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73章 易拉罐及与内地的第一次合作

“易拉罐?我知道。”周浩然点点头说道:“这是在1959线,美国一位工程师发明的技术专利;

欧美很多公司,都已经开始准备引入这种技术,可口可乐也是最早的一批,最近他们也准备在香港太古的饮料厂,进行易拉罐包装饮料。”

“太古准备做易拉罐?”杨文东眼神一亮,问道:“这易拉罐的情况,你给我好好说说。”

作为穿越者,杨文东自然知晓,饮料行业能够大爆发,就是靠着易拉罐与PET塑料瓶技术的出现。

PET塑料瓶的技术难度很高,不仅仅是材料、成本,还需要考虑安全问题,这个东西可不是行李箱、粘钩这种东西,它是需要装食物的,也需要考虑高温下的有毒物质释放。

在前世,到了七十年代,才算真正推出了塑料瓶饮料,而大规模生产,则是要到80/90年代。

在这之前,玻璃瓶与易拉罐就是主流,前者存在的时间比饮料还要长,后者就是最近几年才出来的,以他前世的经验,易拉罐肯定比玻璃瓶强,但这个时代就难说了。

周浩然想了想,脑中构思了下语句,随后道:“这易拉罐的原材料,是马口铁,构思应该是来自于正常的食品罐头,其实很早之前,就有大饮料企业意图这么做,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开罐方法。

因为饮料是需要随时随地开的,但食品罐头又因为密封要求很难打开,这就是客户场景不符合了。

直到几年前,美国的一个工程师有了拉环结构创意,花了几年时间,在密封与打开难度之间做了很多研究,然后在59年才成功并注册专利。”

“光是找一个平衡就很难了。”杨文东点点头。

很多东西看起来简单,但当初被发明的时候难度是极大的,易拉罐要保证密封,还需要能一個手指轻松打开,这就很考验设计能力以及材料性能了。

“是的,这个难度极高。”周浩然又说道:“而且即使专利已经出来了,东西也能做出来,可实验室做出几个几十个,与工厂大批量生产数亿合格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据我所知,很多饮料大公司与一些专门的饮料机械设备大公司,也在这上面研发了很久才算成功。”

“现在能保证多少合格率?”杨文东问道。

这个问题他也考虑过,部分工业品容许出错的概率,叫做PPM,意思就是百万分之几。

因为万分之一,都是不可容忍的,想象一下一家大公司一年生产几亿瓶饮料,有几万漏饮料,那立刻得破产,渠道立马大规模退货.

周浩然道:“合格率大概在万分之0.3左右,这个比率很高,但后续有检测的工艺,可以将这些残次品大部分挑出来,流到市场中的,应该不足百万分之一。

不过这也要看具体哪家公司的设备,德国克朗斯的设备属于技术最高的,可口可乐也是问他们购买的,就是价格比较贵。”

“知道价格多少吗?”杨文东又问道。

“抱歉杨生,太古集团还没有完成这个交易,价格还处于保密状态,我这边是负责营销的,所以对这个不太清楚。”周浩然解释说道:“我今天回去,托朋友问一下。”

他来面试纵然做了相关准备,也想不到杨文东会询问易拉罐的事情,这个东西很多大公司也还在摸索阶段,没有上马生产线。

“嗯,行。”杨文东也没在意,又道:“可口可乐既然准备上易拉罐生产线了,那说明从经济层面还是划算的。”

“也不能这么说。”周浩然回道:“其实太古高层对于这件事也是犹豫了很久,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香港不产铁;

易拉罐在欧美或许划算,因为他们当地就有钢铁工业,铁的价格不贵,但是香港这边,铁都是需要进口的,这就很难办了。”

“嗯,一个易拉罐需要多少铁,知道吗?”杨文东又问道。

前世的易拉罐是铝做的,很薄很轻,可那是几十年饮料包装技术发展的结果;现在易拉罐刚刚出现,肯定做不到这么好。

周浩然道:“这个我知道,一个空罐子是60克,我也早拿到过美国可口可乐送过来的样品,曾经称过重量。”

“60克一个?”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一亿瓶饮料,就是6000吨,倒也不算很多。”

周浩然解释道:“杨生,这空罐子是60克,但原材料肯定是不只的,中间会有损耗,估计需求会翻倍的。

而且如果您做大了,那一亿瓶也算不了什么,太古集团现在一年的饮料销量可是有着十几亿的。”

一亿,对于饮料行业算不了什么,太古集团与可口可乐是战略合作伙伴,半个东南亚的可乐饮料,都是太古代工的。

“倒也是。”杨文东想了想,又问:“那太古现在既然准备做易拉罐饮料了,肯定也要进口大量马口铁,既然他能做,那我就也能做。”

周浩然点点头说道:“是的,不过屈臣氏做易拉罐饮料,有着一定的劣势,特别是对比玻璃瓶。”

“什么意思?”杨文东问道。

周浩然道:“虽然我这边没有数据,但太古集团内部不少人已经知晓,易拉罐的远程运输是划算的,所以太古就算要做易拉罐,也是为了考虑海外市场。

而本土乃至附近较近的地方,还是会以玻璃瓶为主。”

杨文东也顿时明白了过来,道:“你的意思,易拉罐成本比玻璃瓶高,但远距离运输却更划算?”

“是的,玻璃瓶易碎,远距离运输需要做的防护太多。”周浩然道:“而且香港本土有玻璃制造业,还可以回收玻璃瓶,易拉罐就算也能回收,可又没办法熔了继续用,香港没有什么高等炼钢厂。”

“有也是有的,就是只能回收废钢。”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早期香港有拆船业务,本土也就诞生了一些炼钢厂,专门重新熔了船上钢铁,然后再卖给造船厂。

但拆船是超级重污染行业,连喜欢搞“自由市场”的港府,都看不下去了,逐步的限制拆船业务,香港曾经的钢铁厂自然也逐步没落了。

不过也还有几家厉害的,可这些都是不会做超薄钢板的。

周浩然又道:“杨生,我觉得这件事,还是需要从长计议的。”

“我知道。”杨文东点点头,又道:“事情需要都查清楚,包括设备价格、钢铁进口价格及渠道,运营成本等等。

不过我还是想尽快做成这件事,如果我们是第一个推出易拉罐饮料的品牌,再加上新凉茶,我就可以重点投入传媒力量进行宣传,打造一个品牌出来。

不然,中规中矩的跟可口可乐、太古竞争?怎么可能斗得过?”

做凉茶、搞易拉罐,就是为了要推新立意,然后才能推广;

这是传媒想起到最强效果的必要因素之一,就如同前世的抖音,哪怕其全力推广,可产品本身如果一般,也是没什么效果的。

“好,这些资料,我会回去收集,以最短的时间给您。”周浩然答应说道。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好,那我就欢迎周生加入屈臣氏了。”

今天的香港,有一个好处就是英资当道,这些英资旗下也有很多厉害的华人人才,这些人在英资公司,是发展不起来的。

所以当杨文东去挖人,就很容易成功。

当然,这得是知名华人公司才行,一般的企业,可就没这个能力了。

“杨生还是叫我老周就行。”周浩然笑说道。

“行,老周。”杨文东顿了顿,又道:“不过还有一点,你来屈臣氏,主要是发展饮料产业,但屈臣氏还有药店及化妆品生意;

这一块,也归你管,不过会有一个副的来辅助你,他会是这方面的专家。”

一家大公司,业务很多,那其最高领导人,也不可能什么都懂,甚至可能领导人哪个都不懂,懂管理就行了。

长兴集团目前还是采用的业务分开制度,但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分公司里的业务也会变多,那自然也就需要跟其他大公司一样,以副职来管理部分业务。

屈臣氏的主业就是饮料与保健品、药品零售,短期来看,饮料的市场潜力更大,化妆品与药品想做大,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因此,屈臣氏先以饮料产业为主,保健品产业,根本其实也是地产,等过几年店铺数量足够了,再考虑

“好的,我也会研究一下这两个产业。”周浩然答应说道。

屈臣氏的收购以及后续安排,基本上也告一段落。后续就等着新团队到齐后,再考虑具体问题。

外界,关于杨文东收购屈臣氏的消息,也算是有了一定热度,但真正关注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也不会对于事不关己的事情太过在意,加上这个收购交易金额也不算很大。

一周之后,各家媒体也就不在报道这件事了。

倒是不少人发现,家乐福的收银台上,多了很多屈臣氏的几款饮料,还明确提醒,这些饮料可以摘排队的时候先喝,喝完再付款,但仅限于排队的人。

很多人也颇感兴趣,毕竟排队是无聊的,有点喝的也是好的。

4月13日星期五:

杨文东在长兴大厦再次会面了两位客人:霍营东与丁克坚。

霍营东首先笑说道:“恭喜杨生,收购了百年企业屈臣氏啊。”

“百年是不假,但规模也没多大。”杨文东淡笑说道。

霍营东道:“规模现在是不大,但也是因为之前的管理层太废物,大股东更是长期不来香港,能做成功才怪;

杨生如今入主,肯定是能够将屈臣氏当年的光辉再现的。”

“哈哈,多谢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听到这种话,特别是霍营东说的,他也自然很欣喜。

此时,旁边的丁克坚说道:“杨生,屈臣氏与华润一直有着合作,我已经让内地那边,准备优质的生姜外加一些中药。”

“多谢。”杨文东说道。

香港的很多产业,都是依赖华润从内地带过来的物资的,饮料行业也是如此,连水都是内地来的。

丁克坚笑说道:“客气了。”

如今长兴集团,已然有了成为香港最顶级华人财团的趋势,出口、地产、航运、零售都在逐步成为业内巨头。

而华润,纵然垄断了香港的基本生活用品供应,但也需要与这样的大财团打好关系,因为基础物资,人家理论上只需要买基本保证日常需要就行了,愿不愿意多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华润的更大义务是赚外汇,基本生活物资是基础,能够拓展内地的工业品在香港出售甚至通过香港出口,才是多赚外汇的途径,这也就是需要本土大财团的帮助,特别是华人财团。

三人坐下后,杨文东询问:“两位今天来这里,是有什么好消息?”

丁克坚说道:“对,内地已经答应,只要您这边在香港建个博物馆,那内地的一些古董,是可以以出售或租赁方式来香港办展览的;

这也是能够让香港普通市民,特别是学生能够了解中华历史的方式。”

“好。”杨文东又说道:“那古董的出售与租赁等级,以及博物馆的大小位置,我们该怎么合作?”

虽说建的博物馆是属于自己的,可以后里面的古董主要还是来自内地,那就需要考虑内地古董进入香港的运输方式、进博物馆的方式;甚至不同古董还有着不同的保管要求等等.

这一点,与其他正常博物馆不一样,人家有存货,可以自己决定。

丁克坚道:“这件事我也做不了主,也不懂,上面的意思是会派遣一个专家团队来香港,进行实地考察。”

“那也好。”杨文东点点头,别说他的手下,估计就是整个香港,也不见得有这种人才。

丁克坚又拿出一本本子,道:“杨生,这里面是一些可以出售的古董清单,您可以看看,要哪些,我们再商量数量及价格,如何?”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