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64章 燕京的决定与购置晶体管生产线

“是个思路,他这种建筑师,对博物馆肯定有研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大建筑师,来建香港这种二三十层的“小楼”,其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欧美国家的摩天大厦、图书馆、艺术馆、学校、体育馆、科学馆,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

随后又问道:“四季酒店的设计图,4家招标的应该都差不多了吧?”

“对,不过还是贝津铭的最快,我们定下的最晚日期要早两周,所以就先送过来了。”郑志杰说道。

“行。我也要看看怎么设计的。”杨文东说道。

博物馆的事情,现在也只是一个规划,首先需要内地的同意,不然没文物就只能玩个寂寞。

还需要港府这边的同意,毕竟在人家的地盘,哪怕港府喜欢搞“自由市场”政策,但博物馆是公共基建的一部分,肯定也是需要审批的;

再说,他还指望港府能够批一处位置不错的大面积地皮呢,不然让他去购买,这个时间恐怕有钱也很难做到。

因此,这件事暂时放一边就行了,等内地那边的同意了,在考虑下一步,而自己本身的诸多事情中,四季酒店也是重中之重的。

“好的,到时候我带他来这里。”郑志杰笑说道。

内地,燕京市:

一群人坐在会议室中,只见他们的衣服都很普通,却很是有威严。

为首的一人说道:“各位,香港华润关于香港博物馆的这個提议,你们觉得怎么样?”

下方有人道:“我觉得可以,我们本来就准备出售部分古董给香港华人来换取外汇然后买粮食,那香港那边谁买也都一样;

而这个杨文东提出的租赁一些我们不能出售的古董,也是个不错的方法,这样一来,我们也能赚取外汇。”

又有人道:“是的,我去过美国的博物馆,他们的博物馆中也有很多是租的其他人的、或者就直接从国家博物馆中租的。”

“为什么要租?”一人不解问道。

“那是因为人家资本主义社会,博物馆是要赚钱的,很多人会过来看古董,了解历史文化,但你一家博物馆的东西如果不变动,那谁还来看第二遍啊?”

“是啊,国外的古董也是很贵的,有一些也属于国家,是不卖的,但租赁是很正常的行为,这样租来古董的博物馆可以赚钱,租出去的博物馆或者什么机构,也能拿到钱然后保养古董。

大家都是搞古董的,这古董维护费用也是天价啊,还需要进口的空调,又耗电,都是外汇啊。”

“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们自己保养古董也的确费钱。”

“那租一些不能卖的古董,倒也不错。”

“我觉得不太好,很多古董那么脆弱,能运到香港去?”

“你这就不对了,古董是一个吗?有的古董就适合运输,那些易碎的你不租不就行了,租什么还不都是可以商量的吗?”

很多人加入了讨论,现场似乎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好了,大家举手投票吧。”为首的人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同意的举手”

众人也安静下来,随后互相看着,举手的举手,不同意的则不发话。

“9:3”为首之人等了片刻:“那既然大部分都同意,我们内部就通过此事,不过这件事还是需要上面同意的。”

“我听从中Y指挥。”一名不同意的人,说道。

“谁不是?”为首之人笑说道。

一天后,燕京一处小院:

“这个想法很不错。”一名声音洪亮的男子,看完手中文件道:“这既能解决我们目前外汇急缺的问题,又能保证以后我们能够长期获得外汇,是个非常好的商业点子。”

身旁之人笑说道:“是的,我们可以出售一些非历史意义重大的古董给香港博物馆,这样可以换来外汇去购买急缺的粮食。

而一些历史意义高不能出售的古董,就租给香港博物馆,这样一来我们在未来可以长期赚取外汇、香港华人也能看到自己祖国的历史,一举两得了。”

“那从内地运到香港,路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这个还需要内部协商,只能运输部分不容易坏的古董,或者可能需要购买一些国外的特殊车辆。”

“嗯,只要能够赚外汇,又不让国宝流失,那就可以。”领导想了想,又问道:“这个杨文东我以前也听说过,但没太在意,好像是香港最近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人,他的具体情况你跟我说说。”

“好嘞,是这样的,这杨文东原本是住在香港寮屋的一个青年,寮屋就是贫民区的意思,在1958年他”

听着听着,男子脸上的兴趣越来越大,过了很久,待手下说完后,大笑道:“哈哈,厉害,白手起家啊,从一无所有,到几年时间身价亿万,这要是活在M国时期,说不能也能成为一方豪强了。”

“是的,而且杨文东最难得的,不是他赚了多少钱,而是他有钱后也照顾穷人,他的工厂招工上万人,给的薪水算是比较高的,而且还经常发食物甚至肉类,再加上一些慈善行为,已然是香港的大善人了,整个香港因为他,很多人都脱离贫困了。”

“好啊,什么时候我们6亿人也能一样就好了以后这杨文东的事情,隔段时间给我汇报一下,我有点兴趣了。”

“好的,其实我也一样,这个人的能力是真的很强,霍营东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不光是为人,就是商业能力,总能想出一些持久性的商业点子,就好比这次的古董租赁,我们文化部、香港市民与他都赚了,没一个亏的,还是能够长期合作。”

“其实这才是持久之道。跟国家之间的合作一样,都有好处,那关系才能持久。”领、导点点头。

“是的。”

“让华润那边多跟人家打好关系,有些东西我们国内卖不出去,但人家可能就有办法,让他从中赚一笔,我们也能赚一笔,现在国家太缺外汇了。”

“好,那这次的事?”

“同意!”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别那么急。你得先整理好一些资料,比如哪些能卖的、哪些能租的,一共能赚到多少外汇,这些差不多确定好了,再去找人家商量。”

“是,我太心急了,我们文化部也想赚外汇为国家分忧。”

“嗯,我明白你的心情,但欲速则不达。这件事你跟华润合作,他们了解香港的规矩。”

“好。”

2月19日,香港,元宵节:

杨文东在长兴大厦见到了前世比较著名的建筑大师贝津铭。

这位在80年代,建造了香港最著名的中银大厦,那刀片般的设计,使得中/国银行以最少的资金(1.3亿美元),建成了一栋总面积高达12.9万平方米的摩天大厦。

对比差不多时代的汇丰银行,一栋大厦花了10亿美元,面积还不如中银大厦,虽然汇丰银行是有装逼的目的,但也能间接衬托出中银大厦的性价比之高了。

而作为商业大厦,无论是酒店、写字楼或者其他建筑,建筑成本控制以永远都是核心。

“贝先生,您好。”杨文东很是礼貌的握手说道。

对于一个行业的大师,特别还是未来的院士,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之一。

“杨先生伱好。”贝津铭笑说道:“我在美国的时候,就听说过杨先生的大名了,您的便利贴,在美国非常畅销,我也是经常使用的,真的很方便,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还有您的拉杆箱,这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我去其他地方旅游,现在可是方便太多了。”

“哈哈,过奖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边请坐。”

他的这两样发明,的确也是提高了全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率了,甚至包括粘钩,也有一样的效果。

几人来到会议室,寒暄一会后,贝津铭直入主题,说道:“杨生,这次我来香港,主要就是为了提交贵集团四季酒店的结构设计图,还请过目。”

说完,一名金发白人助理便从一直随身携带的滚筒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卷长度足有一米五的卷纸,随后打开,变成了一副差不多1.5*2米的建筑图纸。

图纸之上,是一栋半环形的大楼,大楼的下方,则是一圈圆形建筑,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土地面积。

“这款没有露天游泳池之类的?”杨文东也不是很看得懂复杂的建筑图纸。

贝津铭回道:“露天的没有,考虑到这块地面积不是很大,所以我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面积最大利用率,以及酒店的便捷程度。”

“嗯,那为我们介绍一下每一层的情况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块皇后大道的地皮,在香港中环来说已经算是很大面积了,可对比海外的五星级酒店,那这点面积就是笑话了。

因此,很多设计理念也是不一样的。

“好的。”贝津铭指着图纸,介绍说道:“这第一层就是大堂、安保室”

接下来,贝津铭详细的给杨文东介绍着图纸中,他设计的五星级酒店。

杨文东、郑志杰以及另外几名未来四季酒店的高管,不仅仅是认真的听着,当有疑问的时候,也会逐个的提出,让贝津铭解答。

两个小时后,众人才算从激烈的讨论之中,慢慢的缓了下来。

贝津铭接着总结说道:“杨生,这就是我对四季酒店的总设计,一共666个房间,包含3间总统套房、行政套房108间、其他为单双人间客房;

还有一间能够容纳千人的会议室,6间能够容纳30桌华式餐桌的宴会厅、2间大型健身房、3间酒吧、内置一间电影院;

其他还有几十个小型店铺,您可以自主决定,用来开不同的饭店或者零售店等等”

“嗯,不错。”杨文东又问道:“那内部装修呢?”

“内部装修就在下一章图了。”贝津铭说完,他的助理又翻开另外一张同面积大小的纸张。

贝津铭又介绍道:“杨先生,您的酒店定位是超豪华,所以我们的风格是.”

听了好一会,杨文东想了想,还是说道:“老唐,你听的明白吧?”

老唐,名叫唐兴志,是前段时间国际猎头在美国洲际酒店挖回来的华人高层,同样前来的还有他的一个团队,也是四季酒店未来的负责人。

“听的明白。”唐兴志随后说道:“杨生,这些都算是比较专业的,贝先生能够考虑到酒店的很多细节,算是非常厉害的了。”

“嗯。”杨文东点点头,又对着郑志杰说道:“老郑,让你手下的建筑及装修团队,以最快速度建成几间套房的结构并装修,你看看需要多久?”

“建结构及装修?”郑志杰思考一番后,说道:“估计要一个月时间,再快也得三个星期。”

“嗯,好,立刻安排人去做这件事,材料什么的可以差一点,我需要肉眼看到结构。”杨文东说道。

这个四季酒店投资巨大,加上也会是未来自己酒店连锁品牌的第一家店,他肯定是要慎之又慎的。

虽然他不懂建筑,可他也是有自己眼光的,在大楼开工之前,他也需要亲眼看一眼,毕竟是几千万的投资。

连之前建住宅,他都得先将户型与装修看在眼里才行。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看向贝津铭,说道:“贝先生,因为这个投资巨大,所以我需要亲眼看到几种套房内部的结构。”

“理解。”贝津铭笑说道。

“那就这样。”杨文东点点头。

这纸上的图,他可是得费脑细胞才能想出三维结构,如果有了真的建筑,那就简单多了。

又讨论了一会酒店设计,杨文东便引出了博物馆的问题。

贝津铭了解清楚后,问道:“杨先生,你这个博物馆,打算建多大面积的?”

“这,我现在也不太好说,很多条件还不确定。”杨文东解释道:“这方面,也需要专业的建筑师意见。”

贝津铭又说道:“建博物馆,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专业性的问题,由我们建筑师来负责,但一些基本资料,是需要提前知道的。

比如博物馆未来计划的人流量、馆内古董的大小以及运输方式、还有就是安全措施的级别,这些都会影响建筑设计。”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人流量的话,就当做香港未来人口可以翻倍,人均经济层面,考虑今日的东京,另外再将香港作为一个大型旅游城市来考虑,有了这些数据,那人流量你们应该可以大概计算出来了吧?”

听着老板说完,身边郑志杰等人也都有些不敢相信,香港能够跟东京比?人口还要翻一倍?也会是一个大型旅游城市?

真要是这样,不说博物馆,那香港的地产还不知道能翻多少倍了?

也难怪,自己的老板愿意大规模投资地产,原来这就是老板心中未来香港的经济蓝图了。

贝津铭显然也有点不相信,便说道:“杨生,您这样的数据,的确有参考性,我可以根据海外这样的城市,来设计博物馆的大小;

只是我担心,这样目标会不会太大了点?”

作为建筑师,建成的商业建筑未来有没有生意,对他的经济收入影响不大,基本上该拿的收入在建好之后就已经到手了。

可这个建筑在商业上不成功,那对建筑师的名气也有影响,特别是博物馆这种地标建筑。

再说,一个好的建筑师,也是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出自己建议的。

杨文东笑说道:“先按照我说的数据来设计,以后,或许可以分期建设。”

“好的,那我先需要去查询一下香港本地的一些资料。”贝津铭又说道:“不知道杨先生可否选择好地点了?”

杨文东摇头说道:“这个还没有,但会在港岛之上,面积的话,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知道。”

博物馆肯定是要在港岛的,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经济核心都在这里。

也就地产比较特殊一点,它在意的事增长率,所以九龙半岛那边对于资本不高的人更划算。

“行,我正好也需要时间,去走访一下美国的一些博物馆。”贝津铭点头说道。

“那行,贝先生,这件事就辛苦了,”杨文东说道:“等博物馆的事情确定好了,我会跟四季酒店一样发出全球招标,不过你这边,我会优先考虑的。”

无论什么项目,他都不可能指定一人来做,哪怕这人未来会是建筑行业的院士大咖。

从经济上来说,铁了心问商家买东西,那不就是送上门让人宰么?院士也是人,不会嫌合法的钱多的。

“好,多谢杨先生了。”贝津铭笑着说道。

能够参与香港一间大型五星级酒店及本地博物馆的设计,这对他的事业也是一个大帮助;

特别是眼前的杨文东,未来潜力不可估量,跟他打好关系,那以后自己在海外的事业,也会有着质的提高。

随后的几天,长兴地产也是派人带着贝津铭一行人,在香港的很多地方走了一遍。

未来,如果合适的话,杨文东也是打算与此人进行长期合作的,因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能够省去大型建筑大量的费用,甚至未来大厦能耗这一块,都很受到设计能力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好的建筑设计,能够收取整个建筑成本5%乃至更高提成的原因。

2月28日:

来自其他几家建筑公司的设计图纸,也分别被送到了香港。

以唐兴志、郑志杰为首的内部团队,立刻开始了全面的审批,杨文东也是偶尔会参与一点,不过他毕竟也不是很懂,只能等后续,这几家公司将他们自己图纸的模型制作出来后,才会有着更直观的体验。

3月2日:

长兴大厦董事长办公室:

杨文东正在逗着勉强可以走路的儿子,以手指拉着他往前慢慢跨步走着。

“咚咚咚~”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苏依依连忙抱起孩子,说道:“王生来了吧?你还是先谈正事吧。”

“嗯。”杨文东点点头,随后大声道:“进来。”

很快,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正是从美国返回的王志群。

“杨生,杨夫人。”王志群礼貌的招呼道。

“来,坐这边。”杨文东将人带到靠近窗台的沙发区域,这里的视野非常好,侧头就能看到小半个香港以及维多利亚海港上的很多货轮。

正常情况下,他都是喜欢带着人在这边商量事情的。

随后,一名助理给所有人捎上热茶。

杨文东问:“晶体管生产线的事情,怎么样了?”

王志群回答说道:“我与仙童半导体沟通了一段时间,他们愿意出售一条年产超过1500万枚晶体管生产线给我们。”

“1500万枚?售价呢?”杨文东对这个数据倒是没有惊讶,看起来很大,但其实不算很多。

原先历史上,仙童半导体也曾经在60年代投资香港,全年的产能高达1.2亿枚,招聘的工人也有数千人。

可惜的是后续仙童半导体自己凉了,加上港府不肯拿出实际诚意支持电子工业,使得香港错过了电子工业的高端领域。

王志群说道:“价格是45万美元,这样的新生产线我也去问过了,差不多要百万美元,而且还需要等待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而仙童半导体的这条生产线,才用了2年,我去看过,差不多也有七成新,我还带了一些照片,您请看看。”

说完,他便从包中取出一些照片。

杨文东接过后,也看了一会,道:“设备运到香港,那技术人员怎么办?”

王志群道:“这个我也与仙童商量过了,他们会派遣工程师来香港教我们,我们也可以派会英语的人去美国学习。

晶体管的生产线技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所以最好培养的内部人,要有大学生的学历,理科生最好。”

“嗯,这是当然。”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那行,我会再派人去一趟美国,他会代表我去查看设备,以及与仙童的合作谈判。”

虽然几十万美元不算少,但其实也就是一艘二手货轮的价格,这个投入也不足以让他专门去一趟美国了。

而随着自己企业规模的发展,这样的类似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总部办公室内,杨文东也特意培养了一些人,由他们代表自己,去海外来查看一些投资规模中等的项目。

比如之前长兴航运要购买十几艘二手货轮,除了郑玉华这个业务负责人,总部办公室的人也会参与进去,充当杨文东的眼线。

这样既可以让自己知晓更详细的情况,也可以避免分公司的权利时间长了没有限制。

“好的,我也会再回美国一趟。”王志群说道。

杨文东又道:“行,不过我们未来的荣耀电子也不会只生产晶体管,终端民用产品也是需要做的,我这边有两个方向,你可以先了解一下。”

PS:求月票

上面一段对话被审~核修改过,所以可能有点不顺畅,还请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