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帝执 >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这五年(中)

帝执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这五年(中)

作者:贺北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援齐军队虽没有与那位都城来的领军少年碰到面,却也是不可耽误行程,便就此上路。

而消息传到都城,皇帝陛下对这件事情似乎没有太多疑惑,也确实是如此下令的。

数月后和安郡派往齐国的援齐军队顺利到达战场,齐楚两国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齐国第一高手齐云清与楚国第一剑客,这两位本早就该碰面的人却是真正的第一次碰面,明里暗里不知交手多少回合,双方未曾有过伤亡。

正面战场并不惨烈,只是轻微的碰撞而已,甚至比原本国战之前的碰撞还要更小上一些。

实在不符合国战的规模和场面,然后正当众人皆心生疑惑之时,两年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悄然爆发。

负责从侧翼包围的大昌军队受袭,本来只是辅助进攻的三万大昌将士全部战死沙场。

而这一战过后,两国不知是惧怕那位超级强国的震怒,亦或是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开始偃旗息鼓。

齐国派八百使者于北阳城前殉葬赔罪,对外声称那一战齐国损伤二十万大军,已无力再战。

但真实原因如何各国皆是无人清楚。

镇南军统领林平归得到消息,并未等候宫里那位的决断,便直接由南境向西出阳关,手持长枪去齐王宫讨要公道。

他这一去的目的,并非只是向齐王讨要公道,而是想要问出一个证据。

两国交战之前,御灵司司正大人毕四迁,曾来南境送过一封信,只是简单的问候,当初他猜测这封信只是个幌子,而毕四迁真正要去的应该是齐国或者楚国。

和安郡三万守军负责援齐,本是起到辅助进攻,到头来却全军覆没。

这种事情太过离奇,即便是齐国与楚国达成了什么协议共同坑害大昌王朝,那也必是得有北阳城那位皇帝的不追究条约,不然没有任何单独一个国家能够承受一超级强国震怒所带来的压迫力。

去了齐王宫,他还要带着手中这杆枪回都城,于宫前当面与皇帝陛下对峙。

从北向西,手持长枪,在那一路上,各路强者皆是闻风丧胆敬而远之,轻松闯过齐国边境,却于虎落崖前遭受伏击坠崖,生死难料。

那一战并未有过太多细节传出,因为参与刺杀的皆是损伤殆尽,听说那天夜里,住在崖下的人家睡梦中居然听到崖壁上有水声流淌,如瀑布般汹涌,让人不寒而栗。

有多少人,多少国参与,无人清楚。

只知道楚国第一剑客严卫楚似乎是年纪大了,双眼见不着太过锋利的东西,更看不得有长枪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而齐国第一强者齐云清断了一只手臂,对外声称为之前与楚国交战中所伤。

据虎落崖下的居民说起,住在崖下,第二天早上去砍柴之时捡到了一些说不出名字的器具,有开裂的念珠,还有血红的瓦钵,与一些极为锋利的断剑,看样式并非来自本国,皆是未曾见过。

此消息传回,宛丘城三万镇南军震怒,林婴整顿兵马,要率军一万杀入齐王宫直取齐王首级,并寻回其父尸体。

可在这时朝廷传来旨意,镇南军由章陵代为统领,镇南军按兵不动。

镇南军内没有了那位大小姐,事实上她一直都是一个兵。

不光南境,举国上下皆是震怒,可皇帝陛下却是依旧按兵不动,并未曾发起那场国战。

理由是林统领持枪杀入齐国,本国没有理由以此便主动讨伐。

这个说法值得认可,但有更多的人皆是不同意。

和安郡三万将士全军覆没在先,镇南军统领在齐国受伏生死难料在后,而齐国给出的理由却是前者齐国折损二十万将士,后者是遭遇强敌入侵,万不得已。

先不说齐国折损二十万将士是真是假,万不得已只能将你们的武道第一强者诛杀,这何止是嘲讽。

但这种嘲讽,皇帝陛下却是能够忍受。

皇帝陛下能忍受,或许还可以说成是为了全国百姓所考虑,万不可再起战火。

而军士们则是将怒火都发泄到了如今的丞相府身上,矛头所指,正是那位丞相府和亲而来的齐国公子。

这个雨天,王招军从和安郡驾马而来,率三百将士入城,已然是犯了大忌,持枪包围丞相府更是罪无可赦。

且要求丞相大人崔仁交出正在孕中的齐国公子姜茗,还死去的三万将士一个公道,还镇南军一个公道,再用其祭奠下落不明的林统领。

皇帝陛下于皇宫中坐看这场暴乱,命令四城门守卫放行,城内不得阻拦,以免起了冲突,想要看丞相府如何处理这件事,更是要看看某个人是否真的会坐视不理。

丞相之子崔相公开门而出,只身立于丞相府前,直面王招军与其带来的三百将士。

从他身上踏过去不是什么难事,可在这时,远处一位黑衣少年姗姗来迟。

头顶一把黑伞,背后一柄长剑,这人便是许长安。

许长安入灵学院已有两年时间,这两年内他很少外出,就算外出也只是在红楼中匆匆瞥上一眼台上演唱着的那出西厢记,而后径直上楼。

这一年,他十三岁。

庆安十三年,许长安已经不再只是许长安,他是九先生的学生,院长大人的首位徒孙。

他这一出场自然是备受瞩目,哪怕是城中不忍来看这出悲惨闹剧的修行强者,皆是纷纷现身,想要看看院长大人徒孙到底到了何种境界。

只是两年未曾出手,便已经是让人不得不去关注。

但是,如今的许长安也只是许长安而已,若只是院长大人徒孙他不会来,若只是九先生的学生他还是不会来,只是灵学院的学生他更不会来。

因为他是许长安,所以他来了。

他来是为了一个女人,他来更是为了一个男人。

女人在男人身后,男人在丞相府前。

而他,选择直面王招军,与那三百士兵。

皇帝陛下坐在宫内眯起了双眼,想要透过皇宫看到远处丞相府的动-乱,御灵司已派强者前去围观,只等着消息传来。

在这场秋雨中,许长安看着自己身后的崔相公,而后双眼微闭,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

手中黑伞微旋,雨帘遮蔽了视线,丞相府门先开,而后关。

许长安还站在那里,不过伞没了,身后俩人同样是没了。

他现在背后无人,只有一扇门,和一柄剑。

王招军此人,很多人皆说是下一个林平归,且对方身后有着三百士兵,此一战许长安没有丝毫胜算。

不过今天是个雨天,而他有一位师伯。

灵学院内居安一手掐诀,右手在空中挥舞。

丞相府前,雨水皆化符。

这位始终未能入大修行者的居安先生,在这座城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手。

且一出手非一道符箓般吝啬,而是千万道,丞相府前这一方天地中,雨水有多少滴,符箓就有多少道。

许长安深吸口气,平静看向王招军,他那当初一掌,让许长安印象深刻不敢忘怀。

而今天,自己这一剑,想必对方同样无法忘怀。

许长安只出了一剑,王招军拦下了,却退走了。

围观众人甚至无法看出到底发生了什么,许长安当然不会去解释。

回头看向丞相府,比起在里面的姜茗,他其实更担心另一个人。

王招军卸甲齐枪入北宫内请罪,皇帝陛下悲恸不已给予大赦,称是理解他的心情,这笔账要讨回来,而不是现在。

待到第三年,大昌皇帝以当初援齐两国约定好的条约对方未如约执行而出兵伐齐。

可齐国大呼委屈,事实上当然是该给的都给了,但大昌皇帝等的便是今日,你给不给,那都是没给。

师出有名,伐齐当首者便是王招军,副将原定镇南军统领章陵。

后经由许长安执意要求,院长大人实在拗不过对方,便让居安入皇宫内传了一句话。

并非是换了主将,而是改由林婴担任主将,王招军为副将。

皇帝陛下欣然若允,伐齐一事接连战捷,其中有两位少年,岁数虽不算大,却是屡立战功,一位姓余,另一位无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逼退齐国都城迁至南方的清云郡,至此齐国分为南北两齐,距离灭国也只是时间问题。

天下十一国演变为了十二国。

姜茗接连数次深夜入灵学院,许长安皆是闭而不见。

在经过自己老师的默许之后,甚至是搬出了灵学院,住到了那座红楼里。

挨着华容隔壁,每天吃着华容为其做的饭,闲暇时分下楼听上一出戏,却总是感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不是滋味当然不是因为自己拒绝了姜茗的请求,他了解林婴。

伐齐一事别说是院长大人自己那位师公开口,就算是皇帝陛下下了死命令,即便是知道回来全得杀头,林婴也不可能停下。

而且,想起当初见到的那位粗壮汉子,许长安总感觉其不该这么无声无息的死了,有些憋屈。

他不是滋味儿的原因在于,自己老师怎么就没自己这么好的命?

这几年来他与华容从未见过一面,更不可能如自己般无聊了找对方说会儿话,饿了吃她给自己包上一碗桂花鱼馅的饺子。

从入了灵学院开始,许长安便感到很幸福,能够光明正大的活着,居然也能这么幸福。

幸福到他甚至都忘了那位御灵司的司正大人,也忘了自己来都城这几年为何一直都找不到自家老子的下落。

更忘了当初与王招军查案时心中的疑惑和不解,同样是忘了和安郡三万将士为何会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这不符合战场逻辑。

但他还记着的,是每次都只是匆匆一见的那位红衣少女,她叫华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