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45章 筹谋集装箱码头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45章 筹谋集装箱码头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65年,香港地产大暴跌,也还没到投资的时间,因此长兴地产基本上处于发展停滞状态,顶多收收租,外加配合几家兄弟企业建工厂或者自用建筑等等。

长兴航运这一块,认真经营好现有船只,外加尽最后一把努力,再买一些船就行了,在杨文东定下方向后,也不需要特意去关心了。

长兴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也就只剩下长兴实业了,随着各种小型商品的全球畅销,整个工厂也开始忙了起来,很多工人也开始忙的要经常加班,人事部门也不得不额外多招人。

8月初,杨文东来到了观塘的长兴工业园基地,见到魏泽涛后,笑问道:“最近招人怎么样了,我昨天在好几份报纸上都看到招聘广告了。”

“杨生,先坐。”魏泽涛连忙招呼后,便说道:“从人事部门那边的反馈来看还不错,现在香港地产市场跌的厉害,很多建筑工人都失业了,虽然这些技术工人不见得会来我们这里,但小工或者一些收到间接影响的,还是来了不少。”

“嗯,人力足够是好事。”杨文东说道:“不过大量新人进来,一定要重视新人培养、质量控制这些。”

对于小厂来说,很多时候质量问题都是敷衍一下,可对于大公司,那是绝对不行的,质量就是生命线,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会非常严重,因为一个地方出问题,就是对整个品牌的打击。

长兴实业的产品,在质量问题上虽然比不上屈臣氏的食品,可也不能小觑,毕竟产品遍布全球。

魏泽涛回答说道:“杨生放心,对于质量,我们内部也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控制措施。”

“嗯,行,湾湾那边呢?”杨文东又问道。

魏泽涛回道:“湾湾那边的工厂也在正常生产,并且也在扩大规模,目前湾湾的产能主要用于出口日本及美国,而香港这边的则是英联邦、东南亚还有其他国家。

这主要就是从各个地方对于香港及湾湾不同关税的考虑,还有就是海运距离。”

“这样分配还不错,不过香港这边还是太多了点。”杨文东接着说道:“新加坡那边即将成立了,我们之前的各种准备,可以尝试下手了。”

原先历史上新加坡成立就是1965年8月9日,而现在则是一模一样,这种大事,杨文东的出现并不会改变什么。

而既然成立了,那就代表政局稳定,各方ZZ势力在谈判桌上维持好平衡了,如此一来,对于资本家来说,安全性就大多了.,虽然作为穿越者他知道这件事没什么问题,可也不想卷入漩涡之中,所以也一直在等待,顶多前期小投资或者做一些调查。

魏泽涛说道:“这样最好了,在新加坡建厂了,那运输东南亚市场就方便太多了。”

新加坡9号成立,这件事也公布了,毕竟一個国家这样的大事,也是需要提前告知全球的,还需要联合国的认可,外界也基本上知晓了。

杨文东笑说道:“这几天新加坡肯定很忙,等他们成立之后,我们会带着集团部分人,一起去一趟,你这边也做好准备。

在新加坡投资一个大型工厂,对如今的新加坡经济是很重要的,但我这边也需要从其他领域得到一些好处,到时候就是几个子公司的利益,合在一起与新加坡政府进行交换了。”

新加坡成立初期,经济并不好,失业率很高,资本在前几年也因为ZZ原因大量外逃,这种时候,就是迫切需要像长兴实业这样能够带动就业的大型工厂。

虽然反过来长兴实业也需要新加坡这样的生产基地,但这种谈判,肯定还是投资方占优势的,因此在其他领域,肯定也需要获得一些其他好处。

当然,即使在其他领域,自己的要求从表面上看来也是对新加坡有好处的,互惠合作,永远是发展成功的第一要素,如果想着直接从别人身上占便宜,那绝对不会是长久之计。

“好,我之前其实也安排人去新加坡查询适合的投资建厂位置,这一次也正好去看看。”魏泽涛笑说道。

长兴集团未来会重点在新加坡投资,这件事在外界自然属于绝密,但在内部,几个一级子公司的领导还是都知道的,毕竟大规模投资也是需要很多人做前期调查、准备、查询、法务等等事情的。

杨文东道:“那好,等那边稳定后,我们再去。”

时间很快就到了8月15日,这一天,长兴集团的多名最高层及多名助理,跟随着杨文东,承包了两架飞机,飞往了新加坡。

香港顶级华人财团的到来,新加坡官方也是非常慎重,安排了一番迎接,很是热闹,场面之后,便安排了一位李局长与杨文东对接。

“李局长,您好。”杨文东也是非常礼貌的说道。

李局长也笑说道:“杨先生,虽然我一直在新加坡,但你的名字我也是耳闻已久了,能够白手起家打造出今天的成就,我也是佩服不已啊。”

杨文东笑道:“哈哈,传闻可能有些夸张。”

“杨生谦虚了,请坐。”李局长又说道。

随后二人都坐了下来,此刻并非什么官方会面,就是私下碰一次头,协商一下合作意图等等。

一名正装女子给二人上了茶后,李局长询问道:“杨先生觉得我新加坡的未来,该如何发展?”

“这样的问题,可不是我一个小商人可以随便回答的。”杨文东说道。

李局长则说道:“没关系,我也只是询问一下,你也知道,新加坡如今已经独立了,政府的工作中心,也必然要发展经济;

而像杨生这样成功的商人,必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种事,我自然要请教你。”

杨文东思考片刻,说道:“李局长,以新加坡现在的情况,我觉得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展经济;

第一就是基础设施,这是任何国家经济的根基,比如说各种公路、水电、油、气、通信,还有就是新加坡最重要的港口。”

李局长回道:“水不是问题,新加坡虽然跟香港一样缺水,但我们已经与马来西亚政府签署好了供应协议,这方面问题不大;

电的话,只要需求提高,政府自然也会增加电厂,西方国家也是会出售发电站的,油气目前也不是问题,东南亚本身就不缺;公路就简单了,目前其实也基本上够用,后面有需求再投资就行了。

至于港口,新加坡也一直有,而且我也有要投资做集装箱码头的计划,就是受限于资金,只能慢慢来。”

“水电油气以及公路没问题就好。”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集装箱码头,的确是未来趋势,如果新加坡政府资金不够的话,或许我这边也能出一点力。”

这个世界上,比码头赚钱的东西有不少,但基本上都是无数竞争下来,形成的产业;

码头,可以说不是最赚钱的,但却是最稳定的,特别是新加坡、香港、或者未来内地部分沿海城市这样的黄金地段,能够拿下一个码头,就可以说是躺着赚钱的。

而且还几乎没有什么负担,只要前期投资到位就行了,后期虽然也会有维护,但比起其他产业要小的多。

“杨先生想投资新加坡的集装箱码头?”李局长倒是没想到这一点,有些惊讶。

杨文东说道:“对,其实我也想投资香港的码头,但李局长也知道,这集装箱码头修建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码头的大量人力,在这个问题上,欧美很多曾经拥有大型码头的国家或者城市,都改革失败,反而其他地方成功了。

香港如今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加上今年开始整体的经济也不太好,所以短时间之内,我就是想在香港投资也不行。”

在60年代之前,伦敦码头是欧洲最大的码头,也是美国-欧洲货物的中转中心,掌握了巨大的财富,但想改做货柜码头,却根本做不到,直到后面被挪威抓住机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伦敦港虽然后来改成货柜码头,但已经没有机会了,只能变成普通码头了。

香港这边其实也是一样,就是因为货柜码头晚了几年出现,就被新加坡抓住了机会,咬下了不少货柜中转的生意,等后来香港货柜码头建成了也晚了不过还好内地与海外的交易开始逐步增多,不然香港码头贸易也可能没落。

自己不一定能够改变香港未来几年的经济及其他问题,但却可以提前参与新加坡这边的利益,反正有没有自己,新加坡这边肯定会建货柜码头的。

李局长则是说道:“杨先生,我很感谢你愿意投资码头,但你也知道码头涉及经济核心,不能交给外资。”

“新加坡目前没有这个法律吧?”杨文东问道:“目前新加坡的几个码头,也都是曾经的英资控制的吧?”

新加坡眼下刚刚成立,虽然前期有自治邦法律,但很多方面是很不完善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基本上也是逐步慢慢优化的,很多事情也是涉及到了才会想到出台对应法律。

李局长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新的集装箱码头,更不会让外资来控制了。”

“我不需要控制,只需要入股就行了。”杨文东又说道:“管理这一块,我这边也不需要管理权利,只需要参与运营就行了。”

在别人的地盘,合资开公司,永远的目标就是和平相处,共同互益,所以强行追求绝对的管理权不现实,不然真的发生矛盾了,就算自己这边“赢了”,但实际上也是大输,人家掌握法律与国家暴力机器,想对付你的方法多了去了。

特别是如今第一家集装箱码头公司,杨文东的手下也没有专业的团队,所以自然不会追求管理权;反而趁着这个机会,多学点相关知识,这样在以后可以争夺香港的集装箱码头,在本土,加上港英政府不管事,未来华资崛起,那才可能做到自己说了算。

“这我也需要考虑一下。”李局长没有直接拒绝。

杨文东接着说道:“好,我希望能够早日得到好消息,而且我们合资,那新加坡也就不需要向国际银行借钱了,虽然我不知道合作内容,但有些银行,可不仅仅是单独的商业银行。”

前世对于世界金融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一家国家货币基金,一家世、界银行,挂着帮助各个国家的名义,但却是美国的金融武器,在帮助一个国家的同时,必然会提出一些特殊条件,如曾经的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各个产业就被华尔街的金融巨头控制了,哪怕是三星。

PS:求月票

作家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