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 第六回 书院风云书声寂 学子猝死案难解(上)

书院疑云起,学子猝死之谜

晨曦初照,白鹿书院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往日的朗朗书声仿若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白鹿书院位于大明王朝的金陵城内,自太祖皇帝开国便已创立,数朝以来,培育贤才无数,向来以严谨的治学之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闻名遐迩。

庭院之中,一群学子面色凝重地围聚在一起,交头接耳,不时将目光投向那扇紧闭的宿舍门。原来,今晨有人发现一位名叫沈书禹的学子猝死于房中,死状甚是怪异。

书院院长墨渊闻迅匆匆赶来,脸色阴沉得仿若能滴出水来。他身旁跟着几位夫子,其中赵启文夫子满脸惊愕与痛惜。墨渊院长径直步入沈书禹的宿舍,只见那学子伏于书案之上,笔墨散落一旁,仿若正在读书之际突然遭遇不测。

负责查案的捕快凌风随后而至,眼神犀利地扫视着四周。他注意到,死者身旁堆放着一摞书籍,最上面一本乃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古经,书页边角略有磨损,似是被反复翻阅。凌风心中暗自思忖:这学子死前专注此书,难道是在钻研学问时过度劳累,以至猝死?可又为何死得如此突然,毫无征兆?

凌风转头看向一旁站立的沈书禹的同窗们,问道:“你们可知,沈书禹生前可有什么异常之处?或是与何人结下过仇怨?”众学子面面相觑,皆不敢言语。良久,一位名叫苏瑾的学子才怯生生地开口道:“大人,书禹平日里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只是前几日,他与同窗林羽曾有过一番激烈的争吵。”

凌风心中一动,立刻命人传唤林羽。林羽被带到跟前时,神色略显慌张,但仍强作镇定道:“大人,我与书禹不过是因对书中一处经义见解不同而起了争执,绝非什么深仇大恨,我断不会因这点小事便害人性命。”

凌风紧紧盯着林羽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出一丝破绽,却一无所获。他又将目光移回那堆书籍上,拿起那本古经仔细查看,发现书中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字句,似是某种暗示,又或是死者留下的临终遗言?

此时,钱书文夫子走上前来,对凌风说道:“大人,这沈书禹一向勤奋好学,在书院中成绩颇为优异,只是近日来似有心事,时常独自发呆,功课也有些懈怠。”凌风听后,越发觉得此案疑云重重。是这书院中严苛的学习压力最终压垮了这位年轻学子的身心?还是他真的被人蓄意谋害,而那争吵、纸条皆为凶手设下的迷障?

凌风决定从那张纸条入手,他找来书院中几位精通古文字和经义的夫子,一同研究纸条上的内容。然而,众人苦思冥想,却始终无法解读其中深意。

与此同时,凌风在书院中展开了更为细致的调查。他查看了沈书禹的日常起居之处,发现他的床铺被褥整齐,并无挣扎打斗的痕迹,只是在墙角处发现了一些细小的脚印,脚印十分模糊,难以辨别是何人所留。

随着调查的深入,凌风得知沈书禹出身贫寒,全靠自身努力才得以进入这白鹿书院。而在书院中,有一些富家子弟时常对他冷嘲热讽,这是否也与他的猝死有所关联?

凌风再次审视案发现场,他发现书案上的油灯内的灯油已干涸,似乎在暗示着死者曾在夜间长时间苦读。难道真的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他油尽灯枯?可那纸条又该作何解释?还有与他争吵的林羽,以及那些对他心怀恶意的富家子弟,他们是否都与这起猝死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古老的书院之中,看似平静的表象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凌风深知,他必须尽快解开这重重谜团,还死者一个公道,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否则,这书院的宁静将永远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凌风在书院的调查逐渐陷入僵局,那些模糊的脚印、难以解读的纸条以及各执一词的证人,让案件的真相愈发扑朔迷离。他决定扩大调查范围,不再局限于书院内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