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末问鼎 > 第四十章 再往登州府

明末问鼎 第四十章 再往登州府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二十五日,刘山君从亲卫队中挑选十名兵丁,乘船从广鹿岛出发,前往登州府城。

这次刘山君等人乘坐的船只,是陈封等人带回来的大船,虽然不比上次李德顺船队的福船稳妥,但是比广鹿岛自己的小渔船要强多了。

刘山君一行在海上航行了三天,在十月二十九日的清晨时分,终于抵达了登州府城港口。

此时的登州府城一派冬日景象,港口里的行人脚步匆匆,只为早些忙完活计离开海边,躲避不断吹来的寒冷海风。

而在入城方向,刘山君见到有大批衣衫褴褛的百姓正堵着城门,不知道是从哪里涌来的流民,正哭天抹泪的祈求守军放行,却换来了愤怒的斥责,甚至是殴打。

“唉!”

刘山君见状叹息一声,乱世人命不如狗,虽然刘山君也希望将这些流民带回去,以壮大自己的人力,可是理智却告诉自己,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而且如今的广鹿岛上已经有了山下村、北村、港口村、盐场村四个村子,九百多户、数千人口,原本的耕地基本上已经分完,虽然岛上还有许多可供耕种的土地,但是刘山君目前却没有多余的钱粮开荒,也没有这个时间。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先开辟新的财路,先将军力发展起来,然后再说其他。

于是刘山君招呼随行的十名亲卫兵丁进城,众人挤过城门口的流民,耳边传来一阵阵哀求,甚至有一个衣不遮体的妇人拦住刘山君,祈求能够将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带进城去,哪怕是此生再也见不到,也比冻死在城外好。

刘山君也不由得心头震动,可自己也不可能带上一个孩子,于是只好吩咐手下兵丁拿出一些干粮,又拿出一件换洗的冬衣,一并送给了那个妇人,随后便在妇人抽泣的感谢声中来到城门口。

在刘山君递上几十文“过门税”后,一行人这才进入登州府城,城门外流民的哭喊声也随之含糊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城内的繁华市井声响,让刘山君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敢相信这种天堂、地狱的双重景象,竟然仅仅隔着一道城门!

“唉!”

刘山君叹息着,大步向前。

以前刘山君曾看过一些史料,明亡之际,北方哀鸿遍野,中原大地几乎被流贼大军彻底糜烂,辽东更是变成了人间炼狱,可是在江南之地,却依旧是歌舞升平,发达的商业、昌盛的文化,以及醉生梦死的官僚、文人、商贾,共同交织成一副所谓的“盛世画卷”。

殊不知这种几乎是病态的“盛世”,在甲申国难之后便迎来了末日,被满清铁骑一举击碎,随即江南就迎来了血流如杵,迎来了万马齐喑,从此整个华夏变成了一汪死水,再无波澜!

想到这里,刘山君自言自语道:“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如城内这般安居乐业,哪怕只能温饱,又何来如今的动荡,辽东建奴又怎会猖獗!”

“说得好!”

“嗯?”

刘山君顺着叫好声看去,却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此人目光炯炯、昂首走来,抱拳说道:“在下谢晋昌,敢问足下名讳?”

十名亲卫兵丁警惕的看着谢晋昌,刘山君则笑着挥了挥手,然后抱拳还礼道:“刘山君。”

“原来是刘兄,失敬、失敬!”

其实刘山君也只是二十出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但是谢晋昌依旧称呼为刘兄。

“呵呵,刚才我听刘兄感叹,此议整合我意。如今朝廷治政混乱,以至于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这才让关外的鞑子有了可乘之机,即便是我等小民想起来,也不禁愤懑!”

刘山君没想到自己刚刚进城,就遇到这么一个“愤青”,于是便说道:“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不是咱们能左右的,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

随后谢晋昌便想拉着刘山君去旁边的酒馆,非要请刘山君喝酒:“虽然我与刘兄初次见面,可是却是一见如故,今日一定要给我个面子,咱们把酒畅谈,如何?”

刘山君犹豫了一下,于是说道:“今日不凑巧,我还有事要办,不如改日?”

“那也好,不知刘兄家宅何处?过几天我登门拜访,如何?”

“嗯?”

刘山君眼见谢晋昌如此上赶着,便心中有些疑惑,试探着问道:“不知谢兄是登州府人?”

“是啊。”

“作何营生?”

“呵呵,我是牙人,专门帮人牵线搭桥!”

“告辞!”

刘山君脸色骤变,弄了半天还以为遇到一个关心国事的“愤青”,没想到是一个“明代中介”,定是见到自己带着十来个随从,将自己当成哪个高门大户的公子哥了,专门过来搭话的。

“哎!刘兄慢走!”

谢晋昌依然没有要走的意思,笑着说道:“我虽然是个牙人,却不是那种油嘴滑舌之辈,是真心想与刘兄交个朋友。”

“而且听口音,刘兄不是登州府人,定然是入城办事的,我对登州府城非常熟悉:城中南北货物、各方人物,以及各处府衙关系,我是非常的清楚,定然能帮刘兄不少忙的!”

刘山君停下脚步,问道:“谢兄不会做好事,平白帮我一把吧?”

“咱们兄弟之间不说这些俗话,刘兄有事但说无妨,我一定竭尽全力。”

随后谢晋昌陪笑着说道:“不过刘兄也绝不是小气之人,定然不会让兄弟我白忙一场的。”

刘山君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说道:“这样,我先去城中找间客栈落脚,然后咱们再详谈,如何?”

“好!”

谢晋昌指着前面的街口说道:“前面就有一家不错的客栈,刘兄跟我来。”

刘山君则一把拉住谢晋昌,问道:“问下,我住了那家客栈,谢兄能提多少银钱的好处?”

“额,这个......,呵呵。”

片刻之后,刘山君等人在街口的福来客栈住下,谢晋昌虽然与这家客栈有瓜葛,但是办事却还算是比较讲究,客栈的确不错,房间整洁、饭菜也很好,最重要的是价钱并不算贵,于是刘山君对这个牙人的感官也改善了一些。

在二楼的客房内,刘山君招呼谢晋昌坐下,然后让十个亲卫兵丁在旁边的两个房间内休息,再安排两人在门口警戒。

关好门,刘山君才对谢晋昌说道:“谢兄,我这次进城,是为了做一笔大生意,只要谢兄能帮我牵线搭桥做成,我便奉上二十两银子的好处,如何?”

“二十两!”

“二十两。”

谢晋昌瞪大了眼睛,自己平时忙前忙后的牵线搭桥,也就是一、二两银子的好处,大多时间甚至只有几钱银子而已。

此时刘山君一出手就是二十两银子,顿时让谢晋昌有些迟疑,起身谨慎的问道:“刘兄该不会是要干什么犯忌讳的生意吧?”

“嗯?”

刘山君顿了顿,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这笔生意,按照朝廷法度来讲,的确有些犯忌讳。只不过如今却有许多人在做,朝廷也约束不住,基本上是放任自流了。”

“到底是什么生意,刘兄就不要打哑谜了。”

刘山君用手指沾了沾茶水,然后在桌子上写了“私盐”二字,谢晋昌顿时不说话了。

如今的私盐生意的确是这样,以大明律来说是杀头的死罪,可是却有不少商人,甚至是官员参与其中。当然,这些人都是有背景的,不然也拿不到私盐生意。

“怎么,谢兄不敢接这笔生意?”

谢晋昌纠结了一会儿,随后咬牙说道:“好,我接了!”

“那谢兄可有关系,我要联系一个能够收购大批海盐的商贾,记住:是大批海盐,每月至少一万斤!”

谢晋昌思索了片刻,然后说了一个名字:“崔明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