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81章 朕死也不回去

大明天文生 第181章 朕死也不回去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父皇?”

朱祁钰险些一口茶水喷出来。

他爹朱瞻基都驾崩十五年了,怎么又欠了什么风流债,这实在有些让他震惊!

事到如今,吴氏也不好隐瞒,挥手将伺候的宫女打发出去,才跟儿子讲起了原委。

朱瞻基年轻的时候,是个潇洒风流之人,时常微服出宫,于市井间玩乐。

因为喜欢斗蛐蛐的事,还被人送了个“蟋蟀天子”的外号。

在宫外玩乐的时候,正值壮年的朱瞻基难免会在宫外遇到一些民间女子。

宫中后妃入宫之初便经过严格的筛选,还要学习各种仪态规矩,最终调教成端庄贤淑的模样,这些后妃难免会刻板,时间久了,朱瞻基对这些后妃就失去了兴致,但宫外这些女子,却让他有种新鲜感,在一些近侍的安排下,这些女子就成了他在宫外的红颜知己。

天子在宫外胡来,自然会引得朝野不满,甚至连后宫妃嫔们都多有埋怨。

那时候朱瞻基还年轻,被大臣们上书痛骂也就算了,但皇后胡善祥也多次反对,甚至还为此和朱瞻基发生冲突,数次之后,朱瞻基下旨废了胡善祥皇后之位,将其打入冷宫,扶孙氏做了皇后。

孙氏也是个善妒之人,对丈夫在宫外胡搞的行为也很不满。

不过她心机狡诈,又汲取了胡皇后失败的教训,是以采取了帮朱瞻基广纳妃嫔的办法,好歹将朱瞻基在宫外拈花惹草的毛病给治住了。

朱瞻基多了不少后妃,却依旧对宫外两个女子念念不忘,其中一人便是银作局工匠李效良之妹李氏,另一女子是尚衣局司线王氏。

这两个女子能被皇帝看上,样貌自不必多说,都是一等一的绝色。

尤其是司线王氏,不但温柔贤淑,而且还会作诗,深得朱瞻基喜爱,就算宫中佳丽三千,对其宠爱也依旧不减半分。

孙氏身为皇后,并不担心诸多后妃会争宠,却对这个王氏多有提防,因此,在孙氏掌控了足够的话语权后,暗中动用一切手段打压王氏极其家族。

这些事朱瞻基自然知道,但孙氏行事隐秘,他又拿不出什么证据表明是孙氏所为,只能暗中让心腹保护王氏极其家中产业。

就这样,三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但是,随着朱瞻基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三十七岁之时,他不幸染上了重病,很快就无法起床上朝。

恰巧这时,宫外的王氏又有了身孕,这个消息让孙氏非常生气,命内侍准备堕胎药物,准备强行将孩子打掉。

朱瞻基虽然病重,但宫内外消息还是畅通无阻,得知此事后,将孙氏召来痛骂一通,并表示要将王氏接入宫中,封为嫔妃。

此时,朱瞻基在宫外红颜知己李氏已经失宠,但他对这王氏的宠爱却依旧不减,让孙氏极为嫉妒,再加之王氏又有了身孕,若接入宫中,诞下皇子难免会威胁她的地位。

因此,朱瞻基和孙氏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度让他想要废除孙氏这个皇后。

好在,皇太后张氏得知了此事,念及儿子子嗣单薄,便劝说孙氏退让一步。

这个婆婆历经三朝,贤良淑德,深得朝野敬重,其才能海内皆知,有“女中人杰”,别看孙氏如今掌管后宫,但在张氏面前,她还是不敢张狂。

此时,孙氏还不知道朱瞻基时日无多,因此,在张氏的调停下,她和丈夫达成了共识,若是王氏诞下皇子,便抱入宫中由她抚养,若是皇女,便由王氏抚养,至于迎王氏入宫之事,想都不要想。

在染病一个月后,朱瞻基已经病入膏肓,他自知时日无多,又担心孙氏在他病故后对付王氏,便做了诸多秘密安排,以防王氏有什么不测。

在临终前,朱瞻基还是放心不下宫外的王氏和她肚中的孩子,因此,在回光返照之际,拉着孙氏的手,让她不要为难王氏,夫妻一场,孙氏虽然痛恨王氏夺走了丈夫宠爱,但看着丈夫久久无法闭合的双眼,她最终含泪答应了丈夫的临终遗愿,表示会看顾好王氏母子。

十月怀胎,在次年的秋天,王氏诞下了一女,这让孙氏松了口气。

此时,丈夫已经不在,她心中对王氏的怨恨却不减半分,就算答应了丈夫的请求,还是经常出手刁难王氏极其家族生意,还好朱瞻基提前做了安排,那些心腹在此后多次帮助王氏,避免被孙氏探出宫外的爪牙伤害。

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后,王氏选择了主动退让,将家里经营的诸多生意关停,只留下了窖冰这一门行当,并以朱瞻基微服出宫所用化名之赵姓别府令居,以隐没自家身份,避开京中知情者的目光。

孙氏占了上风,对于打压王氏的兴趣大减,就没有再赶尽杀绝,留下了窖冰生意供王氏母女用度。

在早年间,王家有朱瞻基授予的太液池、什刹海采冰之权,每年冬季宫中冰窖储冰完成后,剩余的便由赵府采储。

有这个特权,没过两年,窖冰生意在王氏的经营下,成了一门日进斗金的生意。

此后,王氏和宫中的孙氏形成了默契,王氏只要不越界,孙氏便不会出手为难,这一微妙的平衡一直保持到如今。

当日薛瑞登门道谢时,曾提出要指点王氏母女几条财路,却被赵瑾瑜严词拒绝,就是怕引来孙氏的打压。

……

听完这些陈年往事,朱祁钰久久无法回神,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原来他在宫外还有个妹妹,而且身世比他还要更悲惨一些。

想起年幼时在宫中被冷落的遭遇,朱祁钰不禁感同身受,忍不住问道:“母后,我那皇妹如今怎么样了?”

吴氏指了指桌上的信,蹙眉道:“你那妹妹已到及笄之年,王氏正在给她打听人家,不过慈宁宫那位却传话,说是先帝之女,婚假当由宫中做主才行,娘估摸着,她是想拿捏那对母女。”

对这些女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朱祁钰不禁有些头疼,忍不住道:“她也忒小气了些,这么多年了还耿耿于怀。”

“这你却说错了,她之所以要拿捏王氏母女,实际是因为前些日子传的沸沸扬扬的和亲之事,心中极不痛快,这才想出了这个手段。”

“和亲?”

朱祁钰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来,当日他去见孙太后时,得知她已经定好了人选,当时他还在猜测孙氏想选哪位宗室之女,没想到竟是先帝在宫外的遗腹女。

吴氏点头确认道:“当时娘也没猜到她打的这个主意,也是收到这封信后才想明白这其中细节,据娘估计,当时孙氏急病乱投医,许诺可以迎王氏回宫,承认她们母女身份的条件,去说服王氏答应让女儿去和亲,但被王氏拒绝了,再加上朝野反对,她才熄了这个心思,不过,和亲失败,孙氏必迁怒于王氏母女,她儿子一日不能回朝,你那妹妹就一日无法出嫁!”

“那王氏送这六安瓜片,又向您提及此事,莫非是想求您转圜一二?”

朱祁钰心中一动,猜到了王氏的用意。

吴氏点头道:“在和亲之事后,王氏便用宫中渠道,多次向我示好,前些天朝中缺粮,便是王氏动用先帝给她留下的人脉,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筹到的,说起来,你还欠她们母女俩一个天大的人情呢!”

“原来如此!”

朱祁钰恍然大悟,难怪他听金濂说,户部诸多官员都没能筹够粮食,薛瑞只登门一次,便说服京中义商出手凑到了十万石粮食,敢情这是妹子在帮自己忙!

“不过,那薛瑞怎的跟王氏母女扯上关系了?”

朱祁钰想到这事,突然有些疑惑,怎么哪里都有薛瑞的影子!

“这娘倒是不清楚了,不过那薛瑞似乎和王氏母女极为相熟,可能是因他搅黄了和亲之事,母女俩都很感激吧。”吴氏猜测道。

朱祁钰琢磨道:“王氏母女主动向您示好,可能是孙氏逼得太紧,再加上筹粮之事太过高调,暴露了父皇给她留下的人脉,极有可能会受到孙氏打压,这才不得不另寻出路。”

“那你是怎么看的?”

吴氏问了一句,又忍不住提醒道:“王氏在京中颇有些人脉,或许将来还有事能帮得上忙,再加上薛瑞和王氏母女相熟,你若是想施恩于他,不妨从王氏母女着手。”

“母亲的意思是?”

朱祁钰看着母亲,忽然意识到了她的想法。

“这可是个好机会,既能还王氏一个人情,也能笼络薛家小子的心,岂不是一举两得?”吴氏笑盈盈道。

“还是母后想的周到,待虏贼退走,儿臣便向薛瑞提及此事!”

想到这个好办法,朱祁钰顿时喜笑颜开,先前的愁闷一扫而空。

……

等到午时,兵部再次收到石亨的军报。

这次军报让于谦极为惊讶,连忙招来兵部大小官员商议。

军报上说,昨夜虏贼倾巢而出,离营后,虏贼并未全军北上,而是分出约三四千人的小部人马,沿大房山一带南下。

先前明军侦骑的注意力都被北上的瓦剌铁骑吸引,一时没能发现这支南下的虏贼,看样子,这些人很有可能是要从紫荆关撤离!

要不是明军侦骑多番探知,确认了这支南下的虏贼数量,于谦都以为这些虏贼是想闪击逐州,从而打通南下的门户。

在经过一番商议后,众人一致认为,这群不到四千,且多是步卒的虏贼,十有**是虏营中的伤兵。

他们失去战力,营中又没有多余军马,跟着北上会拖慢行军速度,从紫荆关出关,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于谦看着舆图,不由在心里祈祷,希望留守黄儿庄的焦礼部,能发现这支打算溜走的虏贼,以三万对三千老弱病残,若是再打不过,那这三万明军干脆以死谢罪算了!

不过,北上的虏贼只余两万,这对居庸关的守军来说是个好消息,现在守军人数足有九万,也先率领两万铁骑强攻,怕是要一头撞死在关墙上!

就在于谦向皇帝汇报这个消息时,在里黄儿庄约十里地的拒马河畔,一群衣衫褴褛,多有伤残的瓦剌士兵,落入了上万明军的包围圈。

就在半个时辰前,也先亲弟弟伯颜帖木儿正在指挥伤卒渡河,当他们渡河到一半时,竟听断后的侦骑来报,说有一支明军骑兵从后方杀来,伯颜帖木儿还当是京城方向追来的明军,连忙下令加快渡河速度,并组织还有战力的士卒准备御敌。

然而,还没等士兵全部渡河,就见前方也杀来一支步卒,竟然呈夹击之势,将他们围困在了拒马河畔。

经过一番苦战,瓦剌这边节节败退,很快就退到了河边,

眼见再次冲杀一阵,就能将这支虏贼消灭殆尽,却不想,虏贼阵中竟竖起了一杆龙纛,明黄色的旗帜迎风飘扬,顿时吸引了明军所有人的目光。

明军阵中,焦礼排众而出,手搭凉棚辨认一番后,确认这正是皇帝出行时仪仗中使用的旗帜,可这虏贼将其打出来,究竟有什么意图?

很快,焦礼的疑惑就被解开了,因为同样身穿明黄龙袍的朱祁镇排众而出。

“太上皇竟然在虏贼中!”

焦礼都不知该惊喜还是担忧,整个人都愣住了。

然而,让他更意想不到的是,朱祁镇被袁彬扶着一瘸一拐走出来后,竟从腰间抽出一把尖刀,抵在自己喉咙处,嘶声喝道:“焦礼,朕命你速速让开道路,不让朕就死在你面前!”

“太上皇!”

数万明军集体傻眼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朱祁镇竟然以自己性命相威胁,命他们放这支虏贼离去!

震惊过后,焦礼暗想,太上皇这么做,或许是被虏贼胁迫,不得不这么做。

于是,他下马上前,先对朱祁镇行了拜礼,又看向他身后的伯颜帖木儿,喝道:“瓦剌人听着,若是送还太上皇,本将军就放你等平安离去,否则,今日尔等难逃一死!”

不料,他这话刚说出口,就听朱祁镇发疯似的叫道:“朕不回去,死也不回去,你想带我回去,就先杀了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