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烟冥望阡陌 > 第二三二章 大一统·战事再起

烟冥望阡陌 第二三二章 大一统·战事再起

作者:蒙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宣帝蒙琰在元盛年间经历太多老人的生死,元盛十二年末蒙琰征求海棠园的意见,也正逢第五次大朝会和民情代表大会的召开日期,于是众臣商议呈请蒙琰批准改年号为中华,蒙琰也不知道,这个年号将是他最后一个年号,也是大宣未来唯一的年号。

中华元年三月,蒙琰在两会中提起增设新军,赐名蛟龙,驻地为豫章,蛟龙军以水师为主,这也几千年来第一次出现以水师为一军的情况,水师以往都是各军的附属,如今独立成军,宣帝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要靖海。

由枢台提名,海棠园审核,呈报蒙琰御批,而后提请民情院最终确认,以平潭郡侯,原猛虎军水师指挥使夏文宇为蛟龙军主帅,以神鹰军水师指挥使昌邑县侯郭斌为辅帅兼领福州大将军,这也是二人在豫章战事之后第一次见面;原白衣帅府水师指挥使栾正泽为副帅兼领豫章大将军;衡山伯卓洵为参帅,卓洵归附后亲至成都向韩国公卓白陵认祖归宗,归附在成都卓氏一门;南昌伯杜预为督帅兼领庐陵大将军,蛟龙军以水兵为主,陆战兵为辅,共计十二万人。

虽然豫章战事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任命确实还是让人惊讶的,蛟龙帅府五人组,有四人都是原楚军将领,不过也正是此举让百姓和官员更加信服蒙琰的肚量。

杜氏一族唯一可惜的就是杜三郎杜信了,督查院判了他十五年牢狱,即便杜衡、杜预和杜俊以爵位请求减刑,督查院以国法拒绝,是以为国法最严已是大宣的体制了,虽然民情代表大会给予了陛下每年可发三道中旨,但杜氏兄弟没有再去宫城内求情。

新军组成,帅府五人组自然是要在一起聊聊的,郭斌见夏文宇多少有些尴尬,但胜在大家熟悉,最难受就是栾正泽了,他是白衣军体系的,又是秦王家将出身,与堂上的四人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身为大帅的夏文宇总是要让班底团结的,当然也是不想理会郭斌,在大家眼中郭斌是背叛者,连远在内卫当差的赫邴都对他嗤之以鼻。

“诸位,陛下亲授‘蛟龙’,我等需尽心竭力卫戍我大宣海防,今日我军议事组成立,各位有何意见尽管说来。”作为蛟龙军首任大帅的夏文宇率先发话道。

见场下无人回应,夏文宇扫视之后目光落在了栾正泽身上,他不是闽人,也不是旧部,乃是白衣军中的人,白衣军是大宣最早的边军,首任大帅陈之庆现在是大宣的枢相,现任白衣军主帅乃是秦王,这两人都是大宣跺跺脚抖三抖的人。

“栾帅,我蛟龙驻守宽广,海防、江防该如何平衡?”夏文宇带着下问的态度说道。

栾正泽起身恭敬的回道:“禀大帅,末将常年驻守江防,我朝沿江口岸众多,与大宁交错纵横,末将以为江防不可松,还要加紧,但海防之事不甚清楚,还请大帅定夺。”

夏文宇眉毛一挑,思索了一下说道:“栾帅镇守豫章,是大江最为关键之处,但这几年东海肆虐海岸已久,我们的重心要倾斜一下了,不过江防之事确实不能放松,卓帅,您说呢?”

话头转到卓洵身上,让他的确没有想到,卓洵在蛟龙议事组中是最为尴尬的存在,南楚降将,但又是卓氏族人,甚至来说这江右地带是他们卓氏的老巢。

卓洵尴尬的回道:“大帅,东海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多年来亡我中原之心不死,不过现在中原格局已然形成对峙,如果偏向海防,江防确实会力不从心。”

此话一出诸人都陷入沉默了,蛟龙就十二万人,现如今江防就占据了八万余人,海防只有四万人不足,扩军是难免,在南境征召兵马也不是难事,问题是兵源素质不是一天能够练出来的,同时朝中的财政能支援多少也是问题。

突然郭斌一脸严肃的说道:“诸位,某家以为我们可效仿陛下当年之举进行屯田,闽地山多人稀,但辰京沿岸却是土地肥沃,若朝廷允准,我们可在辰京沿岸屯田养兵,一边充实海防,同时还可以避免减缩江防人手,不过此中的弊端就是三年内不再有大战的爆发。”

虽然反感郭斌,但不得不承认郭斌的这个办法确实是可行的,栾正泽想了一下说道:“大帅,郭帅说的我觉得可以,现如今我朝与大宁交好,而且猛虎军和神鹰军在侧,即便大宁入侵我们也能抵挡,这样的话江防诸军可适当减少充实在辰京练兵。”

夏文宇点点头,而后说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议事会之后便行文成都吧,卓帅,具体的事项你与郭帅、栾帅参详着写,务必说清道明。”

蛟龙军第一次的议事会还算平静,朝廷也没有让他们等太久,中华元年五月初三,朝廷派遣熟悉屯田事宜的官员到达豫章,顺便带来了旨意,就是这道旨意让蛟龙军的第二次议事会有了最激烈的争吵。

只听杜预厉声道:“蛟龙府设在豫章是最合适的,北接大江,南控江右,进可攻退可守!”

“杜预!你也是在闽地待过的,东海人对中原垂涎已久,我们当年在闽地绞杀了多少东海浪人,你不明白?我觉得在闽州设府最为合适!”郭斌毫不退让的回应。

“二位所有都有道理,但辰京才是首选之地,辰京是我军定下屯田之地,而且还能更好的监视海岸线。”卓洵也站了出来,他觉得未来江防一定弱于海防。

夏文宇被这些人吵得头都炸了,栾正泽在大湖整兵,也送来书信,他的意见是在设在九江,夏文宇知道栾正泽的心思,他一心扑在江防上,如果单以江防而论,九江确实是最合适的。

夏文宇趁着众人争吵的时候转向后堂,后堂宣旨的大人还没走,也许问问他更好,毕竟“袁谋”已经响彻大宣。

“袁大人,陛下让我们自己决定蛟龙军帅帐驻扎,但军中同僚争论不休,还请袁大人指点。”夏文宇的态度极为恭敬。

袁怀英这些年比起当年在豫章战事的时候更加的老谋了,四年前升任内阁辅臣,在内阁中乃是与方克明并驾齐驱的人物,内阁总理大臣言澜这几年更是放手将内阁事务全权交托二人,俨然有了退居的想法。

整个朝廷的人都知道方克明和他袁怀英未来一定入主海棠园,二人渐渐都有了文臣中坚的意思了,再加上陈之庆有意让宣松接任枢相一职,百姓私下称三人为“二代核心。”

见夏文宇如此态度,袁怀英赶紧起身回礼道:“夏帅乃是大宣六军主帅之一,在下当不得这礼,不过蛟龙帅帐一事确实是大事,蛟龙与其他各军不同,防线宽泛广阔,若是选错了地方,小事还好抉择,大事就会耽误。”

“正是如此,军中同僚争吵也是为此,最近传来消息,仲氏有卷土重来的想法,好在有万象、猛虎镇压,但这帮人逃到海上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虎帅和景公也来了信,询问我何时能出兵入海,我这实在为难。”

袁怀英敲了敲桌子,而后说道:“夏帅,袁某有一言可供夏帅参考。”

夏文宇拱手道:“请袁大人赐教!”

袁怀英走到地理图前指着泉州、九江、辰京说道:“夏帅,可在泉州设帅帐,遥控海防事宜,以辰京和九江为辅。”

夏文宇皱起眉头,有些疑惑的说道:“泉州确实是不错的地方,不过距离大江太远,若是大宁沿江入侵,江防之事就难了。”

袁怀英笑道:“夏帅,这就得您和霍侯通力合作了,当年霍侯是得了澄侯真传的,陆战、水战都是不可多得的,霍侯完全可以抽调部分兵马充实江防,同时若大宁有入侵之举,霍侯也可以一并处置,朝廷有意将霍侯独立出来。”

夏文宇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起来,当日陛下让他为蛟龙军主帅的时候他还有疑问,一他是降将,二在大宣水师中霍幼疾才是第一人,也是最合适的人,现在看来陛下对霍幼疾有别的打算,若是江防的事情能托于霍幼疾自己便可以更多的关注海防事宜,在他夏文宇心中海防一向重于江防。

“多谢大人指点,本帅以为栾帅可以驻守九江控制江防,郭帅可以入驻辰京,负责屯田和练兵事宜。”

袁怀英没有戳破夏文宇的小心思,栾正泽是白衣军出身,他不想管,也不敢得罪,而郭斌一向是他最为恶心的人,趁机将他们打发了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三日的功夫,夏文宇便宣布蛟龙军帅帐南迁泉州,并以九江、辰京为辅,通报成都以后朝臣皆称赞,只有海棠园的几个老鬼还有端坐在龙椅上的蒙琰清楚这是袁怀英的计策,夏文宇虽是水师奇才,但这般安排他还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只有宣旨未归的袁怀英才会有这样的办法。

中华元年八月初一,朝廷下旨霍幼疾从各地驻军中选优秀子弟组建新军三万人,此番新军以执行特别任务为主,暂归靠猛虎帅府统辖,人称“特别任务军”。

大家本以为中华元年还如同往年一样的平静,虽然各地贼寇时有骚扰,但都还算安定,但中华元年九月初三的一件事让整个中原都震惊了。

大宣神鹰军参帅、开封大将军、宝庆公主驸马、夏郡侯周策在巡视开封防务时遇刺重伤,周策遇刺后第二日晚,开封大将军府走水大火,除周策和宝庆公主独子周楠外全部丧生火海,一时间震动中原。

得知周策全家丧身火海以后,大宣皇后顾清风直接就昏厥了,蒙琰当即召见了海棠园密会。

神鹰军主帅宣松命谭忌迅速进驻开封,并且封锁开封城,而后谭忌上报发现在开封城中发现了各路人马的身影,有大宁的、也有龙庭飞的人,还有“朱厌”的踪迹。

十月初四,蒙琰在成都下令,神鹰军北进,龙庭飞,同日,大宣秦王在汉中宣布东进洛辰,他们接到的旨意都是八个字“剿灭权氏,生死勿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