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63章 一举多得的香港博物馆计划

初七,2月11日,星期天。

杨文东又来到了吉利大厦,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报纸,思考着一些问题。

快到中午的时候,郑玉华再次敲门进来,杨文东放下报纸,问道:“谈的怎么样了?”

“谈成了。”郑玉华说道:“我们出的价格,就是之前货物正常从欧美返回香港的价格,来给华润运输粮食,比起其他人要便宜至少20%,华润没理由不同意。”

“那就好。”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大概能接到多少单子?”

“这不好说,但华润那边口头回复,只要价格合适,可以给我们至少50万吨的粮食运输单子。”郑玉华又说道:“我算了下也差不多,我们去美国、欧洲的船两个月才能回一次香港,一次也只能带回差不多10几万吨货物。”

“那也行,这应该差不多有国内总进口的10个百分点了。”杨文东说道。

自己的运输能力的确有限,虽然被称船王,但也是有定语的,就航运运输能力,还是远远比不上香港的一些大型船运公司的,更别说世界级别了。

郑玉华回道:“是的,至少有去年进口数量的10%了。”

“行,那就这样定下来。”杨文东道:“以后我们的船从香港运我们自己的货物去美国,回来的时候就带回粮食;

你与华润那边协商好,时间要配合到位,这样一来,我们以后也就简单多了,不要为了一大堆不同散货单子犯愁。”

在集装箱之前,货物跨海运输超级麻烦,接了成千上万的订单之后,还得根据货物种类、货物大小来决定放在船上哪个位置,然后又需要码头那边配合好进仓

这些繁琐的工作,都是需要计算成本的,虽说最终羊毛虽然出在货主身上,可也是耽误船的时间的。

现在有了稳定的粮食订单,哪怕运费少一点,但只要能够节省时间,让自己的船可以早点回香港,那长兴实业的出口,会赚回更多的利润。

可以说一举两得了。

“是的,对我们来说,大众商品的订单更划算。”郑玉华点点头,又道:“就是现在不确定这样的生意能够做多久了。”

“估计有个几年吧。”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其实我宁可不做这個生意。”

“是啊。”郑玉华也明白老板的意思,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华润那边询问我们能不能接受金条与古董进行结算。”

“金条与古董?”杨文东倒是吃了一惊:“内地的外汇,缺成这样了?”

“是的,很缺。”郑玉华道:“华润的人跟我说了,他们不到不得已,是不会给香港的粮食与肉菜涨价的,可他们也没办法,外汇太缺了。

还有现在国内进口粮食,有不少也是资金严重匮乏,听说去年从加拿大进口的75万吨小麦,还是跟加拿大政府借贷的5000万加元。”

“黄金价值是永恒的,倒也可以。”杨文东想了想,又问道:“但这个古董,我记得国内是不准出口的吧?”

在改开之后一段时间,古董还是可以出口创汇的,但现在不行,内地法律明确禁止古董出口。

郑玉华道:“这个我也问了,华润的意思是部分还是可以出口的,特别是古时候民间的古董,管的并不严;

而且现在内地缺粮很严重,这种时期,可能就事急从权了。”

“嗯,那也可以商量。”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再去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我先跟霍生再碰个面商量下。”

古董这个事情,倒是让他有了一个新想法。

第二天,杨文东约来了霍英东,不过是在中环核心位置长兴大厦。

“杨生,你这大厦是真气派啊。”霍营东站在落地窗面前,看着下方的行人汽车,以及不远处的维多利亚海港,感慨说道:“我要是能够在中环有一栋大厦,该多好。”

杨文东笑说道:“以霍生的财力,在中环买一栋其实不是多大问题吧?”

霍营东说道:“我是想在中环核心区域建一栋或者买一栋大厦,那些普通地方,我买了也没什么意义。”

“倒也是。”杨文东点点头。

这个时代的中环,边缘地区不算贵的离谱,甚至还有很多旧楼,只要花钱,就是能够买到的。

回过神后,霍营东问道:“杨生叫我来,是为了前日之事?”

“对,我的船用来装粮食没问题。”杨文东说道:“就是内地那边提出一个要求.”

霍营东听完后,感慨说道:“是有这个情况,据我所知,国内现在都在收集很多金饰,然后融化成金条,用来购买粮食。

而出售古董,我也知道,那是因为赵从衍向华润提出买古董,估计华润的人,也就跟你提了这个了。”

“赵从衍?”杨文东也明白了过来,笑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在70年代末的香港,一共有四位华人船王,分别是包玉冈、董浩云、曹文锦及赵从衍。

这赵从衍有一个特殊爱好,那就是极端喜欢古董,别人有钱了后要么投资买房买股票,要么继续投入自己的行业,就他喜欢去收购古董。

江湖传言,巅峰时期,其一人就有着香港一半的各种古董。

当80年代船灾降临的时候,为了拯救自己家族企业,赵从衍开始出手自己私藏的古董,最终筹集了3亿港元,才成功避免了公司破产的命运。

要知道,古董这种东西可不是地产,其价格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在紧急出售需要拿钱救命的时候,必然会被各方买家拼命压价,但即使如此,还让他卖了几个亿,这足以看出,赵船王的古董收藏数量与质量,是何等的恐怖。

“赵生喜欢古董,香港也是人尽皆知的。”霍营东笑了笑,说道:“杨生如果对古董没兴趣,就直接跟华润的人说清楚就行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杨文东摇头说道:“我对古董是没什么兴趣,不过,这件事倒是让我有了一个想法,或许也能够帮助内地一把。”

“哦,什么意思?”霍营东问道。

杨文东道:“国内的古董,在盛世的时候其实价值很高,而如果因为缺乏外汇就出售,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香港建一座历史博物馆,然后我会出资购买内地的一些古董,放在其中,香港或者其他海外的游客可以来参观,我再收费,那不就是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吗?”

原本杨文东也没在意古董这个东西,但昨天被郑玉华一提,他才发现香港只有一间描述香港历史的小博物馆

而关于中华文明的,就没有。

这让他顿时就有了自己建一个大型博物馆的想法,先不说对香港与内地都是有一定的益处,光是对自己,在“名”这个字上就能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任何国家、城市,博物馆都是文化的象征,不遭遇大型战争,那都会遗传百年甚至更久,如果自己建了香港第一栋大型国际博物馆,必然是可以被百年乃至更久之后的历史书所记载的。

而在经济上也是可以收费的,先引进国内古董,以后香港经济起飞了,也可以跟国外博物馆合作,以香港经济的发展情况外加未来海外游客的数量,养活一个大型博物馆,完全不是问题。

“博物馆?”霍营东顿时来了兴趣,思考片刻后,赞叹说道:“杨生的这个想法真是厉害,我一直想帮着国内解决一些经济问题,但就是没想到这一点。”

“哈哈,霍生谦虚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也是偶然想到的。”

他前世就曾经去过上沪、燕京等一些大城市的博物馆,对这些地方的人流量也是知晓的,香港未来几十年,也一样会有这样的人流量,且经济消费能力更高。

霍营东又问道:“杨生,这种博物馆的投资,可不是小数目啊?”

杨文东则说道:“的确不会很小,但也不至于很多,比起建筑费用,我估计地价可能会更高。

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博物馆本身能够盈利,那就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建成整个项目,以后再以门票的方式还款。”

“杨生确定这样的项目能赚钱?”霍营东也有些不确定。

香港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项目,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完全就是一种不同的生意。

“100%的把握我是没有,但7/80%应该还是可行的。”杨文东分析说道:“这几年香港的经济越来越好,港府也在推动旅游业发展,连五星级酒店都在推动,我还是很相信香港的未来的;

而香港经济好了之后,作为拥有大量中华文明古董的博物馆,或者说记录中华文明的博物馆,那肯定不缺客人,特别是孩子群体。”

在80年代之前,英国是真心实意的想将香港建成亚洲的东方明珠,加上其特殊的位置、优质的港口,以及本地大量精英群体的发展,也成就了未来黄金时代的香港。

在巅峰时期,香港人可以说花钱如流水,那一个博物馆,也肯定是能够盈利的。

当然,66-67年肯定会亏,但也就两年,熬过去了就是一切海阔天空了。

“杨生就这么有信心?”霍营东笑问道。

“当然。”杨文东笑了笑。

最后一步,如果博物馆实在不行,那以后就换个位置,原地则建楼,那只看经济收益,估计赚的会比博物馆长期经营的好二不拆,还要多的多.

不过,杨文东也不差某一栋楼,博物馆如果能够成功,那意义更大。

“好,这件事我会跟华润的人商量下。”见杨文东如此坚持,霍营东也就答应说道:“他们应该会与内地有关部门商量,如果能够大量卖你古董,那博物馆就可以建了。

不过一些有价值的古董,恐怕不可能卖。”

杨文东又道:“其实不一定必须都要卖给我,很多国宝我也不想买,也买不起,不妨考虑租,全球很多博物馆也会像国家租国宝级的古董的。”

哪怕是改开之后,能够出售的古董也是有限制的,而一家博物馆,想要长盛不息,那里面的展品最好也需要经常性的更换;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古董很是昂贵,搬运的成本很高,但全球之间的博物馆还是经常性的把古董运来运去。

“租?”霍营东想了想说道:“这样的话,倒是更符合两边的收益了。”

他是何等聪明,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好处。

一来杨文东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古董,毕竟他不是赵从衍那个古董疯子;

二来内地政府就不需要纠结国宝级古董该不该卖的问题;

三来内地可以通过租赁获得更多的外汇,杨文东这边又因为经常变换的古董,可以重复招揽客户。

完全就是一举多得了。

“对,这里面我想霍生也明白。”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古董放在香港展览,也不算流失J外,还能让香港华人看到国内的历史,又能给我们双方带来外汇。”

霍营东点点头说道:“好,这件事我会全力推动。”

他也没发现,这个合作中,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古董放在国内生灰,那还不如拿到香港来展览。

既有意义,又有外汇。

“多谢霍生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至于运粮之事,没什么问题,我的船只要到了香港,那就可以与华润合作了。”

“杨生大义。”霍营东点点头说道。

他自然已经知晓,杨文东的报价,利润基本上不高,比起其他趁火打劫的,要好太多了。

不管是ZZQX,还是单纯的为几亿百姓服务,都可以说一句“先生大义”了。

霍营东离开后,杨文东叫来了郑志杰,跟他说了博物馆之事。

郑志杰听完后说道:“博物馆这个东西有大有小,小的投资也并不大,大的那恐怕上亿港元也不够。”

“不需要那种成超级大的,符合香港需求的就行了。”杨文东说道:“这件事并非为了囤地,我也是想真心建个博物馆。”

有些项目,实用性小于囤地,有些是双用,有些则是真正做事的。

这个博物馆,杨文东自然也是想真心做好的,而不是借机囤地。

想囤地,有的是各种机会,没必要这样玩,甚至,这个博物馆连盈利,都不是主要的。

如果真的能够名留青史,那就算以后花钱养着也无所谓,只要再过几年,他的资产必然可能翻倍的增长,哪怕博物馆能够盈利,他也不会很在乎。

“好的,只是博物馆这种结构,香港没有这种设计师。”郑志杰想了想说道:“正好贝津铭大师下一周就要来香港交四季酒店的设计图了。

到时候,我再请教一下他。”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