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311章 地产新转向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311章 地产新转向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货柜码头?”杨文东皱眉说道:“包生,这件事的阻力可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从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的;

码头是港府的核心利益,也是英资的核心利益,我们不太可能插手的。”

港英时代,在明面上,港府是容许华资英资“公平”竞争的,但这也就是说说

实际上大部分核心领域,特别是躺着赚钱的那种,都是英资控制的,比如港口、发电、航空、电话、金融等等。

虽说有小部分垄断产业华资也可以参与,比如中巴、部分金融公司,但这些也是英资看不上或者漏掉的产业,等发现的时候华资已经成规模了,加上规模不大,再考虑维持“公平”原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如果这些领域华资做大,威胁到了英资,那就会被打压,比如银行。

而港口,也是港英极为重视的,毕竟香港起家就是靠着港口周转贸易,且哪怕如今香港工业逐步发达,但也是需要依赖港口运输,可以说是躺着赚取所有华人辛苦的成果了,就算是杨文东,也是一样被吸了一点点血。

只有到了80年代,内地站在了香港华资的背后,才有可能去分这一杯羹。

包玉冈笑说道:“我知道,我也没想过要参与码头的利益,只是想到如果香港能够码头货柜化,那必然会刺激贸易,对航运产业,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样来看倒也不错,可怎么推动?”

包玉冈道:“我准备连通香港的几家船运公司,一起向港府提出建议,我们这么多人一起,港府肯定会重视的。”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包生,港府也不是傻子,集装箱如今已经在欧美开始出现,效果也非常好,你以为港府不知道吗?”

包玉冈则回道:“杨生的意思是,黄埔、怡和以及太古三家码头背后的人会反对?”

杨文东道:“这个不好说,利益太大了,而且不仅仅是资本,政府还要考虑很多人的就业问题,码头的工人数万,本身也都是狠角色,要是突然失业,你觉得这些人会怎么样?”

包玉冈道:“货柜码头是个长期建设过程,不至于让他们全部立刻失业的。”

杨文东笑道:“话是这么说,但一旦开始,这些人可能也会闹事,上万青年,港府估计可不敢随便折腾这种事。”

包玉冈则道:“杨生说的这个,我也考虑过,但发展集装箱,也是大势所趋啊。”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是这样,但如何安稳的将香港的码头改成货柜码头,肯定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情,别说香港,就算英国的伦敦港,现在都没办法改。

百万漕工,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古代王朝都被这个牵制了。

而且你别忘了,柏立基总督还有一年就要离开香港了,如果你是他,你会在最后一年的任期内,做这种得罪几个英资财团以及数万年轻人的事情?然后造福未来十年后的香港?”

包玉冈顿了顿,随后道:“杨生说的很对,看来我得好好再考虑一下了。”

杨文东又说道:“其实再等一年,等新总督来了,一般任期会有十年,他肯定也会想做一些大功绩的事情;

而且集装箱货柜的推动,越到后面越容易,因为越多的地方用集装箱,那香港想要做贸易也必须投入,当官的都是喜欢润物细无声的被迫改革,而不是主动,这样出了事就是责任。”

包玉冈倒是有些惊讶了:“杨生,看来你不当官,是可惜了啊。”

“哈哈,随便说说,别当真。”杨文东笑了笑。

看了某个名义,对于这些东西,他自然多了解了一点。

对于货柜码头,他其实也早有布局,第一步就是先在周围囤地,如今葵涌那边,经济还是很一般的,各种地皮也不怎么值钱,购买一些旧楼物业或者以货仓名义购买地皮,成本都不高。

等货柜码头立项之后,无论自己能不能拿下部分码头,但这周边地皮的价值,总会提高,且也可以长期享用货柜码头带来的经济效益。

包玉冈点点头说道:“那就再等一年,这点时间倒也算不了什么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推动这件事?”

“再说吧。”杨文东想了想,又道:“先就去参加毕业典礼吧。”

以现在的情况,货柜码头越晚,对他越有优势,他并不急。

“行。”包玉冈也看出杨文东有其他想法,也没再多问。

下午,杨文东回到长兴大厦后,叫来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郑志杰。

问道:“最近家乐福的新店物业地皮收的怎么样?”

郑志杰回道:“杨生,这3个月,我在港岛又收购了3块地皮,但是在九龙那边收购了7块,一共10块,都已经在开始建物业了;

九龙那边的物业建的快,估计3-4月份就能开业,港岛这边的要慢一点。”

“为什么?”杨文东反问道。

郑志杰说道:“因为我与刘生商量了下,港岛这边经济富裕、人口多,所以以家乐福为核心,可以建一个小型商场。

但九龙那边就差多了,所以我们准备直接就建超市。”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道:“那尽快在九龙那边建好更多的超市。”

“明白。”郑志杰又道:“不过最近置地的怡丰超市扩张也慢了,刘生调查了下,原来是规模大了,很多物资供应、仓库统计、货品价格都出了问题,不得不放慢脚步了。”

杨文东笑了笑:“看来他们也上了一节课了,这超市想做好,可没那么容易。”

别说现在这个超市还没怎么开始的蛮荒时代,就是几十年后有着丰富的物流、强大的互联网信息渠道,多少人开超市,最终都是亏的。

而这个时代没有计算机、没有高效的通信模式,一切都只能靠手算,就是沃尔玛与家乐福,都得一步一步的摸索。

“是的。所以短期来看,家乐福的威胁反而不大了。”郑志杰笑说道。

“还是不能小觑的。”杨文东又道:“我们按照我们的计划来就行了,置地想扩张的快,随他。”

服务行业最大的成本还是地租,如果怡和铁了心要做超市,那眼前的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因此,杨文东也在等即将到来的地产危机,一旦地产危机爆发,置地也会损失惨重,那支持力度必然会降低。

最重要的是,自己就可以趁机扩大规模,不管是地产还是超市本身

郑志杰笑道:‘好的。’

杨文东又问道:“长兴置业最近还在继续收购物业吗?”

郑志杰说道:“对,不过根据上次您的意思,已经在缩减收购规模了,目前除了配合家乐福,就只是在收购临街商铺物业,还有就是港岛的一些优质写字楼。”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除了配合家乐福、或者其他兄弟公司需要的物业,其他的全部停下来,再谈的可以继续谈。

我需要你调集资金,重点投资葵涌区,不过不是建好的新物业,而是收购靠近海边上的地皮或者旧楼,无论是工业的还是商业的,收购到手再说。”

地产危机爆发是在66年,但到了65年,从恒生银行被挤兑开始,香港的地产业就陷入了滞涨及逐步下跌的状况。

所以眼下地产市场也就两年的时间了,自己必然要对之前几年无所顾忌的地产投资有所限制。

而等到了明年,就要开始抛售部分非优质物业套现资金,然后等待危机爆发了。

“投资葵涌?”郑志杰有些不解的问道:“杨生,您是准备在葵涌那边也建一个类似观塘的万人产业园吗?”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不是,不过我看好那边的发展。”

一旦葵涌码头开始兴建,大量的资金入场,所以甚至不需要等到码头真正开业,只要港府宣布在葵涌建货柜码头,那地价就必然大涨。

而葵涌码头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远高于自己的一个区区“万人产业园”的。

且因为资本属性关系,自己可能很难直接分享到货柜码头的利益,但只要自己提前在码头后方有着大片土地,那也是差不多的。

郑志杰点点头说道:“好,反正那边的地价也很便宜。”

“嗯”杨文东点点头。

现在的边缘地区地皮,价格非常便宜,差不多无人问津,这样一来,就算爆发地产危机,又能跌到哪去?本身也是跌无可跌了。

郑志杰又说道:“杨生,港府最近公布了中环皇后大道新地王的消息,这块地皮总面积2.58万尺,港府给的容积率为12;

名目上这块地的拍卖是为了筹集资金买水,所以会在下个月8号,也就是元宵节那一天拍卖。”

“兵贵神速啊,时间倒是挺急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12的容积率,那也就是说可以建一栋30万尺的写字楼了,还不错。”

30万尺,也就是3万平方米左右,在前世,一栋写字楼这点面积,估计在三线城市都不够看。

但在这个时代的香港已经不小了,毕竟这个时代楼层普遍也就在20层出头,平均下来一层有1000多平米了,这个单层面积,对于低楼层大厦来说,比较正常。

只有越高的大厦,单层面积才会越大,这是建筑方面的安全需求。

郑志杰点头说道:“是的,这次港府显然是很有诚意的,就是想卖个好价格,如今香港的多家地产巨头都报名了,包括怡和、会德丰这些英资洋行。”

“意料之中,这些英资虽然不会开发地产,但就是喜欢宅中环扎堆。”杨文东没在意:“华资中有几家公司参加了?”

郑志杰说道:“华资地产公司一共有13家报名参加了这次拍卖,不过除了地王还会有其他地皮,所以现在哪些华资公司会竞拍地王,就不清楚了。

不过恒生银行也参与了,据说是他们想在这里建一个新总部,目标就是这块地。”

“看来恒生银行最近的生意不错啊。”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记得他们的新总部才两年吧?又要换了。”

郑志杰回道:“恒生银行最近一年生意的确火爆,早年恒生一直与很多香港的华资工厂有合作,甚至很多工厂早期没钱,何善衡还是冒着风险特意扶持他们的。

现如今香港的工业爆发式增长,恒生在他们背后,简直就是躺着赚钱了,而且工厂的商贷没有抵押,利息也高,普遍都是在10个点左右。”

“嗯,跟着发展工业的银行,基本上都是血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在60年代的香港,地产规模不小,但未必比的过工业,特别是如今长兴实业的存在,更是培养了很多优质供应商,以及他们的供应商。

汇丰、恒生乃至前几年的廖创兴,也都是靠着扶持香港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渣打、东亚、有利这些银行则错过了这个机会。

当然,工业兴起对银行的影响也只能说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但在早年能够看好未来工业发展的银行家,在其他方面的眼光一般也不差。

综合因素导致了恒生银行的崛起,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汇丰渣打的地位,为两年后挤兑危机埋下伏笔。

郑志杰又取出一份文件,道:“杨生,这些就是新地皮的具体介绍,周边的一些商业设施也有介绍,您看一下。”

“嗯,好。”杨文东接过文件,认真的看了一遍,说道:“那就报名参加吧,这块地的位置,不比四季酒店的差。”

眼下如果是一般的地皮,他其实没什么太大兴趣了,因为一般的地皮,到了66/67年要多少有多少。

但中环黄金位置的地皮或者物业,纵然67年或许也会有人出售,但数量仍然是稀少的,这些地方,很早之前就被老牌英资巨头掌控,华资新贵基本上求而不得。

在原先历史上,80年代华资已然压住英资,可中环大厦仍然很难获得,甚至到了21世纪,一半左右还是在英资手中。

郑志杰又问:“那我们竞拍这块地,是准备建什么?自持还是出售,或者半自持?”

杨文东反问:“港府有限制吗?”

郑志杰回道:“没有,但竞拍的资料中,这些是要说的,这个没什么限制,港府也不会追查,

不过一般情况下,报的什么以后至少在短期内是要按照这个执行的,除非经济方面有问题。”

“嗯,那就报建写字楼,物业自持。”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中环的物业,他是不会因为66年房价下跌而提前卖的,这样就太傻了,因为可能就买不回来了,特别是整栋物业的所有权。

郑志杰又道:“好的,还有一件事,我们长兴地产之前一直与恒生和东亚银行合作,现在恒生也要竞争同一块地皮,算是有冲突了,那这一次的融资,就只找东亚吗?”

“至少两千万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可以跟汇丰沟通下,之前他在航运上帮了我不少,这次算是投桃报李了,合适的话也可以给他们,或者给部分。”

在杨文东这个穿越者来看,自己大规模购买超级油轮是没什么风险的,但站在汇丰的角度,即使桑德士看好航运市场,可给自己无抵押贷款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虽说也有高息,但怎么说也算是给自己帮助不小了,那在其他贷款中适当多与汇丰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

“好。”郑志杰说道:“那我这就回去准备资料。”

“嗯”杨文东又道:“老郑,记住了,从今年开始,我们地产公司在置业这一块,要开始收缩,除了几个特殊投资;

从58年到现在,香港地产平均涨了快3倍了,我觉得目前的地产泡沫有点大了。”

郑志杰想了想,问道:“那住宅物业呢?”

杨文东道:“今年还继续做住宅,还是要偏向于高端化,到了明年再说下一步。”

住宅业务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前获得回笼资金,将风险抛开;只不过在知道地产危机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有点坑平民的感觉。

所以长兴的住宅业务一直主打高端,这些人抗风险能力强,买的房子一般也不是一辈子积蓄。

“好的。”郑志杰答应道。

他明白,长兴地产是要逐步收缩了。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