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68. 六石磊磊的六石岩

大家一直走大路不用躲开厘卡,比较顺利;没一会就到了六石坞,一鼓作气上了百步岭,就马上可以近距离的看到了六石岩了。

六石岩在当地很出名,是六个大石头山,每个都有好几十米高,最高的那个叫鸡冠石,在三狗老家那里都能看到,远远望去,像个大鸡冠一样。

传说是很久以前,有个神仙,赶着六头猪去别地,黎明时分,经过这里时候,当地的一只大鸡公突然高声啼鸣,那六头猪估计也走累了,就赖着不走了,神仙一生气,就把它们全点化成大石头,变成了现在的六石岩。

传说归传说,但有件事倒是真的,明朝有个广信(上饶)知府,到六石岩游玩,途径双山岭时,一时兴起,出一上联:“出双山,望六石,六石磊磊”;至今无人对出合适的下联,成为千古绝对。

“出”字上下分成两个山,成双山,六石,叠在一起就是“磊磊”,真是厉害,怪不得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有一个能匹配的下联。

这个三狗小时候就知道了,当年村里的私塾王老先生,还专门出了这个上联给大家对,当然,大家肯定是对的一塌糊涂,王老先生也不怪大家,他自己说不定现在还在绞尽脑汁对下联呢。

也就是秀才和三狗这样的读书人,才会在这么繁重的挑夫路上,搭边(顺着)游山玩水,其实也没有游山玩水的时间,只是路过这些风景而已。

但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路过时候,有份欣赏风景的心情就足够了,远远的望一眼,体会这里面的感觉,并不需要一定要亲历走进风景里去,有时候反而有“身在此山中,不是真面目”的感觉了。

也不怪乎其他人的做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想法,不必全而概之;正如大伙挑担赶路时候,不时说上点荤笑话,博得大伙一笑,轻松一下,舒缓一下,也无可厚非。

你看,才刚过六石岩,还没到六石坑(大山最里面的一个村庄),萝卜就远远发现溪水边有几个姑娘在洗衣服,这货开口就来,冲着那几个姑娘,唱起来本地的山歌:

竹叶青来水也清,亲哥小妹感情深;

亲哥好比竹叶翠,小妹心比水更清;

青青竹叶水中映,亲哥小妹心贴心;

亲哥小妹配成双,美满姻缘多称心。

……

这个花心萝卜见人家姑娘不理他,他也没事,又接着唱:

里塘水清外塘莲,莲叶青青水上眠;

一朵莲花开眼前,心中喜欢欲采莲;

采得一朵满身香,采莲要采并蒂莲。

有个女子见萝卜无休无止的,气不过,也唱起了山歌回敬萝卜:

过路君子莫戏言,走你大路赚你钱;

王字出头各有主,莫贪别人门前莲;

石板栽花花无根,萍水相逢怎采莲。

哇,萝卜遇到对手了,大伙开心地取笑萝卜,说,萝卜,你不是很厉害的吗,要输啰。萝卜不甘心,高声再来一曲;

十八姐姐笑嘻嘻,不要笑我穿破衣;

过了三年风水转,你要跟我成夫妻;

你找老公要找我,跟我回家做老麻(老婆)。

没想到这个女子马上反击,甚是厉害啊。

十八哥哥笑哈哈,过了三年变叫花;

桥梁路亭是你家,汤柄煮粥用手抓;

前世你是猪牯精,今生叫你打单身。

好厉害的女子啊,把萝卜气得目瞪口呆的,当即要甩掉担子,停下来跟人家再来几百个回合,不过还是赶路要紧,牛牯喝住了萝卜:

别再磨蹭了,跟几个姑娘家有什么好斗气的,走,做事要紧。萝卜才悻悻的跟着大家,忍受着大伙的奚落嘲笑,闷声低头的跟在后面。

过了飞凤关、黄丝坑,到了六石坑,已近中午,牛牯找了以前经常打尖的那一家农户,大伙吃些农家饭菜,肉菜就是腊肉了,香喷可口,三狗一连吃了几大碗饭下去。

饭后稍作休息,喝够茶水后,开始爬大门岭了,这山号称七上八下,上山七里,下山八里,走路都要走上一个多时辰,挑着担子,偶尔要歇个脚喝点水什么的,正常要两个时辰。

还好这次大伙挑的草纸不多,草纸不值钱,挑的路费也赚的就不多,没必要费太大力去挑那么多,还要留着力,明晚挑盐出来才是要花力气的。

翻过一座底下的山,到了大门底这个小地方,山坳里有几户人家,种着一些梯田,再往上是要爬主山,主山山脚下有个路亭,大家坐下来歇息喝水抽烟说笑,还在笑萝卜:

“看看,这个路亭是你的家了,今晚你就住这里了,把山外面的那个女家给娶来,就在这里入洞房算了。”

大家轰然而笑,轻松好一阵子,才陆续的起来,挑担爬山了,好在这里竹林茂盛如密,遮天盖阳的,在三伏天里阴凉了很多。

大家一路往上,三狗都感觉不到自己爬了多久爬了有多高了,反正是跟着大伙一路绕着山路往上爬着。

这山,空身人走都累,何况是挑着担子,三狗累得真的跟狗一样,上气不接下的,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咬牙坚持跟着大伙后面。

好在肩膀已经长出茧子来了,扁担压着不觉得痛,只觉得重,感觉是千斤重担一样压在肩膀上,沉重得迈不开步子。

这一段时间来,草鞋都穿烂了几双,脚板底也长出厚厚的茧子来,不再会出血泡和脱皮了,比以前拖着伤脚走路,好了很多。

尽管这样,三狗还是大汗淋漓,把上衣全淋透了,发起狠来,全然不顾,只盯着前头人的脚跟,死命得跟着。

大伙再也没有人说话,或者是废话,都在喘着气,挥汗如雨,一步一步的,用汗水丈量着这座大山的高度。

挑夫客们像一群蚂蚁一样,沿着山路蜿蜒而上,陡峭的山路上本来就很窄,还时不时的遇到下山的人、砍柴挑着柴捆的人、同是挑夫客等。

在狭窄陡峭的山路上交汇是件技术活,双方都小心翼翼的让着,按着走自己右手边的通行规则,如果自己靠外面路,临着山谷,就要把扁担换到外边,以免碰到把人带落进山谷。

如果自己靠路里面,尽量找个宽一点的地方,让外面人先走,哪怕是停下来,拿着叉子叉住扁担,停下来,等外面的人过了,才走,保护人家的安全,就是等于保护自己的安全。

就这样一路到了大门顶时候,也有个路亭。大伙已经没有精力和兴致开玩笑说笑了,个个把担子扁担一扔,瘫坐在路亭里休息。

用毛巾擦了汗后,喝了几大口水,抽了几筒旱烟后,不能再歇了,再歇人就爬不起来了,牛牯起身跟大伙说:

兄弟们,再加把劲,翻过了前面这个山头就到山顶岭塘了,去看看银凤嫂了。此言是啥意思,看着萝卜那期盼的样子,三狗也猜出了个八九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