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74章 合法的“拉(hui)拢(lu)”港督

“好。”杨文东接过本子,认真的看了一番,他原本对古董不是很熟悉,不过考虑到即将可以收购一些,于是便短时间恶补了一些。

手中的本子里,有着很多朝代的鼎、炉、玉器类、陶瓷类、书画类等等,最终杨文东说道:“丁生,这里的古董品种很多,我想挑选一些古代名人的书画,比如郭沫若、齐白石、李白、杜甫之类的。”

霍营东听完色变,丁克坚则是无奈说道:‘杨生,这郭沫若或者齐白石都是近代人,真迹还是有一些的,但李白杜甫可是千年前的人物,这真迹基本上找不到了,而且他们这种级别的字画,也是国之重宝,不可能出售的。’

“哦,那郭沫若、齐白石的也行。”杨文东倒是不在意,又说道:‘我对字画比较感兴趣,我想香港的很多人乃至海外华人也是一样;

如果内地民间有名人的字画,找到后,也可以送到香港,无论是租还是卖,都可以商量,我非常欢迎。’

相比于各种不知名的古董,字画其实知名度更大,无他,因为其主人名气更大,李白杜甫之类的名气流传千年,可以说是几乎人尽皆知。

恐怕就算是古代的皇帝,除了那几个开国的,名气上也未必比的过知名文人。

博物馆如果有着一堆青铜鼎、玉器之类的,很多人是不会感兴趣的,但知名人士的字画,就不一样了。

而且香港的很多富豪,除了赵从衍,其他也有很多人对古人字画类也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哪怕从经济上来看,这些也都是硬通品。

丁克坚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我会上报上去,如果有名人字画,那运输到香港也会方便一点。”

“好,那我会安排人对这上面的清单进行价格核实,等确定好了再详细讨论。”杨文东笑了笑,随后又说道:“另外我旗下的长兴航运,很多船也已经逐步的启程去美国了,等再回来的时候,就会带粮食回港。

你们那边,还是需要在美国那边做好准备,不要错过了船期。”

这个贸易,杨文东是不参与的,只做运输,不管其他。

“没问题,贵司郑女士也已经与我们说过了。”丁克坚回道。

杨文东又道:“另外还有一件事,这段时间香港缺水更厉害了,我已经与港府达成协议,会派出几艘货轮,去内地深处运水。

所以我想既然要空船去内地,那还不如直接也将粮食运到内地深处,不然你们在香港卸货,也还得陆运过去,不如让我顺路,这样大家都省钱省力。”

“这可是个好主意。”丁克坚大喜,又道:“不过粮食卸货,也是需要有对应的码头的,我需要跟内部协调一下,看看能不能成。”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

此刻内地的码头,是比较少的,一个是经济较差,另外一个也是没那么多需求。

霍营东大声笑道:“哈哈,好,这么多不同的合作,却融合到了一起,杨生、丁生,以后可是要多合作。”

“没问题。”杨文东答应说道:“以后我这边有一些轻工业品的需求,优先考虑华润。”

香港本土的贸易,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香港曾经的根本。

长兴贸易公司,如今还只是从湾湾进口塑料粒子,再卖给全港范围内的塑料厂商,但不可能止步于此。

“多谢杨生照顾了。”丁克坚也说道。

霍营东又道:“杨生,我们现在都商量的差不多了,那你这边,是不是该向港府申请了?这样的公共项目,总不至于由你单独来操作吧?”

“肯定会告知港府的,这几天我就会去见港督柏立基一趟,商量这件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博物馆的面积不能小、位置也不能查,那就要跟港府协商,不能以商业用地购买土地,不然成本太高了。”

如果是普通项目,以后要拆的,那自然要申请商业地皮,可博物馆是个长期项目,能省一点就自然该省一点。

“那我们就等好消息了。”霍英东回道。

邀请二人在楼下的长兴商场吃了一顿便饭后,二人便离开了。

杨文东也顺便来到了楼下的家乐福超市,刘华宇也自然亲自陪同。

“杨生,目前我们这个超市,已经实现盈利了。”刘华宇说道:“这是包括长兴广场的房租成本,我们也根据同位置差不多面积的商场来计算的。”

“倒也挺快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刘华宇解释道:“这也是因为您的宣传成本投入非常高,这些还没有算进去,只能等以后店铺数量多了,再平摊这个成本。”

长兴集团可是动用了大量宣传资源来帮助家乐福超市,报纸与电台只是基本的,连长兴地产旗下再港岛的电影院,都在门口挂上了家乐福的大广告;

甚至连香港中巴集团,所有座椅后方,都贴了纸质广告;这个创意据说还是老板杨文东提出来的,倒是给中巴公司一个新盈利点了。

虽说这段时间的广告强度没之前大了,但也不是目前几家超市能够平摊的。

“嗯,没事,想做好事业,前期的投入肯定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传媒那边,以后可能会适当的降低宣传力度,因为多了没用。

你接下来,就是整理好运营经验,然后去其他地方开店,店越多成本越低,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

“明白,杨生。”刘华宇说道:“长兴地产又在港岛买下了3处合适开超市的物业,在九龙半岛那边,也有4处在谈了。

只是这些地方的位置比不上我们最早期的几个店,周围人口数量与经济也比不上,单店的效益会降低一些。”

“正常,怎么可能到处都是中环与铜锣湾。”杨文东说道:“开起来就好了,而且我相信,未来的经济会越来越好的。”

即使算上66-67年的地产危机,从63-73年,香港的经济也是快步起飞的。

所以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除了一些普通位置的地产物业,其他业务,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需要等到66年;

“好的。”刘华宇顿了顿,又道:“杨生,还有一个小道消息,因为我们家乐福超市的成功,据说一些其他的大财团,也想做超市了。”

“哦,哪些财团,英资的吗?”杨文东询问道。

这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香港的生意,大部分都是一个字:抄;

谁靠着某个行业赚钱了,其他人就会一拥而上。

当初长兴实业的出口产品,其实也有很多人盗版,只是这些人本身能力一般,又搞不定渠道,所以大部分做不大,几款产品,也就粘钩与旋转拖把,这些人算做的可以,但利润也很低,因为渠道控制了一切。

可单纯的服务行业,哪怕是新模式,也是没有专利的,那别人自然就可以进入,完全合理合法。

刘华宇说道:“有消息说是太古与怡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用担心。”杨文东说道:“安心做好我们的事情就行了。”

这几年他的出现,必然会改变香港的商业历史,那超市这个行业,可能未来的百佳与惠康,都不一定会出现了;

同样,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品牌,背后的大财团也可能会改变。

“好的。”刘华宇答应道。

杨文东又说道:“我会让郑志杰加点力度,尽量快收购一些物业,先把一些优质位置占了再说。”

超市行业,在一定范围内是排外的,当一家正常的超市开建成功后,就会先吸引附近的消费者,如果第二家再在附近建超市,大概率会血亏。

在前世的内地,基本上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地方太大了,城市也非常多,每个城市的面积也不小,没哪个大超市能够形成垄断;

可香港就不一样了,几百万人口,居住的实际面积可能也就几十平方公里,还是比较容易先占领市场的。

“这样就最好了。”刘华宇笑说道。

杨文东看了一眼购物的人群,问道:“之前让你们研究的货物摆放规律,有没有什么效果?”

刘华宇回道:“有一点,我们将方便面与香肠放在一起,销量增加了不少;还有您之前说的啤酒与很多零食,非常受英国鬼佬的喜欢。”

“行,那你们继续研究,一点点的销量提升,这里面的利润率是最高的。”杨文东又说道。

任何行业都是需要均摊很多成本的,所以100%的销售中可能只有10%的利润,但再多10%的销售,那净利润就可能再多5%了。

超市行业尤为突出,所以超市如何摆放商品,是非常重要的,也会是未来竞争的核心之一。

4月18日,杨文东向港督提出了拜访申请,柏立基自然也同意了,双方见面的地方,就在港督府。

“港督先生,您好。”见到柏立基之后,杨文东非常礼貌的笑说道。

“杨生,你好。”柏立基站起来后,很是绅士的说道:“请坐。”

“多谢。”杨文东说完后,也坐了下来。

二人随意寒暄一会后,柏立基说道:“杨生,多谢你的货船及时前往内地运水,不然,香港这边,部分地方的缺水问题,就可能会很严重了。”

“这是我作为一个香港市民应该做的。”杨文东笑说道:“我也希望香港所有的人,都不用再为了缺水而烦恼。”

在3月底4月初,长兴航运从几个国家买来的19艘二手货轮,相继的返回香港并完成了注册以及安全检查;

其中6艘加入了长兴实业的出口产品业务,6艘在东南亚范围内做着短途生意,7艘则是前往内地,给香港运水。

因为他的早期加入,加上现在旱灾还没有达到下半年的巅峰时期,所以整个香港还没有到了极度缺水的状态,顶多也就是部分地区部分时候停水或者水压非常小。

这对人们的生活或者经济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还不至于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希望这该死的天气能够早日恢复。”柏立基又说道:“等过两年,水库建成了,那香港的用水,就不再有什么问题了。”

“希望如此。”杨文东笑了笑。

港府如今在几个地方建水库,就是为了等以后下雨的时候,可以储水。

只不过这就是幻想罢了,先不说62年-63年整个华南地区几乎滴雨不下,就算一切正常了,以香港人口与经济的增长速度,此刻筹备的水库,到了几年后肯定就不够了。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用,65年后东江水来香港,也可以放在这些水库里储水。

柏立基又问道:“杨生,这次你来我这里,有什么事?”

“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杨文东说道:“我想在香港建一个博物馆。”

“博物馆?香港不是有吗?”柏立基好奇问道:“香港一个城市,不需要第二件博物馆吧?”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香港博物馆,记录的是香港的一些历史,里面记录的东西太少了;

而我要建的,是一个大型博物馆,里面可以放置大量华国以前的古董,也会放入一些有着西方历史意义的古董。”

怎么着香港现在还是港英管的,他也不好说博物馆只有华人文化的古董。

反正他也不会拒绝西方世界的古董进入,但有多少,那就不好说了。

“大型博物馆?”柏立基眉头微皱,他觉得这个东西可能会牵扯不少事情。

杨文东又道:“港督先生,大英帝国不是说,要将香港建成亚洲的东方明珠,成为帝国的皇冠吗?

可这样的一个皇冠城市,怎么能没有一个大型博物馆呢?全球的任何大城市,可都是有的。”

“杨生说的很有道理。”柏立基想了想说道:“只是这个博物馆里面的东西,都是你准备花钱买?”

“少部分会是。”杨文东摇头说道:“大部分还是需要以租赁的方式来获得的,这也是全球博物馆的常规经营模式。”

海外的私人博物馆,也这不至于富有到所有的古董、珠宝、名画等等都是自己的,他们其实也只是有少部分,正常情况下都是与其他博物馆或者官方机构租古董的。

再者来说,就算真的超级有钱,古董字画都是自己的,那附近的人看完一遍后,也就不会再来了,这也不符合商业化的利益。

因此,不同的文物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才是常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古董容易丢失、被盗的原因,不然都锁起来,又有谁能够偷到.

柏立基又问道:“那这租赁,你跟合作方谈好了吗?”

“我已经与内地谈好了。”杨文东笑说道:“是这样的.”

这种大动静的合作,不可能瞒得住外人,等一段时间,内地的专家还会来香港,所以对于港督,也不需要隐瞒。

这可以说是纯粹的商业合作,港府本身也是依赖内地才能安稳的待在香港,所以其他商人,只要不是公开跟几年后的霍一样,那也没什么问题。

柏立基听完后,说道:“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我希望,杨生以后能够引入更多英国的一些古董字画。”

虽然是港督,可港府是有着严格的“自由市场”政策的,这也是大英帝国没落之后,还能掌控那么多殖民地的原因。

如果杨文东铁了心要建博物馆,港府强行干涉,就只会破坏自己立下的规矩,还可能会得罪一大堆华资商人,因此,与其不讨好的阻止,那还不如拉拢。

“这没问题。”杨文东爽快的答应说道:“只是现在连博物馆的影子都没有,英国的博物馆或者官方机构,也不会理我吧?除非港督先生出面。”

“我就是想也不行啊。”柏立基摇头说道:“等你博物馆建好了,我可能都已经回英国了。”

杨文东则说道:“那不如,我们快速定下这件事,然后再您回英国之前,将博物馆开业,您也可以参加开业仪式;

我可以承诺,博物馆之中,会有专门介绍博物馆本身的历史,您的照片也会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当真?”柏立基心动了。

“当然。”杨文东也是很正式说道。

柏立基的任期就快到了,香港港督基本上也都是人走茶凉,虽然不会向前世青瓦台那样坑前任总统,但名字也会很快被遗忘。

可如果能够在博物馆留名,那就真的百年之后,也会被无数人知晓的。

对于“名”,很多ZZ人士或者官员,都是非常重视的,这也是常态,毕竟他们一辈子的追求,基本上在中年的时候就实现了,而人没有目标的话,就会主动的去寻找目标。

很多富豪在年纪大了之后拼命做慈善,一方面是老了希望有善报,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名气的考虑。

自己这一招,就是打在了这些人的肋骨上,可以说是一次光明正大的“贿赂”了。

还不犯法,毕竟,博物馆记录真实历史,有啥问题?再挂几张照片,又有啥问题?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