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67章 谋划红磡海底隧道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67章 谋划红磡海底隧道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皮球被踢给自己了,身为“太平绅士”,外加香港如今最出名的华人富商,那被询问似乎也是正常。

于是便说道:“各位,大家还是从理性层面来考虑一下这件事吧,很多时候想象是美好的,比如这个世界没有战争、富人将自己用不完的钱给穷人,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整个社会,还是需要一定的规则的,

就算是做慈善,哪怕能救十万人的性命,也得征得富人的同意,要不然社会也只会变得非常混乱,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戴麟趾听完后眼神一亮,笑说道:“杨生说的很对,那不知道你的建议是什么?”

其他人听完后,也没有反驳,哪怕是叶锡恩也知道,自己的提议也不过是为了压迫怡和罢了,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同意自己的要求,去强迫一个亏损的企业出售,那整个现代社会的基本根基都会崩溃。

杨文东接着说道:“这很简单,我们折中来看就行了,港府增加一个渡轮牌照就行了,如同当年丽的电视台一家独大,港府颁发了新的电视台牌照;早年香港的电力、中巴、码头都是如此。”

约翰凯瑟克听完后顿时脸色又变了,立刻说道:“这绝对不行,现在一家渡轮公司都亏损了,那两家公司一起运营,只会亏损的更厉害。”

叶锡恩立刻怼道:“凯瑟克先生,我觉得这样对怡和更好,你一家公司运营一年亏损120万,那多了一家公司替你平摊,岂不是能帮你们省去60万亏损?”

“.”约翰凯瑟克又被怼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现在他明白了刚刚杨文东看起来是维护“资本家”这个群体,实际上还是要针对自己的。

杨文东仍然温和说道:“凯瑟克先生,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既然你怡和亏损维持着天星小轮这种公共基建事业,那我想在香港,还是有很多其他人也是一样的。”

天星小轮的潜力其实非常有限,特别是等未来海底隧道开通之后,其作用就逐步从“交通工具”转化成“观光旅游工具”了。

但与中巴九巴一样,核心基建业务不赚钱,但为了核心基建业务,在维多利亚海港两边有着大量的泊口、办公场所、货仓,这些位置在未来的价值无需多言,没有谁不动心,原先历史上,包玉冈强夺九龙仓后,也借助天星小轮的地皮开发了不少物业。

这时,香港电话公司的代表也说道:“杨生,这种做法更不行,如果一个民生企业因为赚不到钱,就多开一家,那只会导致没人再投资民生行业,这对香港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中华电力、港灯等公司的代表也深感赞同,天星小轮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一家小公司,可如今却非常重要,因为它引起了华人激愤,今天港府怎么处理这件事,对他们这些垄断大财团来说非常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怡和不肯退步的原因,这一退,以后所有英资垄断财团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躺着赚钱了。

戴麟趾也同意说道:“杨生,这牌照的增加也是需要很长时间流程的,且天星小轮已经有了足够的运力,再发放牌照,对于天星小轮公司来说的确不公平。”

“那我还有一个方法。”杨文东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在九龙与港岛之间建隧道,这样一来缓解天星小轮的问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隧道一开,港岛与九龙的交通瞬间能够增长十倍以上,特别是各种汽车、货车,运行会非常的方便。”

众人听完之后也都沉默了,建隧道这个事情其实已经争了十几年了,但始终没有动工,一个是资金投入非常大,二个就是涉及到的利益也非常大。

约翰凯瑟克则是眉头紧皱,隧道一旦建成,对于天星小轮肯定是毁灭性的打击,可这种对香港有益的事业,他也不好在这种会议上明面反对,而其他英资则无所谓了。

戴麟趾则说道:“杨生,海底隧道这个事,其实从上一任柏立基总督开始就开始讨论,但问题很多,按照我们的估计,这个投资至少要2亿港元以上。

而且回收速度难以预计,以现在香港的车流量,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回本;还有就是工程难度非常高,这么多资金投入海底隧道,对于香港内部其他紧急项目来说,不划算。”

“港督先生的考虑的确很对,但我觉得香港可以模仿一些欧美国家,将项目承包给私人企业,这样一来,风险不就转移了吗?”杨文东淡定说道。

其实根本原因是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到未来香港经济会发展成什么样,会有多少汽车,人均收入会有多高;所以投资这样的大型项目,自然非常谨慎。

且60年代,香港其他地方各种基建问题很多,比如一边经常性的暴雨,导致很多地方水流成灾,港府又没钱,于是诞生了后世比较出名的“乙种权益换地书”;而香港土地留不住水,又会经常性的导致旱灾,港府又得花钱从内地买水外加投资建水库等等。

其他基本设施如公路、教育、医疗、桥梁等等也都需要港府支持,建这些项目,对此刻的香港作用性更强。

所有人也都听出杨文东的意思,戴麟趾询问:“杨生,你是想投资红磡海底隧道?”

杨文东则笑道:“这个我不敢保证,不过如果条件可以的话,我会考虑一下。”

现在香港房价开始上涨,还不是与港府达成协议的最佳时间,不过这种大型项目,前期协商用个一年半载也很正常,所以现在提出,等到了地产血崩、港英准备跑路的时候,再谈价格与条件就最合适了。

且这样的项目如果在67年宣布动工,那对于华人对香港的信心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而大概两三年后项目完成差不多就69-70年,那个时候香港经济开始腾飞,海底隧道还能再推动一把,就非常完美了。

“行,那会后,我们再单独聊一下。”戴麟趾也有些心动。

任何一个港督或者说地方执政人员,都是希望自己的任内有着一定业绩的,这样才有资格在未来与其他人竞争更高的职位,再差一点,也能成为自己的人生履历表上重要的里程碑。

而业绩这个东西,是需要实物支撑的,就算让一个任期内让香港经济起飞数倍,可这太虚了,远不如一个实打实的大型项目,特别是地标性的公共建筑。

“可以。”杨文东点点头答应道。

这时,叶锡恩说道:“杨生如果能够投资海底隧道,那的确是香港民生之福,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并不能缓解现在的问题,所以还请各位重新考虑一下眼前的事情。”

众人一听也对,眼前的乱局才是最重要的,再不控制,就只会损失越来越大,如同银行挤兑,甚至更严重,银行挤兑只要港府想管,基本上就能压住,但现在可完全不一样,港府也是束手无策除非暴力Z压,但那样后果就不可控了。

杨文东则是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了,这种事,其实就算没有天星小轮,也会有其他理由导致发生,根本的原因就是华人力量越来越强,必然会反抗港英.

一场3小时的会议,最终没扯出个所以然,怡和集团死活不肯让步,百万乃至千万港元对怡和来说算不了什么,可这却是香港英资的核心利益代表;

叶锡恩自然也是一样不肯让步,戴麟趾则是两边调和,避免矛盾升级,最终啥也没谈成,看到时间也到下午了,最终散会。

在港督府用了一顿便餐后,杨文东便接到了港督的邀请,来到了港督府办公室;

“杨生,请坐。”戴麟趾笑着说道。

杨文东礼貌回道:“多谢港督先生。”

一名秘书上好咖啡之后立刻,戴麟趾直接问道:“杨生,这里只有我们二人,对于现在的局面,杨生有什么想法?”

有的时候,人太多是不能说太多话的,这一点在任何地方都通用。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港督先生,这件事还真不好解决,天星小轮要涨价,普通市民不同意,这种事要么怡和让步要么几万市民让步,别无他法,其他人做不了什么。”

他才不想趟这趟浑水,站在哪一边都会得罪另外一边,如果不是港督亲自邀请,他也不想参加上午的会议。

“是啊,可任何一个国家的基建设施,总是得涨价的。”戴麟趾说道:“就说上午杨生所说的海底隧道,以后运营几十年,也必然会涨价,对吧?”

“的确如此,民生产业在这方面的确很敏感。”杨文东点头同意说道。

社会在发展,物价也会一直通货膨胀,那早期的基础设施投资平摊到未来必然也会成本增加,所以提价也是必然的。

哪怕是前世的内地,国企掌控很多民生物资,可提高水价、电价也是非常难的事情,甚至国内电价几十年也就涨了不到100%,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要不是国家工业快速发展,电力市场急剧增加,平摊了成本,不然根本就做不到。

戴麟趾也知道这种事情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完美方法解决,于是又问道:“杨生,今天上午所说的海底隧道之事,可是当真?”

“如果合适的话,我也是愿意投资的。”杨文东点点头:“甚至这个消息发布,或许能够缓解一下局面。”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