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795章 微尺度传热理论,刘天全结婚

“老祝啊,这事儿等研制工作结束后再说吧,我了解李代表,他不是那种敝帚自珍的人。”

王庆典并不是大包大揽的人,祝元容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催促研究员加快研制进度。

时间一天天过去,cj型固定床反应装置已经制造了出来。

在实验室内,李爱国进行了测试工作。

看着cj型固定床反应装置运行正常,各项指标都在范围内,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我们成功了!”

祝元容也专门跑过来全程监测了固定床的各种数据。

看到温控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祝元容知道这次京城化工撞大运了。

固定床反应装置的最大难点就是温控问题。

随后的项目大部分由王庆典带领的队伍承担,李爱国则进入了“休息”状态。

每天在实验室里转一圈,然后便回到办公室里着手把cj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中用的理论撰写下来。

这些技术和理论大部分来自后世,能够对这年月的化工研究员们产生启发的效果。

基础才是根本!

日子一天天过去。

一个星期后,李爱国把撰写好的《非热平衡理论》、《多相流耦合的论证》、《微尺度传热理论》三篇文章交到了王庆典的手里。

第一篇文章,王庆典花了十分钟就看完了,微微点头:“有那么点意思。”

第二篇文章,王庆典足足看了二十分钟,手指在稿纸上摩挲来摩挲去:“这想法倒是另辟奇径,可以作为论文发表出去了。”

王庆典不由得对第三篇文章产生了兴趣,他看了一眼,便“噫”了一声,凑到台灯旁仔细看起来。

借着灯光,他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

“目前国际上对微尺度传热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导热问题上,这篇文章很少见的考虑了到辐射和对流问题。”

“据说田先生好像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了。”

李爱国闻言吓了一跳。

要知道他搞出来的这个理论,是根据后世一门崭新学科——微米/纳米尺度传热学中刨除超越时代的细节,简化出来的。

在该理论下,微尺度下热导率不单单依赖于材料厚度。

还跟尺度效应、导热的波动现象,微小通道中流动和传热,流动压缩性和界面效应等有关系。

这理论听起来有些生僻,却能够解决合成氨中传导率过低、能耗大且对设备要求高等要求。

并且还能够提高铁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这两项技术一直是卡着国产合成氨技术的脖颈技术。

李爱国本来想把成熟的合成氨技术拿出来,但是仔细一想,却发现了不妥的地方。

成套的合成氨技术太过复杂,不但涉及技术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工程、化工工艺.等基础学科的参与。

一座大型合成氨工厂至少需要数万各个学科的技术人员共同参加。

李爱国一个人,混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在关键时刻还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

另外,后世的技术在这年月受限于基础条件,并不一定行得通。

所以李爱国便想到了掺沙子的做法。

只不过他掺入的是金子而已。

只要微尺度传热学问题解决了,再想办法搞点新技术,国内的化工人自然能循序渐进,总归能走出一条属于咱们自己的合成氨道路。

没想到现在蹦出了一个田先生。

李爱国颇有兴致的问道:“田先生是哪个研究所的全名是什么”

王庆典对这个问题似乎有些犹豫,沉默了片刻,吐出了一个名字:“加州大学热物理学实验室的田长霖教授。”

“他跟我是同学,当年在小美家的时候,田先生就已经开始研究辐射和对流问题了。”

李爱国沉默了。

小美家在后世之所以能迅速发展,跟世界各地动乱,优秀的人才都跑到了他家里有很大的关系。

王庆典似乎觉得这个话题过于沉重,没有再继续下去。

他拿着那篇文章说道:“李司机,这理论虽然没有实际的论证,思路上确实是可行的,特别是我总感觉到它跟合成氨中的催化问题有关系。”

你的感觉一点没有问题.继续坚持这种感觉。

“这些只是我的一些粗俗的见解,您要是有时间,可以多指点指点。”李爱国道。

王庆典笑道:“应该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才对。小友,来,喝点茶水,咱们好好讨论下。”

王庆典用酒精灯煮了两盏茶水,两人喝着茶水,就《微尺度传热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李爱国虽有后世的理论,却知之然,不知所以然。

王庆典作为研究合成氨的老前辈,拥有多年的实操经验,却苦于没有敲门砖。

两人的思路相互结合,迸发出一路火花带闪电。

一直到凌晨两点钟,外面响起了王大奎的声音,李爱国才算是打了个哈欠站起身。

“王老,您也赶紧休息吧,我今儿还有点事儿,咱们不能多聊了。”

“好好好”

王庆典也清楚这才算是万里长征刚起步,千万不能心急。

送走了李爱国后,王庆典余兴未消,又在书桌前足足研究了半个小时,这才回到屋内躺在床上。

刚躺下,突然又坐起来了。

他转过身跑到书桌前,翻出一摞厚厚的实验数据。

“我好像找到固相法生产工艺屡屡失败的原因了。”

屋内的昏暗的灯光从残破的窗户里投射出去,驱散了崎岖道路上的黑暗。

虽然道路的前方还有很长一段黑暗,但总归是有了进展。

——

半明半暗的道路上,李爱国吧嗒打开手电筒,照了照对面的王大奎:“怎么,火车还没到吧?这么早就要去接亲啊”

今天本是刘天全结婚的日子。

但是无论是新郎官刘天全还是新媳妇儿黄森都还没抵达京城。

这事儿说起来是孩子提娘,说来话长了。

上个星期,李爱国请建筑队将刘家新房拾掇了出来,院子里的大娘们帮着做好了喜被。

印有红色喜字的搪瓷盆子、热水瓶、痰盂等结婚必备的玩意也准备就绪了。

这时候却出了个岔子——刘天全突然打回来电报,因为有紧急任务,回乡假取消了。

刘天全决定跟黄森在地质队里简单办个仪式,有机会的话再把黄森带回来。

刘大娘盼着儿子回来,简直是望眼欲穿了,看到电报,当时就差点晕了过去。

没办法,李爱国只能想办法跟刘天全挂了电话。

让他不去参加任务是不可能的,不过好在中间有短短五天的时间,可以让刘天全带着黄森回来一趟。

当天回、第二天走,能够把婚事办了。

刘天全幼年丧父,也知道自己结婚要是老娘不在跟前看着,以后说不定会留下遗憾,便答应了下来。

四合院的住户得知这状况,都感觉到新奇,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按照约定,凌晨五点半火车到站。

四合院的住户分成两队,男队由南易带队,前去车站迎接刘天全。

黄森需要在车站内待半个小时,由李爱国带领的迎亲队伍前去迎接。

最终双方在四合院汇合,举办结婚仪式。

王大奎听到李爱国的话,气呼呼的说道:“易中海这会正在刘大娘屋里,鼓捣着要当主婚人呢。”

“咱不是商量好了,不需要主婚人,只要举办个简单的仪式就行了嘛”

李爱国话刚出口,就意识到自己好像犯蠢了。

一般来说,婚礼上的主婚人要么是单位的领导,要么是德高望重的亲戚。

无论是哪一种,都极为有脸面。

易中海因为前阵子犯了错误,最近一直处于“龟缩”状态,要不然也不会连贾东旭被欺负,也不出面了。

他这会冒出来,不用问,肯定是要摘桃子了。

“老嫂子,孩子结婚是人生大事,咱们千万不能马虎,要不然会后悔一辈子的。

我是咱们大院里级别最高的工人,还是一大爷,担任了主婚人,肯定给你置办得圆圆满满的。

有我作为榜样,天全结婚后,工作会更进一步,婚姻也会美满的。”

不得不说,易中海特别擅长拿捏人心。

刘大娘现在最担心的事儿,就是婚礼仪式出乱子,让亲戚朋友在背后戳脊梁骨。

只是刘大娘也不是不闻窗外事之人,虽然她平日里很少发表意见,但对大院里的情形门清着呢。

要是选了易中海,那就没办法跟李爱国交代了。

易中海见刘大娘犹豫不决,只能继续劝说。

这会功夫,何雨水有些不耐烦了:“一大爷,您是七级钳工、是一大爷,这都没错儿,但是您没孩子啊。万一天全哥结了婚,跟您一样,生不出孩子来,那就糟糕了”

话没说完,何雨水连续“呸”了几声,脸上的嫌弃让旁边围观的大娘们忍不住笑出声来。

本来主婚人不需要是全福人,只是易中海为了显摆自己的优势,结果掉到坑里了。

关键是易中海此时还不能发火。

他深吸口气,道:“咱们大院里除了我,也没别人合适了吧”

“谁说的,我觉得爱国哥挺合适。”何雨水挺起胸膛说道:“爱国哥是正五级司机,还得过全国先进火车司机称号,比不过你这个七级钳工

爱国哥是街区里的巡逻队队长,也不比你这个一大爷差吧

最关键的是爱国哥有儿子!”

何雨水毫不犹豫的冲易中海的胸膛上又攮了一刀。

易中海气得差点面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师傅,我扶您。”贾东旭在旁边凑热闹,眼疾手快搀住了易中海。

易中海清楚没办法当主婚人了,借故身体不舒服,让贾东旭把他搀了回去。

他们前脚离开,李爱国后脚回来了。

“易中海呢”李爱国神情茫然。

“他生病了,爱国啊,大娘还得麻烦你来当这个主婚人。”刘大娘站起身道。

咱李爱国能说什么,只能一口答应了下来。

许大茂在旁边看得眼馋,小声给刘岚嘀咕:“易中海挨了顿收拾也没有抢到的位置,人家偏偏主动送到爱国手里面,啧啧,眼馋啊。”

“你啊,别想那么多了,还是小心点贾东旭吧。”刘岚在许大茂的脑门上敲了一下子。

许大茂最近一阵子总感觉贾东旭偷偷跟踪他。

因为搞不清楚原因,再加上没有证据,只能偷偷告诉了刘岚。

“你放心,我对付贾东旭还是手拿把掐的。”许大茂并没有把贾东旭放在眼里。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凌晨四点钟。

此时一辆从边疆奔驰而来的列车上,灯光昏暗,乘客们纷纷东倒西歪陷入沉睡中。

刘天全悄悄的握住了黄森的手。

“黄森,你别担心了,虽然我家里只有个老母亲,有个妹妹,但是有一帮子好邻居,他们肯定会把咱们的婚事安排得妥妥贴贴的。”

黄森有些害羞的抽出了小手,羞红脸点点头:“我倒是不在乎这个,只是担心咱娘看不上我这个孤儿。”

黄森的父母在解放前是西部科学院下属地质队的队员。

曾经深入过四川及西南地区,调查矿产及地质状况,探明矿藏储量。

在一次勘探过程中,被当地的土匪杀害了。

自那之后黄森成了孤儿,是在她父母的几个朋友的照料下才长大的。

这年月女方父母不在,女人往往会被认为克父母、扫把星。

所以黄森才会有如此担心。

听到黄森的担心,刘天全又心疼又觉得好笑。

“放心吧,咱娘不是那种搞封建迷信的人。”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火车鸣笛两声缓缓停靠在了京城站。

刘天全按照预定计划提前离开了车站。

黄森站在站台上等着前来迎接新媳妇儿的队伍。

此时正是凌晨时分,下了车的乘客们纷纷离了站,站台上的人影逐渐稀疏起来。

一辆嘎斯大卡车冒着黑烟从远处的通道内行驶过来。

黄森见大卡车朝着她这边驶来,特意后退了一步,站在了台阶上。

突然,嘎斯大卡车咔持一声,停在了她面前。

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年轻人跳下驾驶室,朝着黄森热情的打招呼:“嫂子,等着急了吧”

黄森看看李爱国,再看看那辆嘎斯大卡车,等注意到嘎斯大卡车上贴了大红的喜字,她才意识到这是来接的人。

“你就是爱国兄弟吧,我经常听天全提起你。”

面对来接亲的大卡车,黄森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了。

此时又有列车行驶过来,预计乘客马上要下车了,站台上负责维持秩序的乘警冲着李爱国打了个手势。

“谢了周哥,马上离开!”李爱国冲着对方挥了挥手,然后拉开了车门:“嫂子,咱们回去吧。”

“好、好、好”

黄森虽不是那种爱慕虚荣的人,此时心中依然有些小得意。

一般人哪能开着卡车来接亲,更别提把卡车开到站台上了。

更重要的是李爱国身为刘天全的兄弟,愿意如此大费周章,足以说明男方家里的人很重视她。

别人的重视对一个从小没有家的女人来说特别重要。

只是这好像有点不合规吧。

黄森虽然常年在边疆地区工作,也清楚大卡车不应该就这么出现在站台上。

黄森拉开大卡车的门,上了车。

大卡车并没有从出站口行驶出去,而是拐了个弯,沿着站台行驶了一阵子,停靠在一辆货运列车前。

“嫂子,你等会哈,我这边还有点工作要忙。”

就在黄森摸不着头脑的时候。

李爱国已经下了车,从包里翻出手续,朝着货运列车上负责卸货的物资专员招了招手:“石桥市场管委会来的那批货到了吗”

“是石桥收购点的货吧到了,您稍等。”物资专员顺手从李爱国手里接过手续的同时,顺手接过了两包烟,不着痕迹的塞进兜里。

然后喊了两个装卸工,把几十个木箱子卸下来,装进了大卡车的后备箱里。

他还得意叮嘱装卸工要轻拿轻放。

几十个木箱子装好后,李爱国在收货单上签上了王大奎的名字,然后拿了出站的通行证。

通行证上有货物的数量和车次,出站的时候,工作人员验明了之后,才会放行。

看到这一幕,黄森的担心总算是落了地。

虽然她不清楚这批货物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卡车出现在火车站是有正规手续的。

李爱国倒不是故意要开着卡车来接黄森,只不过是凑巧罢了。

这两年从羊城到京城的贸易线一直在平稳运行中。

因为李爱国特意叮嘱低调行事,所以每次运货的量并不大。

只不过最近羊城大石公社那边香蕉丰收了。

今年粮食作物收成不好,大石公社急需把香蕉卖掉,换成粮食。

大石公社自从开始合作后,从未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是个优良的合作伙伴。

这才有了几十吨的大规模香蕉贸易。

卡车一路疾驰回到了四合院门口。

陈雪茹和几个迎亲的女同志早就等在那里,见到黄森下车,都笑着迎上去。

李爱国算是完成了接亲任务,将卡车开进了南铜锣巷集体废品收购店。

王大奎和周宣听到卡车声音,打开了仓库的门。

连续转运了五次香蕉,忙活完废品点的事情,已经是上午八点钟了。

卡车由卡车运输班的张铁牛开走了。

一次跨越数千公里,跨越数个省区的货物贸易,牵涉到的人,从社员、到收购员、管委会主任、副主任、羊城铁道货运站货运员、再到卡车运输班司机。

这些人已经围绕着贸易线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渔网,足以保证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王大奎在仓库里清点着那批香蕉,由衷的感觉到佩服。

能把这么多人串联在一起,爱国兄弟还真不是个一般人。

此时,不一般的李爱国因为要履行主婚人的职责,顾不得休息,急匆匆的赶回了四合院里。

虽然刘天全结婚不置办喜宴,但是还是来了不少亲戚朋友。

因为刘天全的工作特殊,单位没有派人出席,不过街道办还是接到了勘探队的通知。

街道办王主任带着几个街道办的领导前来参加了婚礼。

上午十点半,李爱国找来了铁皮喇叭,走到人群中间宣布婚礼开始。

刘天全身穿全新的蓝黑工装,胸前挂着大红花,在许大茂和南易的陪同下走到了人群中间。

黄森此时也拾掇了一番,头上和胸前都别了鲜花,头发扎成了马尾辫。

她的皮肤有点黑,这会抹上了雪花膏,再搭配上强健的体格子,倒是比一般的城里姑娘多了几分气质。

“夫妻拜堂。”

两人交换的礼物挺有意思的,是两把地质勘探用的地质锤。

“鞠躬。”

两人对着相框鞠了躬。

李爱国这时候开始大声说道:“革命婚礼革命办、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

刘天全同志和黄森同志,他们不仅是因爱携手的伴侣,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

身为地质勘探工人,他们将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广袤无垠的大地。

那些无人知晓的山谷,那些人迹罕至的荒原,都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与梦想齐飞,奋斗与坚守同行。

如今,在大家的共同期盼下,他们站在了这里。

此,我作为主婚人,愿你们在地质勘探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并肩前行,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话音落了,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何雨水在那里又蹦又跳,扯着嗓子喊:“早生贵子!早上贵子!”

刘大娘坐在那里,看着非常般配的小两口,悄悄的拿出手帕擦了擦眼泪。

她头上的白发好像比以前更多了。

——

刘天全和黄森在四合院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便在刘大娘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背着行囊登上了前往边疆的列车。

列车启动,车轮碾压携裹起一阵灰尘,刘大娘的眼又被迷住了。

四合院里,贾张氏还在为没能吃到喜宴而感到郁闷,小声嘟囔道:“养这么个儿子有什么用处,整天不着家。比我家东旭可差远了。”

贾东旭连连点头:“娘,你放心吧,再过几天,我就给你买止疼片。”

现在贾家的日子难,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了,贾张氏已经两个月没吃止疼片了。

不过她也清楚贾东旭身上没钱:“东旭,你哪里来的钱啊”

“娘,你甭管了,我已经找了个好门路。”贾东旭神情得意。

秦淮茹担心贾东旭惹事儿,却担心挨骂,也不敢劝说,只能默默的抱着小当进了屋。

李爱国忙完了刘天全的婚事,又恢复了往日的行车工作。

闲暇的时候,去京城化工督促一下研制进度,日子过得倒算是快乐。

这天,刚行车回来,在大门口遇到了王庆典。

“爱国,成了!”王庆典这老头兴奋得手舞足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