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当不成赘婿只好去做儒圣了 > 第二百三十章为百姓立言

不知道什么时候,京都里开始流传起泾州炼丹案的另一个版本:泾州发疟疾,死伤军民近十万。

对于这个版本,有人质疑,有人错愕,有人相信,有人冷笑。

但当权威部门开始发声后,相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下午,江寒去了一趟太学府找钟府君,钟府君没见到,却见到了禇云栖。

禇云栖似乎知道他的来意,沉声道:“江寒,朝廷想要维护朝廷的威严,陛下想要稳固社稷的安定,已势难改变,即便府君上奏陛下,也改变不了什么。”

顿了顿,禇云栖低声道:“这是为了大局着想,只能牺牲部分人的公道。”

江寒无言的拱了拱手,便返回卫国公府。

他知道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无非是怕泾州的屠杀案让朝廷颜面尽丧,让百姓对朝廷产生信任危机。

因此朝廷要牺牲少部分人的公道,来维持所谓的大局。

这便是朝中诸公所谓的大局观。

江寒能够理解,但不能接受。

但他却改变不了这些。

回家后,他就坐在小院里饮酒,竟有几分的消沉。

“饮一壶酒,散尽一身闲愁,凭一阵风,舒展寸心余恨。星辰为海月为钩,抛入众生独钓愁。钓得余恨随风去,月高照入相思楼!”

江寒饮着酒,作着歌。

用酒麻痹内心的愤怒。

但眼前却不断闪烁出泾州的一幕幕。

那郭县祠堂之下的溶洞,那被囚禁的百姓,那一壶壶炼制出来的丹药……

还有黑水军屠城之后,那满目的疮痍,那城中的尸体。

这些竟也能掩盖吗?

若泾州百姓知道朝廷会掩饰此事,该会多么的绝望啊!

泾州那么多条人命的公道,便不讨了吗?

但这件事他又能做什么呢?

这是朝廷的决定,皇帝的决定。

他难道还能改变皇帝的决定吗?

就算太学府和国子监一起上奏也不能。

他只能借酒浇愁。

反正,他该做的已经做了,还能做什么呢?

“赋一身愁绪活着太累,像庄子说的‘形似枯槁,心如死灰’,才是逍遥。”江寒笑了笑,将壶中的酒一饮而尽。

半醉未醉,眼睛惺忪。

他抬着头,望着头顶的蓝天白云,也不知道沉浸了多久。

突然,他破口大骂道:“我去你妈的大局!狗屁的朝廷颜面!这个狗屁的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狗屁的天地君亲师!我淦你妈!”

这个什么狗屁世界,为了所谓的社稷稳固,可以牺牲百姓的公道。

在那些站在顶层的诸公眼里,百姓的公道又算得了什么呢?自身的利益才是最切要的?

骂完之后,他站起身来,朝着院子外走去。

慢慢的,他略微有些弯曲的腰杆慢慢的挺直,有些涣散的眼神也慢慢的变得锐利起来。

当他走出院子时,身子已经挺直得如同一杆竖直的长枪。

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院子,离开了卫国公府。

在一处阴暗的角落里,一双眼睛注视着江寒,直至他离开之后,出现了几分惊诧之色。

很快,那双眼睛的主人离开了此处,来到宁月公主的跟前,道:“殿下,江寒他在院子里喝了酒后,突然离开了卫国公府,不知道要去哪里……”

司剑回想起江寒离开时挺直的腰杆和坚定的眼神,道:“他前往的方向似乎是皇宫,恐怕要出事了。”

宁月惊诧的抬头,朝会上皇帝确定要对泾州案进行掩饰时,她就担心江寒会因为一时气愤做出傻事,因此嘱咐司剑跟着江寒,没想到江寒竟然离开了卫国公府。

“走,去看看他想做什么。”宁月公主担心江寒因一时气愤而做出什么事情来。

……

“咦,那不是卫国公府的江寒吗?他要去哪里?”

“那是江诗魁!他要去的方向好像是皇宫?!”

“江诗魁的神情好像有点不对劲,走,快跟上去看看!”

街道上,有书生看到江寒往皇宫而去,互视一眼,便跟在身后。

很快,跟上的书生也越来越多,甚至就连一些百姓也好奇的跟了上去。

对于这一切江寒似乎听不到也看不见,他眼中似乎只有皇宫。

当他抵达了皇宫时,便朝着午门走去。

守卫皇宫的侍卫见状刚想上前驱赶,但很快,发现竟是江寒后,便停了下来,急忙唤人去通知江锋。

毕竟,江寒作为卫国公府的次子,谁敢上前驱赶?

得罪了江寒可能没事,但却会被江锋逮住了揍一顿。

“快,去告知江统领!”两名侍卫急声道。

与此同时,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太医署的太医署令拟好了文章,准备张贴在东门。

不过张贴之前,却需要先到皇宫,呈给皇帝过目。

毕竟此事至关重要,需要先由皇帝确认。

“嗯,工部书写一篇南方涝灾的公告,再由户部也拟一篇,太医署再拟一篇关于疟疾的文章,应该便能扭改此事,只希望此事早日消停。”工部尚书说道。

“谁说不是呢?若确定薛慕白的罪行,只怕天下百姓都会对朝廷失去信任,需要速速实行,否则拖得太久就不好办了。”户部尚书叹道:“户部钱财本来剩余便不多,此番还得拔出银两前往泾州,再这般下去,户部的钱袋子就彻底空了。”

太医署令道:“两位大人说的是,我们得速速将此事的热度降下去,以免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太医署令的品阶远在尚书之下,说话的语气也非常尊敬。

“嗯,走,速去见过陛下……咦,是谁挡在午门?找死不成!侍卫何在?怎么不把人赶走!”户部尚书忽见竟有一个少年站立在午门前,远处宫门外竟还有儒生围观,当即开口呵斥。

“咦,那人是江寒!”工部尚书却是惊异了一下,他认出了江寒,说道:“他来这里做什么?”

太医署令上前喝道:“江寒,你堵在午门前做什么?还不速速离去!”

江寒目光平静的扫了他们一眼,开口道:“立言!”

“立言?立什么言?你休要在此处哗众取宠,还不快快离去!”太医署令皱眉道。

儒家经典《左传》中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意思是人生需要拥有树立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立下独到的论说言辞。

此之谓,三不朽。

而能做到三不朽的,不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便是功高盖世的良臣猛将。

虽然江寒才华横溢,诗才无双,甚至被称为“大夏诗魁”。

但他年纪尚轻,怎么能做到立言?

他还能立下一套独到的论说吗?

简直是笑话!

午门外不远处,围观的儒生也是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江寒竟然要立言,还跑到午门立言,开什么玩笑,他不过一位立命境怎么可能立言?”

“可看他的样子不像来这里捣乱的啊!何况谁会那么傻,跑到午门哗众取宠?”

“不,你们进入了一个误区,立言跟文位没有关系,像我们大夏的卫国公,他虽不是儒生,却完成了三不朽中的立功,为大夏立功。就算是一介童生,只要他拥有一套独到的论说,同样能够立言。”

“呵,童生怎么能拥有一套独到的论说?那不是扯淡吗?”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忽然传来了齐整规划的脚步声,一队羽林卫顷刻赶到,为首的正是身披盔甲的江锋。

户部尚书便声色俱厉的道:“江锋,还不将他带回去!堵在午门做什么?难道不知此乃大罪吗?”

江锋皱了皱眉,来到江寒身边,道:“江寒,你来这里做什么?”

他在羽林卫通报的时候,就知道大事不妙,担心江寒会因为泾州案而做什么傻事,匆匆赶来,还好还没出事。

江寒道:“大哥,我来此立言。”

“立言?”

江锋愣了一下,那是什么东西?道:“咱们回家立可以吗?”

江寒摇了摇头,抬头望向不远处的皇宫,深深吸了一口气,手中一握破杀笔现于掌心。

他慢慢吐出一口气,似要将心中的压抑、痛苦、不满、憋屈尽皆吐出,而后高声道:“诸圣在上,请闻吾言!我江寒今日在午门之外立言!为自己立言,为天下百姓立言,亦为大夏而立言!”

话罢,身上才气陡然汇聚于破杀笔之上。

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等人都是脸色一变,为天下百姓立言,亦为大夏而立言?

这江寒疯了吗?

这立言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小事,何况还是高喊诸圣而立言。

一旦他立下的论说有违了儒义,立言失败,轻则受到反噬,文位被斩,才气消竭,重则文宫受到打击,文心动摇,儒道之路从此阻断。

因此,从古至今能立言的人极其稀少。

与此同时,国子监中,周鸿雁骤然睁开了眼睛,看向了午门方向:“为天下百姓立言,亦为大夏而立言?江寒他疯了吗?”

太学府,钟府君微微震动,目光透过云层,紧紧注视着午门前的身影。

皇宫,御书房中,夏启帝亦抬起头来,微微凝眉:“为大夏立言?稚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

午门外。

江寒缓缓举笔,凭空而写,同时气聚舌尖,朗声说道,声音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力道。

“江寒今日在此立言!”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平静而又铿锵有力的声音落下,瞬间令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犹如平地惊雷,震动天地,霎时间世间一片寂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