这么早买什么草,自己家的还没烧呢。再说了,你买这么多,放在场里烂,还不如等不够的时候再买,那时候能买这么两倍还多了。”

秦大福笑:“大爷,这也没花几个钱。瑶瑶说了,人家卖草糊口,咱不跟人家计较那么几文。”

三爷爷叹道:“没想到咱们老秦家,还出了这么个小善人,好心肠。”不过这好心肠看在老秦头和张氏、二婶三婶眼里,那就是烧包的,有了几个钱不知道怎么得瑟了,不给自己家里人花,竟然整天想着给外人。

张氏这么说,秀瑶可不那么想,她给别人不过几文钱的事儿,人家都感激说她是小善人。张氏那群人可不行,就算她给再多,张氏也觉得是应该的,也嫌少,永远不满足不说她好,她干嘛那么犯贱呢!

所以,秀瑶一个钱也不会主动给张氏的,爹娘给的她不管。而张氏就算以后不缺钱了,儿子媳妇孙子给的钱花也花不完,她还是耿耿于怀小孙女一个钱也不给她,憋得她一辈子难受得很。

重阳节一过,天就凉了。菊花开得热热闹闹的,金黄的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往下飘,地上一层一层的,家里烧火草不够的人家就去搂草。今年秀瑶是不用去了,可以笑看秀美三人挎着大筐子,拖着竹耙冻得丝丝哈哈地去搂草。

过了几天老柳头亲自赶了一辆大骡车,拉了一车木头来,同来的还有柳飞。

木头都是三姥爷帮秀瑶家买的,价格非常划算,都是些杨木、梧桐、柳木、楸木等。

其中杨木做房子的主要大梁和其他屋梁,梧桐等就可以做檩子,屋顶上到时候还要把秫秸绑的把子覆盖上,然后墁泥上去,再压麦草或者是瓦片。

除此之外,还带了好几麻袋棉花,都已经弹好,还铺成了一床一床的,到时候可以直接缝被子。

除此之外,还带了好几麻袋棉花,都已经弹好,还铺成了一床一床的,到时候可以直接缝被子。另外也有一些礼物是给老秦头夫妻的,自从那次半夜来砸了张氏的碗筷,过了几天李氏就让柳飞来送了新的碗盘杯碟,还送了一套崭新的茶具。给足了张氏面子,老秦头也就不再那么疙疙瘩瘩的,毕竟人家老柳家还是想修好的,他也就自然起来,老柳头来了他也去招待招待。

第二天老柳头又领着孙子送了三大车瓦来,这是大家都没想到的,老柳头嗨嗨笑道:“我给你们一个惊喜,这车瓦是赊的,饥荒你们自己打。”闺女家有钱了,他也就不上赶着,免得闺女和女婿总是有压力。

秦大福喜着接过缰绳,“自然的,多谢爹,还能赊到瓦来。”一般乡下没有烧瓦的,都要去县里买。乡下人去县里买,自然不像在乡下买那么自如,而且都是要付现钱的。

老柳头笑着解释:“也是该当你们走运,县里的连家瓦匠窑去咱们磨坊买面,嘿嘿,让我给逮着了,赶紧给你们赊了三车瓦,这些瓦盖个三间大房子不成问题。”

他们又商量,如今地里没有农活,磨坊虽然忙,可也能抽出俩人来帮忙盖房子。柳氏和秦大福不肯,磨坊忙得很,如今柳飞都没时间去读书,他们可不能再耽误人。

秦大福为自己没能去丈人家帮忙一直内疚呢,更别说让人来帮忙,“爹,盖房子我们自己来就好,找俩有经验的泥瓦匠,俺们自己家的几个兄弟,人够使的。”

老柳头点点头,“那也行,你们就自己忙活,盖了一回,就盖得大点,别小里小气的。”

大家笑呵呵的,都说是。

趁着姥爷在,秀瑶就跟他们商量,“姥爷,爹,咱们的猪差不多好出栏了。”用秀瑶的法子喂猪,六个月猪就可以出栏,第一年秀瑶一边试验一边养猪,除了喂地瓜粉、麦麸、地瓜叶和藤蔓、苜蓿草、楸树花叶、高粱粉、豆饼、棉籽饼等,她还喂一些蔬菜,例如猪大棚上结的南瓜、方瓜、葫芦等,

现在养了将近八个月,一头大肥猪差不多有两百斤多一点,这些天基本不长肉了,所以秀瑶就商量着卖猪。不过小猪在前些天七月份的时候又抓了一批,姥爷家除了母猪下了十六只小猪崽,另外抓了十六只。而秀瑶家前些天抓了十来只,如今都养在场里。这批猪年底的时候就可以卖掉换钱,来年春天继续抓小猪。

老柳头觉得也是这样,“我看也差不多了,前几天才过了过秤,差不多都有两百斤左右,轻快的一百七八,沉的两百二三。”

秦大福欢喜得嘴角都裂到耳根了,“咱们这猪可肥,别人家都没的,收猪的肯定乐意要。”

秀瑶还是有点担心的,“咱们还得合计一下呀,不能让收猪的压咱们的价格。现在集上一斤肉要二十七八文了,生猪也要十七八呢。他看咱们这么多猪,说不定还会伙同收猪的压咱们的价格呢。”这些做生意的,总归是心眼多,如果他们看上这些猪,又不想多出钱,就给压价格。你要不卖,别人也更低的价格,到最后就不得不卖给他,而他和另外的都是一伙的,亏的就是自己家。

别人家的猪,养一年,一般都是一百五十斤左右,爷爷家的猪一直吃猪草和少量的高粱麦麸,年底那猪也就是一百五六十斤,一身的瘦肉。收猪的都不爱要,嫌太瘦了,现在家里这些猪,肥膘大,收猪的肯定乐意要。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被他们压价。

毕竟猪肉能换钱,猪下水、猪蹄子、猪头、猪皮等也是能换钱的,不能白让收猪的赚便宜。

老柳头:“烧肉客家倒是去咱家问过,说是要我们给他们留几头,他们平日里要煮烧肉。别人家的猪不够肥,还是咱家的好。”

秀瑶问他:“姥爷,他给多少钱呀。”

老柳头表示别人多少钱他们就多少,没有多的。秀瑶就有点不同意,“姥爷,咱家的可比别人家肥呢,起码一斤得多一两文才行。”

老柳头呵呵笑道:“瑶瑶,你买花柴都多给人家钱呢。”意思是不用计较那么多,都是自己村的。

秀瑶嘟着小嘴,“姥爷,这是两回事。卖草换钱吃饭的人多可怜啊,卖烧肉的家里多的是钱,咱们不多赚点,那赚谁的。再说了,他们该主动给咱加两文,咱的肉可肥呢。”

老柳头嗨嗨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中,我就这么跟人家说。”

秀瑶又想了个办法,“姥爷,爹,咱们除了把猪直接卖给卖烧肉的人家,还得直接卖掉呢,最好是卖给那些合伙卖肉的,他们四处赶集下乡的,卖肉量大。咱们一次性卖给他们,比自己杀猪卖要划算。”虽然便宜点,可是能一次性快速出货收款。

秦大福思索了一下,“卖给他们倒是好的,就是你说的,怎么能不让他们压价。”

秀瑶早就想好了,“这个好办,让他们知道咱们猪肉好猪肉便宜,咱们是有实力和他们竞争,只不过不愿意罢了。爹,咱们不是要盖屋了么,不如就趁着这时候杀一头猪,然后四外村的卖,让他们来买肉。咱们便宜点,集上二十八咱们就二十二,保管好多人都来买。”

这时候农民虽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生活中等的多,像老秦家那样也少,他们算是贫困户。村里要是卖猪肉,一般的人家都会图便宜去买两斤的。

现在天凉快,不容易坏,再让人四外村的一叫卖,那些卖猪肉的肯定知道会来看。他们主动找上门来就和他们谈,他们如果压价格就时候自己家可以零卖,他们想必也会害怕的。

商量好了,送走老柳头之后,秦大福就去找秦二贵秦产几个,又叫了秦德才还有三爷爷家的秦田,让他们帮忙在附近村子里吆喝,最好是挨家挨户地去说一下。

准备了两天,秦大福就请了后桃源周屠户来帮忙杀猪。

周屠户有点顾虑,提醒他们附近杀猪帮做人很独,总想他们自己做杀猪卖肉的生意,不想人家掺和。秀瑶正是想把猪直接卖给他们,所以才想这个法子的,就没太在意。毕竟打开门做生意,不可能一家全垄断了。

杀猪之前先敲敲打打了一番,四外村的人如今闲着没农活,都来凑热闹。男人们说说笑笑,孩子们好奇,女孩子们虽然害怕,却也要凑热闹。

“周老爹可是有名的快刀子,这一刀子下去,那猪就没痛苦了。”有人议论着。

秀瑶在边上听了几句,她不敢看杀猪的,听他们说,会杀猪的一刀子下去,就能让猪血流尽,死得快。若是技术不好,以为猪死了,结果刚松开,猪就满园子跑,快得追都追不上。

这时候他们听着猪嗷嗷地叫着,就见老秦头领着秦大福、秦二贵和秦德才好几个人把一头大肥猪用木棍子抬出来,猪的四蹄两两一绑,木棍从中间穿过去。那猪可能知道要挂了,拼命地叫着。他们将猪按在了一张方桌上,秦业又将已经拌好面粉和盐的大缸盆子端过来放在桌子下面,等着周屠户来下刀。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562274 亲的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