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05章 官方拉拢与850万尺地皮到手

“当然,我们也希望,香港的华人,能够正常的安居乐业。”柏立基笑说道。

杨文东淡笑说道:“港督先生高义。”

虽然心中也知道这些人也不可能真心为了华人,但自己表面上还是得夸赞的。

不过,哪怕有其他目的,但如果能够为华人做些事,让香港社会更富裕,普通华人日子过的更好,那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总督了。

论迹不论心就行了,也不可能指望每个人都跟圣人一样,就是华人当总督也不一定做的到。

柏立基又说道:“杨生,你虽然年轻,但这几年来,也已经带动了数千人的就业,也给香港的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发展。

如果不是你的年纪不够,我都准备向女皇申请,给你一个爵士了。”

“爵士?”杨文东心中一动,这的确是香港或者其他英属殖民地,拉拢本地精英人群的一个方法。

反正也都是给一个“名号”,没有任何实权。

不过在政策上,对于“封爵”的人也是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的,至少一旦有了爵位,那也就是有一身官皮了,哪怕没有实权。

柏立基又说道:“目前,大英帝国最年轻的封爵是31岁,还是二战时期一位优秀飞行员,功勋卓越之后才破的记录。”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那等过几年,时机合适了,再考虑这件事吧。”

“行,如果我还在位的话,肯定会帮伱获得一个爵位。”柏立基笑了笑说道:“不过,以你现在的情况,成为尖沙咀那边的议员也是可以的。”

“也好,我也希望为尖沙咀的发展提供自己的意见。”杨文东说道。

香港如今所谓的议员,跟西方国家还是不一样的,权利差的很大。

其中官守议员有点权利,算是真正的官员,而非官守议员,就是用来拉拢香港本地的豪门家族、富豪等等,没什么权利,就挂着职位。

只能说有比没有强那么一点点。

柏立基又问道:“杨生,你作为目前香港最成功的华人之一,不知道你对香港未来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我是做工业出身的,如果说建议的话,我只说关于工业的。”杨文东顿了顿说道。

柏立基说道:“请说。”

杨文东说道:“现有的香港制造业,发展的都不错,而我从全球的经济发展方向来判断,接下来几十年,电子产业,会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香港如果想发展的更好,那就应该鼓励发展电子产业。”

“电子产业?”柏立基侧头看了一下几米之外的收音机,问道:“是指收音机这种产品?”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不仅仅是收音机,还包括电视机、冰箱、风扇、空调、音乐播放器或者厨电家具。

这些产品能够带动大量就业,也能解决目前港府的问题,早些年,日本就是政府出面,帮助企业发展,现在成功了后,家电就成为了日本经济的主体之一。”

“是个不错的方向。”柏立基点点头,又说道:“只是港府的自由市场政策,不容许我们参与这些事。”

杨文东道:“我明白,但港府也是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来扶持电子产业,比如低税、低土地使用成本。”

香港对制造业的税率很低,早年就是为了鼓励来港的有钱人办工厂。

不过如果还能再降一点税,那对电子产业的刺激会更大。

柏立基想了想说道:“嗯,我需要调查一下再决定。”

“这是当然。”杨文东点点头。

反正自己也只是建议,不成功也没坏处,成功的话,会惠及整个香港,也包括他。

如今自己几个主要产业,早期的发展也已经稳定了,顺着方向发展,加上自己这个老板知晓未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而已经开始的60年代,正是香港电子工业发展的初期,他自然也不可能错过。

“杨生,你的投资也涉及到了地产业与航运产业。”柏立基又道:“这两个产业,你有什么想法?”

杨文东摇头说道:“这两个产业,我也是刚刚投资,不算业内的精英,还是不要提什么意见了。”

其实地产他也可以建议,不过这个产业本身不产生价值,自己参与也就是纯粹为了赚钱,没必要建议什么,说多了万一被记录下来,可能会影响后世名声。

反正历史正常发展,他就能赚取大利润。

至于船运,他也是真的不懂,只是自己知晓未来,加上手中有些资金,以及工厂的需要,就投入进去了。

“好的。”柏立基点点头,又问道:“那杨生还有什么需求吗?”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总督先生,这次的投资,规模也非常大,资金方面,我这边会有点压力。

而大面积的工业用地,抵押出去银行那边未必会看好。

所以还请港督先生能否协调一下银行那边,给予足够的支持,以及利息方面,是否可以优惠一点。”

除了土地,银行贷款的总金额以及利息都是很重要的。

利息影响未来的收益,而贷款金额影响更大,虽说杨文东也能拿出需要的资金,可这么多资金要是投出去了,肯定会影响自己的航运及地产公司的。

长久来看,太不划算了,特别是地产,哪怕61年买64年底卖,都能赚不少。

柏立基思考了一会,说道:“港府也不好命令银行,不过汇丰那边,我会跟他们那边提一下这个事。

只是,即使是汇丰也不是完全听命于港府的,很多条件还是得你们自己谈,不过我能保证,你肯定能够拿到一些正常情况下拿不到的优惠。”

“好的,这样也好。”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多谢港督先生了。”

香港如今,还是半个英资资本家的天下,汇丰身为半个“央行”,一般会听港府的一些要求,可它本身也是资本,很多时候也会为自己考虑的。

又是寒暄一会,到了中饭时间,柏立基也就自然请了杨文东吃了一顿普通的牛排。

说是英国牧场的牛肉,不过杨文东感觉也没啥特殊的。

……

回到长兴实业公司之后,杨文东便将与港督的对话告知了苏依依。

苏依依听完后,好奇问道:“爵位啊,听起来好威风。”

“虚名而已。”杨文东笑了笑:“港英政府用来拉拢华人的手段罢了,没什么权利。”

苏依依又问:“那我听说太平绅士就很有权利啊?”

“那个是有。”杨文东说道:“不过目前的我不太可能,年龄就是一个问题,在政界,这个是很重要的。”

政界与商界是不一样的,商界你一个孩童有能力赚钱,也是本事,也能获得自己该有的财富回报。

但政界就行不通了,再天才也得有一定的年龄才行,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

苏依依笑说道:“那成为议员也不错,虽然没什么权利。”

杨文东说道:“我们的权利,还是来自于商业的,只要我们控制的就业越多,那就是港督,也会对我们礼貌三分。”

港府之所以拉拢自己,本质还是因为自己的商业能够带动大量就业,这是所有权利的来源。

“嗯。”苏依依又说道:“那我们以后的产品,能生产还是要放在香港的。”

“对,除非香港实在生产不了,就像塑料粒子。”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未来还有差不多20年时间,香港还是适合工业的,等到了80年,就可以开始迁移至隔壁深海了。

苏依依又问:“那现在就等着港府那边的消息了?”

“对。”杨文东点头说道:“这么大面积的地皮,我们想收购到手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港府才能做到,这件事能够成功的前提,还是得靠港府。”

就算是收购商业区小面积的物业,很多时候都可能以年为单位,才能彻底成功,更不要说这么大面积的工业土地了。

即使上面的人口密度比不过城区,但真要是长兴地产去操作,那就算黑白两道的关系都用了,也不知道何年马月才能完全成功。

数天后,长兴实业工厂:

杨文东在查看着公司的一些资料,包括财务、人事、技术、质量等部门的各种信息,这也是他身为老板,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了解的。

苏依依则是看着报纸,突然说道:“东哥,这星系日报上说,廖宝珊的资产已经破亿了,是他自己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公开出来的。”

“差不多吧。”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廖创兴银行里面那么多资金,被他调去购买地产,这两年地产本身也涨的厉害,谁知道他现在有多少钱?”

一鲸落万物生,廖创兴银行这么大的巨头倒闭了,对外人来说,也是有很多福利的。

特别是那么多在中环或者港岛其他商业区的物业,这些物业就是杨文东有足够的钱,想慢慢收购也是需要很久的,还得看运气。

苏依依点点头说道:“真有钱啊,他们的存款利息也非常高,比恒生都高不少。”

“你在廖创兴银行有存款?”杨文东立马问道。

虽然结婚了,不过二人也是有着自己的独立账户的,里面的钱也不算很多,供自己日常使用。

苏依依点头说道:“是啊,差不多有五六万吧,阿妈也存了两三万。”

杨文东又说道:“廖创兴银行这种模式,风险太大了,我这边的公司资金都调走了,你这段时间找个时间,安排人去把钱全部取出来,不然,说不定哪一天钱就没了。”

“这么严重?”苏依依对金融也不是很懂,不过还是很听杨文东的话的:“那我明天就让人去取钱。”

“嗯,存到汇丰或者渣打吧。”杨文东笑说道:“你也不需要靠着利息。”

“叮叮叮~”就在此时,电话响了起来,杨文东接起电话,随后也以流利的英语与对面对话。

几分钟后,电话挂了,苏依依问道:“港府的吗?”

“对。”杨文东说道:“港督府秘书的电话,他说港府基本上同意了我们的方案,不过因为涉及到的资金、土地面积都非常大,还需要具体协商。”

“那可太好了。”苏依依欣喜说道。

“嗯,我叫老魏过来。”杨文东随后又拿起了电话,将人叫了过来。

随后,魏泽涛前来,杨文东将巨头情况告知了他。

听完后,魏泽涛说道:“我这边也早就准备好了法务、财务及工厂厂务方面的团队,随时可以与港府协商各种问题了。”

“嗯,主要就是地皮面积,越大越好,还有价格,也不能太贵。”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另外还需要与汇丰银行协商贷款的事情,不过这件事还在港府商谈好了之后。”

“明白。”魏泽涛信心满满。

杨文东说道:“行,那今天下午就先去一趟,做个初步认识,然后就要开始商谈这方面的事情;

港府其实也是比较急的,他们每个月都要投入不少钱进去,还有就是潜在的社会隐患,早点定下来,对我们所有人都方便。”

“好的。”魏泽涛说完后,便告辞离开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魏泽涛主要的工作,就是前往港府、又或者与港府相关人前往观塘,或者去长兴实业的几家供应商进行查看。

双方都需要对对方有着了解,才能定夺下来。

3月23日,魏泽涛一早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说道:“杨生,跟港府那边,在一些大事情上商谈的差不多了。”

“说来听听。”杨文东也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这件事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魏泽涛说道:“港府那边的意思是,给我们一块850万尺面积的地皮,然后会在这块地附近给我们一块住宅用地,用于建小区,安置要拆迁的原住民。

工业用地的价格,是2.5港元一尺,旁边住宅用地需要按照当地价格,目前位置还没有定,所以还不清楚价格,但不会很高,观塘的地价也不贵。”

“2.5?可以。”杨文东想了想说道。

这个价格比正常观塘的工业用地要便宜差不多25%了,更重要的是这么大面积,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投资能够解决港府头疼的就业问题,那就算怡和来了,也是不可能买的到的。

还有则是现在的观塘,算经济较差的区域,不然也没这个可能性。

魏泽涛又说道:“另外就是后面平整土地以及建工厂的费用,这些费用也不低,不过目前还需要与各家供应商商讨该如何布置,所以预算也还没有出来。

资金方面,汇丰那边也派人过来考察实地了,就是需要我们长兴实业来参与抵押,而利息方面,会比正常贷款要低一点。”

“汇丰派过来的人是谁?”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回答说道:“是他们信贷部的主管桑德士。”

“那可是老熟人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那就继续跟他们商谈,这件事之后,我们也算是汇丰的中型规模客户之一了。”

虽然这次的投资高达两三千万港元,不过对比航运、大型英资的财团项目就不够看了。

“是的。”魏泽涛将一份文件递了上来,说道:“这些就是协议的草稿,法务部那边已经在审核里面的风险了。

您这边也看一下,如果没什么问题,我们会先与港府签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先正式交易这块工业用地,然后港府那边会启动当地的拆迁工程。”

“嗯,拆迁需要多长时间?”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说道:“一个月时间,港府会先让人搬走,给予租金让他们去租房子,定下补偿方式,然后还是要等我们后面建好了房子再讨论。”

“好,速度越快越好。”杨文东满意说道:“这份文件,我明天早上给你答复。”

3月28日,长兴实业正式与港府达成协议,以2125万港元的价格,买下观塘一片位置靠海,面积为850万尺的工业用地,用于兴建大型工业园区。

这也会是香港历史上,第一个成规模的工业园区,这个园区,将会主要生产各种长兴实业的塑料产品,包括最出名的拉杆式行李箱、粘钩、旋转拖把。

而对于招聘人员的规划,初期为5000员工,其中1500人为长兴实业的各个供应商工厂从原厂址调过去,本地则招聘3500名员工,逐步学习。

后续,总员工数量会破万,成为香港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产业园之一。

消息一出,全港哗然。

……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