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一百三十章 紧锣密鼓

苏联教父 第一百三十章 紧锣密鼓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梅耶罗斯柴尔德有一句名言,给钱的手永远高于拿钱的手。这句话很形象的说出了银行家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对于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来说,华尔街永远是让人心驰向往的地方。每年从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几乎都把进入五大投资银行当作自己的终极目标。

在去年的一系列资本风波过后,谢廖沙招揽到了三名华尔街最顶级的投资大师,其中比尔格罗斯成为了哥伦比亚银行证券投资部门的负责人,而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则将两人亲手创办的黑石集团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出让给了哥伦比亚银行。

现在手握三万亿的哥伦比亚银行已经备足了弹药,打算在华尔街大干一场了。比尔格罗斯所管理的债券基金首先被补充到了五百亿美元,这笔钱足以让比尔格罗斯傲视华尔街大部分的债券基金。而黑石集团则得到了两百亿美元的资金,他们可以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去收购自己喜欢的公司。在华尔街小试牛刀的谢廖沙不打算一上来就把摊子铺得过大,这些小钱只是让黑石集团和哥伦比亚的投资部门试试身手。以后随着他们的发展谢廖沙还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这两个部门。无论是比尔格罗斯,还是黑石集团,谢廖沙坚信以他们的能力,在获得了最初的启动资金之后,会慢慢的找到自己正确的方向,这两个部门带来的都是长期而又稳定的收益。但是眼下,却有一个既轻松,又容易的机会在等着谢廖沙,那就是马上就要进入网络时代的美国证券市场。

随着铱星公司基础网络计划的顺利推进,时髦的纳斯达克已经将自己的交易接入到了铱星公司的网路中。而相对保守一些纽约证券交易所依旧还在向铱星公司咨询着技术方面的问题。在美国,大型的金融机构主要都集中在东海岸,而铱星基础网络的建设也是从东海岸开始的。网络为金融行业带来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通讯体验,人们终于可以实时的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受和交易所同步的报价,而不是想过去那样首先来联系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在确定了报价之后再进行买卖。这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可以更加方便的掌握住瞬息万变的市场。

不过网络是个新生的事物,还有很多金融机构没有考虑到的漏洞暴漏在谢廖沙的面前。高频交易无异是其中最大的机会。谢廖沙希望哥伦比亚银行成为华尔街第一个进行程序化交易的公司,因为操盘手就算手法再快,也不可能和ibm的巨型计算机相提并论。

因为纳斯达克已经接入了伊娃的商业网络之中,所以谢廖沙的第一个程序化交易平台就打算以纳斯达克作为开发蓝本,在米哈伊尔的美元攻势下,ibm拿出了自己最新的巨型计算机产品,并且专门派出了长期负责美国财政部金融开发的工程师来为哥伦比亚银行的这套系统服务。

不过ibm所做的主要工作主要是让哥伦比亚的这台巨型计算机能够自动的对纳斯达克市场上的股票报价撮合成交、而整套系统最关键的部分其实是掌握在yota通讯的手中,伊娃秘密的安排了最顶级的路由算法工程师来负责让哥伦比亚银行的交易数据以两倍的速率畅行于网络之上。

为了让这套系统的交易速度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谢廖沙甚至买下了纳斯达克交易所不远处的一幢物业来安放这台巨无霸,谢廖沙还同时买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隔壁的物业。只等纽交所宣布采用网络接受委托之后,谢廖沙就会在哪里布置一套差不多的系统。

ibm的开发能力真不是盖的,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头啊系统就正式的投入了运行之中。在经过半个月的测试之后,这套系统基本上达到了哥伦比亚银行所需要的性能要求。

不过这套系统到现在为止才仅仅开发了一多半,因为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高频交易的模型需要被录入这台大型计算机,因为只有这样,这台大型计算机才能够按照模型的指引,找到安全的价差来进行撮合交易,并且分别从买方和卖方挣到双倍的收益。

这种事情就不太好让ibm公司的人知道了,好在谢廖沙手上还是有这方面的人才的,格里戈里,别列佐夫斯基的手上都长期雇佣者一批数学家为尤里手上的体育博彩公司威廉希尔设计体育预测模型。这种东西要比谢廖沙现在迫切需要的这个金融模型要复杂的多。因此以格里戈里和别列佐夫斯基完全可以把这件事情肩负下来。

谢廖沙让米哈伊尔把比尔格罗斯也拉近这套系统的开发团队里来,比尔格罗斯多年的投资生涯早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交易系统,自有它才能够说清楚这套系统到底都需要什么样的功能。

谢廖沙把任务布置了下去之后,除了时不时的关心以下进度之外,倒也操什么心。此时从国内窜来的消息依旧不太乐观,耶利钦和利加乔夫还没有决出胜负。这让谢廖沙不得不又找了个借口推迟了自己的回国时间。

谢廖沙因为身份的问题无法随心所欲的越过铁幕,当谢廖沙站在东柏林的土地上的时候,他非常想看看现在的大众汽车发展成了什么样子。不过幸好卡莉姆可以不受这个限制,在通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中间人的引荐之下,卡莉姆得到了一次参观大众汽车工厂的机会。

当卡莉姆从西德返回东德之后,谢廖沙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大众汽车厂现在的情况。

“谢廖沙,这家公司现在基本上掌握在德国政府的手中,如果我们想要收购的话,首先就要迈过德国政府这一关。大众集团和政府之间有一条协议,只有买下了大众集团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才能对这家公司进行收购。”卡莉姆向谢廖沙介绍道。

谢廖沙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心里一阵的嘀咕。百分之八十,在大部分的国家只要买下百分之三十就可以要约收购了,德国人够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