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律凶猛 > 第137章 秦训苦寻子

唐律凶猛 第137章 秦训苦寻子

作者:王望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训发现这个孩子这些特点之后,心里隐隐觉得这是自己失散的孩子。

他确信这一点,哪怕孩子穿上绫罗绸缎,吃上山珍海味,也难以改变神态动作还有眼神。

这样的眼神透露着无邪天真还有淡淡的忧伤,像是在怀念自己的亲人,但是隐隐之中不知道亲人在哪儿家乡在何处。

知道这一点并确信这一点,秦训决定开始实施夺回自己的儿子的计划。无论是偷还是抢,都是违法的,搞不好要坐牢,哪怕是拿回自己的东西,也要经过正常的合法的程序才行。

他经过思考,回家后和妻子商量,他妻子秦晋氏就要去夺儿子,摩拳擦掌的,想要去打架的样子,他立马劝阻她说:“先别着急,我们是樊城人,到了襄阳县,强龙不压地头蛇,到了这里,就先忍一忍,要背靠大树好乘凉,不能蛮干,要不然,要不容易找到儿子,就会失败,到嘴的肉不能掉了,煮熟的鸭子不能飞了,这些个道理你都懂,不必多说。”

“说是那样说,说这话的都是没摔倒过没疼过的,看那些人红嘴白牙的说说容易,谁身上有冰谁知道冷,谁流过血谁知道痛。不看说的,要看实际做的。”秦晋氏说。

“你是我的好女人,理解你的心情,没事,这事从长计议,我在想,能不能先把那个家伙告了。”

“哪个家伙?”

“就是那个财主,叫卜丰昭。”

“你怎么知道他的姓名?”秦晋氏问。

“我当然知道,我在那条街上扫地,谁家的情况都摸个一清二楚,卜丰昭更不用说。他就是一个恶人。咱家的孩子在他家,我还担心将来孩子会学坏呢。”秦训说。

“是的,孩子从小跟着谁就容易学习谁。难怪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看来,环境真的重要。不知道你有什么感想?”秦晋氏问。

“什么想法?属于我的我就要拿回来,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为了孩子,我可以和他们拼命,谁要是阻拦谁就得死,没孩子,活着干什么?没有了意义,不如来个鱼死网破。”秦训说。

“这才是男人的英雄本色,就该这样,为了孩子,可以什么都不要,但是,有钱人天天玩心眼,还是要小心,别上当,别让孩子吃亏,自己先要强大,才能帮助到别人。要知道,没有谁生来就很强大,都是环境所逼,不得不这样,什么环境造就什么人,所以说有时势造英雄的说法,你说对不对?”秦晋氏说。

秦训听了他老婆秦晋氏的话,感觉到他真的懂得不少,不过,很可惜不是男的,如果是,比很多人都厉害,特别是那些声色犬马纨绔子弟,还有庸庸碌碌平凡之徒,都不是她的对手,她能秒灭他们,不问出身,不管贫贱,就是这样霸道和蛮横,看天下谁能抵挡?

二人协商已定,秦训就想到了襄阳县有名的唐律师爷。

唐律看到这个来自樊城的人,看起来有些绝望,眼神中也透露出希望的光芒,虽然光芒很小,在漆黑的夜里还是很亮。他有这个希望,就能让眼睛放光,真的神奇啊!

唐律听力他的描述,心想,这个事不好办。因为他没有证据,没有稳婆证明,没有验血实验,也无法提供双方都认可的证人来作证。证人都是带着一定的趋向。也就是说,证人被收买,可能说作证不仅起不到还原事实的作用,反而会恶化。

要想稳妥,必须想要策略,证人是靠不住的,因为卜丰昭很有钱,有些证人会拿钱替他说话。

卜丰昭舍得钱,就能买到对他有利的证词,证人不要良心只要钱,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官司卜丰昭稳操胜券,秦训根本没有赢面,不可能胜诉。

秦训很苦恼,唐律让他先回去。秦训磨磨蹭蹭,不愿意走,唐律恻隐之心发了,觉得为人父亲的,也念其对儿子拳拳之心,就说:“好吧,我来想想办法。”

秦训一听,喜出望外,从绝望之地走上希望之路,他说:“人家都说师爷有菩萨心肠,今天一见,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真的要感激大人。不是大人伸手相助,我不知道这一辈子还能不能见上孩子一面啊!”

唐律说:“你先回去,我来想办法。不过,我先起草一份诉状,你要在诉状上签字画押,证明是你的冤情需要陈明,不知道是否可以?”

“当然没问题,因为没钱请人代写,还是先生慷慨大方,免了代书费。”秦训说。

“当然不能免。”唐律正色言道。

秦训一听,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意思?

他正在发呆,唐律哈哈一笑,说:“开玩笑的,我知道你没钱,有钱也不会去扫大街了。我免费给你写,你拿去找李县令,大人会给你妥善安排。另外,我再修书一封,你顺便带去,交给大人,大人看了书信之后,吩咐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明白吗?”

秦训一听,明白,点了点头,长吁一口气,说:“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要是以后有钱了,我一定来感谢。”

“很难,很难。”唐律说。

“什么?”秦训问。

唐律发现说错,就不再解释,只是笑了笑。

他很清楚,如果告诉了秦训导致贫困的原因,估计他不信,反而说唐律胡说八道,如果将来有好事者找唐律的毛病,这秦训就是一个证人,唐律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导致贫困的原因有很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

李力接到秦训的诉状,一看就知道唐律的手笔,他的行文,他的口气,还是那样温和有力。

他看了诉状,觉得这个案子十分棘手,完全凭证人作证,可是作证,也不能说明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鉴别。

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他想了又想,不得其解,只有在他再打开唐律的信的时候,才一看就明白了,英雄所见略同。

李力安排捕快和衙役前往卜丰昭府邸,将其包围,水泄不通,另一支队伍也是,将秦训夫妻软禁起来,吃喝用都是从外面调剂过去。唯独将小孩带出来,安置在承恩寺,委托慧通照顾。

卜丰昭即使反对,也无效,孩子被硬生生地带走,不容商量。

秦训一直没见到孩子,被软禁起来也不自由,不过,一日三餐有人供应,还比较舒服。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

秦训夫妻真是度日如年。听闻孩子被送走,下落不明,县衙一小部分人知道,口风很紧,不会泄漏,只晓得孩子现在很安全,知道归知道,还是很牵挂,因为孩子是娘的心头肉,每一次呼吸都能想到孩子。

秦晋氏很清楚这种感觉。

她这三个月,等于过来三年,甚至三十年,对孩子的思念深入骨髓。

李力看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先派人去承恩寺接回孩子,然后派捕快去送信,给谁送信?

就是给卜丰昭还有秦训。

捕快送信给他们说的话一模一样,大意是:“孩子上个月得了重病,不治之症,很多医生都看不好,无法救治,已经死亡。县令吩咐,你们家中派人前往看望入殓安葬,县衙资金困难,死者家属自费料理后事,不得有误。如果不出面出钱处理,官方将孩子尸体作为无人认领的无名尸体葬于乱葬岗,草席由官方提供一张。”

听到这个消息后,卜丰昭长叹一声,说:“可惜了这几个月的吃喝用钱了。”

卜丰昭表情平静,很像是自己家里的猫狗死亡一样,一点也不心疼。

这话给秦训一说,秦训立马泪流满面,秦晋氏更是嚎啕大哭,声震寰宇,撕心裂肺,哭声传到很远。看得出是痛彻心扉,秦训夫妻哭完后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体面入葬,是爹娘对不起孩子,让孩子受苦了,这次安葬,算是弥补弥补父母的过错。都怪父母没有看好孩子,让孩子丢失。唉——”

捕快将这些表现信息反馈给李力,李力马上判断,孩子就是秦训的,不是卜丰昭的,这个方法已经判断出谁是真的父母谁是假的父母了。

李力将小孩判决给秦训夫妻,秦训看到孩子完好如初,喜出望外,高兴得涕泗滂沱,不知其可,他夫人秦晋氏更是手舞足蹈,不知道手脚放哪里合适,高兴坏了!这些都是谁在导演?谁在演戏?让人一天从地到天再从天到地,让人不知道如何是好。

然后,李力派人去问卜丰昭,为什么要冒领认别人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儿子?卜丰昭说:“小时候,我的儿子就死了,以后接了几房妻妾,还是没有,买办法,只有从人贩子手里买来一个,当作自己的儿子,到老了也有一个依靠。”

李力训斥道:“你这是痴心妄想!买卖人口特别是买人贩子拐来的孩子,是天打五雷轰的事,要遭雷劈的,不能再干了。命里有的就有,没有的别强求,一切都要看命运的安排,人不能与天命对抗,明白吗?”

“你连孩子的棺材钱都不愿意拿出来,看你孩子不是你的,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当然不心疼,没有抚养孩子的经历,当然不懂得珍惜,也没经验,你是守财奴,看钱比看孩子的生死重要。你完全不够作父亲的资格,好在你孩子夭折,即便不夭折,也让人担心是否能培养成人。”李力补充道。

李力的训斥,让卜丰昭无话可说,他只有低头不语,接受批评,毫无反抗的想法,也没说出一个不字。看来,没有孩子,没有自信,没有自信,说话都不敢高声大气,反而处处受限,不敢说,也不敢反驳,好在有点钱,但是,钱有时候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他穷得只剩下钱了!卜丰昭暗自苦笑,要这么多钱,死了又带不走,真的郁闷!再有钱,也没继承人,真是苦恼。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孩子,又被告状告回去了,算了,认命吧!

卜丰昭真后悔买了孩子,现在人财两空,落了个骂名。

秦训失而复得儿子,非常开心,就带着礼物去找唐律表示感谢,谁知道唐律不要感谢,让他把一些土特产带回家,就是放在家里,唐律也不会吃,最后还是把它当礼物送人。

秦训非常痛恨人贩子,如果抓到,就要让人贩子凌迟处死才行。人贩子让骨肉分离,有的被拐的孩子被打断腿脚,成为乞丐,作为赚钱的工具,沿街祈祷。

断送孩子的美好前途,本来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却在水火之中,生不如死。唐律也清楚知道这个,就对李力建议,对人贩子进行严惩,逮到人贩子,二话不说,先鞭打一番,然后再进行审讯,一般来说,人贩子都是抓活的,正在做坏事的一定要抓,绝对不手软。

李力也清楚这个,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严惩人贩子。

他也密切注意市场上其他不正常的事情,给那些人提供及时的帮助。

这一天,正是赶上逢集的日子,都到市场上进行买卖,特别是马市场更是热闹。

因为在战事吃紧的时候,马匹特别是战马的需求量特别大。如果没有注意,就可能陷入到一场抢购大战中。

在马市场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人和马在一起,显得有些拥挤。

秦训的大哥叫秦琼的,一生没有娶妻,喜欢马,特别是战马,秦琼像是为了战马而生。

他对战马很熟悉。这个时期正是做战马生意的黄金期,听说边境不太平,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局部冲突不断。

要做好准备,人人都自危,随着战事吃紧,战马的价值一路飙升,再说,为了保住命,战马一定要买好的,有的部队没有战马,只有自己有,就要用好,免得丢了性命。好的战马,会更有胜算。战场好马跑得快,就会捡回一条命,逃命逃不快,就会被杀死。要命还是要钱,一般都选择前者,有命才能用钱,命都没了,要钱有何用?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变。秦琼就知道这点。所以他做生意一直不亏,起码保本是没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