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66. 开辟新线路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66. 开辟新线路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狗想想也是,可牛牯没有和秀才一样的想法,这个老靠天吃饭太被动了,何不自己主动出击,反正已经和廿八都那边的货主已经接上头了,这个生意还可以做,不一定要等到别人找上门来啊。

于是他去几个货场偷偷的摸了一些相熟的货主的底,人家都是当即表示,只要你牛牯能把盐挑出来,都按市面上的批发价收了,有多少就收多少,要是没本钱,还可以预支一些订金给你。

这下把牛牯彻底打动了,狗日的,以前那么辛苦,挑的跟狗一样累,只赚那么一点点,现在如果把这条线路打通了,何迟不发财?兄弟们个个都得发财;你个狗日的,牛牯兴奋得一脚把路面上的一个小石子踢得老远。

想到这个,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两眼发光,何况是底层受苦受难多年的草根,这些人想发财的心理更为急迫,人之常情了,其实也都可以理解。

于是牛牯准备去找经常走罗城片区十都这条线路的货主,挑一些洋袜、毛巾等轻货,先挑到罗城的十都,再从十都挑草纸翻过那座上七下八的大山,一下山就到廿八都了。

然后从廿八都挑上盐,晚上翻了那座山,白天先躲着,晚上再挑到十都那里,就有人接头了,剩下的,怎么运到城里或县里各地,就不是他考虑的范围了,只要把这段路给赚了就可以了。

不能再走十三都那条路了,那条路虽然平,也是大路居多,但狗日的厘卡、巡卡、兵丁太多了,一来赚不到钱,二来走多了会被盯上的,三来想挑盐从那条路回走,想都不要想,直接把自己挑进班房里去了。

不过现在也不知道十都那条路会怎样?得要去先摸个底,或许那条路已经被人占了,进不去也是枉然,这种生意不好说,太赚钱了,什么可能都有。

牛牯最后找到一个多年合作的货主合作,一起投资,由货主投钱买盐,牛牯他们只负责把盐从廿八都挑到十都,其他的都不管,如果货被抢了被扣了,牛牯也不负责。

为了表示诚意,牛牯也邀请货主叫上一个账房先生跟着他们走,一切用度,牛牯不经手钱,由账房先生来管钱付钱。

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就是请货主找个监督,不要让货被牛牯他们给黑了。其实这么暴利的生意,换谁都会这么做,派个管账先生也可以,好核算下这条新线路的成本和利润。

货主也想先投笔钱,来试下这条路;第一次挑少点,如果成功了,则是财源滚滚了,即使没有成功,就算是货被扣被抢了,损失也能承受得起,做生意的,哪有次次坐赢不输的,有赚就有亏,控制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就可以了。

于是双方说定,为遮人耳目,货主没有派出账房先生,而是一个自己靠得住的伙计,算是宗族里的本家了,跟着他谋发展的。

货主让这个伙计,打扮的跟牛牯他们挑夫一样,也挑着一担货跟着走,当然钱都是在他身上,这样,路上看不出来,大家都一样。

不然你一个账房先生的模样,空手走在一群挑夫里面,道上的人,一看就是个管账管钱的,不抢你抢谁去?

这个伙计叫来贵,人也挺实在的,没有因为自己身份就搞特殊,挑的东西跟大家一样多,吃的住的一样也不嫌弃,不喊苦不喊累,很快就融入进来了。

倒是三狗,不是因为苦和累,而是走自己家乡的路了,这一切是多么的熟悉和想念,相隔才不到一个月,如隔三秋一样,走在自己家乡的路上,心情很复杂。

在七都的水口上,那夜被明月挟持私奔的事情,历历在目;就是在这个地头上,被明诚按住一顿好揍;在那处的草丛里,自己藏的那个照鱼的火笼子,或许还在里面。

再往里走,越来越怕,怕见到熟人,倒不是因为挑夫这行业低贱,而是怕人家传话回家里去,更怕的是碰见守城,因为到十都的这条路就是要经过守城家门口的。

过了八都的墟集,过了九都的田畈,下午时分经过守城家门口,三狗戴着斗笠,尽量的把头低下,不让人看见他是谁。

还好,守城可能不在家,也没有碰见什么熟人,就这样战战兢兢的过了这段路,当然,大伙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内情,三狗也不会告诉他们。

下午到了十都,交了洋袜毛巾的货后,大家入住进简易的客栈,等着第二天牛牯新的生意,当然,要挑草纸去廿八都,也就几个人知道这事。

这个十都,大部分的地都是高山,盛产木材和毛竹,于是就有人在这里做草纸的生意,专门开了造纸厂,专用毛竹木材来造纸。

当然,也会零星的用一些其他的原材料,比如麦秸稻草什么的,三狗还记得以前和村里人,挑着麦秸到十都纸厂卖。

七八里山路,还挑着东西,那时候人还小,可把三狗累坏了,挑一段路歇半天,挑一段路歇半天,把其他的同伴都看笑了,最后熬到纸厂,总算把麦秸卖了,也只是几个铜板而已。

麦秸在农村里不值钱,要么当柴烧,要么垫猪圈牛圈的,和着猪牛的尿屎变成肥料,还得费力的挑到田地里去。

即使是卖了几个铜板,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件很开心的事情,转身就去街上的铺子里买零食吃了,回家的路上,一边嘴巴里含着甜丝丝的糖果,一边拖着挑麦秸的圆竹子杠子,一路走回家,惬意极了。

也许,前面的辛苦,仅仅是为了换回这么的一口甜味道,对于一年到头很少吃到糖果的孩子们来说,这也值了。

作为父母,也没有指望着孩子能挑多少钱出来,一来锻炼下孩子的筋骨意志,二来也满足下孩子的口福,一举多得。

那时候的造纸工业很不发达,对于简陋的造纸厂来说,大部分只能做些低廉的草纸来。其实,制造精细美白的纸张也能,只是成本高,而且销量少。

还不如多做点大众消费的草纸来,那时候的草纸用处可多了,城里的印刷品,比如很多的书本、写字本,用的都是粗糙的草纸;乡下的香火纸钱,也是一大部分用的是草纸和黄裱纸。

也有是做包装的材料,那时候没有什么塑料方便袋,买点东西,特别是熟食、点心、礼品等怕脏的东西,都是用草纸来包裹着的。

还有是家庭用纸,主要是擦屁股的手纸,虽然粗糙点,擦得屁股不太好受,但总比没有纸擦屁股好啊,擦之前可以揉一揉,就软很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