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24章 长兴地产的恐怖现金流(求月票)

在英国这边也没什么其他大事,游玩一天之后,杨文东便带着一行人返回了香港,已经是12月22日了,眨眼间,一年的时间又要过了。

香港这边也下起了阵阵小雨,非常舒爽,不过却压不住香港高爆的房价,再一次创了新高。

23日,杨文东赶到长兴大厦之后,长兴地产的郑志杰连忙前来。

“坐,我在英国买了一些当地茶叶回来。”杨文东一边招呼一边泡茶,并说道:“虽然我觉得口味不如内地的,但我们也需要偶尔换个口味。”

香港的华人也是爱喝茶的,只是虽然靠近内地,但很长一段时间,英国或者其他英国殖民地的茶叶,却成为了香港人的主流选择;

原因么,不是因为国外的好,而是前面几十年内地各种原因导致交通混乱,出口都难,直到50年代后才逐步好转,但香港很多人的习惯也很难改过来。

不过对于杨文东来说,他接触茶叶的时候,就直接买的内地茶叶,然后身边人也一样.

“好。”郑志杰笑说道:“我这几年也喝过不少英国的大红袍了,英国鬼佬可是特别喜欢喝这个。”

“嗯,我也让人送了一些给桑德士。”杨文东说道:“虽然暂时我们与汇丰合作不多,但以后还是要多处理好关系的。”

汇丰毕竟是香港的“准央行”,就算哪一天自己的资产规模再大十倍,但在香港的业务,还是需要与汇丰合作的,甚至一些海外投资,也可以找汇丰。

相比于其他英资,汇丰可以说是杨文东的最佳英资合作伙伴了,实力雄厚,如果历史不变的话,汇丰在未来也能成为全球十大银行之一。

唯一可惜的是,汇丰作为“准央行”,受到香港法律的保护,自己哪怕再有钱,也没办法收购超过1%的股票,这一点与怡和还是不一样的,不过短期来说,自己也不需要银行业务,未来的话,也有的是机会自己搞一个银行.

郑志杰回道:“我最近跟桑德士也见过几次面,这鬼佬跟我们一样,也不看好香港的地产市场了,不过作为银行,他们不能投资。”

“嗯他也不在乎,反正地产市场涨了他们稳定赚钱,亏了,谁敢不还汇丰的钱?”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香港有很多稳收益的资产,这汇丰也是其中之一了。”

香港的稳定资产有不少,比如燃气、发电、港口码头等等,这些都是绝对不会亏的,汇丰银行也算其中之一了。

郑志杰说道:“是的,杨生,要不我们也收购汇丰1%的股票,反正我们手中如今也有不少现金。”

“这个不急。”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你手上的非核心地产物业,都套现了吗?”

郑志杰回道:“是的,除了中环物业还有一些优质位置的物业,其他我全部套现了,目前手中差不多有1.4亿港元左右,之前您要的汇向美国的300万美元,还不在其中。”

“现金流还真是多,也就是说,这几年下来,你这边一共赚了1.5亿港元?”杨文东笑问道。

从59年开始,长兴地产便开始适度的囤地,部分资金是杨文东调集过去的,还有就是自己开发小区物业赚的,然后再通过银行杠杆放大购买地皮,以租养贷,再坐等升值。

多年下来,凭借着雄厚的资本以及足够的胆量,购入了大片地皮物业,然后等到价格高峰的时候套现,赚取的利润是惊人的,甚至不低于长兴实业这几年的成果。

“准确的来说,还是不只的。”郑志杰接着说道:“长兴实业、家乐福、荣耀电子的很多地皮,有不少也是我这边收购的,然后市场价转让给了他们。

比如我们在观塘的产业园,这块地面积之大,哪怕是工业用地,以现在的价格,至少也有六七千万了。”

“那块地就别想了,面积越大越难套现。”杨文东摇摇头说道:“除非以后香港工业不行了,或者人工成本太高,长兴实业需要迁移走,那这块地才有开发的机会。”

长兴集团的核心产业基地,虽然地皮够大,但未来20年内是不可能被当做地产开发的,只有等香港工业真不行了,到80年代转移至内地,那这块地就空下来了。

以这個面积来看,绝对就是历史上类似李嘉成之黄埔花园了,而黄埔花园这块地,在80年代开发,净赚了50亿 一个170万尺的商业广场,另外还有一万多户的物业管理业务。

当然,以长兴实业的生产利润,其实也是不低于开发地产的,未来70年代,香港工资虽然涨的高,但长兴实业还是能扛得起的,待78年改开,也就可以部分转移了。    内地,才是最适合的工业基地,现在选择湾湾、新加坡什么的,也是迫不得已,毕竟改开还得十几年,不可能就这样等着。

郑志杰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们集团的核心,还是长兴实业。”

“未来就不一定了,可能是荣耀电子。”杨文东又说道:“荣耀那边有扩张计划,你在港岛盯着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厂房区域;

按照我的估计,地产危机一旦出现,港府财政就会出现问题,到时候我们主动出击,买下荣耀需要的土地。”

港府一般很少会有财政结余,有也是一点点,逻辑很简单,因为今年某个部门不把预算用完,那明年就没了.这种事,在很多时代、很多机构都这样

而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地产拍卖变少、加上经济变差导致正常税收减少,那就必然会引起港府财政紧张,所以每一次这种时候,港府对于地产拍卖就会放松很多,甚至容许地产公司与港府协商要拿哪块。

“是,我会与王生协商一下。”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问道:“那现在我们这些资金,在哪些银行?”

郑志杰说道:“部分在汇丰、部分在恒生银行以及东亚银行,当初我们这些物业,在哪贷款的,然后这些资金就在哪个银行。”

“嗯,,华资银行的资金,都逐步的调集出来。”杨文东又说道:“转移到汇丰、渣打或者海外花旗银行。”

“杨生,您是不看好华资银行?”郑志杰顿了顿,问道。

“对。”杨文东说道:“华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就是地产,一旦地产出现问题,那华资银行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廖创兴银行当年的情况,也有可能会重现,我需要做做好准备,不一定会出现,但我们没必要赌这个。”

恒生银行被挤兑,其实这件事很是诡异,因为原本只是一家明德银号出现问题,它也只是跟恒生有一点合作关系。

但不知道为什么,明德的问题就突然转向了恒生,最终导致恒生银行被挤兑到只能卖身,甚至恒生之后其他华资银行也是一个接一个被影响。

这件事估计还是会发生,但自己的出现对香港商界影响很大,他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些华资银行会因此真的倒闭,那出于安全考虑,肯定要将资金转移走的。

而银行资金离开,也可以让他在未来恒生被挤兑的时候有着足够的话语权,不然恒生没钱了,自己就是想利用账户上的资金救急也没用。

“好的,那我这就准备操作。”郑志杰又说道:‘只是这样操作的话,必然会让银行发现的,虽然他们阻拦不了,但动静太大,可能会引起其他反应。’

“这个无所谓,我在美国的收购,很快也会公布出来。”杨文东摇头说道:“到时候就说这些资金是用去海外并购的,其他人就算怀疑也没办法。”

在美国这段时间的收购以及增资计划,也算是为自己香港资金调离香港以及兑换美元找了一个合适借口了,要不然港府那边肯定会阻拦这么大笔美元离开。

所谓自由兑换,那也是相对而言。更何况这个时代的香港,也不算绝对的自由贸易

郑志杰道:‘这倒是个好方法。’

“嗯那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接下来你的任务就这些,我们就等着,看看香港的地产危机什么时候出现吧。”

历史进程可能不会改变,但蝴蝶效应也可能会影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了。

杨文东也想知道,自己的蝴蝶效应到底会有多大影响。

PS: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