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第103章

重生农家乐 第103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转眼吉日就到了,老柳头领了众人去南河边上破土动工,开始盖磨坊。盖磨坊的事情秀瑶帮不上什么忙,而且是粗活,李氏也不许他们几个小孩子过去,免得一个不慎磕了碰了的。

至于磨坊的构架,老柳头早就想好的,根据实际需要来搭建,不仅如此,他还留出了以后扩建的余地。盖磨坊的材料基本都是自己家备下的,不够的就从几个兄弟家凑一下,三姥爷家要几根木头当檩子、柱子,那几家要点秫秸绑把子,还有石头青砖的,如果不够就从村里谁家暂时存下的拿来用了,回头再备了给人送去。

土坯是现成的,泥就更简单,土里面倒水加麦糠等,这样的泥墁墙就要结实许多。

秀瑶估计了一下,磨坊今年冬天赶在寒冬前就能竣工,来年就可以把磨坊迁过来。对于盖磨坊她帮不上什么忙,所以也不去掺和,免得添麻烦。

过了几日,秀瑶去地里看了看,地瓜干已经干了得找人捡回来。

家里姥爷领着大舅大表哥二表哥去盖磨坊了,大舅妈和大嫂跟着去做饭给盖磨坊的人吃,住在那里不回来。二舅和二舅妈负责磨坊,姥娘带着小姨和柳芸给家里做饭。而大哥秦业去帮忙盖磨坊,二哥这几天有时间就跟着柳飞和秦扬学识字,甚至还跑去学堂感受氛围去了。

夜里,她对秦显道:“二哥,你明天赶着驴车,咱们去把地瓜干收回来吧。”

李氏听见了道:“让你二舅和你们去。”

秀瑶笑道:“姥娘,不用,俺二舅还得管磨坊呢。这几天磨坊的活儿都落下好多人家催呢。”反正二哥也很能干,要不是想去看看学堂什么样,他也要去帮忙盖磨坊的,起码可以帮工和泥的。

秦显有点犹豫,看大哥还不回家,他逮着机会才能去学堂跟着学两天的,要是去拾地瓜干起码要一天的时间呢。

柳飞看出他的顾虑来,笑道:“明天我跟先生请个假,我也不去,我们都去拾地瓜干。”

秦显勉强笑了笑,“好。”

柳飞道:“就算拾地瓜干,我们也能学到东西的,我跟你讲秧地瓜收地瓜的一些字,你也就学会了。”

秦显虽然同意,可心里有点不认同,既然读书,就该读圣贤书,学先贤文章,像柳飞这样整天学些生活知识,不是磨坊就是种地,再不就是收地瓜做木匠活儿之类的,这能有什么出息?他觉得柳飞可能因为资质问题,只能学这些,要想考秀才也不可能的。可他自己只可惜是没有时间和钱财来供自己读书,否则自己真的可以一搏的,至少先生都说自己聪慧的。

只是可惜了,现在分了家,不知道能不能劝说父母让自己读书呢。虽然家里贫寒,没有钱财供自己读书,但是自己也不要全天都去读书,只要每天能有两个时辰就好了。

父母若能答应自己,也不是没有好处,自己假以时日一定能够中秀才的,中了秀才可以为家里免一部分赋税徭役,也是好事。

不过,现在他说不出口的,毕竟家里糊口都难。

秀瑶看了他一眼,道:“二哥,三哥说的对的,其实就算是学了日常这些东西,也是大有用处的。”

秦显道:“小妹儿,你不读书,不懂这些。”

秀瑶便道:“二哥,你想读书,我们只要努力,会有机会的。”

秦显嗯了一声,却不以为然,这几天他和柳飞去学堂,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学堂里不乏优秀子弟,但是也有那些纨绔子弟们在滥竽充数,他们家境富裕,不必日夜操劳。家里人还拿钱和时间专门让他们读书,可他们却在敷衍,和尚撞钟一样混日子,他们根本比不上自己,却对自己不屑一顾,妄加嗤笑。如果是自己有时间和钱财读书,绝对比他们优秀百倍。

老天就是这么不公正。

就算柳飞,没有什么读书资质,可姥爷家家境殷实,他也能读书。而自己,却不能够。

秀瑶看他垂着眼沉着脸不说话,知道他心里可能有什么想法,也不多管,只和别人说笑。

第二日,秀瑶几个去把地瓜干拾回来,然后都收在粮食囤子里。老柳家开磨坊的,粮食囤子修得就比别人家更大更干净安全,底下都是青砖铺底,然后白灰抹缝。为了防潮,底下还铺了秫秸绑成的帐子,另外还有麦草绑成的草帘子,基本就能防潮防鼠了。除此之外,如果再怕潮湿的,就放在大缸里,盖上盖子,既不生虫,也不返潮,安全干净卫生。

将近十亩地的地瓜干,除了一些鲜地瓜,也收了好几个粮囤子,看着很是喜人。

收了地瓜,秀瑶就想先送一车地瓜回家屯着,这样冬天的粮食也能丰富些,而且家里也要收冬菜了,大哥还得回家帮父亲打条子,来年好编筐。分家的那点根本不够用的,必须一切靠自己家弄新的。

李氏和老柳头也知道秦家事多,所以也不多挽留,大舅给他们收拾上一口袋细面,一口袋粗面,秀瑶拒绝了。

她对秦业道:“大哥,爹娘肯定不会让咱要的。”以前姥爷送粮食,是给了爷爷奶奶,不是娘想要的。而且就算要,也要娘点头,他们不能自作主张的,否则到时候将粮食拿回去,反而让娘为难,陷入被动。

她觉得如果娘想要,到时候表姐和小姨出嫁,她肯定会来看的,那时候再要也不晚的。

秦业虽然帮着盖磨坊,可那里也不缺他一个,他不过是帮着和泥打下手罢了,要走也是立刻就能脱身的。

“姥爷,我娘说把扬扬也带回去,他住得太久了,俺娘怪想他的。”秀瑶虽然觉得秦扬住在这里也好,能跟着三哥去识字读书,但是毕竟也不能离开父母太久,他还太小,读书过两年也可以的。

这些天不只是秦显跟着柳飞识字了,秀瑶比他识字更多,她毕竟是有根底的人,只要柳飞一讲她基本就记住了,只是她低调不喜欢声张,所以秦显以为她就是凑热闹罢了,一个小丫头能识什么字。

秦显却犹豫道:“大哥,要不我先住几天,等娘来的时候我在回去?我想跟三哥再学几个字。”

秦业想了想,家里也没什么活儿,能干的他自己也就干了,弟弟喜欢读书这也是好事。他笑道:“好,”又跟老柳头道:“姥爷,要不就让二显住几天,白天让他在磨坊帮帮忙,夜里跟着柳飞读书好了。”他又叮嘱秦显道:“二显,也别去学堂了,我们没交束脩总去不合适。”毕竟那学堂是任家的,没交束脩总去会让人说闲话,也让姥爷欠任家的人情,这样不好。

秦显见能让他留下,很开心地答应了,不像之前那样有点愁眉苦脸的,他笑道:“大哥,我知道了。我不会偷懒的。”

老柳头又道:“我还得看着磨坊,就不去送你们,让柳飞赶车送你们家去吧。”

家里别人都忙着,只能柳飞赶车送他们了,秦业还怕耽误柳飞读书,说要秦显赶车也行,回头秦显再赶车回来。秦显却怕回家了娘不让他再回来,就道:“大哥,我在磨坊帮忙,我三哥去送也行,那驴不那么听我的话。”

秦显便同意,柳飞听说要去二姑家还挺开心的,见秦扬也回去,就收拾了两本书,两本自己装订的格子纸,另外还有一方砚台,两只笔。他对秀瑶道:“瑶瑶,你和扬扬用啊,先生说扬扬有读书的天赋呢,让咱们尽可能给他读书。”

秀瑶笑道:“三哥,我知道了。我会督促他的。”

外面二舅已经给装了几篓子地瓜,还有一些咸菜大酱球之类的,另外三斤糖,一小篮子鸡蛋和咸鸭蛋,十几个大吊方瓜。因为秀瑶不肯要米面,老柳头也就没坚持,反正日子还长着呢,不过李氏还是送给他们一架三锭线的脚踏纺线车子。反正纺线车子做起来也不麻烦,用了一些旧家什儿上拆下来的木料,三姥爷一晌午头的功夫就给做起来了。老秦家没有纺线车子,用的时候都是管乡邻或者本家借借。

见不是特别值钱的,秀瑶和秦业就没拒绝,拿回去给大姐用正好。

秦扬见能回家也份外开心,坐在篓子上咯咯地笑,秀容看了他一眼,这小子就是个不知道愁的。她可巴不得多在姥娘家住几天呢,二哥就是好,还有读书当借口她可没什么好找借口的。

不过想着柳芸表姐好小姨要出嫁了,娘是不是要来呢,到时候自己跟着来不知道成不成,反正现在也没什么农活,家里也轻快得很。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沙河村,秀瑶对秦业道:“大哥,把车停一停,我去给常婆婆家送几个地瓜。”

她跳下车,秦扬也跟着她跳下去凑热闹,两人去敲了常婆婆家的门,半天她才出来应门,头上裹着块手巾,看样子是病了。

秀瑶关切道:“常婆婆,你病啦?我们带地瓜回家,路过这里给你送点。”

常婆婆看了一眼,有气无力道:“就是着了凉,不打紧,那敢情儿好啊,说着就去拿簸萁。”之前老柳头种的那块地,收了豆子,他已经给常婆婆送了一些来,说齐风关照的,常婆婆也收下了。

秀瑶给她捡了一簸萁地瓜,秦业忙给她端过去,常婆婆笑眯眯地对他们道:“真是辛苦了,来家喝碗水吧。”

秀瑶道:“不了,我们还得回家。婆婆你也快回去吧,别再着凉了。”

常婆婆嗯了一声,看着他们上了车,赶着驴车走远了,她才叹了口气,“真是好孩子。”然后又扶着拐杖,颤巍巍地家去了。

路上秀容好奇地问秀瑶:“那嬷嬷家里没有别人吗?”

秀瑶摇头,“不知道呢,每次来都是她自己,可能不在家吧。”

他们赶着驴车一进村就遇到了本村的人,那些人目光就有点意味深长,跟他们招呼了转而就去和人嘀咕去。这一分家,秦大福家可宽裕了,之前老丈人家不肯多接济东西,如今分了家没顾忌了,粮食什么的都舍得给。

恰好二婶三婶搂草回来听人说,两人羡慕嫉妒恨,一通说长道短,气呼呼地就往家走。一进家门,就对正呵斥着秀娟做饭的张氏道:“娘,你可不知道啊,俺大嫂家可发了。之前不是买了荒地吗?现在又去娘家拿了东西了。一大车呢,得好几石粮食,不光这些,我看还有麻袋盖着的,肉呀鱼啊鸭蛋什么的,还有箱子呢,不知道装什么东西。”

原本路人看到就够添油加醋的,这两人心里嫉妒得很,自然又更添枝加叶的,一棵树枝子也能长成参天大树,让张氏一听,以前媳妇不肯从娘家要东西,是因为没分家!

现在一分家,立刻就去娘家搬东西回来了,这是不孝!之前不肯为大家出力,现在分家了,倒是舍得了!

张氏心里不舒服,气道:“就知道嚼舌头,有本事你们也家去要。”

三婶笑道:“娘,我们娘家要是有,我早要了。”

二婶转身就回了东厢,见三婶跟着过来,冷笑道:“我们家里有,也不用嫁到这样的人家来了。”

指挥着秀娟做上饭,张氏就扭头出去,出了门往后走,转了条胡同就去了秦大福家。

秦大福家因为儿女回来,侄子赶车送过来,正热闹吃饭呢,见张氏脸色不善地闯进来,原本热闹的气氛突然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的热锅,一下子静了下来。

秦大福和柳氏立刻起身,笑着问道:“娘,吃了没?”

张氏哼了一声,扫了他们一眼,看桌上是粗面卷子,一盆子炒吊瓜,一盘子切开的咸鸭蛋,一小盆蛋花咸菜汤,还有盆子炒菠菜,一大盘子咸菜。

就这么几个人,竟然吃这么多菜,张氏觉得一阵阵钻心的疼,没想到大儿媳妇是这么一个不会过日子的人。不过也说明娘家送东西来了,不用那么苦哈哈了吧。

哼,娘家送了东西来,竟然不知道先孝敬她这个婆婆,这个儿媳妇,还真是个不上道的。

越想心里越不平衡,总觉得分家自己是罪魁的,她没好气地冷笑道:“吃什么啊吃,今年收成不好,家里可吃不起,哪里有你们这么自在。”

柳氏已经给她拿了碗筷来,“娘,不如坐下一起吃吧。”

秦大福看了看,又道:“秀容,去给你嬷嬷炒个鸡蛋来。”

张氏摆摆手,“不用了,我听说家里来客人,过来看看。”

柳飞这才有机会跟她问好,叫了一声嬷嬷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