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04章 会面港督与投资条件

“港督?”杨文东心中一动,他其实已经预料到可能会有这种情况。

对面电话里的艾琳娜说道:“是的,港督府的秘书,约你在3月9日上午10点去港督府,然后可以与港督一起共进午餐。

具体其他什么事项我就不太清楚了,港督府的人不认识你,怕你不相信,也是因为伱是通过我联系的政府部门,所以他们才再通过我联系你的。”

“好,那我一定会准时到达。”杨文东答应说道。

既然在港英政府旗下混,不说要讨好他们,但至少要保持较好的关系,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虽然是英国鬼佬一般不是个好东西,但二战后,国际局势变化,港英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将香港变成远东的东方之珠,在这一点上,至少也符合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利益。

电话挂断之后,旁边肚子已经不小的苏依依问道:“柏港督想要见你。”

“不是柏港督。”杨文东笑说道:“人家叫柏立基,英文名字。”

现任港督叫柏立基,只是部分港人习惯给鬼佬起中文名字,柏又是一个姓氏,一些人叫习惯了,就叫柏总督了。

“外面人好多都是这么叫的啊。”苏依依笑了笑,又问道:“那总督找你,就是为了我们的万人产业园计划了。”

“肯定的,还能有什么事情,比解决上万人就业还要重要?”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虽然英国或者说其他曾经的列强殖民很多国家与地区,是为了自己国家的经济收益,他们不会在乎当地人会怎么样,只有少数像艾琳娜那样的人,才可能特殊一点。

但也是为了安稳的统治,殖民者也是需要保持地区稳定的,特别是港英政府,现在还能留在香港不是因为英国有这个能力殖民这里,而是国际ZZ之后的妥协。

因此,稳住本地人的就业也是任何殖民政府的重中之重,不然乱起来收拾不了,可就是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了,甚至连美国,都会落井下石,因为老美很早之前就像破掉英殖民地的贸易壁垒了。

苏依依道:“那可得穿一身好一点的衣服。”

“嗯,行。”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去连卡佛买点衣服吧,你肚子越来越大了,也该再买点了。”

“嗯,正好看看以后孩子的衣服。”苏依依点点头说道。

二人很快就来到了位于中环皇后大道的连卡佛店。

这是目前香港最高级的商场,属于会德丰集团。

挑选了几套衣服后,苏依依说道:“东哥,我感觉这些衣服,大部分都是倾向于鬼佬的。”

“正常,现在鬼佬群体有钱人居多。”杨文东回道。

虽然目前香港的财富,正在逐步的向华人团体转移,但主流仍然是英资,特别是华人财团崛起的过程,财富又过于集中,目前来说,只有少数华人才算是富裕群体,其他的大部分也只能说能够保持温饱了。

苏依依点点头说道:“要是有个专门针对华人的服装店就好了。”

杨文东笑说道:“或许,你以后无聊了,可在香港开几家这样的店?”

“我来开店?”苏依依惊讶问道:“可是我什么都不懂唉。”

杨文东耸耸肩说道:“你觉得我是懂胶水还是懂建房子?不一样可以有自己的企业?

这种投资就是玩玩而已,认真找个人来打理就行了。”

前世很多香港的富太或者明星,都会开自己的品牌服装店,这个行业有钱就能进入,门槛特别低。

当然,大部分都会亏钱失败,不过也是因为房租太贵,对于自己来说,早期购买物业,那后面随便经营,也不可能亏本。

“哦,好啊,这样我们自己买衣服也方便点。”苏依依点点头说道。

“嗯。”杨文东也没在意,这也是小事。

不管是酒店、服装、超市或者其他终端服务业,永恒的难题就是房租,只要自己在早期的时候将房子给买下来,那后面想不成功都难。

不过想要做大,哪怕是早期也是要投入重资的,目前倒也不急,先慢慢在香港囤物业,等物业数量多了,那不管是收租还是自己想做啥都不是问题。

过了会,二人挑好衣服就离开了。

3月9日,杨文东来到了港督府。

5辆轿车的车队,也只有杨文东所在的这一辆能够进入,还进行了一会的安全检查。

确定没问题后,车子被放入,一名带着黑色眼镜的白人鬼佬前来接待杨文东。

“杨生,你好。”鬼佬礼貌的握手说道:“我是港督府的秘书西格尔,前来接您去见港督柏立基先生。”

“好,多谢。”杨文东也是礼貌的回握。

随后西格尔便带着杨文东,进入了港府办公楼的内部,来到了最深处的一间房间。

这里的门口有一名约30岁左右的白人金发女性,看到西格尔及后面的杨文东后,电话汇报后,便让二人进去。

在总督办公室的里面,一名高瘦男子,看到来人后,也是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这位就是便利贴大王,杨生吧?我也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

用中文来说,就是英雄出少年了。”

“港督先生,您好。”杨文东礼貌说道:“非常荣幸您能够知道我,港督先生您可是港府开埠以来,最优秀的港督之一了。”

这句话倒也不算吹捧,“之一”这个词,反正不知道分母是多少。

且柏立基,本身也算不错,这位港督在来港之前是在新加坡做总督的,任内化解多场宪制危机,并参与自治谈判,算是维护了大英帝国的威严,同时,也避免了可能性的军事冲突。

58年来港后,虽然不如麦理浩那样整顿吏治与腐败,但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特别是推出廉租房、兴建多家医院与学校、以及跟内地协商买水,解决香港长期以来的缺水问题等等

“哈哈,杨生客气了。”柏立基听到夸赞自己,也算是很开心,随后说道:“请坐。”

“多谢。”杨文东回道。

二人坐下后,随意寒暄了会,柏立基便直入主题:“杨生,香港境内大量失业的问题,我想你也知道,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港府乃至香港社会的难题,港府如今每个月都要投入百万来帮助这些人。

而你们公司,既然也有着要组建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的意愿,所以我想早日推动这个项目落地。”

“百万?”杨文东有些惊讶,问道:“观塘那边应该不至于需要这么多资金吧?”

柏立基摇头说道:“观塘那边,只是其中一个问题罢了,可能杨生并没有关注,这几年,来香港的难民数量特别多,一个月就有几万人;

加上本土本身就有很多人没有工作,所以港府在这方面的支出是非常的大。”

“难民?”杨文东点点头,这几年来香港的人非常多。

不过,这些人其实也是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这些人很多都是有学历的,随着他们的不断涌入,香港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也不会如同其他国家地区一样提升,从而带动了工业的发展。

只是,最初几年肯定是比较难熬的,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挑战,几十万年轻人,如果吃不饱肚子,估计会让港英政府的人夜不能寐了。

“对,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柏立基说道:“我也就不多说了。”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我也就直说了,作为香港人,我的工厂要大规模扩大,自然首选地就是香港;

可现在选择香港,也有很多问题,最基本的就是土地,香港缺乏大面积的平地,就算有,也已经被人用了,这对大型工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柏立基赞同说道:“杨生说的很对,不过也只能说港岛以及九龙南部缺乏这样的土地,在新界北,还是不缺的。”

杨文东摇头说道:“那边是不缺,可什么基础设施也没有,人也没有,路也没有,在那边办工厂是不可能的。”

等几十年后,香港房价高企,如果他旗下的部分制造业还能留在香港,那也会考虑去前世的新界北,也就是天水围附近,那里还靠近深海,可以利用对面的工业产业链。

但现在脑子里有水也不可能选择那里。

柏立基同意说道:“是的,我们有着开发那边的计划,不过时间太长了,目前来看,观塘、将军澳这些地方,符合杨生的要求。”

“是的,既然现在观塘那边迫切需要,我可以去投资。”

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不过土地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上个月我问过湾湾那边的官方,他们可是表示,只要我去投资,那地皮,就是完全免费的,而且位置也在台北市附近。”

虽然这个时代他不可能去湾湾投资,但不代表不能去问,得到那边的邀请及要求,也能给港府施压。

对于有足够土地的地方来说,能够请来一个大工业,土地免费只是最基本的,前世富士康巅峰的时候去哪里投资,地方政府几乎所有的都免费,还会用财政给一大笔补贴。

柏立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那你们想在观塘哪个位置建这个工业园区?”

“稍等。”杨文东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取出一张观塘的地图,然后指了一个位置,说道:“这里。”

“这个位置,涉及到的拆迁,应该挺多的吧?”柏立基看到位置后,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所以我还想在这附近拿下一块住宅地皮,然后建成一个小区,然后按照面积比例,补偿给这600多户家庭。

而如果他们不愿意住在我提供的房子里,那也可以按照市价,折算现金。”

他选择的位置,自然就是最好的,也就是既靠近海岸又靠近观塘中心区域,而代价就是原本这里居住的人也更多,不过好在都是自建房,没有已经开发的商业小区,不然那就麻烦了。

这样的位置,即使在观塘,那也是价值极高的,毕竟面积够大,等香港低端工业未来迁移内地的时候,再想办法转成商业用地,那价值千亿都是有可能的。

“倒是个不错的方法。”柏立基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又说道:“就是商业拆迁这一块,也希望港府能够以政府身份出面,这样速度回快很多,一旦他们拆迁完成,我这边就可以立刻开始建工厂,那光是建筑工人的需求,就能带动不少就业。”

单纯的商业拆迁,如果碰到很多人不同意或者死要价,那会非常的麻烦;但如果政府出面,就简单多了。

“好,这没问题。”柏立基也没有多想,现在最重要的是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来满足大量难民的需求,至少要保证他们饿不死。

杨文东又说道:“那交通这一块,我也要求港府修建一条这里到九龙仓码头的公路,至少要双向四车道。”

“也可以。”柏立基想了想,答应下来,港府每年都是要修路的,现在只需要改掉其中一条就够了。

杨文东又问:“那现在就剩下地价了,这个价格太高,我们是接受不了的。”

柏立基又问道:“你要多大的面积?”

“1000万尺。”杨文东狮子大开口的说道。

其实经过计算,600-800万尺就足够了,这还是因为很多大型注塑设备不能上二楼,只能放在一层;

而其他的组装等岗位,是可以在高层上的,这样能省很多土地面积。

不过在这个时代,杨文东自然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甚至这样的大面积土地,如果没有什么正当理由,那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柏立基沉思片刻后说道:“杨生,香港的地,免费给你是不可能的,哪怕我是港督,也不可能有这个权利,不过我会与布政使等人商量一下;

具体会给你多大面积,以及什么价格,我们在商定好后,会再找你协商。”

“好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希望能够尽快,这样产业园区早日建好,那对我们三方都是有好处的。”

香港的工业,能够在45年后快速发展,除了很多资本来自于内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税特别轻,这也是当时港府故意为之,想吸引很多资本家开工厂,然后带动就业,稳固大量游手好闲的年轻人。

不过政府也是需要财政收入的,因此卖地就是港府的命脉之一,这就是原则性问题了,想免费拿下一大片土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价格很低,也是能接受的,长期来看,比起免费的湾湾地皮,价值高了千百倍不止。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