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北宋小地主 > 第四三八章 潘家楼

北宋小地主 第四三八章 潘家楼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城内数以十万计的百姓聚集,呐喊发泄心中的不满。而那些亲人被抓或是被杀之人,噙着泪水,冲锋在前。通红的双眼扫视禁军,衙役,愤怒咆哮。

一股悲凉的情绪在城中蔓延!

城中骚乱愈发激烈,处于临界点。

而城外情况更加堪忧,各个城门外几天来聚集了大群人。放眼望去全是人,黑压压的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水门河段拥挤着商船,船上人员扎推。数以万计的人犹如大军似的团团围困汴梁城。

他们中有来寻找亲人的百姓,有挑着担推着车卖菜的农夫,也有驾驶车队的商贩,更有些文人,官吏……

他们都是这几天汇聚而来的民众,多数来了好几天。饱受风雪的煎熬,忍耐有极限,如今情绪爆发。

“开门,快开门,我们要进城。”

“岂有此理?为什么他们的船能够进去?”

“兄弟,通融则个,我是开封府衙门官吏,紧急军情。”

在一些商人的带领下,人群冲着城墙上的禁军呼喊,百姓苦苦哀求,官吏更是谩骂,文人口诛笔伐,说国都关闭城门乃是大忌,表示强烈的不满。人潮如涌,吼声如雷,犹如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驻守城门的禁军不敢驱赶,也不敢开城门。随着皇宫中有人来传令,封闭三天的城门终于缓缓打开……

这种举动稍微缓解了人们的负面情绪。

城内,城外百姓没有过激的行为,只有那些无辜死了亲人的跑到开封府衙门,击鼓鸣冤,诉说冤情。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禁军离开后,百姓争相出或进城。只是随着城内的情况传开,再次引发百姓愤慨。

封锁汴梁城三天,造成损失是小,影响却极其恶劣。不管是城内滞留的百姓还是城外谩骂的人群,对一朝国都心生芥蒂,少了曾经那种发自内心中的自豪。或者说,官府黑暗一面暴露后令人畏惧。

这是非常致命的!

民心问题,关乎城中秩序的稳定。

北宋皇帝昏庸无能,朝堂奸臣当道,官场贪官污吏横行。就这么一艘破烂的巨轮摇摇欲坠没能倾覆。全靠朝堂之上话不多,却干实事的忠臣撑着。

如开封府尹滕知府,中书侍郎侯蒙,殿前太尉宿元景等官员。属于能臣好官,使得朝堂没有崩坏。

正是在这些人的指挥下,张榜安民,阐述实情。并作出妥善补偿,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方法。

对遇难百姓做出相应的补偿,严惩那些犯罪官吏,严重者当街问斩。对商人则是降低税收以慰其心。至于城内受到影响的商铺,酒楼,同样免税……

甚至朝廷学着天香阁的做法,举办类似猜灯谜的活动。拿出大量的奖品,弥补百姓来挽回民心。又有衙役乔装成百姓混入人群,四处附和响应等。

晁盖也觉得组织骚乱的有些过了头,城里的秩序不恢复影响计划的实施。天网情报人员又得到命令。在各处散布官府各类善举,带节奏,鼓舞士气。

用他的话来说,等同后世的水军。

人都有从众心理,这一套还是挺管用的!

告示张贴出去后,几个犯事者在市曹被斩首示众。尽管这批人罪不至死,但这个时候却死得其所。

百姓们出了口恶气,还有补偿,情绪没有那么激动。又新的舆论引导,日子终究要过,又能如何?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百姓迅速回到原本生活节奏。

短短两天时间,汴梁城再次焕发生机。

十二月中旬这天,又下了一场雪。

一夜之间,汴梁城被皑皑白雪覆盖,一片银白。街上的百姓越来越多,冲手哈着气,拎着扫帚清扫门前积雪。孩子们穿着如企鹅,在雪地玩耍。

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雪人在各家院子里和街道上出现。时而欢笑声传来,那是孩童们在捉迷藏或相互打雪仗。酒楼,商铺门前挂起了红灯笼和花灯。

伙计们在门口竖起打折促销的牌子,大声吆喝。那些外地来的打把式卖艺,吹鼓唱戏,货郎摊贩如雨后春笋般,在人流密集街上和酒楼附近徘徊。

底层百姓纷纷前往官府设立的指定地点领取钱粮。沿途买些酒肉和置办年货,脸上也多了抹笑容。

城中张灯结彩,鞭炮阵阵,街上人来人往,贱卖不绝。路口处总能看见人群扎堆,纷纷拍手叫好。一派祥和景象,仿佛几天前发现的事并不存在。

新年,对淳朴的百姓来说弥足珍贵!

晁盖与两位夫人漫步在热闹的大街上,见城里秩序安定下来,又目睹百姓兴高采烈地去官府领钱粮。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不知是喜,还是忧。

换做是山东,官府这样逼迫百姓,只要有人振臂高呼。闹起来不杀几个贪官污吏如何会善罢甘休?他晁盖要是一呼,人人拿起刀枪,敢杀官造反。

天子脚下,全是良民啊!

一路所见所闻,晁盖只能以这种借口来安慰自己:“汉家百姓任劳任怨,要求不高,偏偏落不了好。”

不管怎样,汴梁城秩序恢复,有了过年的氛围。花姿,耶律答里孛拉着晁盖逛街,后面跟着酆泰等亲卫,穿着朴素,个个走路摇摆,张牙舞爪。

这副做派,人见人怕,犹如世家公子哥带领爪牙上街。天子脚下的皇城,达官显贵成群,商贾豪门扎推。后辈出门被打手、帮闲簇拥的组合甚多。

尤其是憋了好几天,该出来浪一浪,也方便计划实施。

潘家楼,汴梁城七十二大酒楼之一。

位于城北热闹街市,是栋两层占地面积却很大的阁楼。本来在汴梁城酒水,菜肴没有特色之处。但却来往客人络绎不绝,主要是因为旁边的赌场。

东京赌坊,虽然没有宣扬,但知道的人非常多。两层建筑,内部建设非常豪华,分为档位,针对各人群。二楼各种色子,猜数等玩法,招待普通人。

一楼,地下设有斗虫斗鸟等种类赌斗,是为了那些世家公子的准备。是东京赌场重要的吸金来源。

因为背后有某位王爷撑腰,花儿小王都大尉也是常客。宋徽宗都知道有这个地方,默认了其存在。

旁边的潘家楼跟着受益,每天送酒送菜,客如云来。

由于其特殊性,走的是快餐路线,没有设立雅间。自从与天香阁合作,引进极品酒水,生意更加火爆。只恨封锁全城宵禁,让几天来生意有些惨淡。关乎各自收入,酒楼掌柜和伙计私下痛骂不已。

晁盖是第一次来,率队来到二楼雅厅,只有零星几桌客人。他和两位夫人花姿,耶律答里孛挑了个靠窗的座位,酆泰和亲卫在附近坐下,点了一桌荤素搭配的酒菜,众人吃吃喝喝,低声说笑。

菜肴的味道一般般,女人嘴养刁了,撇嘴加摇头。酒水是城外自家作坊产物,清澈甘甜,醇香好喝。

当然,晁盖可不是来吃饭的,是在等一个人的出现。

要问此人到底是谁居然让晁公亲自出马?

这个也简单,咱们前文也提过,童贯这老小子不老实,总是给晁家庄使绊子,晁盖要让他长点记性。

童贯一是宋徽宗的宠臣,又在西军坐镇,不太好动手。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收拾他的假子。应该说是从自家兄弟过继来的,也有说是童贯与嫂有染是自己的儿子,因为这厮二十岁才被咔嚓掉。

总之,童贯对这个儿子疼爱的不得了,非常宠溺。简直要什么给什么,惹了祸端也会亲自出面摆平。

晁盖其实是个讲规矩的人,明白祸不及妻儿的道理。只是童家恶少行事猖獗至极,仗着背后有靠山,敲诈勒索,巧取豪夺,尤其是欺压良善百姓。尤其好色,据说色迷心窍,曾调戏过自家姐姐。

但凡在街上遇到稍有姿色的女子多被调戏。仗着权势强抢民女,几年来,糟蹋的良家妇女不下三十人。甚至有人家破人亡,可谓是给百姓带来莫大灾难,搞得怨声载道,却无处申诉,徒呼奈何。

童家恶少,与高俅假子高衙内合称为京城二霸。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晁盖才决定动手,为民除害。这段时间,天网已经探明情况,这个二世祖天天都回来斗狗溜鸟,之后就来潘家楼大吃大喝。从来就没给过钱,一年四季,至少三百天是这样子。

所以,在这里守株待兔就可以了!

晁盖一边与两位夫人碰杯饮酒,一边默默感慨。压力使人进步,安逸使人堕落,汴梁城好多废物!

众人风卷残云,酒菜吃的差不多的时候。

“让开让开……没看到是谁吗?”楼下传来嚣张的吆喝声:“我说,掌柜的,老规矩,好酒好菜伺候。”

接着“砰砰”沉闷的脚步声,一个衣着华贵的白脸胖子被一群人簇拥着上了二楼,酒楼伙计忙着上菜,恰好也到了路口,一时不察与这伙人撞了个满怀。

啪的一声,一个满脸凶狠,膀大腰圆的汉子一巴掌给伙计打倒在地,喝骂:“狗东西,走路瞎了眼?”

“童爷,小的错了。”那伙计被打哪里敢还嘴捂着脸连忙赔罪。那个胖子正眼都没给,踢开对方走过。几个爪牙狞笑着,把伙计连打带踹下了楼。

这群人好霸道,那个胖子就是童家恶少。

二楼雅厅几桌客人见是这个煞星来了有退走之意。晁盖脸上的笑意收敛,擦了擦手准备过去找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