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第一相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分派任务

三国第一相 第二百四十四章 分派任务

作者:子溪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江对于今天的表现还算满意,看事情都交代的差不多,随后说道:“高县丞留下,进行一些交接,其他人可以现在就忙起来吧。”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有所延迟,连忙离开县衙,去完成白江交代自己的事情,白江不过是将几件事情交代下来,便让这些人感到一丝压力。

等这些人离开之后,白江看向高江说道:“高县丞坐,我记得去年的时候,你应该在幽州邝平县担任县尉吧?”

高江苦笑一声:“大人真是好记性,年初的时候,渔阳郡遭到黄巾军的进攻,猝不及防之下,渔阳郡长史黄韬和邝平县决曹掾王德被黄巾军所杀,好在,后面我们进行了有力反击,将这股黄巾军剿灭。”

高江回忆着,继续说道:“后面我们跟着刘焉大人进行了几次反击,邱县令调到常山国,而我则调到这里了。”

听到高江说完,白江也不由的有些感慨,之前还活生生的人,现在却已经收到了他们的死讯,当真是世事无常。

白江说道:“战争就是如此啊,世事无常,只求我所辖之地,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存在吧。 ”

高江摸了摸脑袋,说道:“之前在邝平县的时候,县令大人就觉得大人您不凡,现在看来,当真是不假。”

白江笑了笑:“好了,县丞和县尉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好好干,必然也有你飞黄腾达的时候。”

高江站起身来,面露喜色,说到:“好咧,大人您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的妥妥的。”

白江摆摆手,示意高江离去。看着高江离去的背影,白江眯起了眼睛,没有想到在这里会遇到熟人,那就好办多了。

现在已经到了下午,白江看了看时间,让花邵辰和梅远先去统计军队,自己则带着胡昭、司马懿二人来到位于后面的卧室。

县衙后面房间不少,东厢房西厢房,正房后罩房,一个不落。白江回头对着胡昭说道:“老师,要不你和师弟在正房睡吧,正房有三间卧室呢。”

胡昭斜了一眼白江,说道:“不用,为师就在西厢房住下,今日既然已经到任,就不要想着偷懒了,让你师弟一起去帮助你,让你早点上手。”

胡昭说完,将司马懿丢给白江,自己转身去了西厢房第一间屋子,留下一脸懵逼的两人。大概是长时间没有人居住的原因,灰尘有些多。

白江见此,便让下人将几件屋子都打扫收拾了一下,胡昭在一旁掐着手指,不知道在算着什么,很快就算到了床上……

白江吩咐下人不用打扰胡昭之后,便拉着懵懵懂懂的司马懿,回到县衙大堂。白江尚未了解过昌国县,便让人把县志找来,先研究着。

昌国县,原本是一个侯国,后来昌国因为推恩令的原因,被除国。到了东汉便成了昌国县,昌国县原有一千三百六十六户,共五千三百六十四人,属于上县。

昌国县下辖六个乡,五个县属亭。其中一个大乡,五个小乡。这个规模还是蛮大的,有时间白江准备见一见这些有秩、啬夫和亭长。

五千户乡以上长官为有秩,五千户以下长官为啬夫。

白江又粗略的看了一下东汉以来历任昌国县的县令,然后翻到最近几任。倒是没有什么名人,其中大概也就陈圭曾经短暂的担任过一段时间昌国县令。

上一任是一个叫朱超的,从光和四年6月到光和七年1月,也就是黄巾之乱爆发的时候。看来不是任期快到赶紧跑了,就是被黄巾军给搞死了。

在此之后,昌国县县令就一直空悬至今。不过,白江才不关心你上一任是死是活,现在时隔十个多月的时间,白江担任昌国县令,自然要行使自己的权利。

昌国县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完全自己运转,白江现在两眼一抹黑,完全不清楚具体数据。想了想,索性将堆积在县衙的陈年累案全部拿了出来。

看向旁边乖乖坐着的司马懿,问道:“师弟,如今识了多少字了?可曾独自读过什么书籍?”

司马懿转了转自己的小眼睛,说道:“回师兄,大概有五千多字,看过《孙子兵法》。”

白江有些诧异,想不到司马懿看过《孙子兵法》,认识五千多字,足够使用了。白江便把这些卷宗交给司马懿,说道:“看看这些卷宗,分类一下,若是简单的问题,直接进行批注,好了之后给我。”

司马懿看着自己桌上成堆的卷宗,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抱着脑袋说道:“师兄,我感觉突然头疼……”

司马懿话还没说完,就被白江提溜起来:“好了,这些都是你师兄当年玩剩下的,这样,你完成了这些卷宗,师兄答应你一件事情,怎么样?”

小司马懿无精打采的点了点头,什么答应自己一件事,说的和师父一模一样的话,就是没有见到兑现。

看到司马懿乖乖坐下,白江满意的点点头,拿出一封信纸,将到达昌国县的消息写下来,准备寄给蔡邕和蔡文姬两人,对,两封信。都说小别胜新婚,白江十月份在洛阳,可是好好的和蔡文姬腻歪在了一起,这感情一下子就在两人中上升了一个高度。

白江将两封信写好、吹干、放好。看到司马懿已经处理了近四分之一,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好在昌国县里的县主簿还在,于是白江让人将主簿找来。

昌国县的主簿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儒生,叫做陈依,听说是和徐州陈家有着一些关系。陈依听说县令找自己,就连忙跟着过来。

到了之后,陈依向白江行了一礼,说道:“大人找我什么事情?”

白江看了一眼陈依,说道:“陈主簿来啦,没什么大事,我看昌国县近十个月没有县令,县衙之中案件堆积如山,所以请你来协助本官师弟一起,讲这些案件进行分类。”

陈依问道:“分类?不知大人要如何分类。”

白江眉角微动,说道:“这个你到时候问我师弟,我师弟和我师出同门,拜在大师胡昭门下,你跟着后面,也能学到一些,作为本县主簿,自然要多学多用。”

陈依本来听到自己要和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学习,心中有些不快,后来听说师承胡昭,顿时欣喜接受。

陈依虽然是徐州陈氏的旁之,但是也曾经听过胡昭的大名,既然县令和这五岁孩童都属于胡昭的徒弟,那自然不会很差。

白江微微一笑:“我这师弟,年后就会回去,届时你可要独立完成这些事情,趁这个机会,多学一学。”

那陈依一听,哪里还不知道白江话里的意思,连忙谢过之后,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司马懿后面分起类来。

陈依做为徐州陈家的旁支,在和司马懿接触之后,从司马懿的言谈举止之中,就可以感觉的出来,不是一般人家。

在将一个争夺一头牛的案件归为民事案件之后,陈依忍不住问道:“不知小兄弟家住什么地方啊?”

司马懿抬头看了一眼陈依,说道:“河内郡,有事?”

陈依连忙说道:“没事没事,就是有些好奇,在下陈依,下邳人。听小兄弟的话,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并且能够得到孔明先生的赏识,自然是天赋绝佳之人,所以想要认识一下小兄弟。”

白江在一旁自然是听到了陈依的话语,不过白江并没有上前阻止,陈依不过是陈氏的旁支,三十岁还只是县主簿,以后就算运气顶天了,也就是一郡之才,能和司马懿比天赋?

司马懿抬头看了一眼陈依,皱了皱眉头,看向白江,似乎没有阻止的意思,便轻声说道:“河内司马氏,家父洛阳令。”听到司马懿短短十个字,陈依像是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

无论是河内司马氏,还是洛阳令,陈依都知道不是自己能够高攀的起的,同时心中也暗自心惊,师弟都是河内望族司马氏的嫡系子弟,那这个作为师兄的县令大人,又强大到什么地步呢?

收敛心神的陈依不在敢有其他心思,一心一意的做好手上的事情,有些不懂的卷宗,则虚心向司马懿请教,司马懿也一一解答,不知不觉间,陈依对司马懿越来越佩服,最后完全放下心中的不适,对司马懿钦佩不已。

白江则轻松很多,只是对司马懿已经做出的断案进行审批,然后盖章就好了,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不需要双方到现场来。

如此,又经过了一个时辰之后,司马懿在陈依的协助下,将所有的卷宗都分类结束。白江抬头看了一眼,将手中的卷宗按了官印之后,说道:“如何?”

司马懿说道:“一共有卷宗四千六百一十七件,其中发现祥瑞、奇物等这类的有两千九百二十一件,重复八百四十三件,剩下的民事案件六百零三件,刑事案件两百一十三件,发现山匪、黄巾余孽三十四件。”

司马懿将最后三个卷宗放到白江面前,说道:“还有三个卷宗是有些奇怪的,我就单独分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