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两百九十二章 关健一步,圣旨忽降

京都的渺芜坊,仅仅是一间清乐坊,位于昆明山下百huā荡侧,与皇家别宫濯缨苑隔水遥望,在西有怡红街,东有翠柳巷的锦阳京来说并不算名声斐然,因位于都城西郊,不在闹市,里头又尽是清倌人,对那些纵情声色的纨绔便少了几分吸引力,而一些穷酸文士,却也消费不起里头二两银子一壶茶,只能坐够一个时辰的“底价限时”尽都望楼兴叹。

倒不乏风雅富贵之客前往捧场,听曲赏景,挥霍闲时。

曾被三皇子请去汤泉宫,为旖景贺寿的双生盲女妙音双姝便是此间音魁。

当年三皇子,更是此间常客。

而继三皇子“改邪归正”后,其间最为引人注目的贵宾,便成了阳泉郡王。

阳泉郡王好音律,惜美人,却不纵欲,虽有时也去千娆阁这样的地方为怡红夜莺杜宇娘捧场,但从不留宿勾栏。

无疑,他有这样的“雅好”既是无伤皇室声誉,又能让当今圣上再添一分放心。

好比阳泉郡王这么尴尬的身份,爱好风月雅事,总比关心家国政事要安全。

以上这些消息,旖景是从长兄苏荇口里获得,而苏荇之所以将这些“风月之事”毫不隐瞒地告诉旖景,是得了卫国公的示意。

未至十月中旬,旖景便回到了锦阳京。

自然,将虞沨的密函转交给了父亲卫国公过目,当时,大长公主与三爷苏轹也都在场。

对于旖景在并州的作为,两个长辈很是“惊艳”了一把,再兼着一些细节也需要旖景解释,让她参与这事也是顺理成章,大长公主更有那一层“姻缘”的打算,眼看着旖景并未因虞沨亲赴险境而惶惶不可终日,尚且冷静自持,对这个即将及笄、历来奉为掌珠的孙女儿,又更是看重了几分。

虞沨的信中,第一步棋,便是要接触阳泉郡王,打算来一招“釜底抽薪”从根本上粉碎金相之阴谋,使金相先失一着致胜之棋,再不能利有阳泉郡王之“名正言顺”操纵袁起。

这一步棋,尤其重要,是保证虞沨安全的关健。

可金相假若早有图谋,定会在阳泉郡王身边安插耳目,严密盯梢,稍有疏忽,就会打草惊蛇。

因此,卫国公与苏轹,甚至大长公主都不能与阳泉郡王在这关头接触,最合适的人,也只有旖景。

而在接触之前,为保万妥,总得摸摸金相现下计划到了哪一步,还有阳泉郡王的心态,不能贸然行事。

旖景专心致志地倾听苏荇的一番侃侃而谈:“渺芜坊里的妙音双姝,从前我也对五妹妹提过,琴艺已是出众,只不久前来的这位绿苹姑娘,不仅琴艺与妙音姐妹不相伯仲,更有谱律之才,方在渺芜坊一登台,自谱的那首《使莺啼红》由她抚琴唱来,须臾竟在锦阳京里流传,便是那些个纨绔,也不少慕名前往,据说即使没有琴音伴奏,她倚窗清唱,那悲音婉扬,当真能使枝上鹂莺折翅。”

苏荇似乎未曾亲耳听闻绿苹琴唱,说来甚是感慨:“也难怪阳泉郡王与她一见倾心,不惜用重金替她赎身,收入府邸,不少风流文士尽都跌足长叹,遗憾无缘听闻这仙音妙嗓。”

旖景略一挑眉:“怎么听着,阿兄也甚是遗憾?”

苏荇重重一咳,脸上疑似染红:“五妹妹别打趣我,那时年少,我也与同窗好友常去清乐坊听曲儿,不过是欣赏才情罢了,已久时不去,没什么好遗憾的,只这绿苹的来头,我却也不知究竟,莫如,容我打听一番……”

原来,旖景也是听闻阳泉郡王最近收了位清倌人到郡王府里,坊间不少传言绿苹极受郡王宠爱,即使因着身份,不能为郡王妃,宠妾的位置是跑不掉的。

因着绿苹才在渺芜苑登台短短几日,就让只尚才情,不好美色的阳泉郡王动心,收纳私府,以致多少纨绔雅客才一闻名,再无缘见,其容貌才艺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眼下莫说诸位贵族,只怕是市坊百姓,也都听了满耳贵胄绝色一见钟情的佳话。

卫国公素来不管这些闲论,苏轹却是晓得的,经他将这事囫囵一说,旖景这才打听起始末详细。

可惜苏荇也是知之不详。

尚且不知这绿苹是否有蹊跷之处,让苏荇出面打听自是不妥的,旖景阻止了长兄,立即盘算起五义盟这个“情报机构”来,又与长辈商议了一通。

大长公主这才知道旖景与杜宇娘早有私交,尽管她对旖景多有纵容,可这闺阁女子时常出入妓坊,还是大不妥当,母子两个神情都添了几分严肃,唯有苏轹,依然不觉惊异,主动替旖景找台阶:“母亲既将星火铜徽交给了涟妹,自是她把景儿给诓了去,景儿既知杜宇娘不是那寻常人,与她来往倒也不算什么。”

旖景立即接着往下:“是的是的,我就只跟着小姑姑去了一回,瞧见她委托杜宇娘考验小姑父,一时好奇,才追着小姑姑说了究竟,后来去疏梅楼,又与杜宇娘巧遇,和她一谈,甚是投契,常常约她在疏梅楼闲谈,倒增长了不少见闻,并没有再去千娆阁。”

大长公主一想,这回并州一行,旖景也算与五义盟有了深入接触,只要留着些心,别落至旁人耳目,得知她竟与妓坊中人来往,倒也不算大事。

便也就大袖一挥,允了旖景约杜宇娘来家面谈。

不再让旖景随意出门,却是因为虞沨信中所言——

如他所料,金相假若打的是串通袁起,以他为质要胁楚王的主意,必然也会将类似盘算打在国公府上头,毕竟卫国公掌京都禁卫,假若能得他相助,于金相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尽管行此谋逆之事,旖景一人重量还不甚够,金相目标应当是大长公主,但非常时期,当然还是稳妥些好。

虽说贵族府邸,也常有邀约妓子清倌来府里陪酒助兴的“惯例”但这事在卫国公府,却是从未有过,故而,杜宇娘登门,当然是不能大张旗鼓,颇费了些周折,经过“改头换面”而来。

她虽也有些讶异,旖景竟然会让她直接来国公府见面,不过因深谙“江湖规矩”又早得了堂主玉郎叮嘱,说苏氏五娘但有请托,不需信物,尽可执行,故而,自然也不会刨根问底。

听旖景一问渺芜坊的幕后东家,杜宇娘当然知无不言:“这事除了五义盟,还真没多少人晓得内情,都传渺芜苑的东家若非豪门望族,必是朝中重臣,否则那妙音双姝声名在外,虽眼盲不能视物,生得却是倾国倾城,这些年来,也不知引了多少富甲权贵垂涎,可都求而不得、无可奈何。这话,却也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见旖景甚是关注,杜宇娘长话短说:“便是那金相的亲信幕僚霍真。”

果然与金相有关!

“只他无官无职,仗的,不过是金相之势罢了。”杜宇娘又说:“其实关于这点,那些个垂涎美色威逼上门的人多少都听见了些风声,只他们不知道的却是,这渺芜坊可没表面上那般单纯,却是金相授意设立,五娘这般睿智,当能想透其中缘由。”

旖景沉吟片刻,便想到了其中关健。

这渺芜坊,看来也是类似于五义盟的一个机构。

金相之所以设立这么一个清乐坊,而不是妓坊勾栏,分明有明显针对——便是那些崇尚风雅,不屑于纵情声色,而以识才知音自忤的文士雅客,这一部份人,大多出身世家,极少是“暴发户”勋贵,其中不乏秦相党羽。

相比那些纨绔,这些人更重与赏识的清倌“交心”而那些被着意培养的解语huā们,自是深谙如何不动声色从贵客口里套出言辞的技巧。

显而易见地是,绿苹姑娘也是金相为阳泉郡王悉心准备之人,这似乎足以证明,他已经开始了行动,而虞沨再次所料中的。

旖景心中不觉轻松,反添沉重。

绿苹不过一介伶人,金相自然不会将“策反”之事交托于她,但她显然在此事件上有所作用。

“听闻姑娘与阳泉郡王交情甚厚?”旖景又问。

“倒可以称为知音,阳泉郡王的确不似那些贪图美色的纨绔。”杜宇娘略略颔首,联想到旖景刚刚才问起渺芜坊,莞尔一笑:“五娘想是听说了传得沸沸沸扬扬那段佳话吧?”

当见旖景点头,杜宇娘也不待问,便提起了绿苹:“敝会已对渺芜坊关注多时,其实这间清乐坊在南浙、潇湘、岭南等地皆有分馆,不过名称不一罢了,京都贵族不知,绿苹却早在南浙分馆红及一时,这姑娘原本也是官宦女儿出身,据说父亲被御史当年参了一本枉法贪墨,丢官不说,还被判了处斩,绿苹当年已经定亲,因被其父连累,遭男方悔婚,无依无靠时被乐坊收留,其实,就是金相手里棋子罢了。

杜宇娘喝了。茶,又继续说道:“因我与阳泉郡王交厚,听说他纳了渺芜坊的姑娘,倒也甚是关注,哪知这么一察……这绿苹虽说委身风尘,骨子里却仍有几分大家闺秀的傲娇,又的确有几分才学,歌舞尤其出众,更是引得那些个自命风雅的文士追捧,阳泉郡王之所以纳她入府,的确是因她的才华,更有被她那番自伤身世打动。”

原是官家女,正值芳华时,却遇连番祸,无奈委风尘。而这绿苹姑娘最擅就是悲歌,将自己谱的曲,自己作的词,哀哀切切这么一唱,再兼着一番肺腑之言,对阳泉郡王如何仰慕,美人倾心,郎君自是满怀怜惜。

既然要赎身,当然得与霍真接洽,如此,霍真就有了与阳泉郡王“交好”的机会,那叫一个顺理成章。

其实金相要与阳泉郡王接触,大可不必绕这么大个弯子,但他偏偏就绕了,当然是想掩人耳目,防的是圣上起疑。

再度证明金相的确心怀叵测。

与杜宇娘话未说话,春暮却一头“扎”了进来,却是宫里来了人,眼下正在远瑛堂,大长公主有令,叫旖景前去接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