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71章 变局的开始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71章 变局的开始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67年可不仅仅是地产危机,股市其实也是一样,受益于60年代诸多英资上市割韭菜,如今,倒是便宜杨文东了,只要自己准备好资金,就算因为港府原因以及自己资本力量而不能收购这些公司,但最起码也是可以入股部分的,这样就可以为70年代的收购做好准备了。

不过眼下还没到最佳时机,只需要再等待即可,且这段时间风波太大,还是保持低调一点的好。

时间很快就到了10月,整个香港充满了各种混乱,长兴集团这边,则是完全低调,连同TVB以及东方日报等喉舌,也不怎么播放zz方面的新闻;实在有热门新闻或者不得不报的,也就把事件原封不动的描述一段即可。

也受此影响,东方日报及港华日报的销量略微有所下跌,一些小报则凭借着各种激进言论,获得了不小的销量;不过TVB就不受影响了,它是唯一的一家免费电视台,隔壁丽的虽然也在申请无线免费牌照,但这个流程还没有走完。

而香港的娱乐活动,也在继续,港姐选举比去年还是热闹,因为很多人实打实看到了上一任港姐获得的好处:房子、车子、稳定高收入工作以及上电视乃至上电影的机会,甚至还参与了几个代言项目,坊间传闻其一年赚了接近十万,这个数字在今天的香港来说,诱惑是非常大的。

10月16日,1966年的港姐也被选举出来,额外还有亚军、季军,她们也都会成为TVB电视台以及长兴电影公司未来的明日之花。

10月22日,康华医院内,白玉洁也产下了一个儿子,自此,杨文东一共6个孩子,4男二女,其中大儿杨志文已经6岁了。

有了足够的后代,杨家也开始重教育,着手培养下一代继承人,不说能力有多强,但能够守住未来杨文东的产业,也就足够了。

12月,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直接吹到了香港,不过还不算很冷,顶多需要穿个棉袄而已,相比于内地,香港冬天的温度好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前世内地很多人愿意来珠三角打工更胜于长三角的原因。

香港的天空也下起了小雨,雨蒙蒙的,长兴大厦的楼下,以往大量的行人,今天也少了不少。

“咚咚咚~”敲门声音响起,杨文东回头道:“进来。”

一会后,郑志杰及魏泽涛走了进来,杨文东指着休息区的方向说道:“来,坐。”

“多谢杨生。”郑、魏二人说道。

三人坐下后,助理很快上来了咖啡,杨文东说道:“前两天跟戴麟趾总督派人送我了一些咖啡,南美洲的,味道还不错,你们也尝尝。”

郑志杰也喝了一口,问道:“杨生,总督找您,应该是为了红磡海底隧道的事情吧?”

“对这是其一,他也想红磡隧道早点定下来。”杨文东点点头道:“不过眼下这个地产市场,已经跌到比去年最低还要低了,也没有要止停的趋势,我不会在这个时候定下来。”

自今年年中开始,香港房价受到非经济原因导致的下跌,上半年好不容易涨的增幅,跌的干干净净,还要倒贴一点,且这种因素导致的下跌,是没办法以常规逻辑来分析的。

而港府那边受到的财政压力自然更大了,去年就是财政营收为负,上半年好不容易涨了点,结果下半年又歇菜了,且下半年这一场威力更猛,地产竞拍,根本就没人愿意参加。

这种情况下,港府自然希望香港社会能够恢复部分信心,因此希望杨文东早日拿下红磡海底隧道,这样一来港府本身也能拿到一笔钱,提振信心之后说不定也能跟着一波拍卖赚一点。

“港府的打算谁都知道,但我们也不傻。”郑志杰又说道:“只是下半年戴麟趾总督已经找了我们几次了,我们如果这么长时间不答应,港府会不会回收这个隧道的建造计划?”

“是有这个可能,长时间没人答应,那港督府那边可能就不折腾了,免的求人太多丢面子。”杨文东也同意说道:“这个事情也的确不好一直冷处理,这样吧,下一次我们一起去一趟港督府,就算不定下来,也得再给他们一点希望。”

任何政府旗下的项目也是有时间的,不可能没人投资,那就一直到处求人.大概率可能会搁置两年以后再说,这样一来,自己以后想要主动,那可就得去开口,而一旦自己先开口,那就化今天的主动为被动了。

“好的。”郑志杰又说道:“杨生,新加坡那边的长兴广场已经完工,准备在12月20日开业,您要不要去一趟?”

“去。”杨文东答应道:“一个广场并不重要,不过我要跟新加坡那边再商量一下后续投资合作的事情,香港现在的情况,我们也得尽快加大对新加坡的工业投资。”

虽然他知道未来,但工业转移也是必须的,等68年之后,他准备重点在香港发展电子工业,那么多生产简单塑料件的,也要逐步转移走,不管是湾湾还是新加坡,两个华人聚集地都可以。

且在新加坡投重资,也能给港府压力,这样更方便自己未来的一些谋划,甚至哪一天自己与英资闹翻了,只要海外基地足够,那也不惧英资这边利用zz搞手脚。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旁边的魏泽涛则道:“杨生,长兴实业已经在新加坡投资了二期工厂,第三期已经在建设了,第四期也已经在规划了;

这四期加起来,涉及如今长兴实业的各个产业,便利贴除外,预估一年的产值会超过一亿港元,在新加坡那边会带动一万人就业。”

“一万人,那可是相当于他们0.5个百分点了?”杨文东笑了笑,又问道:“那这些工厂选址面积与位置怎么样?”

魏泽涛说道:“这一点杨生放心,我选的工厂都是面积很大,也非常接近新加坡城中心的,本身我们需要很多的工人,也不可能在偏远地方,面积也非常大,我还特意建造了很多绿化;

另外我还问新加坡政府要了6块总面积超过60万尺(6万平方米)的地皮,用于做货仓,专门用来存储我们的产品或者原材料,不过因为货仓理由,所以只能选择在港口附近的空地上,没办法靠近城镇中心。”

“没关系,不可能每个地都在市中心的。”杨文东丝毫不在意道:“今天是港口旁边的空地,等再过十几年可能就是新的黄金地皮了。”

新加坡的发展速度,比香港还要快,而它的面积也是跟香港差不多的,今天的荒地到了十几年后就会价值万金。

虽然前世简中网号称新加坡房价不贵,但那是指针对香港、东京、燕京等大城市,且这也只单指普通人的住房;实际上商业、工业以及大面积豪华住房,新加坡一样很昂贵。

魏泽涛笑说道:‘好的,另外我也已经与我们的诸多供应商进行合资,让他们去投资新加坡,将自己的部分产能迁移过去,这样一来,地产方面的收益,我们也能分享一部分。’

虽然长兴集团内部明令,各个企业不容许投资地产,但借着本身业务来进行囤地也是有必要的,老板也是支持的。

且最差,未来自己的工厂以及供应商的工厂不需要支付房租,这样对自己的正常生产也是有好处的。

“行,这样他们这些工厂也能从中受益,倒也不错。”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做工厂虽然要追求全产业链,但也不至于啥都自己做,让很多供应商围绕在自己身边,自己入股外加身为最大客户,就足以控制他们了,整个长兴实业就是如此操作,间接获得全产业的暴利;

唯一不算受掌控的就是台塑集团了,没办法,人家有官方背景,且创始人是个厉害人物,为了利益最大化,杨文东也只能采取投资模式获利,不过眼下也不存在什么大矛盾,安心合作即可,等新加坡本土如果能有塑料产业公司出现,那自己也可以参与一把。

魏泽涛又道:“杨生,还有一件事,我们的各种面巾纸、抽纸、卫生纸销量非常好,特别是借助自己的船只运到欧洲美国也非常便宜,很有市场;

但这样一来,就导致湾湾的工厂产能又不够了,那边在询问是否考虑要再扩大规模。”

“湾湾那边工厂的造纸规模,我记得是30万吨了吧?”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回道:“是的,按照海外数据的增长以及这个市场的需求来看,我觉得这一次产能再扩大一倍也不是问题,也就是再增加一条30万吨造纸生产线,或再高一点。”

“行,你刚刚说的这些数据,都汇集给总部审核部门,没问题的话,我这边会签字。”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造纸产业也是长兴集团仅次于塑料的第二大产业,得益于早期自己的便利贴,使得自家的造纸厂有着稳定客户,且利润率还不低,因此有了规模后就进入了卫生纸及办公用纸这个需求量更高的产业。

又因为杨文东这个穿越者偶然发现小包装面巾纸还没出现,于是开拓这个市场后,订单量更是暴涨,湾湾那边的工厂,也经过几次扩大规模了。

魏泽涛则说道:“杨生,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将扩大的产能放到新加坡去,第一是那边靠近马来西亚,木浆获取会更顺利;

第二就是新加坡曾经属于英联邦,离欧洲也更近,方便我们进军不同的市场,卫生用纸在运输上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能近几千海里,那也能增加不少利润率。”

“行。”杨文东点点头,问道:“不过我们在新加坡投资了这么多,你们二人可得联合起来,让新加坡那边多让点其他本土地产项目或者优质地皮给我们。”

自己给新加坡提供了上万的就业,稳定了新加坡的混乱,那投桃报李,自然也该得到更多的好处;

实际上之前自己能够入股新加坡的港口公司,也是因为自己在新加坡带动的就业功劳,要不然人家才不鸟你。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