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23章 投资欧洲的开始(月初求月票)

沃尔玛在目前,对于长兴集团的影响力还不算很大,毕竟它的规模还是有限的;不过其成长潜力非常强,特别是如今自己已经投资的情况下,资金不缺,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了。

因此,在这个早期,自己的长兴贸易可以搭上它的生活用品订单,那就是未来可期了,要知道,原先历史上,沃尔玛巅峰时期每年有千亿美元左右的单子,都是交给一些贸易公司的,也是因为产品太多,沃尔玛高层也是精力有限.

而借助沃尔玛的订单,外加自己的家乐福,那就必然可以严格控制采购链的成本,这样也就有机会进入其他市场的超市,比如几乎不可能进入的日本或者难以进入的欧洲,如此一来,自己虽然很难在这些地方开超市,但却可以间接获得超市的收益了。

12月19日,美国这边的事了,杨文东乘坐飞机,没有直接回港,而是前往了英国伦敦。

在机场,已经有一位熟人在这里等待了。

“老魏。”杨文东笑着招呼说道:“在伦敦待了多久了?”

魏泽涛说道:“差不多有10天了。”

“10天?那工厂的事情差不多了?”杨文东问道。

这次来伦敦,也是因为美国离英国比较近,所以就顺便来看看,其中之一的事情就是为了长兴集团在英国的一间工厂,这个投资并非纯粹为了经济,而是类似于一个ZZ交易。

魏泽涛说道:“是的,已经基本上谈妥了,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工厂的工人招聘,是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的。”

“行,其他方面,只要合理即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个投资,其实曾经也算了下,或许也有利可图,因为生产的商品也是为了供应欧洲,虽说这个时代欧洲人工资也不低,可海洋运输成本也高,部分不适合海运的商品,在这边投资也是经济上行的通的。

魏泽涛笑说道:‘好,那我们去酒店吧,您这边休息下,等明天我将具体情况再汇报您。’

“行。”杨文东点点头,美国到伦敦也飞了六七个小时,如今也是下午了,也差不多该休息了。

第二天,魏泽涛与杨文东来到了酒店的一间小会议室,商讨着这次在英国的投资。

魏泽涛说道:“按照我们与英国政府的协议,这次投资总金额为150万英镑,不过这也只是金额名目,很多方面是可以做点手脚的。”

“什么意思?”杨文东询问道。

魏泽涛笑道:“我们可以以低价从东盛购买设备,然后运到英国来,而报价则是英国本土的价格,其他方面也是类似,所以看起来150万英镑,但实际上,也就百万左右。”

“这样乘坐英国政府不查?”杨文东好奇问道。

魏泽涛说道:“查也是抽查的,所以我们在英国这边的报价也不能很离谱,符合欧洲这边的报价,那也就没什么大问题,跨国投资其实都有这种情况,各个国家政府也都是心照不宣,毕竟这对他们本身也没什么坏处,真要是不准这样,谁还来投资啊?”

“哈哈,也是,那么多国际公司也不是吃素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魏泽涛又道:“对于英国政府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我们带动的就业以及未来长时间的经济效益,这一块,我们可没有骗他们。

目前一期计划就会招聘350人,我们生产的几种商品,也会直接投放英国与欧洲市场,甚至以后还可以通过集装箱送到美国去,从这里出发,可比香港方便多了,特别是美国东部。”

“嗯,这也算是在欧洲投资的好处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短时间之内香港是不会搞集装箱的,所以这一块未来还挺麻烦的。”

其实戴麟趾总督也已经有这方面的计划了,市场传言怡和、太古、黄埔这些传统码头公司也已经与港府开会了,一切都在按步进行,香港快速发展的工业,也可以逐步解决大量的传统码头工人就业问题。

只是,未来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暂停了一切大计划,毕竟港府也没钱,民间资本也不敢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做这种激进投资,别说港口,连原本快要立项的红磡海底隧道,也停了.

直到经济危机之后,原先历史上1970年才开始搞码头与隧道,待第一个码头成功也要到73年,这可就是接近十年之久了,各家工业在这段时间都是损失惨重的要不然,香港的工业可能会更强。

魏泽涛则说道:“那或许我们应该加大在湾湾和新加坡的投入,这两个地方成本更低,且都有货柜码头建造计划;未来有什么新产能,可以考虑去这两边。”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都是华人地盘,也适合我们投资,我们在香港的工业规模已经太大了,已经有的就算了,但以后增加的,也需要放在海外生产了。”    香港也才350万人左右,这种人口是不适合一直在继续投资的,自己早期很积极在香港建厂,除了本身需求,帮助香港穷人脱贫也是目的之一,但如今香港的经济基本上已经不会让人挨饿或者极端贫困了,那自己给自己定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以后,按照正常商业逻辑就行。

湾湾的人口更多,新加坡的位置更好,这两个地方都是未来的亚洲四小龙,地产行业或者本地服务行业都会是未来亚洲前几,也非常适合自己去投资。

魏泽涛笑说道:‘好的,那后续我这边工厂产能扩增,会往这两个地方考虑。’

“优先湾湾,新加坡那边等政局稳定了再说。”杨文东又提醒道:“我们以后的资本,绝对不去有ZZ风险的地方。”

“明白。”魏泽涛答应道,

资本最需要的是稳定,一个地方如果乱了,就算政府保住外企,可各种供应商、工人、交通都乱了,也没办法运营了。

杨文东接着说道:“英国这边就先这样,如果我们后续发现在欧洲投资大有可为,那以后就考虑增加投资,不过也不一定在英国,到时候再看。

这些年来我们在欧洲、美国不停地赚钱,也需要在这边有所投入,这样才能稳住市场。”

生意就是买卖,有买有卖才行,一个劲的卖那迟早会出问题;因此哪怕是前世的海尔、美的这些内地大型家电企业,也都会去海外建厂,一个是本身这样划算,第二个也是一种利益交换.,小公司对此无所谓,但大公司必须要考虑,特别是自己还需要再欧美投资一些本地服务业

“好的,在欧洲控制了就业,那也方便我们打开他们的市场了。”魏泽涛笑说道。

杨文东又道:“之前让你们查的英国乐购的情况,查的怎么样了?”

魏泽涛说道:“派人去问了下,他们不接受投资,这乐购在英国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背后股东也颇有实力,所以.想入股他们有点难度。”

“那就算了。”杨文东又说道:“继续收集一些英国公司资料。”

乐购在未来也的确是一家还不错的超市,能入股自然好,但入不了也无所谓;毕竟前世那么多顶级超市,他也不可能都投资,特别是他本身就是“外资”,也就那些刚刚成立的小企业,才可能会考虑一下。

“是。”魏泽涛说道。

“嗯。”杨文东刚想说什么,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嘈杂声。

魏泽涛连忙解释道:“杨生,最近英国民众又在闹事,本地白人与外来移民还有一些左派人士发生冲突,闹的不可开交,连政府内部也因为是否接受移民而起了争执,很乱”

“这个我们就不管了。”杨文东又说道:“我们的工厂以后只要本土白人,不要找印度的、或者黑人,我宁可工资多给一点,也不要多事,更不能出质量问题。”

英国政府最近几年很乱,因为二战之后本土缺人,加上为了拉拢殖民地,于是出了一个政策:殖民的人也可以自由来英国,并可以获得英国国籍。

于是大量的殖民地人都来朝圣了,特别是一些黑人与印度人,在本土混不下去都来英国了,然后英国的结局可想而知,且因为数量太多,这些移民又自成利益体,与本土白人形成巨大冲突.

这也算是大英帝国曾经殖民全球的后遗症了。

杨文东对于这种事自然不管,可他前世的经验告诉他,自己开工厂是绝对不能请印度人与黑人的.,宁可要白人,这些白人或许比不上华人勤奋,但至少不会那么坑.

“要不优先用华人?英国这边也有不少华人的。”魏泽涛建议道。

“不行,这个工厂本身就是ZZ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还是用白人吧。”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在英国的华人,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何必照顾他们?”

“好的,我明白了。”魏泽涛点点头答应说道。

杨文东接着说道:“那尽快将这边工厂建立起来,有了这个,以后我们进军欧洲,也会方便很多。”

任何资本足够大了,那就会多元化,不仅仅是产业,也是资产,这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方法;纵然是穿越者,也顶多在自己知晓的没问题区域多投资一点,但也不会只在这几个地方投资。

欧美与美国,未来几十年始终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且也是很多技术的前沿阵地,比如自己未来即将投资的家电与电子领域,很多技术都在这里诞生,因此,自己也需要逐步的在欧美进行适当投资。

PS:月初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