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82章 航运市场大爆发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82章 航运市场大爆发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的话,祁德尊现在规模越大,以后就是给我们做嫁衣了。”郑志杰笑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对,所以我才资助他,让他以英资的身份聚集一大笔其他英资公司,这样未来我们更方便吞并这些资产;

如果祁德尊真的有这个能力,成功运营这些公司,那也行,就当我正常投资了。”

历史已经改变太多,万一祁德尊这一世运气好躲开了崩盘危机,那自己的投资收益也会有几十倍的回报;

不过可能性不大,祁德尊太高傲了,一心的目的要扬名立万,为了扩大规模疯狂负债,如同会德丰家族一样,为了扩大规模将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卖给张玉良家族。

人性是改不了的,资本对于利润、权势的贪恋也是改不了的。

“祁德尊这个人,在英国鬼佬之中的确算很有能力的了,英资之中只有他敢现在抄底。”郑志杰又道:“对了,杨生,李嘉成、李兆基也先后找到我,想要我们集团对他们进行投资,但也不肯让出投票权。”

“估计也是发现地产市场的机遇了,但资金有限,所以只能找我了。”杨文东说道。

李嘉成、李兆基这些人在今年也是疯狂抄底,但几乎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崛起,这也是因为他们现有的资产规模不够;

在看到遍地都是黄金机会后,他们自然想获得更多资金,但这个时代,银行对于地产等等放贷已经降到冰点,他们融不到资,那收购的能力自然也会下降。

“对,差不多。”郑志杰回道。

杨文东说道:“如果他们肯给我们更多股份,那可以,如果只是借钱,那肯定不行,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比起未来四大家族的赚钱能力,即使是今天的地产低谷的未来升值也是比不过的,所以能再买股票他还是乐意的,不过如果是借钱,那肯定不行。

给被投资方资金,一般是战略用途需要,比如当初给台塑额外的低息借贷,就是为了让王永庆迅速发展,并有能力给自己提供长兴实业所需要的塑料原材料,这样自己的长兴实业能赚取更高利润及市场;

但投资地产,虽然是暴利,但也就只是暴利,自己投资就行了,不可能借钱给别人投资地产,自己只赚个利息。

“好的,我会告知他们的。”郑志杰道:“但我估计他们答应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已经有了他们20%股份了。”

“那也无所谓。”杨文东不在意说道。

到了今天,他已经不在乎是不是持有很多、未来四大家族的股份了,等他们上市了一样可以再收购。

12日:

“杨生,郑女士来了。”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杨文东摁了按钮道:“让她进来。”

不一会,长兴航运的郑玉华,满脸喜悦的走了进来。

杨文东笑问道:“这么开心?这一个多月运费涨疯了吧?”

“是的。”郑玉华回答道:“上个月中东危机爆发,苏伊士运河因为ZZ被封锁,全球一半以上的船只都得绕行,特别是油轮,更是占了七成以上;

如今运价比起2个月前几乎翻倍了,我们的各种油船,也逐步到期不再续约,现在都准备自己运营了。”

“好。”杨文东点点头道:“现在可就是拿着簸箕捡黄金的时候了,不要浪费任何时间空隙。”

在这个时代,亚洲的经济才刚刚起飞,全球占比不高,主要的经济体还是欧洲与美国,而从亚洲去这两个地方,除了美国西部,其他都是要走苏伊士运河的;

石油就更不要说了,从中东位置出发的石油,是必须要走苏伊士运河的。

原本这几年全球贸易每年增长的速度就远超过造船速度,又来了苏伊士运河停运,船只需要绕行好望角,单只船的效率大打折扣,进一步加剧了船只短缺,那运价自然大幅度增长了;

其中涨幅最大的就是油轮,因为很多日用品、工业品美西方原本依赖亚洲生产,价格大涨就少用点,或者还有制造能力的本土也可以生产一点,但石油,没有就是没有

郑玉华道:“明白,现在包括我们之前的二手旧船,都被欧洲与美国的公司看中了,出的价格也非常高,我算了下,一年下来,就能赚到我们当初买船价格的两倍了。”

杨文东道:“安全方面没问题吗?”

郑玉华回道:“只要做好维护、安全准备还有注意天气,是没什么大问题,以前不走不是因为走不了,而是去欧美的话各种维护都需要在欧美操作,费用很贵,停船后成本更高,经济上不划算,加上欧美部分港口也有法律限制旧船。

现在利润高了,这一切就不是问题,欧美港口也开始降低限制了。”

“那不错。”杨文东笑说道。

自己当初拼命买船,就是为了今天了,这种全球性的航运危机,能够赚取的利润甚至比香港地产危机还要多,且能够在未来几年一直赚取大量现金,也方便自己在香港乃至东南亚的投资。

郑玉华又道:“杨生,还有一件事,有不少欧美的航运公司,想问我们高价买船,特别是油轮,12万吨的油轮,他们出到了3000万美元?”

“做什么梦呢,别理他们,现在新船都要5000万美元了吧?”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我们安心运营就行了,如果真的缺钱,现在船只价格这么高,抵押也是一样能够借到钱的。”

优质的资产永远比现金值钱,因为现代金融社会是可以抵押的,特别是在逐渐升值的资产,比如房地产,过几年后房价涨的够高,那哪怕打折获得贷款也比几年前的全款高。

船只的确比不上房产,可未来8年全球缺船,连70年代的怡和都想着拿中环大厦换油轮,就是实在是太赚钱了,自己即使想卖,也不会是现在。

“明白,目前我这边也不缺现金。”郑玉华又说道:“如果中东那边不停,那我估计一年时间,我就能还清之前所有的贷款了。”

“行,先还日本那边的贷款,这几年你这边的负债的确太重了。”杨文东又道:“不过这段时间香港的情况你也知道,如果我这边资金不够的话,可能还会需要抵押你的部分船只。”

如今航运市场大爆发,香港地产市场则是大萎靡,一个可以拼命赚现金,一个就是需要现金来买物业或者其他英资公司的股票,正好匹配了,就是时间线太重合了点,航运市场还没拿到足够现金,不过也是可以抵押贷款的。

“没问题。”郑玉华回道。

葵涌:

杨文东、郑志杰以及十几名长兴集团的员工来到了海边上,此刻,大量的工程机械正在工作着。

郑志杰介绍道:“杨生,这就是我们未来港口一号码头的位置,目前工人们还在修建地基。”

杨文东问:“这种码头,香港的建筑公司会造吗?”

郑志杰道:“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根据新加坡以及文莱码头的建造,还有海外资料来看,货柜码头与传统码头的区别就在于有着大量机械吊装设备,外加在泊位会不一样,其他地方都是一样的;

我这边也请了美国的一家专业码头制作公司来这里指导工作,其他地方,则是交给了海港工程负责。”

“海港工程?是不是祁德尊上次说的那家?”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道:“对,这家公司专业制作码头、桥梁基建,另外我们的红磡海底隧道,虽然会承包给英国的一家公司,但大量工作人员还是会由香港这边建筑公司负责。”

“行,这方面只能交给专业人士。”杨文东点点头道:“但他们建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多学着点,至少要保证维护能力。”

“杨生放心,我们心里有数。”郑志杰笑道。

杨文东又问:“那这码头什么时候能够建成?”

郑志杰道:“预计需要两年时间。”

“那也就在1969年下半年能够营营业了?”杨文东道:“那后面的进展给我一个计划书,我会安排人定期过来检查。”

对于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建筑,他也不懂,那自己只需要看进程就行了,至于内部质量等问题交给公司之外的第三方专业人士就行,这也是长兴集团一直这样操作的,很多事情并非只有内部检查。

“好的,这两天我就给您。”郑志杰说道。

杨文东道:“海底隧道大概什么时候通车?”

郑志杰道:“隧道的时间要更长一点,它没办法增加人力,只能一步一步的来,预计需要三年时间,到了1970年中才会完工。”

“好,那我就等着这一天早日到来。”杨文东又道:“香港的制造业与经济对这两个大型基建,都是很期待的。”

基建是一个城市经济运行的核心,前世内地发展的那么快,也是因为“基建狂魔”的能力。

香港这个城市,核心基建不算很多,隧道与码头绝对是重中之重了。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