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 第六回 书院风云书声寂 学子猝死案难解(中)

迷雾渐浓   线索隐现

他派人去调查沈书禹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得知沈书禹家中虽贫,但有一位远房亲戚在京城为官,且与书院有过一些正常的学术往来。

凌风排除了家族事务或权力争斗的因素后,将目光重新投向书院内部,锁定了那些对沈书禹冷嘲热讽的富家子弟。

凌风逐一询问他们在沈书禹出事当晚的行踪,其中一位名叫王轩的公子,言辞闪烁,回答前后矛盾。

凌风抓住他的破绽,严厉逼问。王轩惊恐之下,道出实情:原来,这些富家子弟嫉妒沈书禹的才华,便想在一次书院的考核中设计让他出丑。

他们暗中调换了沈书禹准备用于考核的文章,但沈书禹似乎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凌风意识到这虽与沈书禹的猝死或许并无直接关联,但富家子弟的行为可能是案件的一个干扰因素。

他重新回到沈书禹的宿舍,仔细研究那本古经和纸条。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思考,他终于发现,纸条上的符号和字句其实是一种古老的加密方式,需要借助特定的书籍和解码规则才能解读。

他在书院的藏书阁中苦苦寻觅,终于找到了那本能够解开密码的书籍。

按照书中的方法,纸条上的内容逐渐清晰:“吾知密事,后山有异,速查……”凌风心中一惊,沈书禹果然是察觉到了某个秘密,所以才被人谋害。

凌风推测,这个秘密或许与书院的后山有关。

他决定从书院的管理层入手,暗中调查院长墨渊和几位夫子的近期活动和行踪。

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赵启文夫子近期时常独自前往书院后山,行为十分可疑。

凌风悄然谋划接近赵启文夫子,乔装成痴迷古经的学子,带着精心挑选的生僻学术难题前去请教。

夫子见他诚恳且问题有深度,便放下戒心耐心解答。

交谈中,凌风看似随意地谈起沈书禹之死,叹息道:“夫子,书禹兄对学问钻研令人敬,日夜苦读那古经,似探重大秘密,却成不解之谜,实在惋惜。”

言罢,他敏锐捕捉到夫子眼神一闪,虽夫子很快镇定敷衍回应,但凌风心中已笃定其有问题。

凌风心中越发笃定夫子定有问题,继续巧妙周旋。

他拿出自己仿造的那张纸条,上面的内容经过了部分修改,故意露出一角让夫子瞥见,然后装作惊慌失措地将纸条收起,嘴里念叨着:“这是我偶然在书禹兄遗物中发现的,上面的符号我虽看不懂,但感觉似乎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夫子您见多识广,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有此物。”

夫子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纸条,虽未言语,但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紧绷起来。

此时,凌风带来的助手已按照他的吩咐,悄悄在夫子的住所周围仔细搜寻证据。

他们在夫子书房的暗格中发现了一本账册,上面记录着一些与文物交易相关的隐晦信息,以及与神秘人物往来的信件,信中提及了沈书禹对后山之事的察觉以及要尽快“解决”他的话语。

正当凌风觉得即将揭开真相之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整个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助手在调查过程中,偶然发现院长墨渊的弟弟墨风近期也在书院附近频繁出现,行踪十分诡秘。

凌风起初并未将其与案件联系起来,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蛛丝马迹逐渐指向了墨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