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765章 雪山代号的来历,回京,陈雪茹生了

汉口东风坪码头,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堪称汉口最为熙攘繁忙的码头之一。

它与汉口油库仅一墙之隔,吴汉地区的诸多船只,大多经由此处转运煤炭,一路沿着嘉陵江顺流而下,直抵南充,乃至重庆。

不仅如此,这码头还肩负着客运的重任,每日都有七八班客船在此停靠,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天刚破晓,晨曦微露,乘船的旅客们便带着满心的期待,运输煤炭的卡车也满载着货物,纷纷如潮水般簇拥至东风坪码头,皆欲开启新一天的旅程。

然而,今日的情形却似有些异样。

他们在距东风坪码头尚有数百米之遥的交道口处,便被一群荷枪实弹的大兵阻拦了下来。

“今日码头暂行封闭!码头上所有航班皆会延迟大半天时间。”

码头嘛,本就是个重要的地儿,平常时候都得保持通畅。

一听码头封了,再瞧见铁道边上好多大兵在巡逻,那些乘客和司机们心里就明白,这儿指定有啥大人物要路过。

大多人都还通情达理,表示能理解,就打算在这儿歇上半天,再赶路。

不过嘛,总有几个毛头小伙子,觉着自个儿受了委屈,一下子就从人群里蹿出来,对着那些大兵就吵吵嚷嚷开了。

“你们封闭码头提前通知我们了吗”

“是不是有当员的路过,你们才封的路!”

“你们这是在搞特,今天不给我们一个说法,甭怪我们不客气了。”

那些大兵对着这几个闹事的小伙子,可克制得很,枪口都朝下。

班长主动站出来解释,说这是执行特殊任务,受保密条例限制,暂时没法透露详情。

“封路确实耽误了你们的行程,俺在这儿给大伙赔个不是。”

“赔不是有啥用!”

叫得最凶的那个小伙子,胳膊还挽着个打扮得花狸狐哨的姑娘,他冲着班长的脸就吐了口烟:“俺劝你们麻溜儿地把路让开!”

小伙子朝姑娘挑了挑下巴,显摆道:“宝贝儿,你放心,今儿个俺肯定让你坐上大轮船。”

话刚说完,他“嗖”地一下就往封锁线冲过去。

班长皱了皱眉头,一指小年轻:“破坏封锁条例,抓起来。”

四五个大兵立马冲上去,拿绳子把小伙子捆了,按倒在地上。

这时候,小伙子才晓得怕了,嘴里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是一时冲动,求着能被原谅。

只是大兵班长此时也顾不得他了,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小声嘀咕道:“车队该过来了。”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

一支车队从远处开过来,车队里有吉普车,还有三辆卡车,最扎眼的就是中间那辆怪模怪样的车。

这玩意儿看着像坦克,可又没履带和炮管,整车都裹着厚厚的装甲。

挡风玻璃也换成装甲的了,就留了两个圆窟窿用来了望。

车前头还挂着根沉甸甸的锁链。

车开的时候,锁链叮叮当当响,跟车的轰鸣声混在一块儿,透着一股子又笨又结实的劲儿。

这当口,人群里忽有人惊叫道:“这是55式装甲车!”

“那玩意儿不是才仿制了不到一百辆吗咋会在这儿冒出来”

55式装甲车在咱国内那可是稀罕的装甲运兵车。

就因为制造成本忒高,再加上只能在陆地上跑,没法下水,所以才造了一百多辆就停产。

如今这支车队里居然有一辆55式装甲车,他们这到底是在执行啥任务

这疑问在众人心里头直打转儿。

那个方才还梗着脖子、嚣张得很的小年轻,这会儿也被55式装甲车那庞大的车身给唬住了,脸“唰”地变得铁青。

车队里除了55式装甲车,那三辆卡车上还站着好几百个全副武装的大兵,这更是让人群对车队好奇得不得了。

车队像是没察觉到自个儿的到来引得众人瞩目,在三辆吉普车的引领下,径直开进了汉口东风坪码头。

此时十字号正缓缓靠向码头。

船上的乘客们经历了好些天的航行,都急着下船,可却接到通知,让他们先在各自的铺位上待着。

乘客们经过了那个紧张的晚上,虽说不清楚到底发生了啥事,但心里也隐隐约约有了些猜测,都纷纷凑到窗户跟前张望。

李爱国这边已经开始忙活移交工作。

瞧见下面这大阵仗,李爱国觉着自己怕是有点小瞧了吴敬种的重要性。

吴敬种这个站长在敌人的特殊战线里那可是元老级别的人物。

他肚子里装着的秘密可不是常人能想象得到的。

这装甲车、这些大兵,不是怕吴敬种逃跑,而是为了护着他。

李爱国跟对方仔细核对了身份后,又通过码头上的电话联系了气象站的同志。

回到船上,李爱国把证件递过去,说道:“同志,此人特别配合,你们在押送的时候,多照顾着点。”

李爱国跟吴敬种只是立场不同。

如果抛弃立场的话,他倒是觉得吴敬种是个不错的人。

对普通老百姓来讲,他能算是个顶呱呱的上司。

李涯被老余打压的时候,吴站长还教李涯咋把谎话编得圆溜溜的,得注意语气和眼神,可别露了怯。

可惜李涯那榆木疙瘩脑袋,到死都没学会。

吴敬种的关系硬得很,他可是戴的嫡系,从他听说戴的飞机失踪,吓得腿软,得老余扶着就能瞧出来。

他还护犊子,李涯被94军揍了一顿,站长在电话里对着94军就是一顿臭骂。

要不是斯蒂庞克轿车有那大威力,站长肯定把94军许团长绑了送南京法办,给李涯出这口恶气。

站长对余则成,那简直就跟对亲儿子没啥两样。

站长还想着跑路去东南亚,在那儿开个厂,还打算把余则成带过去给他帮忙。

在那关键时候,还隐晦地给老余提个醒。

到了海岛那边,地盘小,人际关系简单,老余那套混水摸鱼的法子就玩不转咯。

只可惜老余太轴,要不然当初从飞机上下来,也不会有后面那些糟心事。

而且吴敬种特别会用人,把对他捞钱有利的权力,一股脑儿都交给了老余。

把抓人、杀人、保人的苦累活儿,都丢给了李涯。

要是弄反了,说不定李涯能把站长的财产都登记成国的,到时候站长想哭都找不着地儿。

想当初吴敬种也是个热血汉子,就可惜站错了队伍。

不然的话,现在没准儿能和李爱国称兄道弟。

吴敬种也感受到了李爱国的好意,冲着李爱国点了点头。

“您放心吧,上面已经叮嘱过俺们,吴站长也是有过贡献的人。”灰色中山装对着李爱国敬了个礼。

灰色中山装挥了挥手,就准备把吴敬种带走。

走到门口的时候,吴敬种突然停下了脚步。

“李司机,我能最后问一个问题吗”

李爱国点头。

“你是怎么知道我的代号是雪山的

这代号还是我年轻的时候,戴亲自给我取的,知道这代号的人早就死光了。”吴敬种问。

李爱国笑笑:“北宋徽宗年间的知枢密院事蒋之奇写过这样一首诗:翠黛轻拖促晓妆,云归鬟岫鬓苍苍。道人欲识普贤面,西蜀重烧十愿香。

这首诗的名字是《峨眉峰》。

微操大师曾经写过一首《峨眉峰》:朝霞映旭日,梵贝伴清风。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步上峨眉顶,强消天下忧。逢寺思慈母,望儿感独游。

佛龛、蟹、峨眉峰、深海.这些代号全都来自这两首诗。

峨眉峰是老余。

能够独照老余的人,只有雪山了。”

吴敬种的眼睛一点点瞪大瞪圆。

他当初给老余取代号的时候,只是随意从诗文中摘抄出来的。

没有想到,竟然暗合了“独照”的意思。

这算是潜意识的一种选择。

更没想到的是,对面这个年轻人能够敏锐的察觉出来。

此子可怕如斯。

败在他手里面,一点都不用觉得耻辱。

吴敬种被罩上黑色的头套,带上了装甲车。

车队鸣了两声笛,缓缓驶离了码头,最后消失在了路的尽头。

这时候船上的广播响起来咯,乘客们像是吃了个大瓜,心里头那叫一个满足,美滋滋地走下了船。

这趟航行,他们居然跟一个大人物同船,可真是难得。

啥这大人物是个反派人物

那更好嘞,更有聊天的话题咯。

乘客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十字号,码头的工作人员照着章程准备吊装集装箱。

李爱国正在现场指挥吊装工作,刘芳带着小齐和小思走了过来。

小齐冲着李爱国敬个礼:“司机叔叔,我将来成为跟你一样的大英雄。”

小齐只是年纪小,不是傻,他亲眼看到那个曾跟他玩过陀螺的老头儿被押出去了。

那老头虽然戴了头套,但是体型和走路的姿势并没有变化。

李爱国正儿八经回了个礼:“那你以后要多吃饭,吃青菜,长大个啊。”

小齐一听吃青菜,小脸“唰”地红了,他最讨厌吃青菜咯。

“叔叔还有工作要忙,咱们走吧。”刘芳感激地瞅了李爱国一眼,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

“爱国,你咋成大英雄了”一路上只顾着统计集装箱数据的周齐工抬起头,一脸诧异。

“没什么,咱们继续工作吧,老周,开始吊装。”

“是!”

随着这一声令下,码头上的吊机伸出长长的臂膀,把集装箱稳稳地吊装到了早就等在旁边铁轨上的火车上。

陈干事再次记下时间:“截至目前,咱们已经节省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这成绩可把陈干事乐坏了,可李爱国没太当回事儿。

要是吊装设备全乎,设施完备,吊装程序规范的话,起码能再省一半时间。

不过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咱李爱国也不着急。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

集装箱吊装到了火车上,火车立刻再次出发。

这次火车的目的地是吴汉铁路局的货运场。

火车到了货运场,集装箱又被吊装下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码头上。

收货方吴汉铁道分局老早就派了卡车来运货。

分局物资科刘科长抬起手腕看看手表。

“比预定时间足足提前了五天之久,速度倒是挺快的,不过物资运输工作不仅仅是只要速度,更重要的是保证货物的完整性。

老马啊,开始卸货吧,记住了,一定要清点清楚,再卸货。如果有损耗的话,及时记下来。”

“知道了,科长。”老马明白刘科长不是故意找茬儿。

分局以前就吃过这亏,运来的货物因为赶时间,损耗超了百分之二十。

最后分局气不过,领导专门跑去京城跟物料供应局掰扯。

可因为货物都签收了,责任扯不清,最后只能吃了这哑巴亏。

老马走到集装箱前,把手续递过去。

李爱国按例检查了一遍,就招呼工作人员打开集装箱的门。

“李同志,按照规定我需要先检查一遍。”见李爱国要招呼人装货,老马拦住了他。

“这是应该的。”李爱国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开玩笑,这年月虽没有七天无理由,但是总不能剥夺人家验货的权力吧。

陈干事叮嘱老马:“麻烦你们快一点,我们这一次的运输速度是要破纪录的。”

一听“破纪录”,老马手头反倒更慢了几分,查得更仔细咯。

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老马检查的货物越多,心里就越觉着不可思议。

那些枕木啥的货物也就罢了,都完好无损倒也不稀奇。

关键是有两个集装箱里装了好几百个暖水瓶、搪瓷盆子、瓷碗,还有啤酒。

这些个易碎品居然也都完完整整,一点损耗都没有。

老马放下一个啤酒瓶子后,又来到了最后一个集装箱前。

“打开吧。”

随着集装箱门打开,一股浓浓的苹果香扑面而来。

这节集装箱里装了十多吨苹果。水果这东西在运输的时候最容易因为颠簸坏掉,老马都做好了折损率百分之二十的准备。

结果把装苹果的箱子全检查完,老马的眉头紧紧皱起来,粗粗一算,折损率还不到百分之五。

而且那些坏掉的苹果都是自然腐烂的,不是碰裂的。

老马最后想到了一种可能。

“李同志,这些苹果不会是你们从不远处运过来的吧”

李爱国没有做解释,只是淡淡的笑了笑,便问道:“现在是不是能装货了,同志,我们还得赶时间。”

他下船后通过码头的电话联系了机务段教育室。

黄淑娴昨天去看过陈雪茹,据她观察,陈雪茹生产也就是这三五天的事儿了。

他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京城,可没功夫浪费。

老马虽摸不清李爱国为啥这般着急,可等检查完所有货物,便立马张罗人手开始装货。

刘科长正猫在背风的地儿抽烟,瞧见装货开始了,就走过来打听情况。

“科长,货物的破损率才不到百分之二左右……”老马一五一十把情况汇报了。

刘科长一听,当场愣住,上上下下打量那些稀奇古怪的大箱子好一会儿,突然像是想起啥来。

“同志,你这箱子卖不卖”

李爱国被刘科长这话弄得一头雾水。

“是这么回事儿,咱经常得把货物送到施工一线,我瞅着这箱子要是焊在卡车上,可方便嘞。”刘科长搓着手说道。

“倒是不用焊接,只要有特殊设计的卡车,能够直接用吊机把集装箱吊到卡车上。”

“……这么说,连工人装卸的工序都能省了。”刘科长眼睛瞪得老大。

不过他很快又犯嘀咕了:“特制卡车,那得解放厂那边配合吧,这得等多久才能用上啊”

“用不了多久,只要咱这次路试顺利结束,集装箱技术得到上头认可,国内马上就会大规模推广集装箱。”

李爱国对集装箱的推广胸有成竹。

咱国家最大的长处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能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刘科长一听路试结果会影响这怪箱子的推广,立马急了,一个劲儿催促那些搬运工加快装卸卡车的速度。

原本差不多得花一天才能干完的装卸活,在刘科长的催促下,不到两个钟头就弄完了。

这时候,铁道物料局配送回京城的货物也用卡车运到了货运场。

物料装在集装箱里,又被吊车吊上火车。

等全部事情忙完,天都快黑了。

李爱国几人在货运场的食堂内草草吃了口饭,得到调度员的通知后,便驾驶着火车离开了货运场。

因为货运列车得给客运列车让道,所以一路上开开停停,等回到京城,都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十五天零三个小时二十四分钟,李司机,这次咱打破了国内运输物资的记录!”

火车停在供应局物料厂,陈干事跳下火车,紧紧握住李爱国的手。

也难怪陈干事会如此兴奋,此次使用集装箱运输成功,是大功一件。

“陈干事,如果没啥事,我想先走一步。”李爱国抬手看了看表。

陈干事觉得李爱国太心急了,等会儿物料局领导要来现场检查,这可是露脸的好机会。

“剩下的事交给我们就行。”周齐工知道李爱国媳妇快生了。

“谢了,老周!”

李爱国此时心急如焚,看到有辆火车缓缓启动,准备离开物料厂。

他快步冲过去,冲着司机楼喊了两声。

一个黑乎乎的脑袋从侧窗内探出来。

此人正是前门机务段的货运司机。

“是李司机啊。你咋在这里勒”

“捎我一段。”

李爱国等火车驶离一段距离,快跑几步,冲过去抓住车尾的栏杆。

“李司机,你的身手不错啊。”车尾的运转车长伸手抓住李爱国的胳膊,把他拉了上来。

从物流厂到前门机务段,正好要经过轧钢厂外面的道闸,见列车过来,扳道员提前放下栏杆,周围响起了叮叮叮的警报声。

过往的路人,骑自行车的人纷纷停下脚步。

这时候,火车缓缓行驶过来,他们突然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从火车上跳了下来。

“嘿,见过扒公交车当便车的,这扒火车的倒是第一次见,这小子胆子挺肥啊。”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那年轻小伙子呲溜一下,钻进人群中不见了身影。

“这次好像是违章了.”

李爱国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飞快的朝着四合院的方向奔去。

等到了门口,刚蹿进院子里,一大爷就从他喊道:“爱国,你回来了啊”

“刚回来,三大爷,我有点急事,咱们回见。”

李爱国说着话,要往后院跑去。

“爱国,你媳妇儿刚才肚子疼,被废品回收站的王大奎,还有你媳妇儿的嫂子送到医院去了。”

李爱国停住脚步:“哪个医院”

“应该是你们铁道上的医院吧,你等等,我让你三大妈准备了点红糖和鸡蛋,你给捎过去。”

李爱国没等三大爷说完,转身跑回家,推上自行车便冲了出去。

“诶,这孩子,红糖,鸡蛋”三大爷从屋内出来,冲着李爱国的背影喊道,但是李爱国眨眼间就跑出了大院。

三大妈凑上来问道:“老头子,现在怎么办,这红糖喝鸡蛋还送吗。”

“送,怎么不送,要不是爱国,解成现在估计已经成了张家庄的女婿。”

三大爷也有点心疼红糖、鸡蛋。

红糖有二两之多。

鸡蛋的数量更是高达四个。

他可是足足攒了两个月才攒下来。

但是。

三大爷也是个目光长远之人。

李爱国并不知道三大爷这次要大出血了。

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停下来。

自行车蹬成了风火轮,李爱国赶到了前门铁道医院。

护士小芳正在帮着病人办理住院手续,见李爱国的身影,冲着他喊道:“爱国哥,嫂子在后面妇产科的产室里面。”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飞奔到妇产科前,从自行车上跳下来,他也顾不得扎好自行车了。

自行车推到地上,李爱国大步跑进妇产科。

此时陈方轩和大哥陈行甲还有大嫂都在产室的门口等着。

见李爱国跑过来,陈行甲连忙迎过来。

“爱国,你回来了。”

“情况怎么样”

“雪茹还在里面,医生说了,是足月生产,问题应该不大。”

李爱国听了,稍稍松了口气。

这年月人口出生率高,这些产科医生一天说不定要接生七八个孩子,经验老丰富了。

另外陈雪茹的身体一直很不错,顺产不会有什么问题。

虽然知道问题不大,但是走廊内的气氛还是有点紧张。

连一向喜欢呜呜咋咋的大嫂此时安静了下来,在走廊里紧张的踱着步。

“生了。是个男娃子。”

突然,产室的门推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