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74章 暴利的漫画产业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74章 暴利的漫画产业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货柜码头?”戴麟趾听完后,有些惊讶。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如今全球各地都开始了货柜码头计划,连东南亚文莱这种小国家都想着进行货柜码头投资;

不用我多介绍,港督先生应该知道这是一场码头运输革命,也是对传统码头势力的一次取代,香港作为曾经亚洲最大的货物中转中心,如果不及时进行货柜码头化,那就有可能会失去这个位置,如同伦敦一样,这样的话就损失惨重了。

而码头一旦丢了,那香港的工业、经济基础可就全完了。”

如同历史一样,英国传统码头工人举行罢工阻止货柜码头投资,导致挪威趁机先建成了欧洲第一集装箱码头,然后英国的码头业务急剧下降,最终那些工人还是失业了可英国曾经欧洲货运中心的位置也没了,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香港这边其实也是一样,原先历史上被新加坡以及不少其他东南亚国家抢了个先,货运中心地位岌岌可危,只是背后有一个大陆,作为东西方唯一交接的桥梁,特别是是在改开之后的初期,大量货物只能走香港,让香港恢复了过来甚至21世纪之后,中央政府还特意照顾香港,不在香港附近几百公里建太多大型港口,不然香港码头早废了。

这一世,杨文东自然也想改变一点,或许不会很多,毕竟他改不了国际局势,可能好一点是一点,香港未来也就700万人,稍微好一点就能给不少人受益了。

“杨生,货柜码头的投资,可是不低于红磡隧道的。”戴麟趾提醒说道:“而且一旦开启这个项目,必然会再次引发社会动荡,你也说了英国,那就知道该发生什么?”

港府也不傻,自然知道货柜码头的好处,也做过相关调查,只是想推动这个项目需要极大的代价,不仅仅是经济,还有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杨文东点点头道:“我知道,但这样的事情不做是不行的,而且这些年,传统码头的出口量,也有所降低了吧,特别是针对美国与欧洲的出口,少部分还需要去日本进行货柜转移,这些数据都是实打实的。”

集装箱码头是相互对接的,在如今欧美开始大规模转型集装箱的时候,其他地方想做这些生意,你也必须要有集装箱码头,不然传统货船过去了怎么卸货?

当然,这种改变也是逐步的,欧美也不可能一次性更换码头.但趋势就在这,且集装箱运输成本更低,必然会更挤压传统货轮的市场。

“看来杨生对香港的未来也是很有信心啊。”戴麟趾哈哈笑道。

在新加坡投资什么的,其实并不能证明杨文东不看好香港,只是传媒有所猜测罢了,但如今杨文东想要投资红磡隧道与货柜码头,那必然是看好香港的。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所以我也想借着这两个大投资向外界释放信号,而不是靠着各种解释,没有意义。”

戴麟趾道:“我明白,只是货柜码头不同于红磡隧道,这样的大型项目,必然是要招标的,也需要一段不短的准备时间。”

“没问题,我与所有资本公平竞争。”杨文东答应说道。

其实就是红磡隧道,也应该有资本竞争的,只是这个项目在50年代就被提出,当时无论是港府还是英资巨头都不想投资,觉得肯定会亏,当时的华资也没这个能力参与这个事.,当然,他们的判断是基于50年代对于未来的经济预测,也不能说没眼光,毕竟没人能知晓未来香港的发展速度以及内地的改开。

但港口码头还是不一样的,全球都知道这个项目能够赚钱,那自然会有竞争,即使是今天,怡和、太古、会德丰这些传统码头巨头也不一定会放弃。

不过只要等到67年中,那他们别说要投资港口,估计自己的很多不动产都要出手,那个时候就轻松了。

戴麟趾又问道:“杨生,这红磡隧道与货柜码头,似乎也没什么直接关系吧?”

“是没什么关系。”杨文东说道:“不过我想等等,看看香港未来的趋势,再决定要不要投资,港督先生,我作为商人,也得谨慎一点。”

一切的核心就是等67年中之后,而不是现在,反正这种超大型项目,谈个几年也是正常的,毕竟港府之前十几年也没下定决心,轮到自己当然也得等等。

不过也得留个希望,要是拒绝了,那港府就关闭这个项目了。

“我理解。”戴麟趾点点头道:“那行,货柜码头项目我会组织政府人员协商一下。”

即使是港督,在很多大事上也不能一言堂,甚至很多事情还得询问英资大财团的意见。

“那我就等着好消息了。”杨文东说道。

过了会,杨文东便告辞离开,戴麟趾则是安排人叫过来了汇丰的桑德士,将之前的消息告知了他。

“看来杨文东是想获得码头后再投资红磡隧道。”桑德士分析说道:“估计是判断码头必然能够赚钱,那红磡隧道即使亏了,也能养得起。”

戴麟趾则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杨文东故意先提出隧道,让我们都觉得有希望,再提出港口,然后绑在一起,他的最终目的是港口?”

“有可能,只有这样才更容易让他一个华资资本拿到香港的货柜码头经营权。”桑德士顿了顿,又看向港督:“港督先生,两个大项目一起,难道你不心动?”

“挺心动的,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杨文东要提出投资会亏损的海底隧道,原来是为了码头。”戴麟趾笑说道:“只是码头这样的大型项目,我也不可能直接批复给他,而他的意思可能就是如果拿不到码头,海底隧道也就不会投资了。”

“还有就是新加坡的投资,也有可能是给港府压力。”桑德士又道:“看来这一切都是杨文东故意所为了。”

戴麟趾摇摇头说道:“不至于,他们去新加坡投资,是1965年新加坡成立之前就开始了,那个时候不可能就为今天做准备了,谁能想到今天会发生这样的经济危机?”

“倒也是,可能是凑巧了,但现在已经这样了,那码头那边,如果怡和太古不是很强硬,那交给杨文东就是最合适的。”桑德士点点头说道。

这次香港的经济危机主要原因不在内部,而是外部影响,所以任何人也不可能预测,只能说杨文东运气好,碰到了这种事情。

“那行,我再安排人去问一下怡和太古的意思吧。”戴麟趾又道:“贷款这边,汇丰能支持这两个项目吗?”

“这当然不是问题,香港经济再怎么差,我手中的港元还是不缺的。”桑德士道。

“也是。”戴麟趾点点头。

如果涉及海外投资,那汇丰可能不一定完全有把握,但是在香港内部的,任何大型项目都是轻轻松松。

不清楚戴麟趾后续安排的杨文东,在提出自己要求之后,也就只能等待港府的下一步动作了,不过在没有到最急迫的时候,他也不指望港府会主动支持华资拿下香港最重要的码头项目。

而新加坡那边的投资,也是集团未来的重中之重,在改开之前,一个香港350万人口也容纳不下长兴集团未来的各种工业,就就业影响力来说,现在在香港的布置也足够了,再多也没什么意义。

时间很快就到了1967年1月初。

这一天,杨文东在电视上,看到了刚刚播出的《小猪佩奇》动画片。

陪同的自然就是长兴文化公司的吴海林以及张志远,另外TVB的齐瑞凡、长兴电影公司的邹纹怀。

看完一集后,杨文东说道:“内容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孩子的吸引力应该不错。”

吴海林笑道:“是的杨生,《小猪佩奇》已经送到英国的ITV电视台免费播放,收视率很高,ITV已经准备购买10集之后的动画片了,价格方面还在谈。”

“好,看来免费先送客户使用,的确是一个常青树妙招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早期他做便利贴,也是靠着免费寄送给一些公司,然后获得订单并有了一些名气;后续其他很多产业都是如此,推出了新产品,前期都会免费送,只有一些非常昂贵的才会考虑打折出售等等。

文化产业,抛去开始的设计、制作成本,后续传播成本几乎是0,给一个人是一个价格,给一亿人看也是一样。

吴海林道:“对,当初《小叮当》日语版动画片也是这样进军日本市场的,现在日本的不少电视台都在问我们购买版权。”

“哈哈,看来我们长兴文化公司也算是有所成了。”杨文东关掉电视后,带着几人来到旁边的办公区域,坐下后道:“那玩具以及一些衍生品产业呢?”

漫画赚钱其实不重要,甚至只要能够传播,那就是亏本也无所谓,几十年后的互联网也是这个逻辑,微信本身不赚钱,但有了无数用户后,各种衍生业务赚翻了。

张志远回道:“杨生,小叮当的各种玩具,去年的销量已经高达370万,而且数据每个月都在高速增长,预估今年突破800万不是问题,而每个玩具,我们的平均利润是2元。

贴纸方面的销量更高,各种类型的数量高达2000万张,单张利润在3毛左右。

另外还有很多公司问我们买图像授权,特别是一些孩子用品的,去年总报价为210万。”

“也就是说一个小叮当衍生品去年的净利润就高达千万港元了?”杨文东问道。

张志远道:“是的,小叮当在日本非常火爆,日本那边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小叮当了,所以日本的各个相关商人也很愿意花钱。”

“好,那今年继续推动小叮当的动画片,特别是日本与东南亚,欧美那边的话,就主推《小猪佩奇》。”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定哪一天你们的净利润能够超过长兴实业了。”

文化产业的特殊之处就是在于类似互联网,一旦内容质量够好,那传播成本非常低;不像制造业,质量再好也得哼哧哼哧的生产,还得运输,甚至还有质量问题等等,成长速度非常慢。

原先历史上,《小猪佩奇》一款动画就能给母公司带来超过10亿美元一年的净利润,虽然时代不太一样,但扣除通货膨胀,那也是有数千万美元的可能性了。

当然,这只是利润,就社会影响力,这种产业比起实体制造差远了,但这种产业有了足够利润,也能扶持自己的制造业,一举多得。

“能这样也是杨生的功劳。”张志远以及其他人都说道。

这也不是假话,长兴集团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成绩,几乎每个业务都是杨文东的指导方向正确。

杨文东又问:“那其他漫画呢?”

张志远回道:“《西游记》漫画也已经拍成动画片了,在日本以及东南亚也有一定的市场,相关贴纸卖的还不错,但玩具卖的不是很好;

其他还有几部漫画,并没有走出华人区域,只能在香港、湾湾、新加坡或者东南亚的华人区流行,盈利方面的能力要小很多,去年一共只有600多万港元。”

“嗯,也不错了,不可能每个产品都是爆款。”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现如今公司也有资金了,接下来你们就去全球各地挖人,特别是日本那边,可以在那边成立公司,然后签约本地绘画大师,我们要在内容上做强,就得依赖更多的人才。”

虽然在他的记忆中还有不少经典漫画,但很多是日本背景,不太适合改编成香港背景或者华人社会背景,那就只能等以后在日本成立分公司后再说。

且如同长兴实业一样,自己旗下的公司早期依赖自己发展,那有了规模后,也该摆脱对自己的依赖,自我造血,这样的企业才算成功。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