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武帝之骑神霍去病 > 卫青封侯 第十章 胡寇来使

汉武帝之骑神霍去病 卫青封侯 第十章 胡寇来使

作者:河西狼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4: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近日匈奴在边境搞小动作,烧杀抢掳无恶不作,企图试探汉王朝统治者刘彻的底线。

但是这种泯灭人性的试探,汉帝刘彻已经忍无可忍,决定在国库探查一番,好做好下一步准备,是战是和或是延续和亲之策,全在这国库之后才能做出决断。

“李敢,朕问你,国库内现有物资能否与匈奴一战,且要胜。你实话实说,赦你赦你无罪!“刘彻冷不丁突然问向李敢。

面对突然的爆炸性高规格的提问,李敢也有些懵逼,一时间愣在原地一动不动。过了些许时间,李敢大胆的实话实说,向刘彻说出了自己想法和看法。

“陛下九哥,看到如此多的粮草军械,末将也觉得可与匈奴一战。臣知道匈奴为游牧为生,靠天吃饭,且没有锻造器械的火炉和技术,马刀和弓箭也都是缴获及货物流通换来的,这是他们的劣势。

而我天朝有雄厚的物资保障,粮草和武器以及兵员源源不断,可以快速补充,这是我们天朝的优势,匈奴比不了。

我爷爷李广,边关和匈奴数次交手,有胜有负。他后来对我说,我大汉王朝地大物博,地势错综复杂,且练武成风,不缺能征善战之士。不足之处有两:一是缺少优秀的军事统帅;二是缺少娴熟骑兵。我觉得我爷爷说的对。

匈奴为什么能在边境敢如此猖狂,称霸草原各个部落。原因有三;

一是,匈奴与我天朝接壤万里,草原各部和匈奴族群不抵触,因为他们吃睡都一样,且都想过上我们汉族人的生活,不再游牧;

二是,他们由于是游牧民族,马上骑术确确实实比我们好很多,人人都会骑马打猎射箭,妇孺也一样,这是民族区域特性。

三是,在战场乃至生活中,骑马打猎是常事,刀法不讲究没有招式,快准狠,用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解决战斗和问题,锻炼出强魄高大的体质,我认为这一点最至关重要。“

李敢一口气说完思虑很久不能说出的想法,额头顿时密密麻麻的汗珠冒出,但又不是很紧张。因为君无戏言,赦我无罪,且九哥皇帝陛下,向来言而有信,之后就陷入等待。

“好,李敢能说出这样的话,对得起你李家世代将门之后,李老将军在军中德高望重,想必说出的话也是有可信度,不会无的放矢。“刘彻想了一会对李敢给予了肯定。

“你和李老将军说的,朕会记在心里,日后会拿到军议朝会探讨研究,我们回去。“刘彻的说完,便向府外走去,李敢连忙跟了上去。

“摆驾回宫!”一声尖锐的嗓音,划破寂静的府库门前。天子和李敢出来后,郭舍人恪尽职守,操起本职工作,呼喊着回宫。

从国库回到未央宫,已经有两月没有出现在皇宫里了。除了每天朝会,哪里都没去,盯着父皇景帝留下的地图,看着,想着,有时还写写画画,有时翻阅典籍。谁也不知道皇帝刘彻在干什么,太皇太后不知道,母后王姪不知道,皇后陈娇不知道,后宫太监侍女不知道,羽林军不知道,满朝文武不知道,大将军窦英也不知道,平阳长公主也不知道,跟别说远在天边的匈奴了。

看着数月整理的数据,刘彻在思考。突然听到,“启奏陛下,匈奴使者进京,有要事相商,现满朝文武在未央宫等待陛下,托奴婢问陛下是否接见匈奴使者?。“

正在思考还有什么没有整理出来,写在纸上的时候,被太监郭舍人尖锐的打断了。合上纸张,一脸不悦地走到门前“什么时候来“再就不愿多说一句。

太监郭舍人(以后我改之称为小郭,郭舍人就是汉武帝初期的身边最信任的太监,不会有其他代指),应了一句“陛下,这奴婢就不清楚了,窦英大将军和李广将军让我禀告陛下,匈奴使者要进长安面圣。“

小郭太监战战兢兢,满头大汗结巴的说道,显然被皇帝刚刚的面无表情吓得不轻。

“哦,朕知道了,摆驾未央宫,立刻召集朝会“刘彻摔了一下衣袖,说完就进去更衣。

脱去便装,身穿黑金相间的龙袍,腰缠黄金龙纹束带,脚踩绣着龙纹线条的龙鞋,长长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缓缓戴上帝王专属王冠,走向龙辇。

朝堂之上宫女站在皇帝身后撑起来的两把类似与扇子的羽毛状物品。黄罗伞盖,皇帝出巡的时候由宫女跟在后面打着一种仪仗。天子御驾,一辆富贵堂皇的马车,精选六匹高矮相同的白色骏马拉车,正所谓“天子出巡,驾六马”。

綖板长一尺二寸,宽七寸,前圆后方,冠表涂黑色,里用红、绿二色。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衣纁裳组成,中单素纱,红罗襞积,革带佩玉,大带素表朱里,两边围绿,上朱锦,下绿锦,大绶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小绶有白、玄、绿三色;三玉环,黑组绶,白玉双佩,佩剑,朱袜,赤九、赤舄,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

据汉朝制度规定:皇帝冕冠用十二旒,质为白玉,衣裳十二章;三公诸侯七旒,质为青玉,衣裳九章;卿大夫五旒,质为黑玉,衣裳七章;通天冠为皇帝的常服,其衣为深衣制。

朝臣则是安照是襦和袭的特点进行穿着。襦是一种及于膝上的绵夹衣,比长袍短,“襦自膝以上。”则襦之下摆刚及于膝盖。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五月初九转眼即至。旭日当空,万里无云,只有清爽的夏风拂面而过。

长安城,未央宫,前殿。巍峨的前殿内,香烟缭绕。刘彻手下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部着装朝服,手捧板笏,一种白色的象牙板,在中间的阁台两边分左右而立。文官在左,武将在右。

文官以卫绾为首,是汉景帝指定的太子老师,卫绾是汉武帝的老师为首,向下张汤、汲黯、朱买臣,田蚡等十四位文臣:而在武将一侧,领头的是大将军窦英,两朝老将李广,向下依次是和窦英平息“七国之乱“的韩安国、灌夫,程不时、公孙贺、公孙敖等十五位武将,羽林军统领李敢则单独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保护着刘彻的安危。

大殿里一片寂静,等着刘彻登做龙椅。

“陛下驾到“随着太监小郭喊道,刘彻四平八稳地登坐龙椅上,满朝文武则齐呼“万岁,臣登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有何事急让朕登朝问政,速速报来!“刘彻让跪在大殿低下的起来说话,一话干脆的直入主题,这就是刘彻这些年养成地习惯,简单明了。

“陛下,臣窦英有事急奏陛下。近日接到金锁关守将薛正虎急报,称匈奴将派遣使者来长安,就边境雁门关事件和汉匈和睦相处进行商量磋商,请陛下决断!“大将军窦英如实禀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