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北宋小地主 > 第四一一章 军工场见闻

北宋小地主 第四一一章 军工场见闻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军事会议过后,晁家军便行动起来。

“为了走向人生巅峰而奋斗”,“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士兵”的大红条幅在梁山本岛,晁家庄各处飘扬。

神医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成了香饽饽,将领们拜访不绝。饲养信鸽,田园犬的基地也门庭若市。一切只为了多要一些医务人员和最强壮的狗狗。

野战军系列,守备军系列,水,步,马三军一是尽力组建警卫营,后勤营等,二是在军中宣扬个人和团体比赛,重点突出奖励,激发将士们的热情。

就连驻守在饮马川,抱犊山等地的队伍也接到飞鸽传书。晁家庄培养的侦查,医疗人员优先抽调。

梁山上几处水寨,旱寨,各军驻地,喊杀声震天。水泊里面训练的海军将士,个个犹如翻江蛟龙。

总之,晁家军各军制度完善,兵种搭配越发趋近正规化。而且相比北宋时期,至少高出几个档次。

有几位军师坐镇调度,进行的有条不絮。

晁盖作为领袖,是不用费心亲力亲为的。顶多叮嘱泼韩五韩世忠,赛秦琼酆泰,赛仁贵郭盛等将照此进行,陷阵军同样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动。

梁山,由七条支脉和八个山峰组成,主峰虎头峰北通一条狭窄的山梁,即黑风口。黑风口向北为雪山峰,向东延伸部分较为平坦,名曰小平山。

下有溶洞,溶洞面积大,有十多米多高,往下深处溪水潺潺,比较湿润,外部山石为主,非常干燥。

而晁家军的军工场便坐落在此!

主要是为了节约土地,另一个为了安全而考虑。军工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远非当年的作坊可比。

不断从东京汴梁城和各地招募工匠,对外招收学徒。光是梁山上军工场人员超过四千,规模庞大。

大多是学徒,手艺无法与朝廷军监局相比。然而同样分为一个个作坊,为军队的武器装备而努力。

“老子敢说,除了汴梁城,属这里最厉害。”晁盖是这样对几位夫人说的,再次来军工场感受依旧。

军工场内一个又一个的熔炉架起,壮汉光着膀子抡动铁锤敲击。叮叮当当的声音在溶洞外便清晰可闻。

从安仁村请来的神匠蒲大师,金钱豹的汤隆两人坐镇。无论是兵器还是铁甲,军工场全力以赴。

晁盖没有惊动他人,悄然来到军工场,在锻造甲胄和武器的作坊巡视,见到分工明确,忙碌的工匠们,如流水线作业,与几位老师傅攀谈,了解情况。

如铁矿石供应,本来从高丽,私商队伍手中收购无法满足。可是河北乃中国铁矿石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离得又这么近,晁盖不派人自己挖天理不容。

山西地区的煤矿也是这种操作,几乎是露天煤矿。正是如此,吴用金银支出没有铁,煤炭这两项。

铁矿石,煤炭不愁,军工场产量稳步提高。

梁山上,七成以上的人手忙着制造铁甲,每月数千件。一成半的工匠锻造钢刀,狼牙棒等轻重武器。剩下的一成半人手则是为了秘密武器加班加点。

之所以是秘密武器,是外人不知道!属于机密,防范非常严格。左侧一片区域,有数十个军卒把守。

晁盖忘了自己再三叮嘱过生人勿近,想去巡视的时候。可想而知,这结果,刚靠近就被拒之门外。

几个军卒持枪喝问:“站住,此处乃重地,不得靠近!”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队长,几个没挂牌的人想进入。”

“我看他们面生,几个月来没见过,先抓起来再说。”

“对对,还有那个戴兜帽的,不像个好人,一起上。”

不等晁盖表明自己的身份,一个队长模样的青年嚷嚷上前,上下打量晁盖等人,一挥手,十多人呼啦啦围上来,个个手持刀枪,人人瞪眼喊不准动。

晁盖脸皮抽搐,此时才发现人人胸前挂着两个牌子。一个贴牌上面有名字和编号,是入伍军籍证明。另一个红牌则代表秘密武器护卫,不禁捂住脑袋。

自己这只老麻雀,竟然忘记了这茬!

韩世忠摘下伪装的兜帽,掏出银色军籍牌,冲着对面的小队长喝道:“你们不要放肆,快把武器放下。知道这位是谁吗?赶紧的,快让负责人过来。”

晁家庄百姓有独特的身份牌,晁家军也有军籍牌。按照军衔高低,划分为金,银,铜,铁,四种。

铁牌是军卒,低级军官,铜牌是营长等中间军官。银牌是将领,满打满算,也只有百多位统领。

至于金牌,目前就只有晁盖一人。

可想而知,韩世忠手上的银牌分量很重。

十多个军卒人人瞠目结舌,又看看自己胸前的铁牌。那小队长回过神来探头,看清名字后左右吩咐:“韩将军?快,愣着做甚,快去通知两位总管!”

立马就有军卒点头说是,撒脚跑了。十多个军卒放下了武器,却没有退开,依旧是围住晁盖一群人。个个脸上多少有点警惕,生怕这些人跑了似的。

这个操作顿时就让晁盖和韩世忠,酆泰等人满意。哪怕是在梁山重地,也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任务。

因为这个乌龙,晁盖不但没有进入作坊,反而把自己的行踪暴露了,蒲大师锻造宝刃抽不开身,金钱豹的汤隆赶来作陪,带领晁盖一行进入作坊。

临走前,晁盖让人通知亲卫,把从济州岛上带回来的柑橘,椰子等特产挨个分发给工匠们,还传令下去让伙房加餐,犒劳有些在幕后努力的功臣。

汤隆自从加入曹家庄,负责军工场组建和锻造装备,时至今日,彻底变了一个人,再也没有赌博过。相比以前毛毛躁躁的性子,变得越发沉稳老辣。

他侧身相陪,带着晁盖一行人巡视作坊,一一讲解。

秘密武器做法人数有三百多人,大多是手艺高超的工匠。划分为十多个作坊,各有分工,忙而不乱。

相比常规武器,秘密武器就非常怪异。

一种是从南方采购来的毛竹,五米多长,竹叶翠绿。工匠们会在竹竿的分叉上装有铁蒺藜、倒钩刺之类的东西。并且,为了保证竹子的韧性和耐用度,还会反复浸泡铁树汁,在整根毛竹浇上桐油。

一种特制长枪,枪头跟普通长枪相当,用合金钢锻造,木柄选用质量过硬的竹竿,长度超两丈。

一种大致形状,就像翻挑麦秸秆时用的三叉耙子,只不过不是木制而全部采用的是铁制,三米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盾牌。

一个以硬木为主,包上铁皮,钉上生牛皮。四四方方的盾牌,远没有塔盾大,却要比圆盾大不少。

另一个就是大小相差无几,却以藤蔓编织编制的方盾。防御力不比前者强,可非常轻便,灵活。

“汤隆兄弟,这些武器的数量几何?我准备搞训练。”晁盖看到成品武器的流程,满意的看着汤隆。

汤隆立马回应,麻脸上有些为难:“哥哥,其他武器数量超过两万件,只有藤盾和狼筅工序最繁琐,快一年过去,藤盾三千多块,狼筅五千多件。”

“数量这么少,有负哥哥手托啊!”汤隆有些惭愧。

“兄弟,莫要如此!不少了,不少了。”晁盖笑着摆手。这些武器是他从一年前就开始构思开始落实。本来预估的数量没有这么多,不曾想多了一半。

是的,那个用毛竹制作的武器叫狼筅,又名狼牙筅。不仅制造工序繁琐,还要添加铁蒺藜,刀片非常繁琐。为了达到最大的杀伤力,通常还会在狼筅上面,蘸上“金汁”或者是抹上毒药,总之,各种有可能会给敌人带来损伤的东西,全都招呼上。

说狼筅没几个人知道,但戚继光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没错,狼筅是戚继光率领的抗倭军队用的武器之一。

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枪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配合刀盾兵,长枪手,乃南方杀倭利器。

戚继光发明戚家枪,改良的狼筅,格外利用枪长的优势,攻守合一,成为太刀甚至野太刀的克星。

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抗倭策略,兵法,后世有专家讲解。

晁盖正是凭自己所知道的,提前将抗倭大杀器搞出来。

两个盾牌手,两个狼筅兵,四个长枪手,两个镗钯兵,再加上一名队长居中指挥,训练鸳鸯阵法。只等到先遣部队摸清地形,就会主动入侵倭国。

晁盖对这一天的到来非常期待,对秘密武器非常重视。他只是提出构想和设计,真正完成的还是工匠们。对汤隆交上来的人员名单,看过后大加赞赏。

“不错,有功者赏,只要为此做出贡献,就应该奖励。兄弟,你了解得多,具体事情由你安排。”

“是,小弟明白。”汤隆昂首领命。

晁盖吩咐韩世忠,酆泰尽快带人到仓库搬运武器装备。随即又在汤隆的引领下前往深处的酿酒作坊。这是为军工场工匠准备的,规模不大却设施齐全。

另外军工场旁边的溶洞中就是神机营,神臂弓,床子弩,投石车的重型器械研发基地,因为与军工场交通又息息相关,此地也被称呼为重型军工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