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布局东欧

苏联教父 第二百四十二章 布局东欧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退休在家的昂纳克同志再也无法阻止民主德国这辆列车开向末日了。昂纳克始终坚信柏林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一旦西方试图越过柏林墙,苏联绝不会坐以待毙,可是他却始终没有等到苏联出兵的消息,反而在电视上看到了戈尔巴乔夫即将和布什在马耳他举行高峰会的消息。

这一次的高峰会核心议题就是结束美苏之间的对抗,建立一个新型的美苏关系。不过对于参会的双方而言,苏联却有着不得不这样做的苦衷。国内经济的困境,越来越多的民族和政治冲突,让苏联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可以安下心来埋头发展。尽管现在的情况远不如苏联刚立国时列宁面对的情况凶险,可是戈尔巴乔夫从骨子里的软弱让她注定采取了妥协的政策。

谢廖沙有幸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赏识,将会陪同他一同参加这一次的马耳他高峰会议。不过谢廖沙其实去不去都没有意义,因为这一次的高峰会并不是探讨贸易问题的。其实他更想待在国内,因为他知道,民主德国那边怕是很快就会出问题了。

从波兰和匈牙利撤回到国内的并不仅仅是苏联在当地的驻军,还有一些政府机构和情报机构也会一同被裁撤。这些人员和那些大头兵比起来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现在的苏联却没有这些人的位置。

谢廖沙可不想这些情报人员为了生计去投靠欧美,他早就想招揽一些这样的人才充实高尔基财团旗下的企业了。要知道培养一个可以长期潜伏在国外的苏联间谍要耗费多少资源,这些人在国外超凡的生存能力,刺探情报的能力都是常人所不具备的。

撤退回国的克格勃们很快就发现,他们似乎成了列宁格勒经济特区里那些跨国公司们争抢的人才。尤其是瑞士著名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公司的,急切的想要招募这些熟悉东欧地区业务的克格勃担任他们的交易员。紧接着安然能源和西方石油公司,两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也盯上了东欧这片未经开发的市场,除此之外还有经营化工业和农业的孟山都公司,以及急于开展金融业务的哥伦比亚银行,和哥伦比亚保险公司。他们想要在东欧地区开拓自己的转基因业务。

这些万里挑一的克格勃们很快就被高尔基财团旗下的企业瓜分的一干二净。高尔基财团下属的这些企业给这些克格勃们开出的工资,是他们在克格勃时的三十倍。许多人前脚刚离开自己工作多年的国家,后脚就换个身份又回来了。人还是这些人,但是他们要做的事情却完全不同。

西方石油公司在列宁格勒的石化基地已经开始投产了,这里生产出来的汽柴油成品在东欧各国供不应求。除此之外高尔基大众生产的合资汽车也开始大量的出口到了东欧地区。因为苏联低廉的人工成本,再加上大众公司品质的保障。高尔基大众汽车厂生产的廉价汽车开始畅销东欧。在东德,谢廖沙刻意抹去了高尔基的标志,让人们误以为这是西德生产的产品。东德人民其实非常的富裕,只是他们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很多人家并非买不起汽车,而是因为没有抽到汽车券才无法购买汽车。高尔基大众廉价汽车产品的出现让人们不再为了汽车券而头疼,再加上哥伦比亚银行针对东欧地区的用户们开展的汽车贷款业务和高尔基大众达成了战略同盟,紧接着名不见经传的哥伦比亚保险公司还为高尔基大众提供优惠的汽车贷款,这两项措施让高尔基大众在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很快就超过了卫星和斯柯达成为了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米哈伊尔所领导的哥伦比亚银行用汽车贷款悄无声息的敲开了东欧国家的大门,对于这些刚刚变了天的国家来说,以哥伦比亚银行为代表的这些企业是根正苗红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是来帮助他们改善经济的,他们对这些企业欢迎还来不及,怎么可能驱逐这些企业呢。

但是实际上,米哈伊尔等人是带着谢廖沙新的计划进入东欧市场的。现在的东欧各国虽然经济衰退,但是却并非一无是处,从奥匈帝国时期就十分著名的斯柯达工厂,再到德国光学仪器的骄傲卡尔蔡司耶拿(东德地区的卡尔蔡司工厂,是卡尔蔡司真正的诞生地)镜头。这些著名的企业简直就是待宰的羔羊,即将成为西方国家的盘中餐。

谢廖沙深知自己无法阻止东欧巨变的到来,不过他却可以接机收购那些东欧优质的工业企业,从经济上控制东欧地区。以现在哥伦比亚银行的实力,足以横扫东欧各国的央行,包括苏联的中央银行。谢廖沙要趁着这一地区出现权力真空的时候趁虚而入,不要以为这些国家从社会主义阵营进入资本主义阵营就可以真的走向富强之路了,他们的路还长着呢。

谢廖沙把苏联生产的大众汽车贩卖到东欧地区,连带着哥伦比亚银行也开始在匈牙利,东德等过落地生根。因为谢廖沙提供了一系列东欧人民闻所未闻的金融政策,使得哥伦比亚银行在很多的时间里就在东欧各国吸收了大量的存款。为了保险起见,谢廖沙几乎不计代价的将这些钱换成了目前不受待见的东德马克,谢廖沙毫不担心东德马克会出现贬值的问题。因为他在脑海中牢牢的记得,在两德合并的时候,东德马克和西德马克的兑换汇率是1:1。这可是一次跳上掉馅饼的好机会啊。

东德马克和东德的企业是谢廖沙关注的重点。只有波兰因为瓦文萨得罪了谢廖沙,而被谢廖沙进行了经济封锁。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现在开始有了起色,尤其是天然气码头和石化项目已经开始实现盈利了。于是谢廖沙向戈尔巴乔夫建议在黑海沿岸设立第二个经济特区共青城经济特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